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随着海洋开发利用的不断深入,海洋资源、生态环境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指出中国海洋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问题为江河污染物入海量上升,近海环境污染严重、富营养化加剧,海洋生物多样性水平下降,海洋资源过度与不合理开发。提出海洋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必须选择可持续发展之路,具体路径包括提高海洋生态意识,加强海洋综合开发与管理,走海洋科技创新之路,调整和优化海洋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粮食安全形势趋于复杂化,口粮安全充分保障,饲料粮进口增加带动总体粮食安全水平降低。海洋生态系统在食物供给方面的作用应引起重视。我国海洋水产业规模居世界首位,海洋水产品是居民食物的重要来源。海洋水产业发展对耕地和淡水等重要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海洋水产业发展放缓,但海洋生态系统食物供给仍有较大潜力。未来发展重点在于深水新空间利用、渔业新资源开发、生产新模式探索。优化海洋开发利用模式,强化蓝色粮仓建设,要重点在总体规划、空间优化、科技创新、政策支持、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大力度,推进海洋食物生产体系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海资源是海洋开发和海洋经济发展的基础 ,只有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近海资源 ,海洋经济和海洋事业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针对目前近海资源与环境遭到的严重破坏 ,如何有效保护和利用近海资源 ,已成为国际范围内普遍关注和热烈探讨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4.
二十一世纪是海洋开发的世纪,我国的海洋产业仍是以水产业占主导地位,可以说水产业的发展对我国海洋经济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已经加入WTO,这对我国海洋水产业将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运用AHP(层次分析)法,提出我国海洋水产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以实现我国海洋水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培育和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发达国家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提升国际海洋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已经成为美国、欧盟、日本等国海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总结了主要海洋国家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益经验。挪威水产养殖业集约化的生产模式、韩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恰当的市场定位、欧盟海洋生物医药业价值链与创新链的契合、中东地区海水利用业比较优势的发挥、英国海洋可再生能源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培育,都可以为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文章依据黑沿子镇水产业的产业化经营现状 ,分析了黑沿子镇水产业的优势和潜力 ,指出水产业对于建设有黑沿子特色的重点小城镇及培植地方税源有重要现实意义。为了促进黑沿子镇水产产业的发展 ,进一步提高渔 (农 )民增收 ,发展壮大水产经济 ,文章着重针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提高扶持水产业财政支农资金比重、集中财力支持重点水产项目发展、利用财政资金导向功能建立多元化水产业投入机制和强化水产业资金的规范化管理这四个方面 ,研究了基于财政政策的水产业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于海洋水产业的概念仍没有清晰的界定,其产业分类等也处于较为混乱和自相矛盾的状态。本文纠正了现有定义和产业分类的错误和矛盾,将海洋水产业与渔业的概念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和区分,认为海洋渔业属于海洋水产业的基础组成部分,海洋水产业包括海洋渔业以及海洋水产品的加工、运输、贸易和服务等一系列经济活动。并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对海洋水产业的产业分类和体系构成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8.
韩国比其他海洋强国较早建立了国家海洋政策。根据《海洋水产发展基本法》,韩国已经制定了《海洋水产发展计划》。该计划作为韩国首个与海洋相关的综合发展计划,起到了与国土计划一同作为韩国领土空间发展计划的两大支柱的作用,并且通过对该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来强化各个部门的政策执行力。海洋总部门,包括海洋科技技术、海洋能源资源、海洋环境和海岸带管理、海洋文化和旅游、水产振兴和海运、港口建设、海洋外交和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9.
山东海洋电力、海洋油气等海洋新兴产业不断发展,但与全国同类产业发展速度相比,山东大部分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滞后.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显示,在山东海洋产业体系中,滨海旅游业和海洋生物医药业对山东海洋经济发展贡献较大.基于此,结合山东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优势与问题,发展山东的海洋新兴产业需要构建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培育海洋新兴产业龙头企业,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以滨海旅游和海洋生物医药为重点推进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是中国海洋大省,近十多年来的海洋大开发与"重工业化"浪潮,港口与临港工业区占用了大量滩涂与岸线资源,也污染了近海水域环境,沿海"三渔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形式是近海渔业资源枯竭、部分渔民失海失业、渔村衰败等现象。渔民的应对措施主要是发展深海养殖与远洋捕捞业、到附近临港工业区就业以及出国发展等。从生态社会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海洋大开发需要保护好近海环境资源、维护好渔民权利、促进渔业与渔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对位于安徽省宣城地区的南漪湖的水产捕捞业、养殖业、水产品流通和渔业管理等现状进行了广泛的调查,提出了南漪湖渔业经济开发中存在的诸如生产要素投入过度,水产养殖技术贡献率偏低;湖泊环境污染,制约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种植业农民大量兼营渔业带来的渔业管理等问题.作者认为,为实现南漪湖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加强产品质量管理,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科技贡献率和建立生态环境互惠型渔业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国外“蓝色粮仓”建设的经验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开发海洋意识的提高,渔业作为获取动植物蛋白的重要产业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在阐述了日本、美国、韩国、挪威等世界主要沿海国家海洋渔业发展概况的基础上,分别从增殖放流、海洋牧场、工厂化养殖、网箱养殖和远洋渔业等方面分析了各国推进渔业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措施,总结各国渔业发展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海洋渔业发展实际提出维护海洋环境,引进先进技术,实施"走出去"战略等建议,旨在为我国"蓝色粮仓"的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渔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与其相适应的环境,切实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对保护渔业生态环境、促进渔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介绍了我国农业环境污染对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及其农业环境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农业环境资源与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分析了渔业是海洋经济的基础产业及科技兴渔在海洋经济开发中的重要战略地位,认为渔业开发是梅山港开发的优选途径,并提出了梅山港渔业开发的规划设想。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海洋环境成为人类获取能源的主战场,油污损害赔偿纠纷已从一国国内走向国际化。对于油污损害赔偿问题国际社会存在一些立法实践,由于海上石油作业起步晚、溢油率低,对海上平台溢油事件所导致的损害赔偿问题在国际社会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出现法律适用的困境。通过制定海上平台油污损害赔偿的国际专项实体公约或者将“海上平台”油污损害纳入“船舶”油污损害公约的调整范围,以弥补海上平台油污损害赔偿国际法适用的缺失。为确保国际公约的有效实施,一国内国法对国际公约应给予积极的回应。  相似文献   

16.
中国“蓝色粮仓”理论研究进展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国家粮食安全视角研究我国海洋食物生产体系的有关问题,是“蓝色粮仓”理论研究的主线。本文从“蓝色粮仓”的资源基础、分析框架和理论发展等多个层面对“蓝色粮仓”理论研究的国内外概况进行综述,认为当前研究在海洋食物供给潜力分析、海洋食物生产体系的发展方向及其实现路径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有关海洋水产品的研究框架、海洋渔业的研究视野和海洋水产品的生产支撑要素及外部环境分析等方面尚存在一些不足。因此,未来研究可在“蓝色粮仓”理论体系构建、发展潜力评估、产业与空间规划、发展路径选择等方面继续深化。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江苏沿海海洋渔业发展状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认为沿海开发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港口开发、环境污染等因素对海洋渔业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为促进江苏海洋渔业持续发展,提出了进一步研究防止海洋渔业生态环境破坏的相应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经济发展会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但由于海洋环境有承载力,经济的发展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受到滞后期数的影响。运用主成分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研究1998-2008年青岛市经济的发展和胶州湾海洋环境污染之间的动态关系,发现当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污染物没有超过海洋环境的最大容量时,并不会立即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经济发展的一个外部冲击对海洋环境污染的影响在短期内不会恢复到初始水平,因此我们应该对产生的环境问题及时处理,使经济发展与海洋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江苏海域由于海洋污染趋于严重、种养殖疫病频繁暴发、渔业资源显著衰退、海涂资源开发欠当,生态环境与资源状况恶化相当严峻.文章从陆源污染和海洋经济发展两方面分析了形成这一局面的直接原因,从发展规划、管理体制、海洋环境意识、绿色生产技术及资金和成本等方面剖析了其深层次原因.指出,要实现江苏海洋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实施"海上苏东"绿色发展战略.文章提出了大力发展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培育业等一系列实施"海上苏东"绿色发展战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大连海水增养殖业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大连海水增养殖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阐述大连海水增养殖业发展的对策,即对大连海水增养殖业的发展做好规划,加强对大连海水水域环境和渔业生物资源的保护,调整海水增养殖业结构,开展技术创新与技术培训,引进和推广优良品种,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