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憩园》《寒夜》:巴金走向绝望的文学巅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憩园》《寒夜》是巴金的人生理想屡遭重挫之后走向绝望的无奈选择,在走向绝望的过程中,巴金成就了自己文学创作的又一巅峰。《憩园》《寒夜》的巅峰意义不仅表现在艺术上的炉火纯青,更表现在其剔除急近的功利观念之后对人性弱点的深刻揭示和对小人物命运的理解与同情。  相似文献   

2.
巴金的传记文学接受、翻译和创作到目前为止还没引起学术界足够的关注。实际上,巴金的觉醒和巴金文学的诞生都离不开传记文学作品的滋养,他的革命家传记是以人格为中心的英雄叙事,他的自传则是人格的成长与发展的个人叙事。在中国现代传记文学兴起的历史中,巴金的翻译和创作必将留下多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3.
1934年11月,巴金到了日本,先在横滨,后到东京。1935年8月离东京回国。日本之行,前后近10个月。在日本,巴金写了短篇小说《神》、《鬼》和《人》(曾名《东京狱中一日记》),童话故事《长生塔》,散文、杂感集《点滴》等。通过文艺创作,巴金对日本社会进行了研究,对中国现实进行了反思。日本之行,对巴金的创作思想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主要表现在,他前期浓重的个人哀愁趋于淡漠,无政府主义思想得到反省,新的朦胧的希望已经产生,创作的倾向有了变化。  相似文献   

4.
巴金晚年全力以赴写作的《随想录》五卷,不仅是他在80年代的最重要的奉献,也是他在1949年以后40年中最有价值的作品,在巴金全部创作生涯中占有关键性的地位。但是,和巴金前期的作品一样,在引起强烈反响的同时,也存在着尖锐的分歧。因此,我一直认为,对《随想录》的研究在整个巴金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国民党南京政府推行的婚姻制度变革,成为巴金《家》叙事的历史隐喻。废妾运动开拓了《家》的叙事空间,影响了《家》的想象方式及性质,使《家》成为再生产大众经验及废妾话语的都市时尚小说。  相似文献   

6.
聂国心 《东岳论丛》2008,1(2):142-144
《随想录》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有着重大的影响和崇高的地位。但从巴金一生的创作来看,《随想录》的思想内容与思维特点基本上还是在《家》的基础上徘徊。其主观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巴金未能对激进的反叛意识进行自觉的反思;二是巴金未能对严厉的自谴意识进行自觉的反思;三是巴金未能对融入集体的愿望进行自觉的反思。  相似文献   

7.
《灭亡》是巴金的第一部悲剧小说。《灭亡》的创作大体上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巴金为了发泄刚到法国时内心的痛苦而写的,第二阶段是写有关凡宰特、沙珂和朋友来信的部分,第三阶段是收到大哥的来信以后写的,第四阶段是他最后整理、抄写的时候插进去的内容.第一、二阶段是巴金创作的“自在”时期,第三、四阶段是巴金创作的“自为”时期。  相似文献   

8.
以弗罗伊德文学创作动机理论为支撑,以巴金的《家》为个案,分析了童年经验对作家创作动机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巴金创作的很多作品都涉及工人运动的内容,其中《雪》和《死去的太阳》用了大量篇幅描写工人罢工,在中国现代工运小说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两篇小说都有现实素材,经过巴金艺术加工以后,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巴金对无政府革命的想象和期待,带有浓厚的无政府主义和恐怖主义色彩。巴金写工人运动的目的是为了思考知识分子拯救中国的途径,所以在工人运动的背后,始终站立着一位苦苦思索中国出路的知识分子的形象。为了探求政治与人性之间的复杂关系,深入发掘人物心理,巴金在写工人运动的时候,还楔入大量的爱情描写,极大地提高了作品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10.
《纂异记》的叙事观念在唐代小说中是独特的,这体现在文本的叙事意图、世界图景和叙述精神三个方面《。纂异记》叙事观念表明它是唐代小说中真正有意识创作的小说之一,在小说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