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近几年来,暴力袭警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袭警的原因很多,但警察执法能力不强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为此,要通过改革我国现行公安院校的教育管理制度;严格入警制度,从严治警;完善民警的培训制度等途径,来提高警察的执法能力,减少甚至消灭袭警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暴力袭警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袭警的原因很多,但警察执法能力不强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为此,要通过改革我国现行公安院校的教育管理制度;严格入警制度,从严治警;完善民警的培训制度等途径,来提高警察的执法能力,减少甚至消灭袭警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刑法修正案(十一)》的一大亮点,是在《刑法》第277条第5款增设了袭警罪。袭警罪的增设,不仅及时回应了近年来袭警犯罪案件不断攀升的现实和严惩袭警犯罪的呼声,而且为依法惩治暴力袭警行为提供了充分的规范依据,有助于保障人民警察执法时的执法权威和人身权益。在《刑法修正案(十一)》之前,暴力袭警行为主要通过妨害公务罪进行规制,而《刑法修正案(十一)》在《刑法》第277条第5款为暴力袭警行为配置独立的法定刑后,意味着暴力袭警行为的规制正式从依照妨害公务罪从重处罚的模式调整为袭警罪独立规制的模式。在此背景下,如何在司法实践中正确理解适用袭警罪,让规范背后的立法目的在实践中得以真正实现,是当前最为紧迫、重要的研究课题。立足袭警罪的构成要件,在具体理解适用袭警罪时需要注意的是,其行为方式"暴力袭击",应突出人身要素,应将其解释为针对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人身施加的有形强制力,既包括直接针对警察人身施加的暴力,也包括通过其他物体间接作用于警察人身的暴力,但不包括不针对警察人身施加的暴力和"软暴力";其行为对象"人民警察",不能脱离立法目的单纯进行文意解释或者机械地追求法秩序统一,应当立足当前警察执法实践从职务而非身份的视角进行认定,除有正式编制的人民警察外,正在依法行使职权的警务辅助人员也应当属于"人民警察"的范畴;其限制条件"正在依法执行职务",应当从更加有利于保护人民警察执法权威和人身安全的角度进行适当的扩张解释,将依法处于与执行职务行为密切关联的状态也认定为"正在依法执行职务";其加重处罚条件,需要按同类解释原理认定兜底性手段,并从是否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角度进行实质限缩。袭警罪从妨害公务罪中剥离后如何正确理解二者的关系,对暴力袭警案件的正确处理也十分关键。从立法目的和构成要件看,新增的袭警罪与妨害公务罪之间属于法条竞合关系,应按照特别条款(《刑法》第277条第5款)优于一般条款(《刑法》第277条第1款)的规则处理。此外,暴力袭警过程中抢劫、抢夺人民警察佩带的枪支、弹药、爆炸物,导致人民警察出现伤亡或者危害公共安全的,还有可能会触犯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与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罪等罪名,应当根据具体情况按照想象竞合从一重罪处断等规则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4.
和谐社会与警察人性化执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人民的共同心愿。警察人性化执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警察人性化执法是指警察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改变执法观念和执法方式,以人为本,最终实现执法公正的一项专门活动。从实证和理论两方面分析警察人性化执法的必要性。通过完善公安法律制度、全面提高警察自身素质、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水平等措施来实现警察人性化执法,最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5.
随着警方打击犯罪力度的加大,暴力袭警现象频发,警察执法安全受到侵害.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观方面表现在警察的自我保护意识及警惕性差、警用装备落后、警察体能差强人意.客观方面表现在警察执法缺乏法律应有的保护、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冲突的结果和誓力严重不足.解决的思路是加强警察实战训练,提高战斗能力,改善警察防护装备,依法使用警械武器,加强对警察执法安全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6.
袭警案件的多发凸显了警察人权面临的困境。警察人权处于警察与国家、警察与公民双重关系之中,结合行政法学上“特别权力关系”和“反射利益”两个基本概念研究警察的多重身份和警察权对警察人权的影响,有利于在理论和实践上对警察权益保护的研究能在一个更广阔的平台上进行。  相似文献   

7.
论人性化执法的合理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性化执法是学界和政界高频率使用和讨论的命题,针对人性化执法的诸多误解,人性化执法有其基本概念及价值基础,人性化执法进行合理定位,把人性化执法与人情化执法、违法执法、软弱执法以及立法的人性化相区别。人性化执法是法治框架下的自由裁量执法,应当切入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规则中并遵循正当程序的要求,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8.
对警察的社会学研究主要关注警察行为对公民自由可能存在的潜在威胁,其中最大的发现有两个,一是英美警察执法中大量存在的歧视性境遇,二是警察亚文化成为导致警察执法背离法治的根源。因此警察自由裁量权的政治性监督不仅有必要,而且会增加。警察机关有着自由裁量权的现实需求,但是必须将其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同时只能是法院拥有对“规定的范围”进行最终审查权。21世纪以来,英美开始倡导以民主警务模式来规范警察的自由裁量权。民主警务模式区分了警察“业务责任”和政府“政策责任”两种不同性质的责任,这将保护警察执法自由裁量权的相对独立性,同时鼓励政治当局对警务政策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9.
当前,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同时,行政主体在为社会服务和管理的过程中,行政执法行为如何适应新时期的需要,努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日益成为人们重视的问题之一。人性化执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都是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而且,人性化执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和内容之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人性化执法的全面实施,同时人性化执法的核心理念也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宗旨相一致。  相似文献   

10.
民警的服务态度问题一直以来都是老百姓关注的焦点。创建和谐的警民关系,人性化执法是执行法律和保障老百姓权益的关键。女民警以其特有的内在人性化素质在执法过程体现了其性别的优势。本文从女民警执法的基础与具体人性化体现来阐述女民警与人性化执法之间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1.
当前公安执法活动日益面临人权保障问题的新挑战。目前,我国公安执法活动中存在执法主体不适应、执法过程不规范、维权保障有差距等不足,应加强教育培训、执法规范与维权保障等机制建设,促进公安执法与人权保障之间的协调。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严峻,接连出台的《刑法修正案(八)》和配套的司法解释对污染环境罪的入罪标准和具体适用作出了明确规定,但关于该罪的主观方面仍然存在争议,给公安机关的环境执法工作造成一定困难。要更有效地打击环境犯罪,环境警察制度成为大势所趋。制度的建立非一日达成,执法依据、方式的确定、机构如何设置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China-ASEAN cross-border telemarketing fraud cases are increasing year by year.China has difficulties in obtaining evidence,recovering criminal property and arresting criminals on these cases,and needs cooperation with ASEAN countries in police work.Based on good political and legal foundation,China and ASEAN have already developed police cooperation mode such as police intelligence sharing,joint arrest of suspect,transferring repatriated suspect and resident police liaison officer.However,there are still some related problems,such as the insufficient supply of legal resources on which cooperation is based,the informal establishment of the police intelligence information sharing mechanism without being formally extablished,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law enforcement cooperation mechanism.So China and ASEAN need to tamp the legal foundation of cross-border telemarketing fraud police cooperation,perfect police intelligence information sharing mechanism and expl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a unified police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相似文献   

14.
警察刑事执法中的选择性执法表现在警务资源分配、立案、强制措施适用以及侦查行为的实施等方面,并有执法空间大、监督少、利弊共生的特点.警察选择性执法存在的原因包括执法资源的有限性及犯罪的不断增长而引起的资源分配不均,也有成文法的局限性及执法者自身素质差异的因素.警察选择性执法是否合理合法决定其是具正面价值还是负面价值.通过增强执法的透明度,强化监督,要求警察执法遵循相应的原则并提高警察的各种素质,可以把警察的选择性执法控制在合理的限度内.  相似文献   

15.
“公民本位”是公认的服务型政府的核心价值理念。警察在坚持依法执行打击刑事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社会稳定的同时,应树立“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核心价值观,尽快实现执法从管制型向服务型,从官本位向公民本位,从权力本位向权利本位转变,力争建设成为一支服务型警察队伍,使执法工作最大限度地让人民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在民商法的立法、司法及执法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公安机关的民商法知识与民商法意识仍然薄弱。在公安执法过程中,警察应运用民商法原理及规则,正确行使行政和刑事执法权,树立服务型执法观,养成法律职业思维。警察学习民商法有助于保护犯罪嫌疑人的生命健康权和公民隐私权,有利于区分刑事与民商事交叉部分,厘清经济犯罪与非罪的关系,确保我国法治社会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7.
西方警务改革的后现代性特征表现为多元性、开放性、解构性、社会化等。社区警务的概念随着后现代社会的发展而得到复苏,其优势在于激活共同保护社区的集体责任,并增强邻里之间的互动和改善警民之间的隔阂。同时,新公共管理的核心理念影响着警务模式的改革,政府机构规模追求小型化和灵活性,通过下放决策权与财政支配权来增强基层单位的权责一体化;将社会市场方法引入执法机构,借以增进警务效率;逐渐剥离警察的边缘职能,让渡给社会或其他组织来承担。这意味着原先被政府垄断的警察权开始由社会进行分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