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女同志》不是一部女性主义小说,而是一部官场女性的成长史、挣扎史。官场女性被权力挤压着、异化着、蜕变着,她们承受着人性的撕裂和道德的丢失。她们记着自己的女性身份,但并不具有自觉的女性意识,她们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女性花朵。花朵绽放在男性属性的官场,呈现出特殊的景观。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很多官场小说将揭示、批判官场文化与贪腐堕落作为创作的重心,同时对官场这一特殊“场域”中的官本位与权力异化以及人性异化等严重的社会现象进行了较为深刻地剖析和挖掘,在社会思想价值层面有着不容置疑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1998年之后兴起的新官场小说以理性的哲学思考作为重要的审美特征,它们在真实地再现现实的基础上,更重视对于现实成因的解析,通过揭示人与环境的互生互动关系来说明官场现实生成的历史必然性;同时对当代人性进行了深层挖掘和阐释,忠实地描绘了官场人物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其人性被双重异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异化的未来     
人们自然是根据他们对社会的未来所持的看法,以及他们对异化所下的定义,来预言异化的未来的。科学家们预言的平均准确率并不很高。他们的预言可能往往只是社会科学上的假设。一位社会学家“承认”:“迄今为止,我们在预言方面取得的成功并不大。”一个新的社会将会消除异化吗?还是人类要永远背着异化的包袱? 人们已对异化或各种异化的未来提出了许多看法。青年马克思相信,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将不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名执著于书写官场生态的作家,肖仁福从剖析官场深层文化结构着笔,聚焦人性深处奴役与反奴役、人性与反人性的纠缠,对官场中人的希望与绝望、高洁与卑劣进行了逼真的描摹和深刻的揭示。与此同时,肖仁福小说通过对官场的权力崇拜意识、圈子意识以及权力异化现象的审视和反思,敏锐地体察到了中国社会发展的精神脉象,呈现出官场文化生态的某种制度性缺失及其实现现代化转型的艰难与可能。  相似文献   

6.
论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异化的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异化的理论是异化劳动理论的组成部分,是早期马克思哲学的重要内容。它不但是马克思当时共产主义思想的理论前提之一,也涉及到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关系问题。本文从马克思的原著出发,分析了人的本质异化和异化劳动理论的内容,认为它并不是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成熟的科学理论,只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形成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7.
刘毅的官场小说写作是从现实角度对人性所做的深层探究。他一反时下一些官场小说追求社会性、时效性和轰动效应的做法,以冷静的笔触,揭示了当代中国乡村基层官员的生活和命运,表现了对权力和金钱的崇拜所导致的人的异化。这种异化主要体现在性爱的手段化、性格的商品销售型,以及具有主体性的人变成了权力机器上的零件。导致人异化的根本原因是人的欲望。  相似文献   

8.
异化是现代文学的主题之一 ,在他的代表作《黑暗的心脏》中 ,康拉德讨论了由无情的世界和错误的社会意识形态所产生的人的异化问题。此篇文章首先介绍了异化的定义 ,然后指出康拉德所处时代的社会背景和他的个人生活经历使他比同时代者率先觉察了人的异化现象 ,并将此 ,如那些现代主义者在他们作品中展示那样 ,在《黑暗的心脏》中提出来。通过分析《黑暗的心脏》中的异化问题 ,我们发现故事中的白人———那些朝圣者 ,女人 ,俄国人 ,库尔茨 ,包括马洛自己一个认为自己有道德有理想的人在与世隔绝 ,无情的 ,没了上帝的世界都被异化了。而黑人则被欧洲先进的技术尤其是被文明化的进程异化了。通过对异化的分析得出这样一个事实 :人不能逃离由自然和社会组合的力量的异化。《黑暗的心脏》所揭示的与存在主义的观点遥相呼应 :人生活在周围的各种随时变化的情况之中。人不能逃离他生活的环境所以他不能逃离异化———这一问题同样被存在主义者所发现和探索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不仅存在工人劳动异化,资本家也处在异化状态,工人与资本家只是异化的方式不同,在异化过程中的地位及感受不同。异化不仅源于人性的贪婪、生产力没有充分发展的物质条件,而且主要是由于不平等、不自由的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消除异化,才能使人获得解放,而消除异化与获得解放的基本途径就是建立平等、自由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社会继获得初步的政治解放之后,社会解放成为最突出的目标。对当今所有国家而言,政治解放与社会解放事业,依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0.
在"二重化"社会中存在网络异化的现象,表现为人的现实性被弱化,人受到网络的"控制"和"反噬"。网络异化的实质就是人与科技关系异化、人与人关系异化、人本质异化。因此,应从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以规范网络行为、强化网络虚拟主体自律性的网络道德价值定位、加强网络虚拟主体素养的立体教育、搭建虚拟与现实之间的或通性关系等方面消解网络异化,最终建构一个文明和谐的"二重化"社会。  相似文献   

11.
以往论者普遍认为吴梅村的诗风以明清易代为界出现过一个根本性的转变,易代之前,吴梅村只是一个“吐纳风流”的“艳才”,经历了鼎革之变,他的诗歌才变得激楚苍凉、风骨遒劲。实际上,吴梅村的早期诗歌在题材、诗体、艺术表现和意绪格调等各方面已然确立了相对稳定的个人风格,后来的诗歌创作不过是这种风格的进一步发展与强化。吴梅村的早期诗歌在其整个创作历程中的作用与地位是不应当被低估的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观点源自他对资本主义早期工业社会的观察。在马尔库塞看来,今天发达的资本主义现代化社会虽然不同于马克思所处年代,但"异化劳动"并没有随着科学和技术的进步而消失。在技术合法性外衣的包装下,现代社会变为了一个"单向度社会"。特别是在流通和消费领域,通过各种各样的"符号消费"制造了众多虚假的需求,把人变为了资本的工具和奴隶,变为了"单向度的人"。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只是表面上得到了类似于"商品交换"的自由,但其实则是不自由的。这里的"自由"已被"制度化"地融入了"社会有机体"中,最后"异化"成为资本统治的工具。在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的新时代,处于以及向往现代资本主义文明社会的人们,应该明白和清醒:"资本文明化"本身并非意味着人类的最终解放和幸福,相反则意味着人类文明走向"新奴役之路"的危险。  相似文献   

13.
论王跃文官场小说中文人型官员形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跃文率先在其官场小说中塑造了朱怀镜、关隐达等一系列具有典型意义的文人型官员形象,改变了传统现实主义小说官员形象的陈旧书写模式,生动展示了社会转型时期身陷权力场的知识分子身上人文情怀和官场规则之间的矛盾对立,以及他们在矛盾纠结中所承受的精神痛苦和人格分裂,深刻批判了官场权力对知识分子人文情怀和理想追求的的侵蚀异化,丰富了当代小说的人物长廊。  相似文献   

14.
《杜宾的生活》被公认为是马拉默德的代表作,作品着力刻画出一个经历了现代文明所引发的精神危机的异化了的人物形象威廉·杜宾。本文将从主人公与自我的异化,与周围人关系的异化,与社会的异化三个方面对其异化生活的表征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15.
他是海南省林业局最"冷"的处长,负责森林防火,但他在职15年,却因敢言直谏,竟使自己成为海南最出名的处级干部,更被称为"中国生态第一斗士"、"官场异类"和"海南官场扫把星"。而在他看来,自己只是凭良心做了该做的事,说了该说的话——  相似文献   

16.
电视剧《老农民》中的韩美丽这一悲剧性的形象给观众带来心灵的震撼和更多的思考。一个被解放的美丽自信的新女性在那个特定的时代变成了一个丑陋的恶魔,韩美丽既是施害者,也是受害者。韩美丽不是革命投机分子,只是因为她信仰的异化而使她的行为妖魔化,是信仰的异化导致了她人性的扭曲。文革结束后,韩美丽之类的人面临的是一场心灵的救赎和信仰的重建。  相似文献   

17.
对于什么是异化,以及异化的社会和异化的人的特征,国内外学术界已作了不少的研究和探讨。而对于异化社会里是否存在着非异化的人,如果存在着非异化的人的话,那么他的标志是什么,他在社会历史中究竟起什么作用等问题,至今还没有人进行研究。本文拟对此试作探讨。一异化社会中是否存在着非异化的人?对此,马克思的回答是肯定的,只是没有专门加以科学的论证罢了。马克思在评论欧仁·苏《巴黎的秘密》中的女主角玛丽花时指出:“尽管她处在极端屈辱的境遇中,地仍然保持着人类的高尚心灵、人性的落拓不羁和人性的优美。……  相似文献   

18.
王跃文长篇小说《国画》的诞生,让人们领略到当代中国官场 别样的风景,真切地感受到那些游走于荆都官场及其左右的芸芸众生, 被无休止的欲望这只无形的大手在社会的暗处搅得魂不附体;正是社会 这张大网将荆都官场上这些游荡者、投机者肆意地捆绑在一起,他们追 名逐利,他们蝇营狗苟。小说名字“国画”作为意象一语多关、寓意深 刻,突显了荆都官场中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物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 ,其犹如幽灵般不时地闪现在荆都官场之上,冰冷得让人不寒而栗。  相似文献   

19.
技术作为"客体",自身不存在异化问题。人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技术异化,实质上是指人们在对技术的使用中违背了人类的整体利益。技术异化的形成实际上就是人的异化在科学技术领域的现实存在,是一个社会历史过程。技术异化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而是有着相互关联的多种表现形式。伴随着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作用的增强,技术异化的后果也表现得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20.
周建新的小说《国企》作为现代官场小说代表力作,叙述了企业家丁人众的成长故事,作者作为看客式的叙述者,生动反映官场生态环境,深刻揭示了人性的扭曲和异化,文章将对作者叙事态度、角度、方式等创作特色及其所凸显的多重现实意义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