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钟惠 《现代青年》2023,(3):75-76
<正>“哇,泰国的烤大虾好好吃。”近来我在泰国旅行的朋友突然给我发来了这条消息,随后晒出了一盘烤大虾。图片里肥得流黄的大虾被烤到滋滋出油,令人食指大动。于是我便被勾起了回忆,与好友讨论起了泰国的种种美食。因为曾在泰国清迈呆过一段时间,我问她:“这是塔佩门古城墙外的烤大虾吗?”她说:“对啊!你怎么知道?”我笑嘻嘻说:“我认出来的。”  相似文献   

2.
时下,人们往往把停薪留职、去创办各种经济实体,去特区作“招聘”工作人员,去干个体户等谓之:“下海”。这些“下海”者动机何在?带着这个问题笔者对石城县的10名机关事业单位停薪留职人员进行了一次不记名的问卷式抽样调查。  相似文献   

3.
老妈临退休那—年患上了早期糖尿病。接过医生的化验报告单,老妈惊呆了。老妈身材高大,能吃能喝,看到这个结果,老妈有些不相信。她焦急地问道:“医生,我没有吃糖的嗜好.为什么我患上了糖尿病呢?”医生说:“这个病跟吃糖没有主要的关系。”“那怎么办?有什么办法能控制呢?”老妈冋。医生根据报告单上的数据,对老妈说:“你回去后,先减肥,饮食也要控制。”  相似文献   

4.
哑风铃     
哑风铃文/王海椿拜访友人,见其床头悬一色彩斑斓造型别致的“风铃”,便用手去碰了一下.“铃儿”相撞却没有声音。原来这是友人自己用纸板、装饰纸制作的饰物,她戏称“哑风铃”。我说:“这么漂亮,可惜不声响。”漂亮的,为什么一定要声响呢?”友人说。她的话让我咀...  相似文献   

5.
陈郁 《中国统计》2001,(6):50-51
作为中国信息报驻宁记者,了解 报道宁夏社会经济运行发展状况,常和统计人打交道。特别是边远艰苦的宁夏统计人负重拼搏、默默奉献的敬业精神常常感动着我,总想用手中笔向人们说说朴实无华的他们,让社会对他们多一些了解,多一点厚爱,多一点支持。 府首甘为孺子牛 在当今商品经济的大潮中,不少人为了实现“自我价值”纷纷“下海”发财,一些人千方百计朝着社会地位高、薪水多的部门“奔跑”,宁夏统计人虽身处无权无钱的工作岗位,却没有“浮躁”,没有“跟着感觉走”,他们坐得住,耐得住清苦,一心扑在统计工作上,动用10个单调枯…  相似文献   

6.
不要哭泣     
蓉蓉下岗后,呆在家里,觉得日子绵长得没有尽头。蓉蓉不是没有找过事,可她无啥特长,人都不要她。对于扫马路之类的活,她又抹不开面子干。男人厂里的效益也不好,一个月才300元钱,可家里开支不少,柴米油盐,人情礼物,啥都要钱。男人的心情极不好,一回到家就长吁短叹的,对蓉蓉也没好脸色,跟蓉蓉说话也没好语气,一副高高在上的样,两人就总吵。蓉蓉很伤心:“你嫌我吃喝你的,我们分开过就是。我不信我养不活自己。”男人说:“分开就分开,没有你我过得更好。”男人这样说,蓉蓉的泪水就哗哗地淌下来了。就离了。蓉蓉想,再不找…  相似文献   

7.
《职场》2011,(3):22-22
我记得上高中的时候,我妈问我将来想干吗,我毫不犹豫地说:“当秘书”我妈立刻用“你不是我亲生的”眼神看着我,大概觉得这个闺女实在太胸无大志了。现在想起来,并不觉得自己可笑,因为我知道当时我把白领一律理解为秘书,那时候的我似乎不知道其实除了秘书以外,在写字楼上班的那些职业女性还有其他工作可做。  相似文献   

8.
与很多人不一样,我是按填报志 愿录取的。后来才知道,班级的大部分同学都是沾了“服从分配”的光。因为在当时,人们连普及版本的经济概念都没有,更谈不上学科分类、专业设置这样“高、精、尖”性的问题。加之行业之间分配差异的非显著性特点,使得人们对择业的关心只停留在粗线条水平上。 严格地说,这种选择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主观愿望。就在填报志愿的前夜,接到上面的委派─—出差外调。并有幸与一位高校老师住在一起。上了大学才知道,她就是我们系的系书记。在这位老师的力签下,盲从地弃理从文,迈进了统计大门。 人虽入了门,惭愧…  相似文献   

9.
母亲的竹林     
清明前夕,我用一个周末,带领家人回到了老家——资中。站在父母合葬的墓前,望着周围枝青叶绿的竹林,思绪万千,感慨万千。 我的母亲不识字,想来她对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诗句和“养得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这样的联句未必是知道的.但她老人家酷爱栽竹。我家屋前房后均有大片竹  相似文献   

10.
“溜须拍马”是一句贬义与讽刺话,讽刺有的人为达到升职加薪等目的而采用的一种卑劣手段。而我用溜须这句话却不是那个意思,我用这句贬语使老伴儿过上了快乐每一天,过去,我这个人有个怪脾气,还有个怪想法,总认为在老伴儿面前不能低三下四,点头哈腰,犹如哈巴狗摇头摆尾,没有男人的样子。所以在她面前我笑脸少,总是晴天少阴天多呀,怕别人看见说三道四,什么“妻管严啦,怕老婆呀”。  相似文献   

11.
四年之前的5月12日,我的家乡汶川以最悲情的方式“一震成名”,让世界都知道了川西北这个偏远的小县。如今灾难和痛苦正逐渐远去,家乡正发生着奇迹般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当节奏明快的音响招示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当政府机构改革的号角暗示出政府“大裁员”的决心,人心浮动,机关干部“下海”高潮搏击……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而这里却是一片静谧,这里正召开着黎城县统计局务会议。 “……建国以来,我们还没有一本象样的系统的统计资料问世;历届统计局长都想实现这个梦想,各级领导也迫切需要,可仍未圆了这个梦。眼看资料都已失散,我们不能漠然视之,如果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把这些宝贵的资料丢掉,就是对历史的犯罪,我们怎么向黎城十五万人民交待?”局长赵晚芹深情而又严  相似文献   

13.
PPI的自述     
我的名字叫PPI,其实这只是我的英文字母名字,英文全称是Producer PriceIndexes。许多人只知道我这个名字,却不知道我的汉语名字,不怪大家啦,因为名字有点长,叫做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在我国通常叫做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我还有个漂亮的妹妹,她就是大家要熟悉很多的CPI,相比我  相似文献   

14.
小幽默     
我爱你阅览室里 ,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在争论着什么。忽然那女孩高声道 :“我爱你 !”四座皆惊 ,男孩的脸红得像三月春花 ,略带一丝得意。女孩呆了一会儿 ,尴尬地笑笑。事后 ,我才知道她说的本是 :“歪理 !”狙击手  一次战争中 ,将军为了要激励士气 ,就到前线去 ,前方的士兵就跟将军报告说 :“将军 !前方 2 0公尺的石堆中有一个狙击手 ,不过他的枪法很烂 ,这几天开了好多枪 ,可是都没有命中人 !”将军听了很生气地说 :“既然发现狙击手 ,为什么不把他干掉 ?”士兵听了就说 :“将军 !你疯了吗 ?难道你要叫他们换一个比较准的吗 ?”瞬间的荣…  相似文献   

15.
看了《中国统计》某期编辑手记,才知道有此一说:写“生活中的统计学”、“统计理财”这样的文章多了,就跟宋丹丹似的……。老汉我反应迟钝,半天没整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宋丹丹怎么了?做为一个男士,我们也许对一个既不嫩也不老但装得又老又丑的“老太太”在那里装疯卖傻感到腻歪,但她老人家给许许多多的观念众带来欢乐确是不争的事实,也许您认为表演艺术缺乏科技含量,但恕我说一句不客气的实话:现如今,中国的专家、学者(以职称为准)如同经理和官员一样,多得掉一片树叶就能砸着七个、八个;但演小品和喜剧的“老太太”,在赵丽蓉之…  相似文献   

16.
【正】N年前,闺密拿着一张照片跟我说:"就是他了!"当年的我对这句话并没有太在意,要知道这位姐姐的兴趣5分钟一换,说起喜欢的东西来比川剧变脸还快。谁知道,这句话一出口,她还真就没变过。眼睁睁地看着她从水嫩嫩的大姑娘变成大龄妹,从大龄妹又进化成为"剩斗士",以前人家问她"有对象了没",现在别人开始问"孩子多大了"。她父母...  相似文献   

17.
王跃 《四川统计》2013,(12):54-55
牛大岭在叫声中两股瑟瑟,一头冲出院子,毫无目的地在街上窜。他要逃出这个牢笼,这里不是一个打工的地方,是一个陷阱。逃离都丽为牛大岭取了个名字叫“小毛”,跟她的那只叫“大毛”的狗名字并列,而“大毛”也似乎通“人性”,狗仗人势,耀武扬威,有天竟狠狠咬了牛大岭一口。一股鲜血从牛大岭的大腿处涌出来,流血的地方清楚地留着牙印。于是牛大岭跟大毛结下了死仇,只是苦于找不到机会下手。大毛仿佛知道自己的处境,见了牛大岭尤其警惕。他们常常四目对视,牛大岭浸血的目光往往使大毛败下阵来。  相似文献   

18.
外孙女是第三代中的老大,我与老伴儿带她时间多,相对来说就比较亲。退休后,我喜欢扛着“大炮”到处跑,回来后,常常要对照片进行一番去粗取精的整理,需要一些小纸片,以便记录下它们的序号。有时候,我就找外孙女,问她有没有这东西。因为她妈妈在开店,常将一些硬纸片带回来让她画画。外孙女已经念小学了,想不到她把这事牢牢记在心头。  相似文献   

19.
她在平凡的统计工作岗位上,时刻以饱满的工作热情,高度的负责精神,兢兢业业,开拓创新,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多次受到省、市的表彰奖励。她在非凡的抗非前沿,尽管没有可歌可泣的事迹,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她那坚韧不拔、知难而上的性格,勇于拼杀的士气,被人们誉为生活中的强者,战壕里的“铿锵玫瑰”。这就是永和县防治非典办公室战地统计、共产党员、抗非英模穆彩红同志。刀山火海她敢闯她常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人民的公仆,是党和人民培养了我,当党和人民的事业需要我时,我就应该义无反顾,冲锋在前。就在非典疫情肆虐,侵袭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20.
有人说中国的某些统计项目“难懂”,我对此没有发言权,搁置不论,但就算是它真的“难懂”,充其量也不过相当于中国的某些新闻“难懂”吧。如果说读懂统计要专业知识,那么,对于某些新闻,你有再多的“专业知识”也弄不懂的,它的云遮雾罩不是专业知识可以突破的。而这样的新闻每天都可以挑出若干,如果笔者这个专栏要写下去,我想每月挑出一个“最难懂”的新闻事件,以我的“专业知识”来解读,因为资源的丰富,专栏写起来就有可持续性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