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新疆与苏联中亚地区五个加盟共和国相邻,自然资源、气候与地理条件以及风俗习惯十分相似。新疆具有与苏联中亚地区开展经济贸易与科技合作的优越条件。苏联中亚地区从60年代开始各方面发展都很快,目前已成为全苏最重要的有色金属基地、棉花生产基地以及主要的钢铁、石油、煤炭、电力、粮食、肉食基地。其中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工业总产值已经分别居于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的第3位  相似文献   

2.
论新疆对中亚国家对外经济贸易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与中亚国家地理毗邻 ,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三国接壤的边境线长达 330 0公里 ,与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也是近邻 ,有阿拉山口、霍尔果斯等 11个通商口岸 ,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是其他省区所不具备的 ,为新疆与中亚五国经贸往来打开了方便之门。特别是随着第二条欧亚大陆桥的开通 ,大大缩短了新疆到中亚国家市场之间的运输距离 ,为新疆开拓中亚市场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新疆与中亚各国地理、地质、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接近 ,人文环境相似 ,在开展对外经济贸易方面 ,有一定的优势。一、中亚是新疆对外贸易的重…  相似文献   

3.
当前,新疆进一步扩大地边贸易具有极好的条件。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中亚一些国家经济失衡,处于困难时期,市场消费品匮乏,为自治区扩大边贸提供了有利机遇。但是,新疆扩大地边贸易也同时面临着挑战和亟需解决的问题。西方国家以及日本、南朝鲜、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正采取各种手段争夺中亚市场。除此之外,目前地边贸  相似文献   

4.
建国40年来,新疆对外经济贸易部门,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结合新疆工农牧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利用新疆与苏联和其他国家接壤的地理特点,充分发挥新疆的资源优势和发展国民经济建设的战略规划,有计划地积极地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下,与国外建立经济贸易关系,发展友好往来。1950年新疆与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建立经济贸易关系,进行贸易,随着国  相似文献   

5.
历史上新疆的地理范围是新疆历史研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多元文化、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 ,历代中央政府对新疆的治理 ,丝绸之路与中外经济、贸易、文化交流 ,这些是新疆历史研究重点阐述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苏联时期中亚与中国新疆的关系直接受到苏联外交政策和两国关系的影响。苏联成立之初实行力保新疆稳定的政策,当时新疆地方长官也采取"保境安民"和"严守局外中立"政策,双方开始了有利于苏维埃政权巩固和新疆稳定的政治、商贸交往。新中国成立后,苏联时期中亚与中国新疆保持了3000多千米长的共同边界和十几个跨界民族。20世纪60年代,中苏友好关系破裂,苏联对中国新疆的政策发生变化,其中亚和中国新疆发生了众多的边境、外交纠纷。苏联解体后,独立的中亚诸国与中国新疆的划界工作解决顺利。  相似文献   

7.
新疆边境线长达5391公里,约占全国陆地边境线的1/4,与苏联、蒙古、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度五国接壤。自古以来,新疆就与邻国有着密切的经济文化往来,边境贸易一直是新疆联系国际市场,发展与邻国经济贸易关系的主要纽带。早在汉代,新疆与西亚、欧洲开展经济贸易而形成的著名的“丝绸之路”,就是这一历史的佐证。1851年以前,新疆边境贸易的主要对象是哈萨克、布鲁特、浩罕、阿富汗、克什米尔、  相似文献   

8.
中亚国家"入世"与新疆外贸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亚国家"入世"进程的加快,中国新疆与中亚各国贸易发展环境日益宽松、便利和优化,为双方贸易规模、层次和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了客观条件.目前,虽然中亚国家中,新疆最大、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哈萨克斯坦还没有入世,但是,新疆仍然可以利用中吉两国世贸组织成员国地位及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特殊关系和待遇规避贸易壁垒,扩大与中亚诸国甚至俄罗斯及其他独联体国家的贸易.  相似文献   

9.
1 新疆与中亚地区相邻,经济领域的共同性、互补性较强,合作前景很好.自苏联解体中亚几国独立以来,新疆与中亚国家关系发展甚好,在把握了我国政府对中亚各国的基本政策、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本区特殊性,积极拓展与中亚国家的关系,呈现出新的特征:1、国家之间正常的外交关系的确立是发展新疆与中亚国家关系的基础.自独联体成立  相似文献   

10.
苏联根据中亚地区的经济地理、资源分布、经济特点、生产水平、专业化分工、交通运输等诸因素,把整个中亚地区划分为两个经济区,即哈萨克斯坦经济区和中亚经济区。前者包括整个哈萨克加盟共和国,后者包括乌兹别克、吉尔吉斯、塔吉克和土库曼四个加盟共和国。  相似文献   

11.
后苏联时代在多方因素制约下,中亚地区经贸一体化进程一直未取得根本性突破。近年来随着本地区经济的发展,内外部大环境的变化以及地区互联互通水平的显著改善,中亚经贸一体化进程出现了新的转机。在回顾以往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对中亚地区经贸一体化面临的新背景进行了分析,继而从贸易的角度切入,对中亚地区1995-2019年的区域内部贸易额和区内贸易占比的整体情况进行了分阶段研究,发现该地区内部贸易联系在持续加深,这种趋势在2015年后尤为明显。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中亚一体化进程在疫情后继续推进的必要性,并指出该地区在对经贸一体化路径选择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对苏经济贸易有了较快的发展,双方的合作领域越来越多。随着交往的扩大,不同层次,不同方式的经济技术合作必将有新的发展。新疆北疆铁路在阿拉山口已与苏联德鲁日巴站接轨,并已开通货运。亚欧第二条大陆桥运输手段的形成以及中苏双方在改革开放中不断调整政策适应各自发展的需要,使得新疆对苏合作的前景越来越令人瞩目。一个真正的机遇离我们越来越近。新疆对苏经济贸易有其独特的优越条件,与新疆接壤的不但有苏联中亚的五个加盟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的三个边州,还有对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口岸,另外在市场需求上也有较强的互补性。但是,数据显示,新疆与黑龙江、内蒙古、辽宁等省区在对苏贸易方  相似文献   

13.
宋蕾 《阴山学刊》2005,18(1):65-68
中亚在苏联解体前作为加盟共和国是苏联的一部分,是苏联的"战略后院"。苏联解体后,代之而起的俄罗斯虽仍视其为"战略后院",但在该地区的势力有所减弱。美国瞄准时机,渗入中亚。1994年美国主导北约东扩,将中亚四国(除塔吉克斯坦外)纳入"和平伙伴计划";1997年出台"新中亚战略",目标是使中亚成为其能源供应基地。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美国为打击阿富汗塔利班政权,驻军于中亚。阿富汗战争结束后,美国不打算撤出中亚。美国进军中亚的原因是:中亚重要的地缘战略地位;丰富的能源;为排挤俄罗斯在中亚的势力以及打击恐怖主义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张保国同志的著作《苏联对中亚及哈萨克斯坦的开发》与读者见面了。这是建国以来,自治区的经济科学工作者对与新疆毗邻的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系统研究的第一部专著。全书共六章。作者在书中全面介绍了苏联中亚和哈萨克斯坦的自然条件与资源(第一章);重点论述了沙俄时期与十月革命后这一地区的经济开发和建设史(第二、三、四章);详尽分析了苏联对这一地区进行长期开发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目前存在的问题(第五章);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华商网络的起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海上丝绸之路与东西通商贸易  在古代,中国、西亚、中亚、中东地区与地中海地区之间陆路与海路进行的贸易,在中国人与印度人、阿拉伯人、罗马人等不同民族之间盛行。这种超越国境的不同民族之间的贸易是世界上民族移动与宗教传播的一种“动力泉源”,也是华商网络的形成以及中国人向海外移动的起点。1陆上丝绸之路的衰退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复兴“丝绸之路”是指以中国为始点,经由西亚与中亚而到达地中海东岸的通商道路。公元前60年,中国汉朝使者张骞最早开拓了以丝绸贸易为中心的向西方的通商道路。其后,这条通商道路发展为丝绸之路。实…  相似文献   

16.
稿约     
一、本刊是新疆社会科学院主办、新疆社会科学杂志社出版、专门研究1949年前中国新疆及中亚等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状况的学术季刊,主要开设有文物考古、历史地理、经济开发、社会生活、历史人物、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宗教文化以及吐鲁番学研  相似文献   

17.
中亚五国一直是新疆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加快培育面向中亚的外向型产业集群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内生动力和现实途径。文章利用德尔菲法得出石油化学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机电装备制造业、新型建材业等五大产业是外向型产业集群优先发展领域,三大核心城市群、各级开发区和沿边口岸是外向型产业集群优先发展区域。  相似文献   

18.
元代的甘肃回回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代是回族先民大量进入甘肃的时期。由于这一时期中亚等地回回人在甘肃的分布和留居,奠定了甘肃回族形成的基础。13世纪中亚等地回回人的大量东来,与蒙古军队的西征密切相关。“那时候,波斯人和阿拉伯人到中国来的相当多,他们被称为回回,属于色目人的一种,成为构成回族的一部分来源”。早在公元10世纪以后,中亚及西亚各地逐渐伊斯兰化,伊斯兰教在这些地方广泛传播,并成为各族人民所信奉的主要宗教。从宋嘉定12年、蒙古成吉思汗14年(公元1219年)开始,在成吉思汗、窝阔台和旭烈兀的指挥下,蒙古军队3次西征,横扫亚欧两洲、共历时41年。在西征中攻陷和占领的穆斯林国家和地区有:花剌子模、钦察、波斯、阿拔斯王朝(即黑衣大食)、叙利亚、巴勒斯坦等。西征后,大批阿拉伯、波斯及中亚地区以回回人为主的  相似文献   

19.
稿约     
一、本刊是新疆社会科学院主办、新疆社会科学杂志社出版、专门研究1949年前中国新疆及中亚等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状况的学术季刊,主要开设有文物考古、历史地理、经济开发、社会生活、历史人物、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宗教文化以及吐鲁番学研究、丝绸之路研究等栏目。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贸易引力模型纳入了GDP、人均GDP、距离、共同语言和文化、共同边界、上海合作组织、欧亚经济共同体和贸易限制指数等变量对俄罗斯、中国和中亚五国2000~2007年相互间贸易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测算促进或阻碍中亚地区双边贸易的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用贸易潜力分析方法分析中俄与中亚五国的进出口贸易流量,以规范分析结合定量分析的方法比较研究中国和俄罗斯分别与中亚五国的贸易现状,总结出我国与中亚贸易不足的原因并确认了中俄在中亚经济中的地位和中亚与中国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