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熟语大部分是比喻性语言,因为它们的规约化语义通常是比喻义。比喻义根植于人们的种种认知模式,诸如概念隐喻。概念隐喻是隐喻思维的外在物质形式,如此说是因为隐喻思维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原始方式,而概念隐喻恰恰是伴随人们始终的认知自身及外部世界的固有策略和概念模式。再者,隐喻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重要活动之一。因此,分析、比较汉英熟语的比喻义的建构基础——概念隐喻,可以揭示蕴涵其中的隐喻思维方式,由此透视汉英民族思维模式的异同。  相似文献   

2.
熟语活用作为一种语言现象 ,早就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和关注。熟语本身就是具有感情表现力色彩的语言单位 ,活用之后 ,语义蕴含量发生变化 ,比原熟语具有更强的感情表现力色彩。本文就以上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骆小所 《学术探索》2002,(5):124-126
艺术语言是发话主体感知世界的言语形式 ,发话主体感知世界与认识世界不同 :认识世界所依据的是事物的本质 ,所以 ,它的对象往往只能是处在固定关系的联系中的客体 ;在感知世界中 ,事物的关系和联系却是流动的 ,变化的。这样 ,形成了科学语言与艺术语言的区别。就艺术语言的言语表述来看 ,它反映的虽然不完全是客体 ,但它是客体信息对主体情感的激活。它有的指称相同 ,但语义却不同 ,有的无指称 ,但却有内容。这样 ,增强了人们对艺术语言描写对象的感知度 ,淡化了对描写客体的抽象度。  相似文献   

4.
汉维熟语互译时要注意处理语言和文化的矛盾,既要译出原语熟语的意义,又要译出原语的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熟语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翻译的质量和文化交流的程度,因此,要保证汉维熟语翻译的准确性,对汉维熟语进行文化透视是翻译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中英隐喻认知异同及文化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的认知观认为隐喻不是违反语言常规的语言现象,它是通过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谈论另一领域经验的认知过程,在认知体系的支配下,日常语言中的隐喻无处不在。隐喻的认知基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体验,人类有一些基本的生活体验是相同的,在英汉语中有许多隐喻具有相似性。同时由于受制于文化的体验和思维不完全相同,在英汉两种文化中,隐喻又具有相异性。  相似文献   

6.
企业办社会是对我国国有企业自办“小社会”模式的一种特别的表述,从语言逻辑性上分析它有牵强的一面,可是,人们早已全然不在意它的表述是否准确,却约定俗成地接受了它这个“名分”。在我们的现实生活里,企业办社会这一现象的的确确地在相当部分的大企业里形成,有的发展得...  相似文献   

7.
熟语作为语言言语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核心元素之一,其学术研究与现实应用的意义和价值都是举足轻重的。熟语是各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和生产中总结出来的,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因此,要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研究该民族的熟语是一个很好的途径。本文立足于比较对照的视角,将英语熟语与汉语熟语进行对比研究,寻找异同,对我们进一步认识和掌握英汉语言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8.
意义驱动翻译初探--基于认知语言学的综合翻译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宜华 《学术研究》2006,(1):138-141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把翻译看成是两种语言间意义驱动的交际模式的转换。交际模式的识别、理解、转换和表述涉及到意象图式、原型理论、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等语言认知理论以及多种翻译理论,它们构成了基于认知理论的综合翻译法——意义驱动翻译。  相似文献   

9.
霍红  刘猛 《学术探索》2013,(2):97-100
语言的模糊性产生于人们对世界认知的不确定性,以及人类创造语言的经济性。语言天生具有模糊性,它符合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规律,符合人们的认知心理,符合社交情感需求,符合物理世界与语言相互映像的可能。因为正是由于模糊语言的存在提高了说话人在话语中提供的信息的信度、详细度以及关联性,因而,模糊的语言也是科学的。  相似文献   

10.
语言、文字是人类交际的工具,人们无时无刻不在使用着。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构成语言的基本成份。有的人占有大量词汇,可谓“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郭沫若语)。而有的人在写作和与人交往中,语汇和辞义贫乏,层来叠去,就是那么几个词。 积累词汇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人们常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话、写文章、亦然。一个人占有词汇的多寡,在工作和生活中效果是不相同的。我们经常看到许多著名的作家,说话生动有趣,形象逼真;写文章遣词造句,左右逢源;表情  相似文献   

11.
从时间的似真性和隐喻性对比分析可以发现汉语和英语在时间上的异同.说汉语的人是基于客观真实时间顺序和主现想象时间顺序来构建其句子和概念的,其时间表述多为似真表述方式.英语里虽也有某种程度的似真表述,但说英语的人更多的是依据形态语法和抽象原则来表述时间关系的;时间的隐喻表述在两种语言中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很大差别,这主要源于不同文化的价值现和认知方式.  相似文献   

12.
话语的语义是语言交际双方所关注的焦点,正确的语义理解和推理是人们成功交际的必要前提,而理解和推理又是一个动态认知心理过程。本文拟从认知心理的角度着重探讨话语语义构建的认知推理心理过程与特点,以揭示人们使用语言的心理现实性。  相似文献   

13.
语言的时代风格,是同一民族的人们在同一个历史时代运用语言的各种特点的综合表现。语言的时代风格,是一种主要由时段因素造成的风格类型。同一民族的同一时代的人们,由于共处在相同的时代条件下,在语言运用上受着相同的社会环境的制约,往往有许多相同或相近的特点,表现出相同的时代风格,不同时代的人们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思想文化等方面都有差异,这些差异反映到语言运用上,便会呈现出不同的时代风格。  相似文献   

14.
人们如何理解他们听到的语言,又是如何说出别人能理解的语言一直是心理语言学研究的主要方面。在此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探究语言加工过程中的词汇认知、句子歧义和句子的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15.
口语教学中具体场景的脚本设计有助于丰富学习者的语言。学习者通过对不同场景脚本的认知习得,了解各脚本中语言的选择变换。正常情况下,交际者头脑中的脚本越多,语言的表述量越大。使用Abelson餐馆脚本的口语教学研究表明,脚本设计有益于学习者的言语交际。  相似文献   

16.
地名词是人们给地方安上的名称,它是人们对地方的地理地位、历史传说、当地物产,以及风俗、心理的某一方面的反映。同时,人们总是以其本民族的语言为依据来确定一地之名的。地名词是语言里专有名词中的一类。地名词沿用已久,有的至今仍可望文知义,明其立意;有的则需加考证,方能悟命名之原委。有的至今没有变动;有的则以新易旧,甚至几经替换。有的原名和新名并用;有的则雅称和俗称共存。有的不但有正名,而且还有别字。有的甚至有简称。有的因语音变化而失去原意。有的虽有口头称谓而无文字可表,或者用外地人所不解的方言字  相似文献   

17.
奥地利学派与制度经济学:能否架起沟通的桥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边际革命的背景,因此在一段时期里,奥地利经济学被认为只是一个以不同的语言表述与新古典经济学相同的内容的经济学流派(前者是以文字语言表述,后者是以数学语言来表述)。这一说法一开始就未得到奥地利学派的认同。在20世纪30年代与运用新古典方法的支持计划的经济学家关于社会主义经济计算的争论中,奥地利学派的领袖人物澄清了他们与新古典主义的区别,这标志着他们与新古典经济学的真正决裂。如一些经济思想史研究者所言,在奥地利学派创始人门格尔的经济理论中,边际效用原理也只是其经济分析所附带产生的,而不是其必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历史认知模式可以建立在以"偶然"和"必然"为最简单的范畴基础上。偶然性的认识论意义在于,人们不可能对所有的既往历史事实进行确定的、规律性的解释,因此许多实在性要素便以随机方式发生;必然性的认识论意义在于,它建立起历史规律性表述的基本范式,从而使得历史叙述具有一致的逻辑。偶然与必然既有历史中在人们把握能力之内外的客观指称,又不外在于我们的历史意识,而是历史认知中内在辩证法的概念表述。  相似文献   

19.
仪式不仅具有对事件的个体记忆功能,也可以表述对于集体心智结构的认知记忆.仪式的这种认知性记忆除了通过语言来表达,更多的是以身体来展演.以仪式中身体实践的认知记忆作为理论切入点,通过对嘎日利祭祀仪式中身体实践结构与萨满神话和敖包祭祀的结构对比,可以认为,嘎日利祭祀所传承并延续下来的是萨满教信仰.  相似文献   

20.
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目前,我国哲学界对“一分为二”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就是围绕着这一根本规律进行的。有的同志认为“一分为二”是对立统一规律的通俗表述;有的同志认为“合二而一”也同样可以表述对立统一规律;有的同志则认为只有把“一分为二”同“合二而一”结合起来,才是对对立统一规律的完整表述;又有的同志对这三者都持否定态度,认为这几种说法都不如对立统一规律本身表述得清楚明确,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