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是在一定的伦理观念下从事经济活动的组织,不同的经营伦理观念与价值取向决定了企业经济活动具有不同的社会效益。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将企业视为受一元经营伦理观支配的理性“经济人”,受这种伦理观支配的企业行为造成了巨大的社会成本。由“经济人”转向“社会人”,追求企业自身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应当成为现代企业的经营伦理观,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2.
论企业经济行为的伦理限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杨文兵 《社会科学》2001,23(8):57-61
长期以来 ,在企业伦理建设方面 ,人们一直十分关注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探究和研讨 ,却忽视了这种社会责任的植根土壤和“条件极值” ,甚至将企业的社会责任搁置于企业追求自身利益合理合法的行为之上 ,没有真正寻找到企业经济利益增进与道德素质提高的切入点 ,其结果难免流于空谈。因此 ,要想建构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企业伦理理论和规范体系 ,正确确立企业社会责任的现实基点 ,有必要首先弄清企业经济行为的道德基础及其伦理限度。一、求利———企业经济行为的内因驱动  什么是企业 ?企业因何而存在 ?这是研究企业一切经济行为的逻辑…  相似文献   

3.
政府与企业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组织,两者在性质上完全不同。企业大都以赢利为目的,企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只要不违背法律法规就无可厚非;政府则是行使公共权力的机构,政府应该是非赢利性的,否则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就有可能将自身的利益置于全社会的利益之上。在中国,过去政府与企业这两种组织的职能常常被混同,人们用“政企不分”来形容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4.
以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流动过程中的相关主体的行为为研究范畴,在分析方法上借鉴了新制度经济学中的研究方法,即利用主体行为理论来分析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流动过程中的相关主体的行为,认为各级政府、中小企业自身、中小企业员工、竞争性企业和社会组织与其他经济组织都在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流动过程中承担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5.
社会企业的商业模式:一个基于价值的分析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企业倡导利用市场原则向人们提供社会服务,能够在维持自身持续发展的同时实现社会目标。作为政府、市场、非营利组织之外的推动社会发展的"第四推动力",社会企业发展获得学术界越来越多认同。现实中,很多社会企业自身商业模式的缺乏往往阻碍了其公益性和商业性的平衡。与商业企业、非营利组织相比,社会企业商业模式体现为基于必要经济价值获取能力和更多社会价值创造能力的多种价值要素的组合配置。社会企业商业模式可划分为项目型、嵌入型、成熟型和潜在型四种基本类型。社会企业商业模式演化存在着三种路径:经济价值获取先行型、社会价值创造先行型和经济社会价值并重型,不同组织可以根据自身特点选择不同的演进路径。  相似文献   

6.
社会发展与道德经济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发展观把社会的发展看成是纯粹经济的发展,而不是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与生态等各个方面综合协调的发展。在这种发展观的指导下,人们只对人类的物质生产而不对人类的精神生产进行经济学的研究,人们只追求经济活动的经济效果,而不追求非经济活动的经济效果。社会发展道德代价的出现正是这种社会发展观的产物,是社会道德发展上缺乏经济观念的伴随物。社会发展到当代,人们日益认识到发展是社会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道德要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中改变“牺牲品”的地位,必须在自身的建设中同物质的生产一样,引入经济观念,从而使自身…  相似文献   

7.
那些历经百年的优秀企业能够永葆竞争力的关键原因就是把追求社会利益和企业利益的和谐共赢作为企业发展的目标,把社会理想作为终极目标而把获取利润作为社会对企业所作贡献的回报.企业的经济目标和道德目标存在本质上的统一,这种经济目标和道德目标的统一还可以从企业的激励行为和社会形象建造行为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8.
以企业为主要形式的经济组织在市场经济下适应性发展,市场经济通过经济组织化走向繁荣,二者是在交互作用中不断融合发展的。经济组织通过规范人的社会属性和行为特征在改变社会关系网络和社会治理秩序的同时,也推动社会趋向全面的组织化。从宏观结构的视角,经济组织已将我国社会从工业化时代带入了信息化时代,并促使社会权力结构呈现出一定的层级化、平面化样态。未来当物质积累达到更高程度后,随着社会组织化进程的加速,社会的权力结构将重塑,继而形成立体化的复杂系统。由于社会主体之间的权力结构在截面层级形成的对等权力关系与法治社会内在需求的对等化权力结构正好相契合,〖JP2〗所以经济组织化在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能促进法治社会的形成,进而实现市场经济与法治社会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9.
新经济社会学视角的企业性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不仅仅具有经济属性,还具有社会属性。新经济社会学认为,企业是经济活动中主要的社会行动者。企业的行为“嵌入”于社会网络中,社会情境限定着企业理性。企业的社会性假设对管理的启示是,企业应该追求行为的适度社会化,建立和保持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10.
非营利机构是不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提供服务的组织。在非营利机构中 ,有相当一部分是可以按照产业化的方式来经营的 ,这不仅有助于这些单位自身的发展 ,也有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卫生医疗行业中的有些服务项目完全有可能采取市场化的方式来经营 ,甚至可以用企业的方式组织卫生医疗机构 ,提高经济效率 ,更有效地向社会和消费者提供卫生医疗服务。这意味着这一行业可以允许有资金实力的企业(国有和非国有 )进入 ,成为社会资本 (甚至外国资本 )可以投资的产业。当然 ,在公益性和社会目标特别突出的行业 ,如卫生医疗服务业 ,国有机构和国有企业应该占有主导地位 ,以保证社会目标的实现 ,并对进入这类行业的非国有企业的行为进行引导。  相似文献   

11.
进步着的人类永远面向真善美。永远追求真善美。这种对于真善美的追求不仅贯穿于社会的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领域,同样体现在社会的政治生活领域。政治无论是作为人的一种活动形式,还是作为社会调节的一种机制,都是活生生的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部分。既内涵着人对自然、社会和自身现实的认识、服从、顺应,也内涵着人对外部世界和自身活动的自觉改造和能动选择,同时,还内涵着人对未来美好政治理想的追求和向往。  相似文献   

12.
与一定的外部经济环境相适应,企业财产(关系)的运动和操作,亦即企业经济运作或运行,乃是企业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并以企业行为作为自己过程的集中表现。企业动力与目标、企业行为、评价企业行为的标准,是相互联系的几个基本问题。一、企业行为所谓企业行为,是指企业在其经济活动中,在有关人、财、物、产、销等各方面活动的经济决策中,所具有的、以统计上的大数定律形式表现出来的带有规律性  相似文献   

13.
经济理性范式假定了希腊/基督教(Greco—Christian)的立场,即万物归根结底都仅为人类所用,人类自由地把环境商品化。追求利益是人类社会能持续发展的动力,但过分的向环境索取,使得人类的生存受到威胁。人类应该把自我行为约束在一个具有生态边界的社会中,避免生态崩溃而危及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以建构一个生态文明的社会。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不仅要面临复杂多变的外部市场,更要关注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企业作为为社会创造财富的源泉,如何构建企业文化,剔除制约文化发展的各种不利因素,利用企业文化进行有效传播来加深企业的公众认可度,进而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是现代企业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为此,本文通过运用组织行为学的相关理论,分析组织行为对企业文化构建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路径,不仅为企业文化构建提供理论支撑,还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动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苏宁公司的发展为例,探讨了市场开放式竞争与民营企业成长的关系,并从理论和实证分析 的角度,剖析了地方政府追求地区经济利益最大化和企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之间存在的潜在矛盾,提出地 方政府应根据民营企业对地方经济的贡献度区别对待。贡献度越大,越应该重点扶持。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不断增强,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尤其是慈善捐赠的行为屡见不鲜,在社会救济等公益事业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但是,我国企业的慈善多数属于反应性慈善,战略性慈善并不多见。企业战略性慈善是企业通过捐赠等方式,旨在追求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而履行社会责任的一种慈善行为。企业战略性慈善是企业经营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制约我国企业战略性慈善实施的因素主要有企业自身和社会环境两方面的因素,因此,我们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进企业战略性慈善,实现企业效益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共赢。  相似文献   

17.
企业价值观是一个企业在追求经营成功的过程中,对生产经营和目标追求以及自身行为的根本看法和评价。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推崇和信奉的基本行为准则,是企业进行价值评价、决定价值取向的内在依据,是企业的灵魂、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发展最本质的内在动力源泉和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企业行为的反常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基本的生产单位。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表明,如果企业的活力能够得到充分地发挥,国民经济就会较快发展;如果企业的主动性受到压抑,国民经济就会停滞不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就是为了改变过去那种垂直式行政管理方式,让企业从行政机构附属物的地位中摆脱出来,成为具有内在动力的商品生产者,按照社会需要,自主地组织生产和经营,在产品投入市场和满足社会需要的过程中,同时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9.
社会企业作为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在中国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社会企业不同于一般商业企业和非营利组织,旨在追求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双重目标,因此,需要新的治理模式平衡两种目标间的资源配置,确保不发生使命漂移。文章以公司治理理论为视角,首先比较分析了社会企业、一般商业企业和非营利组织的本质区别。然后讨论了社会企业的分类,并进一步指出从价值属性角度而言,社会企业可分为价值一体式和价值分离式两类。最后针对每种社会企业面临的不同使命漂移风险,分别探讨了如何建立相匹配的治理模式,防止社会企业出现使命漂移。  相似文献   

20.
现代企业作为重要的经济组织,其行为对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伦理道德将产生重要影响。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结构性失范是社会转型的重要特征之一,目前,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存在的经济责任纯化、法律责任淡化、伦理责任弱化和慈善责任虚化等现象,与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理念落后和文化缺失有关。为此,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矫正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结构性失范问题:政府要发挥引导作用、加大市场引导力度、运用舆论引导优势、借助社会组织引导方式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