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社会关系的存在是道德发生的客观前提 ,个体社会关系与其道德发生之间有着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个体社会关系决定着其道德发生的过程和道德的性质 ,个体道德发生过程和道德性质也必然反映、折射着其社会关系的特征。独生子女社会关系的不足 ,直接影响着其道德的生成 ,只有不断丰富、完善独生子女的社会关系 ,才能从客观上促使其道德的生成  相似文献   

2.
"独生子女"一代是真正的跨世纪的一代,他们的成长过程有其独特的一面,他们社会化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及社会环境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我国独生子女道德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有利和不利条件,独生子女群体的道德状况既有优点方面又有缺点方面的表现.一代独生子女的道德状况已经并将持续产生一系列广泛而深刻的、正面和负面的社会影响.通过主、客观各方面的不懈努力,更有效地发挥其正面影响而减小负面影响,独生子女一代的道德状况将会更好,产生的社会影响也将更积极而广泛.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树立科学、健康的主流价值观,有助于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以及综合能力的持续发展,对于他们健康人格和良好社会适应力的养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产生了数以亿计的独生子女人口,独生子女在高校中的比例已经超过非独生子女。文章基于独生子女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分析,系统梳理了独生子女大学生价值观养成的培育路径,认为独生子女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前置性工程,应该同时发挥多方面的力量,形成一股教育合力,为其价值观的形成提供良好的教育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5.
李强 《理论界》2004,(2):106-108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教育效果不佳的现实。正确认识导致效果不佳的原因以及采取有力措施,努力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的原因导致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大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存在的不足,是引起教育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一)当代大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从家庭环境来看,当前在校的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受到了父母及其他长…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904个大学生样本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认为,尽管独生子女大学生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之间在许多指标上存在着相同之处,但由于其家庭经济条件和家庭关注度的不同,也造成了二者在性格、经济用度及行为选择上的众多不同。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大学阶段的差异性并未消失,家庭在其社会化中依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7.
柏珂 《天府新论》2004,(Z1):212-214
独生子女政策的实行,中国社会正逐步进入"独生子女时代".独生子女独特的成长经历,形成和造就了独生子女大学生思想、行为、性格和心理等方面的新特点,高校应当重视研究,把握规律,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胡伟希 《社会科学》2013,(10):106-115
人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作为人之精神性存在的历史,称为"纯粹历史"。人类由于有"自我认同"的需要而使纯粹历史成为可能。纯粹历史不是以往人类历史上的种种活动与事件的客观记载,而是关于人的精神性存在之真实叙事。纯粹历史区别于通常的历史在于它是关于人的"自我认识"的历史。纯粹历史以人类生活之意义作为历史验检之尺度,其叙事标准是历史中的"道义";纯粹历史坚持历史之"未完成性",人类历史之前景在于人类自己。  相似文献   

9.
自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中国已累计出生9000万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已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全社会都应该关心独生子女的成长。  相似文献   

10.
"90后"青少年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生活在祖国繁荣发展的时代,优越的成长环境和家长的细心呵护,是许多"90后"子女的共同特点,也正是这些使得"90后"群体有着异于其他年代人的特征,比如强烈的自我表现欲,对新鲜事物的探索欲等。当然,由于娇生惯养等原因,也使很多"90后"存在我行我素、自私自利、厌恶长辈等不良品德和习惯。因此,分析和解决"90后"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代沟问题,不仅是一个家庭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1.
教育环境是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它是与受教育者息息相关的人与事,是受教育者的所思、所想、所感,而非孤立于他们之外的客观物质条件.我们应以交互作用理论为基础,建构有利于受教育者成长的民主与开放的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2.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特别是一胎化政策的贯彻实施,独生子女在我国儿童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据统计,目前我国已有5000多万独生子女,14岁以下儿童独生子女率为1.7%,未满一周岁儿童的独生子女率为52%;而在大城市,0~8岁儿童95%以上是独生子女。与此同时,独生子女成长中出现的种种社会问题,如“四二一综合症”,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由此。独生子女的教育培养成为一项直接“影响到我国未来的人口素质,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家民族的前途”的重大战略课题,摆在我国教育工作者面前。对于独生子女,长期以来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独生子女本身就是  相似文献   

13.
冯嫣 《家庭科技》2021,(5):36-37
幼儿园教育是所有幼儿接触集体生活的第一步,也是基础教育的初始,家庭教育是否合适,关系到幼儿未来的健康成长和良好社会性的养成.因此,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辅相成,虽然侧重点略有不同,但是在育人理念和模式上有其统一性和一致性,必须高度重视.只有将两种教育环境有机结合,互为补充,做好教育过程中的对接,才能够起到"1+1>2"的效果,让幼儿在教育理念一致的环境下成长.幼儿自步入幼儿园伊始,已经成为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纽带",只有两者张驰有度,才能使"纽带"在其中既有韧性又有强度,这样的成长环境会让孩子终生受益.  相似文献   

14.
陈森斌  刘爽 《兰州学刊》2012,(12):137-144
文章主要分析在计划生育政策和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成长起来的第一代独生子女的教育状况及其对教育的看法等。首先,利用2005年1%全国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对独生子女的规模和教育情况作了分析,之后利用国家计生委开展的专项调查数据对独生子女的受教育状况、父母期望的实现情况、学历观、成才观、对现代教育看法和对热点现象的态度等进行深入分析,结合与非独生子女的对比,探寻第一代独生子女的教育观念及其影响因素,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省制问题是一个贯穿了我国20世纪的重大政治命题.我们必须客观地看待历史,必须根据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必须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对我国20世纪省制改革进行客观审视.由于区域经济一体化要求扩大行政区域的范围与区域政治民主化要求划小省区之间客观上存在着深刻矛盾,因此,"减少层次"在某些层面上已有所实施,但"省区划小"的共识近期将难以实施.从世界城市化发展方向来看,城市型政区的不断完善和改革应是我国相当长时期政区建制改革的基本方向与突破口.  相似文献   

16.
风笑天 《河北学刊》2006,26(3):83-87
当代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面临着严重的现实困境,主要原因是现实社会已失去了传统中国家庭养老模式的客观基础。在这种情况下,独生子女父母老年保障中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转变老年人对子女赡养的依靠与期望的传统观念, 全社会在提倡尊老、爱老、养老的同时,还要开展对独生子女父母的教育和宣传,让他们从观念上变“依赖养老”为“独立养老”,变“依靠子女”为“依靠自己”。  相似文献   

17.
分析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背景,是正确认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提出是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是在"世情"国情"和"党情"发生新的重大变化的背景下提出的,在客观上存在着必然性,在主观上则存在着积极的动因.  相似文献   

18.
独生子女时代,由于全社会成人教育理念和施爱方式的错位:娇宠过度、花钱无度,爱慕虚荣,崇拜文凭.使当代青少年免疫力低下,抗挫折能力差,遇事"输不起",长此以往,造成青少年心理极端脆弱,因此,从家庭、学校、社会大的教育平台上共同补上孩子抗挫折能力这一课是刻不容缓的民族课题.  相似文献   

19.
孙若梅 《理论界》2013,(10):185-188
今天,“90后”大学生已经成为大学校园中的主要成员,特殊的成长环境使他们在思想行为方面呈现出复杂化、多样化的特点,同时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西方文化的冲击、网络环境的发展等新形势,他们又存在着价值取向选择上的困惑与焦虑.因此,把握新形势下“90后”大学生的行为特点和思想动态,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新措施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试论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教育目的经历了一系列的历史变化.对我国现行教育目的进行审视发现:在实践中存在着"应然"与"实然"教育目的冲突,在价值取向上出现"人"的缺位,在内涵上存在层次性缺乏等问题.为此,需要通过厘清教育目的的教育主体,凸显人的价值与发展,突出教育目的的层次性等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