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由安徽省妇联主办的全省范围内寻找"最美家庭"活动日前启动,作为本次活动的承办单位之一,恋爱婚姻家庭杂志社和官方多媒体平台开通了寻找"最美家庭"专题,您可通过上传图片、视频、文字故事等形式,晒家庭幸福生活、谈文明家风家规、讲家庭和谐故事、展家庭文明风  相似文献   

2.
多知多寿     
正"赡养老人"成中国好家风首选"中国好家风万户城乡家庭大型调查"的主要数据与结论近日在北京发布。在对当代好家风的认识调查中,86%的被调查者首选"赡养老人,孝敬长辈",其次为"夫妻和睦,互敬互爱"。调查结果显示,女性在家风传承中作用最大。在家风传承中,长辈起着重要的作用,87.0%的被调查者认为,母亲作用最大,排在第一位,其后依次是:父亲、爷爷、奶奶、外婆、外公。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习近平总书记对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格外重视。他强调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家风,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做家风建设的表率。  相似文献   

4.
家风作为国风的构成基础,加强家风建设有利于解决家风建设意识淡化和整合性不足的问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曾国藩家风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家风文化的代表,具有勤俭自律、孝悌友爱、睦邻诚善等特点,对新时代家风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5.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注重家风家教,要向革命前辈学习,继承和弘扬他们的红色家风。红色家风是中华优秀家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来源不仅包括中国传统文化,还包括马克思主义家庭观。本文试图从励志勤学、一心为民、一视同仁等方面来探究红色家风的内容,其对于新时代家风建设和党的廉政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优良家风教育对当代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优化社会风气有重要意义,对大学生进行优良家风教育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践创新.新时代对大学生进行优良家风教育的效果亟待提升,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优良家风教育,不是单个方面、一处发力就能解决问题,需要国家、家庭、高校、媒体等多方协同.在优良家风教育中,注重加强家庭教育的同时,凝聚各方力量发挥有效作用,从整体性上对大学生进行优良家风教育.  相似文献   

7.
家风是中国人的重要精神标识,它体现着对历史的传承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家风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整个家庭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弘扬优良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作为先进分子的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带头搞好家风建设,培育优良家风,发扬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8.
优秀家风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品格,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家风具有独立性与相关性并存、继承性与发展性同在的特性。本文将探究在新形势下弘扬优秀家风的必要性,同时提出弘扬优秀家风的有效路径,旨在为进一步丰富传统文化、凝聚民族精神、为培育社会主义价值观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9.
优良家风是一种综合教育力量,是大学生德育的重要保障。在当前"小家庭时代"的社会发展进程中,优良家风在高校教育中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因素。尤其在当下提倡大学生德育教育的背景下,更应当注重发挥优良家风的重要作用。笔者认为,应从家庭、高校、社会三重角度对家风进行解读和研究,谋求高校学生德育目标的一致性和有效性,通过树立培养模范公民的育人理念,扬中华传统文化,重优良家风的示范引领,御不良家风的负面效应,实提升高校学生的德育成效。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其关系,认知以家风为着力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可行性;阐述优秀传统家风对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促进作用,明确传承优秀传统家风的重要性;探索以传统家风为着力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提供有力的培育渠道。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风建设的论述,是基于实际提出,促进了家庭与社会的和谐。孝文化作为优秀传统文化被传承至今,属于家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家风建设的意义、内容、原则的背景下,探析习近平总书记家风建设论述奠定现代孝文化建设的几大重要意义,重点探析习近平总书记家风建设对现代孝文化建设的启示,全文通过多方面的探析以期为传统孝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许珊 《公关世界》2023,(5):50-52
优良家风构建是城市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的“闪亮窗眼”,共同富裕先行市建设有助于弘扬与传承城市的优良家风,城市构建优良家风与共同富裕先行市的建设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在共同富裕先行市建设的背景下,宁波市通过积极传播,广泛开展“家风家训”大讨论,选树典型,发挥先进人物引领示范作用,关注教育,强化学校对“家风家训”的宣传,丰富内容,多形式开展“家风家训”活动,挖掘资源,扎实推进“家风家训”建设技术驱动,创新推动“家风家训”传播等措施,促进当地优良家风家训建设。  相似文献   

13.
斯年斯月,是否还需要家规的存在?家规这样一个暴力的词,在电影里,多半是由一个一丝不苟的老妖婆或者一个德高望重的老恶人冷笑一声:“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相似文献   

14.
家风是对德行的一种传承,领导干部的家风是关乎作风、连着党风、影响社风的根本风气。本文对领导干部家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探讨总结,并针对其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卓有成效的路径,以期提升领导干部的自身修养,维护党的清正廉洁。  相似文献   

15.
齐佳 《公关世界》2023,(6):108-110
本文通过对当下大学生文化自信现状、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廉洁家风家教基因,以及廉洁家风家教对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进一步提出高校要把廉洁家风家教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范畴,通过廉洁家风家教促进大学生文化自信养成的对策与建议,着力改善大学生文化自信现状。  相似文献   

16.
家风不仅是家庭成员文化底蕴的积淀,更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阶梯。立足于家庭伦理观的视域下,探索其与现代家风建设的逻辑关系,不难发现,家庭伦理观中的子孝父慈的待亲原则、相敬相爱的相处之道、克己慎独的做事方略等内容,对现代家风的建设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家为本的社会,个人立身之本即在家。从人与己、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调整层面论述了优良家风的重要作用,指出家风建设面临着不再共同生活、祖辈经济地位下降、祖辈话语权消失等去"祖荫"化的挑战,并提出政府、学校、社会、家庭等应该采取"由外向内"的"软性引导"措施来创新性重构家风的建议,以期为家风建设和传承略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8.
一、建设好家风 家风内容极广,诸如道德品质、民主管理、勤俭持家、法制纪律、学习砥砺、生活习惯、行为动作、兴趣爱好、文化娱乐、互助友爱、人情往来、礼节礼貌、卫生整洁等风气,以及消费观念、质量、层次、方式等作气,都属家风范畴。好风形成,关键在家庭成员有共识。共识取得,须有以下条件:  相似文献   

19.
中华友善家风不仅是对中国传统家风文化的继承,也是对当代友善价值观的切合,其本身具有的传统文化意涵和当代价值是大学生提升自身道德素质、减少社会摩擦的思想根基,也是大学生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前提。本文从中华友善家风的意涵入手,分析其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正我国中医肾病学宗师邹云翔先生曾立下这样一条家规:家人和孩子们不准吃冷饮。在习惯了以"冷"解暑的大部分人来看,这规矩颇有些不近人情。但不能否认,严格遵守着父亲家规的江苏省中医院邹燕勤主任一家三代,身体都很好,衰老速度也较很多人慢些。人是恒温动物,过热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