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母亲的节日     
去年4月底的一天,我接到一笔不错的“母亲节”订单。订花人在广州做生意,因没有时间回家陪母亲过节,想请人在“母亲节”为他母亲送去100朵大红康乃馨。之所以想到我们的花铺,是因春节回家过年,他在我们花铺里买过花,觉得信誉度不错,便记下了我们花铺的订花热线。“母亲节”那天,我花铺里的生意出奇的好,几千枝各色康乃馨一上午卖得仅剩不多几枝。生意兴隆消除了几天忙碌的疲劳,我怀抱100朵康乃馨正准备上车送给那位订花人的母亲时,妻却急忙送来了一束大红康乃馨,说:“看那位母亲的地址离你家不远,也为你妈带去一束吧!”顿时,我有点蒙了,一种…  相似文献   

2.
细节的力量     
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老板不重视我”或是“老板不给我机会”。不知这些抱怨者有没有想过,老板重视和喜欢一个员工的前提是什么呢?如果你做到了最好,老板会不器重你吗?其实,人与人之间在智力和体力上是没有多大差距的。就某一项具体工作而言,“老板重视”的员工可能只是多做了那么一点点,或者多关注了一些小的细节,才在最后的工作效果上体现出了“差距”,得到了老板的青睐。  相似文献   

3.
一看到这个标题,也许你会认为"心理和谐"与"康乃馨"风马牛不相及,多有牵强附会之嫌。不过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相似文献   

4.
美好的位置     
马亚伟 《社区》2012,(5):20-20
有一次。学生们送给我一束鲜花。有百合、康乃馨,还有几枝叫不上名字来。这些花朵,有的盛开,有的含苞,姿态婀娜,五彩缤纷,很美。  相似文献   

5.
开心屋     
小华 《山西老年》2009,(11):31-31
绝密文件办公室里,一位平日只知涂脂抹粉的女秘书,将一份刚打印好的文件交给老板。老板看了这份错漏百出的文件后,说:"小姐,我知道这是一份绝密文件,但我万万没有想到你竟如此认真,居然瞧也  相似文献   

6.
开心一笑     
《华人时刊》2013,(7):52
老板的思维公司一位职员已两天没有上班了,当他第三天来到公司时,老板问道:"你这两天干什么去了?"职员答道:"我不小心从三楼窗口跌到大街上去了。"老板气冲冲质问:"你从三楼跌下去要两天吗!"谁会祈祷船就要沉了。船长大声问:"谁会祈祷?"杰克说:"我会。""很好,那你赶快为自己祈祷吧!"船长松口气,说,"其他人马上穿好救生衣,我们的救生衣刚好少一件。"冷面杀手餐馆中,一人走进:"某行走江湖二  相似文献   

7.
老板的礼物     
《可乐》2006,(8)
这些天家里装修,我总是忙到很晚,因此早上起得也晚,上班时常迟到。好在老板是个含蓄的人,并没有过多指责我。一天我上班又迟到了,他拿出一块手表对我说:"小余,这块表是我为你买的,价格不贵,方便你掌握时间。"接过表,我很羞愧,也感到一丝温暖,以后我再也没迟到了。前些天小吴从老板的办公室出来,脸红红的。我问她是不是挨了老板的训斥,小吴说:"老板没说我什么,只是送了我一张手机充值卡。"我说:"那你应该高兴呀!"小吴不好意思地说:"老板的意思是让我以后不要再用公司的电话和男朋友聊天了。他没明说,但送张手机充值卡给我,我就明白了,响鼓不用重锤。"客服部的小芸也得到过老板的礼物:一面精美的镜子。"为什么送你镜子呢"我问道。  相似文献   

8.
上两年班.辞职休假一阵子.玩够了再找工作;过一段时间,钱赚得差不多,又"炒"掉老板开始休假,如此由长期休假而形成的生活状态.被称为"飞特".胡晓辉没想到自己的这种工作和生活状态会被称为"飞特"(Freeter的音译).而他周围的人除了羡慕他之外,还没有人想过要去模仿尝试他的这种生活,"每个人  相似文献   

9.
张曼娟 《社区》2012,(35):60-60
“老板,我要一片冬瓜。”我已经在菜摊前面站了好久。才扬起声音说。太久没有进菜市场,我变得很生疏,找了许久才找到母亲以前常常光顾的那个菜摊。老板手脚利落地搬起冬瓜。抡起刀子就要切下去,我忙止住他。“太厚了.不用这么厚。”老板的刀子往前挪一些.我又摇头,他再往前挪一些.我还摇头,这时候老板终于忍不住说话了:“这么薄,我手软切不下去,啊,要不然你来切好了。”我只好无奈地笑着对他说:“家里只有我一个人,吃不了那么多。”  相似文献   

10.
逃酒     
《可乐》2006,(11)
近段时间嗓子疼,医生说是腮腺炎,叮嘱我一定不要沾烟酒,否则病情会加重。这天,老板乔迁新居,在酒楼请客。我下定决心,无论如何坚决不喝酒。可老板坚持给每个人倒酒,我有心推脱,他却说:"我知道你酒量有限,就给你倒一杯,不论早晚,喝光就行。"他说得轻巧,这一杯白酒少说也有二两。宴席接近尾声,那些能喝的主儿,少说都五六杯酒下肚了,可是我这杯酒下去还不到一半,总不能到散场时一杯酒都消灭不掉  相似文献   

11.
人说:职场软实力,人生硬道理。我有一位朋友根据自己求职的经验教训及社会需求,前些时办起了一个"软实力"培训班。这位朋友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顺利应聘到一家大公司做物流。第二天,老板为朋友等新员工在一家歌城举行欢迎晚会。席间,老板让朋友唱一首歌,给大家助助兴。朋友一听傻了,连连摇着手说,我唱歌跑调,还是不唱了!老板听后一脸不高兴。不久,朋友的岗位变动了,公司让他做起了文秘工作。他去询问老板,说自己真不适合做文秘。老板却意味深长地说,物流工作免不了要陪客户,唱唱歌是最普通不过的了,你却不会,物流工作你胜任得了吗?朋友愤然辞职。在后来的求职中,连连碰壁。此间,朋友也知道了包括"会  相似文献   

12.
有一位同学曾这样描写作文课:“教室里静得怕人,所有的人都在为作文的选材苦思冥想着。他们的姿势都古怪极了:有的把手插在头发里,目光在脚尖附近游来游去;有的把脸贴在桌面上,想借用这冰冷的桌面来冷静冷静自己的头脑:有的索性头埋在语文书后边,只露出两只绝望的眼睛,死死地盯着黑板上的作文题。”他们因此将作文课称为“灰色的作文课”。每每想到这些,我心里都会隐隐作痛:作文课上学生怎么变得如此的茫然?我们对写作的快乐感觉为什么会变得如此的陌生?  相似文献   

13.
韩昌盛 《可乐》2008,(3):60-61
弟弟经常在喝酒时,打来电话:"哥,我在吃饭。家里怎么样?"我一般也在吃饭,当然说:"很好,你不要挂念。"这时,弟弟的手机就会被一个人抢去:"大哥,我是老牛,想不想我?"声音很大,和他的人一样,高大有力。  相似文献   

14.
街头拥抱成潮流 "注视你冰冷的眼 布满痛苦的碎片 我想要穿越你的心海 看到你真实的一面 你听不见自己内心的声音 你看不见眼前所有美丽的风景 究竟什么蒙蔽了你的心和眼睛 让你在痛苦的深渊里不能继续前进  相似文献   

15.
绝大多数老板都喜欢这样的员工:听从指挥,但不唯唯诺诺;遵守纪律,但有自己的主见和思想;忠诚老实,但不机械愚笨;技能过人,但不高傲自大……相信这样的人永远能把手中的饭碗捧得牢牢的。而与他们相反的是,有些人老是成为公司的裁员对象,总是被老板无情地“炒鱿鱼”,那么这些人为什么会遭遇如此尴尬呢?  相似文献   

16.
咖啡与诗     
咖啡厅是诗意的环境。钢琴曲轻柔优美的旋律,在指间流泻,让低声细语的人们,总忍不住笑意盈盈地望去,那飘出流泉泄玉似的音乐之地,定有一位钢琴师,陶醉在这一室的温馨里。或是一位女孩,秀发长飘,气质娴静。或是一位男孩,落寞清高,卓而不群。咖啡桌旁会摆着一枝红色的康乃馨,或一盏可  相似文献   

17.
正案例:小陈是刚进入职场的新人,在他所供职的这家企业似乎有一种"加班文化",就是到了晚上五点的下班时间,几乎都没有人走,大家都埋头于工作,办公室里只有一片敲打键盘的声音。朝九晚五,成了朝九晚"无"?小陈私下里和一位比较要好的师姐说起加班的事,可师姐说:"你今天不好好工作,明天就得好好找工作。现在的工作多难找,能进入我们这样的公司不容易。如果我不把工作做完,在与同事的竞争中处于下风,难以博得领导的赏识也就算了,说不定老板还会把劳动手册还给我。加班是小事,饭碗才是大事!"听了师姐这番话,小陈吓得只好打起精神来"自愿"加班,可又实在觉得苦恼,难道加班真的无法避免吗?  相似文献   

18.
笑话     
药名刚去买药,突然忘记药名了,药店老板说:"我卖药30年了,你只要知道药里的俩字,我就知道啥药。"我想了半天,说:"我只知道最后俩字。"老板忙问:"啥字?"我说:"胶囊。"品茶两个老大爷在公园品茶,脸上陶醉的表情吸引了不少人围观。  相似文献   

19.
吴淡如 《社区》2013,(2):26-26
我一直相信,不曾独自离家生活过的人。不容易长大。 一个人只有在独自旅行时,才听得到自己的声音。某种声音会在你离开所谓正常轨道后才出现,让你在奇特的一瞬间发现,啊,原来这才是我的真正声音。它会告诉你,这世界比你想象中宽阔,你的人生不会没有出口。  相似文献   

20.
无忧信箱     
区别对待会不会太过分了老怪:升迁之前,我一直认为平等对待每一个员工会取得“真心换真心”的结果,大家一定会努力工作来回报我。但是事实远非如此,我领导的团队业绩没有任何增长。老板很不满意,他要求我根据不同的业绩给与下属不同的“待遇”,刺激员工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氛围。我有点担心:区别对待会不会太过分了,我认为这样做会影响到这个团队的团结氛围和士气,你怎么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