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胎记》是霍桑短篇小说代表作之一。本文从分析小说人物性格出发,探索悲剧背后的真正根源。并通过对《胎记》的解读,更深入了解作者的创作思想和写作手法。  相似文献   

2.
纳撒尼尔·霍桑是美国19世纪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其作品的含混性引发了历代读者的多角度解读。《胎记》是霍桑的短篇佳作之一,霍桑有意将《胎记》置于圣经的隐喻体系之中,这为读者解读《胎记》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维度。通过分析《胎记》中的圣经隐喻,读者可以清晰地发现隐匿在小说中的霍桑的宗教观与科学观。  相似文献   

3.
宗禾 《社区》2010,(33):42-42
许多人出生时,身上都会出现一些或大或小,或深或浅的胎记。那么这些胎记与健康有没有关系呢?近日,美国医学专家在"网络医学博士"网站刊登文章,提醒读者,大多数胎记无痛无害,但有些却可能是疾病的信号。  相似文献   

4.
美国作家霍桑的短篇小说《胎记》以主人公艾尔默借助科学实验祛除妻子脸上的胎记这一事件为核心,通过全知全能的第三人称叙事手法,成功地再现了美国19世纪科学不断征服自然的伦理图景,将读者引入一个伦理失衡的故事世界。本文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为研究视角,沿着“以科技祛除妻子脸上胎记”这条伦理主线,通过还原该事件发生的“伦理现场”,逐一解构小说中的“伦理选择”、“伦理身份”等“伦理结”,希图由此剖析浸淫于作品深处的伦理特性。最后,乔治亚娜的伦理反思也体现了霍桑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人类尊严流失的控诉。  相似文献   

5.
伤痕文学有十分明显的时代特征,如作品中常常会出现一本富有寓意的书、重视科技及大学生等。这些不但充实了作品的内容,也反映了时代对作品的影响,是伤痕文学富有特征的历史胎记。  相似文献   

6.
霍桑是美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短篇小说《胎记》是其最为脍炙人口的作品之一。艾尔默是探索可靠世界的不可靠的探索者,乔治亚娜多变冲动的性格为他融合中世纪炼金术和当代实验技术在人身上做实验的行为推波助澜。乔治亚娜的悲剧是霍桑精神世界的产物。霍桑通过《胎记》告诫人们:不择手段地利用科学来满足自己精神或物质需求的行为会引发罪恶,给无辜者带来悲剧。  相似文献   

7.
霍桑与笑声似乎是不和谐的两个方面,他的人生经历和作品的主题让人觉得幽默的距他很是遥远.本文将以霍桑出色的短篇<胎记>为例,通过文本细读,探讨霍桑文本中的黑色幽默因素和其中跳跃的奇异想象,他展示了一个不同以往的虚构世界.  相似文献   

8.
"姓名"犹如人的文化胎记,姓名的背后是一个有着自己逻辑的"意义之网".运用文化分析的方法,对美国印裔移民作家裘帕·拉希莉(Jhumpa Lahiri)小说《同名人》进行分析,以"姓名"为聚焦点,讨论"姓名"及其背后的意义,认为在姓名符号规则的混乱背后,深刻地反映了移民在身份和认同上的文化困境.  相似文献   

9.
在《美之艺术家》的文本现实世界中,主人公欧文·沃兰不计较世俗的利害得失,勇于追求超越性的审美价值,心灵获得了救赎。《胎记》中,由于艾尔默对科学知识过度狂热,导致他戕害妻子,最终失去了拯救爱情、婚姻的机会。霍桑对传奇小说的审美规范进行大胆创新,让审美价值超越功利的善和科学的真,这是霍桑在短篇小说创作领域取得成就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军刀,当然属于瑞士独特的商品代码,象征国家的"红底白十字"徽章犹如婴儿的胎记,天下闻名的两大军刀品牌"威戈(Wenger Delemont Switzerland)"与"维诺斯(Victorinos Switzland)"都以此为图腾。威戈的"圆角正方形"商标也好,维诺斯的"小盾牌"也好,只要划上"白十字",便  相似文献   

11.
交响东西方传统走向世界文学──废名综论饶嵎体式的诗化、意境化,意象的古典化,使废名小说带着醒目的古典胎记,表明他对中国文学传统的深度回归与过多依傍。在传统大断裂、大崩毁的“五四”时代,对于从审美观念到艺术表现都普遍引进、全面更新的文学主旋律来说,废名...  相似文献   

12.
托妮·莫里森是当今美国黑人文学中影响巨大的黑人女作家之一.她不仅精于运用语言,而且熟谙《圣经》.因此,《圣经》对于其创作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以《秀拉》为例,以《圣经》隐喻为依据,通过对小说中秀拉眼睑上的既像玫瑰又像蛇的胎记进行剖析,指出作者通过玫瑰、蛇等象征手法,塑造出一个具有典型性、叛逆性和革命性的女性形泉.  相似文献   

13.
乡音如胎记     
齐夫 《社区》2012,(14):12-12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的名诗《回乡偶书》,生动地描述了一个在外闯荡多年却乡音依旧的老者形象。国学大师章太炎,浙江余杭人,离家多年却乡音依旧,说话要有人翻译。他演讲时,往往要有五六个弟子作陪。有写板书的,倒茶水的,找资料的,大弟子刘半农便担任翻译,其情景甚为壮观有趣。他的开场白很狂:“听我上课是你等的幸运,当然也是我的幸运。”不过大家都觉得很正常,一是他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有资格狂,二是其外号就叫“章疯子”,本色使然。  相似文献   

14.
张爱玲是一个善用比喻的作家.她的比喻不仅想象奇特,而且善于以实写虚,"逆向"创造;作比后不是通常情况下的静止,而是能够惯性滑行,延伸意象的动作性.这些元素犹如胎记共同构成了张爱玲作品比喻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5.
"人情小说"可细分为"世情小说"、"才子佳人小说"和"艳情小说"三种类型,而世情小说是人情小说的主流,以描摹世态人情见长,其最重要特征劝世性其实就是儒家"文以载道"的文学传统。世情小说的发展经历了明末清初的繁荣、晚清的短暂中兴和现当代的再度兴盛的演变过程,现当代的高雅小说可看作是明清世情小说的不断升级版,凸显了世情小说永恒的活力与魅力。世情小说不愧为小说大家族的中流砥柱,大力提升了小说的文学地位。  相似文献   

16.
北宋汴京是《水浒传》中最重要的两大场景之一,汴京人是其中最重要的群体之一。在"官逼民反"的主题中,汴京是"官逼"的代表,水泊梁山是"民反"的代表。书中多有对开封景观的赞美,多是梁山好汉的视角。全书120回中32回有汴京场景,约占27%,分量不轻。东京开封出现的频次仅次于梁山。《水浒传》中汴京人众多,身份复杂,共同点就是配角,且大多是对立面,配合了"官逼"的主题需要。其中妇女的共同点是都会卖唱。《水浒传》成功利用汴京以及汴京人,圆满完成了对水浒故事的叙述、梁山好汉形象的塑造,起承转合无不以汴京为场景、以汴京人为契机,使汴京与梁山难解难分,交相辉映。中国白话小说起源于北宋开封的瓦子勾栏,作为中国第一部白话文长篇小说,自然遍布着汴京的胎记。宋代京师开封对全国、对后代的影响,比其他朝代的都城影响更大。北宋以后,人们常将汴京与北宋合在一起,产生了"汴宋"一词,成为北宋的别称。  相似文献   

17.
从明代后期开始,文人参与通俗小说创作,将其所熟悉的文章理念和写法融进小说,使通俗小说尤其是文人小说在理论建构、创作方法和鉴赏方式上都呈现浓厚的文章色彩,通俗小说出现文章化的发展态势。文章化促进了清代前中期"文章体"小说的形成,具体而言,小说理论建构的文章化奠定了"文章体"小说的理论基础,小说创作方法的文章化塑造了"文章体"小说的样式,小说鉴赏方式的文章化促进了"文章体"小说的传播。"文章体"小说的形成是明末清初通俗小说文章化的必然结果,代表了雅化小说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8.
追溯小说的源头,先秦诸子对小说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其中《庄子》对小说的影响尤为明显。《庄子》对小说的影响,首先是它最先提出了"小说"的概念和对"小说"为"小道"的学理定位,并且提出了"齐谐"、"志怪"等对中国文言小说影响深远的概念与内涵;其次是它的寓言精神对中国古代小说从结构层面到精神状态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9.
志怪小说在现代是指一种小说文体概念,可在《庄子》中,"志怪"与"小说"并不相关,它们在各自语境中有各自的用意。"志怪"处于论证语境,用意在于求真;"小说"处于比较语境,用意在于凸现"道"境界的高低差异,同时在诸子争鸣中轻贬异说,突出庄学。后人往往在"志怪"与"小说"的虚构共性上曲解其原意,混用"志怪""小说"两个词,最终使之融合成一种小说文体概念——志怪小说。  相似文献   

20.
从"抒情小说"定义的提出入手,梳理了该定义在中国现当代小说研究领域的运用和变化,讨论了研究者对这种非传统小说体式的不同理解与侧重,分析了"抒情小说"、"散文化小说"、"诗化小说"等概念之间的差异,总结了抒情小说对文学文类特征的综合与吸收,并提出了对抒情小说进行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