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达吉雅娜是普希金最心爱的作品——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女主人公,诗人把她称作“俄国的灵魂”、“我的理想”,在十九世纪俄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然而,达吉雅娜又是俄国文学中值得研究的形象之一。早在十九世纪,别林斯基首先肯定达吉雅娜是俄国妇女的典型,同时对达吉雅娜所谓的“我既已嫁给了别人,就要忠实于他”的话,提出了质问:“永远忠实于谁?忠实于什么?难道忠实于那样一种夫  相似文献   

2.
达吉雅娜作为普希金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女主人公,常常被人们作为俄罗斯妇女美好道德形象的典范而代代加以歌颂。她敢爱敢恨,坚决果断,自始至终都坚持着自己选择的感情,仅仅因为爱着而坚持,但最终却让这份感情变成了一份——悲情。  相似文献   

3.
达吉雅娜是十九世纪俄罗斯大诗人普希金的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里的女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是大文豪托尔斯泰的长篇《安娜·卡列尼娜》中着力塑造的妇女形象。她们在世界文学艺术画廊里占有突出的地位,至今仍然保持着强大的艺术魅力,依然能够扣响着亿万读者的心弦。尽管如此,人们对于这两个艺术形象的评价,却一直褒贬交错,毁誉不一,相互龃龉。推崇备至者有之,竭力诋毁者有之;两种极端。时有发生。对于达吉雅娜,有人誉之为“道德的象征”、“不夹杂任何杂质”;有人褒她“具有一颗正直良心的少女”,“属于那个时  相似文献   

4.
达吉雅娜是十九世纪俄罗斯大诗人普希金的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里的女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是大文豪托尔斯泰的长篇《安娜·卡列尼娜》中着力塑造的妇女形象。她们在世界文学艺术画廊里占有突出的地位,至今仍然保持着强大的艺术魅力,依然能够扣响着亿万读者的心弦。尽管如此,人们对于这两个艺术形象的评价,却一直褒贬交错,毁誉不一,相互龃龉。推崇备至者有之,竭力诋毁者有之;两种极端。时有发生。对于达吉雅娜,有人誉之为“道德的象征”、“不夹杂任何杂质”;有人褒她“具有一颗正直良心的少女”,“属于那个时代年轻人中间的优秀分子”;也有谴责她“忠诚”、“顺从”传统的婚姻道德。至于对安娜的评价,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执一端,莫衷一是。誉她是  相似文献   

5.
多少年来,人们习惯认为: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的成功,主要在于塑造了俄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代“多余人”典型奥涅金。可我总觉得书中男女主人公的两次互相求爱和互相被拒绝更值得玩味。缘此我们认为这部诗作的成功之处,不仅在于奥涅金的“多余”性,更在于达古雅娜的丰富性和永恒性。奥涅全拒绝达吉雅娜的成爱,不少评论者认为是奥涅全不理解这种纯真的爱;当然也有人认为,奥涅金并非不理解安,只是不在意这种爱。但却很少有人论及达吉雅娜爱的到底是什么?更没人论及“究竟是谁不理解爱?”别林斯基曾说过:达吉雅娜“是一个特殊的…  相似文献   

6.
普希金既是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又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塑造了达吉娅娜、奥尔加、奥涅金、连斯基等具有独特个性的典型人物形象,为广大读者耳熟能详.屠格涅夫的作品与普希金的写作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他在自己的作品中继承了普希金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特点,且用得恰到好处.  相似文献   

7.
英国女作家达夫妮.杜穆里埃在《征西大将军》中通过对女主人公昂纳这一女性形象的塑造及其心理活动的刻画,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女性意识和反战意识。通过分析昂纳的个人形象及其对战争的态度,可进一步了解杜穆里埃其人。  相似文献   

8.
约翰·福尔斯是英国当代文坛上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其代表作《法国中尉的女人》一问世,就获得了广大读者和文学评论界的好评,被誉为后现代小说永恒的经典。围绕着作者对作品中女主人公萨拉这一形象的精心塑造,不少评论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讨。本文运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对小说文本进行具体分析,认为女主人公萨拉这一人物形象是对维多利亚时代传统女性形象的彻底颠覆,在萨拉反叛传统、自我放逐的背后,是其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和对男女平等、精神自由的不渝追求。  相似文献   

9.
夏洛蒂·勃朗特的作品中运用了许多不同的写作技巧来更好地反映当时英国的社会现实,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典型环境的创设。《简·爱》的艺术成就之一就是在典型的环境中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通过对《简·爱》中主人公的生活环境和性格的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出作者主要通过自己所创作的典型环境成功地塑造了简·爱形象。  相似文献   

10.
从女性主义角度对《远离尘嚣》进行解读发现,哈代塑造的女主人公形象超越了父权传统,说明他对女性怀有深切的关怀与同情,但同时他也无法彻底摆脱父权意识的束缚,其笔下的女性形象依然渗透着男性的主观意识和偏见。这是女主人公反叛失败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1.
论艾利斯·沃克笔下女性形象的嬗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艾利斯·沃克是当代美国文坛杰出的黑人女作家。她在作品中塑造了一个黑人女性群体 ,充分显示了她对黑人妇女命运的关注。本文从历史和小说角度对沃克三部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形象的转变进行梳理 ,使其女性人物性格发展的脉络和变化轨迹以及沃克的“妇女主义”创作思想清晰可见 ,并可看出沃克对妇女文学所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红字》是19世纪美国著名作家纳撒尼尔.霍桑的代表作之一。霍桑在这部小说中成功地塑造了女主人公海斯特.白兰这一反叛形象,使其成为世界文学史上女权主义者的经典形象之一。霍桑在《红字》中通过海斯特.白兰这一女主人公向读者展示了17世纪父权制度下自然与男性、自然与女性、女性与男性之间的复杂关系,以表达自己的生态女权主义思想。海斯特与自然一样,同样处于被压迫的地位,都是父权制度下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13.
达吉雅娜这一形象在俄国文学史上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对她的评价历来以赞扬为主。本文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即达吉雅娜与奥涅金心灵上的差距来重新审视造成他们悲剧的原因,并对达吉雅娜的形象与性格作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达吉雅娜这一形象在俄国文学史上占有极重要的位置 ,对她的评价历来以赞扬为主。本文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即达吉雅娜与奥涅金心灵上的差距来重新审视造成他们悲剧的原因 ,并对达吉雅娜的形象与性格作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巴黎圣母院》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的代表作品,《红字》是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小说家霍桑的代表作.作为同一时代生活在不同国度的两位作家,在他们笔下都描述了女主人公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宗教对人性的摧残和迫害,同时也塑造了勇敢、善良而具有反抗精神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6.
,<菊花>是美国著名小说家斯坦贝克最著名的短篇小说,它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受压抑的妇女形象.小说中细腻的对比描写深刻地体现了女主人公伊莉莎对自身和对社会的矛盾态度以及作为女性在实现自我价值时所遭遇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通过分析小说中的对比描写可以发现女主人公的心理挣扎以及受到压抑的根源来自于当时社会对女性角色认知的局限.  相似文献   

17.
表面上看来,《秘密金鱼》所塑造的在婚姻生活中一味隐忍退让的女主人公形象,与女性主义运动所追求的独立自主的女性形象相悖。相较于女性主义运动的发展方向而言,其所塑造的这样一种女性形象,似乎是一种历史的倒退;但是,如若结合女性主义运动的历史来看,这样一种女性形象,恰是美国女性主义运动回潮时代的生动反映,彰显出新的时代背景下人性的进步,表达了作者对于两性的共同关怀。  相似文献   

18.
索尔·贝娄被认为是20世纪美国文坛中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他在《赫索格》、《洪堡的礼物》和《更多的人死于心碎》三部代表作中塑造的男性形象与女性形象颠覆了传统的男强女弱的性别身份建构模式,一方面,男主人公被塑造成受制于专横妻子的弱者形象,另一方面,男主人公的妻子被塑造成强者形象。  相似文献   

19.
美国著名的女权主义文学创作的先驱———凯特·肖邦 ,她有着不同寻常的成长经历 ,她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塑造了笔下女主人公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她们对人生的不同态度和选择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肖邦对女性选择生活道路的困惑和她对女性追求自由的支持 ,她客观的创作态度可以说是后来的女权运动的先声。  相似文献   

20.
王蒙新作《青狐》中女主人公形象既富有传统性,又具有现代性。作者这样塑造人物,主要用意是在历史价值观上和文学价值观上提倡现代与传统之间的张力与均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