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检验Cochrane-Piazzesi模型在美国国债市场中对债券超额收益的预测能力,观察到Cochrane-Piazzesi变量(后文称为CP变量)的预测能力在金融危机后显著下降。为了充分反映出宏观经济和政府政策对债券收益的影响,选取了6个宏观变量,通过线性组合构建成全新的单一宏观变量,发现其具有比CP变量更强的预测能力,证实了宏观经济基本面的出色预测能力。此结论对中国债券市场研究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债券市场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融资渠道,但是目前在我国高等教育行业与债券市场之间缺乏一种有效的联结机制。我国高等教育的债券融资制度改革的措施主要包括:中央政府发行高等教育专项国债,允许地方政府发行高等教育专项地方政府债券,允许有条件的高校在债券市场上发行大学债券。  相似文献   

3.
中国债券市场分割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债券市场仍处于行政分割状态,尚未形成一个统一、成熟的中国债券市场。债券市场的分割,一方面表现在国内主要有三个不同品种的债券市场分割:国债市场、金融债券市场(银行债券市场)和企业债券市场。这三个市场在国内的发展水平差距很大,如交易方式、发行方式、价格形成机制、发行定价机制和限制开放程度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另一方面,从市场运作机制看,我国债券市场处于行政分割状态,这具体体现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沪深交易所债券市场和银行柜台交易市场(凭证式国债交易市场)的三足鼎立,互不相通,特别表现在各子市场上债券价格不同。本文认为,投资主体限制、信息不对称和流动性等是导致我国债卷市场分割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一、不局的国债期限结构的金融效果分析国债期限结构,是指不同期限国质所占比例的关系.它是政府债务构成和国债市场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不同期限国债的金融效果(流动性效果不同,导致不同的国债期限结构对国债市场乃至对国家宏观经济运行所产生的影响不同.所以,美国、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国债期限结构的设计,并适时进行调整,国债的期限结构不同,其金融效果也不同.从流动性来看,短期国债流动性最好,中期国质次之,长期国债最差.因此,如果国债发行以中期债券为主体,提高期满构成,则社会资金的流动性较以短期债券…  相似文献   

5.
国债是各国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虽然其在经济运行中有着诸多负面效应,但是在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文章定性分析了影响国债发行的多种因素,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定量分析了国债发行规模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认为居民储蓄和国民生产总值是影响国债发行规模的两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发展迅速。以2014—2017年省级政府发行债券时披露的信用评级报告为样本,分析了我国债券市场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我国债券市场政府会计信息披露在不同地区、不同层级、不同类型债券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进一步分析认为,政府债券市场化机制不健全导致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供给不足,财政管理失衡导致不同政府会计指标的披露水平参差不齐,财政实力不均导致不同地方政府选择性披露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缺位导致政府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不高。因此,应当推动政府债券市场化改革,以激发市场主体对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需求;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以建立政府会计标准体系;制定政府会计信息披露指引,以规范地方政府会计信息披露行为;加强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管制,以提高政府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国债概念有待商榷,应以中央政府债券表述。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出发,迫切需要完善中央政府债券法律制度。在中央政府债券法律制度中,中央政府债券的发行和交易是需要予以法律规范的重点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8.
关于我国国债规模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债政策越来越成为各国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我国自 1981年恢复发行国债以来 ,国债规模逐年增大。针对这一问题 ,本文对影响国债规模扩张的动因以及当前我国国债规模是否适度的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9.
市政债券起源于美国,是政府为筹集城市建设所需资金而发行的债券,在发达国家已经得到了广泛且成功的应用。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市政债券的推出不仅解决了地方政府融资难的问题,同时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的债券市场,推动了资本市场的发展。界定市政债券的概念,详细阐述中国市政债券的发展历程及现状,说明其面临的风险问题,并最终提出风险防范和控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地方债券是地方政府发行的按期还本付息的债务凭证。在发达国家,发行地方债券是发展地方经济和地方公益事业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我国债券市场中缺少地方债券这一品种,但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导致变相融资和发行债券,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只能按照企业债券的方式进行运作,短期行为十分明显。我国应当明确地方债券的法律地位,规范其发行、交易及偿还机制,促进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服务型政府,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要清楚政府职能的定位,把政府职能限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范围之内,限定在实现公共利益的范围之内,限定在实现社会公平的范围之内。本文根据职能定位提出政府经济职能的合理转变,并对如何进行转变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毛锐 《东方论坛》2010,(4):8-12
撒切尔政府时期(1979-1990)的宏观经济政策放弃了传统的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转而采取以货币主义为主的"供应管理",治理通货膨胀代替充分就业成为英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其宏观经济政策在实践过程中可以分成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79-1981):严厉的货币主义与经济衰退;第二阶段(1982-1985):实用主义与经济复苏;第三阶段(1986-1988):"劳森繁荣"与汇率和货币政策的矛盾;第四阶段(1988-1990):衰退和劳森的辞职。其宏观经济政策实践过程中表现出三个特点:与"需求管理"相比,撒切尔时期宏观经济政策的地位下降了;反通货膨胀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贯穿整个撒切尔政府时期,这体现了撒切尔夫人重新划定国家活动疆界、信奉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政治经济理念;撒切尔政府也是在探索中推行其宏观经济政策的。  相似文献   

13.
健全我国政府经济职能体系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善我国政府经济职能体系不仅与经济体制改革密切相关,也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重要保障。我国政府经济职能有个演变的过程,目前的体系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问题,从这四个方面初步探讨健全我国政府经济职能体系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4.
区域经济合作与协调发展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然而,区域性限制竞争、公共产品有效供给不足及宏观调控性缺失等导致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失范。作为保障与规范“国家调节”的经济法与规制区域经济发展失范之间存有内在的“契合性”。未来经济法规制区域经济发展失范的路径可以从完善反垄断法以消除区域性限制竞争行为、完善宏观调控法以克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宏观调控性不足及健全国家投资经营法以促进区域性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等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5.
政府与市场在农业科技人才开发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科技人才开发有赖于政府和市场的双重作用的发挥,政府的职能主要是制定农业科技人才开发与利用政策、提供投资以及进行农业科技人才开发活动的宏观调控与管理;市场则应在具体的资源配置和农业科技人才开发主体选择方面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规制作为政府干预、限制或约束经济主体的行为,在维护市场秩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进社会福利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而森林资源型产业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公共产品属性和外部性等不能只通过市场机制解决的特点,因此对其进行政府规制则成为必然。本文通过对大兴安岭松岭林业局森林资源型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建立国有林经营和管理的新体制、对营林生产和采运生产进行激励性规制等一系列的政府规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在城乡生产要素市场上的二元性凸显。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二元经济转化,关键是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平等交抉,实现要素报酬均等化。政府在城乡要素配置中的责任不可忽视。政府应采取适当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发挥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职能,破除阻碍要素平等交换的制度环境,为要素报酬均等化创造条件是必要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8.
煤炭安全生产规制失灵与协同规制构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安全规制的目的在于通过干预企业决策,使其增加在安全生产上的投入。但是。规制者同样会遵从“经济人”的理性,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需要出发来执行规制政策。企业与规制者从“经济人”理性出发的行动逻辑往往导致规制失灵。协同规制理论为解决传统的政府规制失灵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协同规制的核心在于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它可以对企业与规制者的“经济人”理性形成有效的制约,从而使煤矿工人的合法权益从规制决策到执行的各个环节得到有效回应,并最终保证安全规刺的有效性和公正性。  相似文献   

19.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国的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改革开放后,我国从历史经验和教训出发,在遵循"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指导原则的基础上,逐渐从纵向上下放中央权力于地方。我国的纵向地方分权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重要的政治基础,由分权所导致的地方政府间竞争对我国经济的发展造成了重大的影响。文章通过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纵向地方分权基本情况的介绍,强调其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并试图为完善我国中央与地方间的纵向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一些理论上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