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歌唱教学中呼吸的运用十分重要,本文集作者多年教学经验,从正确运用呼吸控制音准及呼吸与情感变化,呼吸与歌曲内容的转化等几方面作以论述。  相似文献   

2.
合唱训练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发声练习在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文章从歌唱方法和作品要求的角度阐述了发声练习的暖身,统一音色,加强共鸣,加强音准、和声感的作用.合唱指导者应通过发声练习让合唱者懂得如何协调和控制自己的嗓音,自如把握音量、音色、音准,控制声音的强弱、快慢、连跳等.  相似文献   

3.
声乐演唱时的过分紧张,不仅会严重影响演唱的顺利进行,还可能引起不健康的演唱心理,歌唱艺术是人声与语言相结合的音乐艺术,歌唱的最大目的是通过音乐的形式表达思想和抒发情感,那么,要想淋漓尽致地表达感情,就要具有扎实的基本功——一声乐演唱方法。在声乐学习中,心理因素就占有格外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不同的意念引导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声乐演唱中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演唱者的演唱水平和舞台实践。本文对紧张心理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阐明了良好的歌唱心理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如何消除紧张心理提出建议,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于怎样培养歌唱者良好的歌唱心理,提高歌唱效果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4.
歌唱感觉体验对歌唱艺术活动的重要价值,在于它能够直接、间接地作用于歌唱者和欣赏者的歌唱心理,进而影响和制约人的歌唱艺术审美创造。但由于人的肌体感官在感知途径和感觉功能上的差异,造成了歌唱感觉及其体验的诸多差别,从而导致其对歌唱心理的不同影响,因此正确地认识和区分不同歌唱感觉类型及其对歌唱心理作用的关系便具有了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歌唱姿势与歌唱训练及歌唱表演的关系的分析,提示从事声乐教学的人们必须重视正确的歌唱姿势的培养,提高声乐教学的质量,并最终使学生达到声、形俱美的完美歌唱要求。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歌唱选拔类节目火爆电视荧屏,然而我们应该看到这一繁荣景象的背后,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文章以若干歌唱选拔类节目为着眼点,试图在分析歌唱选拔类节目红火的原因与现实隐忧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我国歌唱选拔类节目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7.
合唱的音准问题是合唱的最基本问题,也是最根本的问题,因为音准是音乐最基本的元素之一。本文提出了音准与作品的要求以及音准与歌唱的方法等问题,旨在掌握塑造音准的道理与方法,分清影响音准的客观因素,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才能塑造艺术的合唱音准,享受美妙的合唱艺术。  相似文献   

8.
丁蜀还 《肇庆学院学报》2012,33(3):53-56,87
人们一般认为,歌唱情绪只是表达歌曲内容的一种方式,与歌唱方法关系不大。然而,通过教学和演唱实践,我们发现歌唱情绪与歌唱方法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它直接影响着歌唱技巧的训练、歌唱水平的发挥和歌唱艺术的表现。因此,探索歌唱情绪与歌唱方法的内在联系,可以更进一步地了解歌唱方法在学习中的复杂过程,并在提升歌唱方法(歌唱技巧、歌唱心理和艺术表现)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形象思维是认识艺术,认识歌唱和发展歌唱的重要和有效的手段之一.要正确地认识歌唱和掌握歌唱就必须认识与处理好三个基本问题1.声音与形象思维的关系;2.歌唱发声与形象的关系;3.歌唱的情感表现与形象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科学的呼吸方法是美声歌唱的基础和出发点。这里从呼吸对歌唱的意义、科学的歌唱呼吸方法、美声歌唱前的呼吸训练、美声歌唱中的呼吸运用等四个方面着手 ,结合实践经验 ,探讨声乐训练中呼吸技能的培养 ,以帮助演唱者正确理解歌唱呼吸方法以及在歌唱中掌握对呼吸的控制 ,为学好美声歌唱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功能等效原则是西方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文中结合功能等效原则,从语义对等、句法对等和文化对等3方面分析了标示语汉英翻译中存在的功能失效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2.
歌唱中的“Legato”是指歌唱的整个过程自始至终都要保持声音的连贯与流动。这是对歌唱声音的一种审美要求。本文从气息的支持、喉头的稳定以及咬吐字三个方面阐述了它们同歌唱中的“Legato”的关系。“Legato”既是歌唱技术娴熟的表现 ,也是音乐修养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黄梅戏以其语言生动普及、唱腔优美流畅、曲调丰富多彩、表演载歌载舞,成为极富民族个性和地方特色的剧种之一。过去传统的演唱基本讲究嗓子大、音色好等先天条件,没有注重科学的方法。探讨认为,把科学的发声方法和地道的安庆方言技巧融入到黄梅戏的演唱中来,就会使黄梅戏的演唱更加完美、动听。  相似文献   

14.
呼吸是人体发声的动力,也是歌唱艺术的基础。发声方法正确与否,呼吸是决定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打搅儿”是在青海东部农业区汉族、回族、撒拉族等群众中广为流传的曲艺曲种之一。它作为在贤孝、平弦、越弦以及宴席曲演唱前后或中间的一种临时穿插,起着调节气氛的作用。其轻松活泼,风趣幽默,诙谐夸张的独特风格和艺术魅力,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  相似文献   

16.
提及雷州民歌,知道的人可能不多,这也是笔者极力推荐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机所在。雷州民歌流行于祖国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半岛,从总体看来,雷州民歌具有较为浓郁的地方特色、本土风味。其艺术特征:一是内容丰富,包罗面广;二是唱词运用雷州口语,格律严谨,押韵严格;三是修辞手法多样化,常用赋、比、兴,夸张有度,尤以双关见长;四是音乐朴实,多为即兴而唱,词曲结合完美,出口成歌。  相似文献   

17.
当代抒情歌曲《梅花引》是近年来推出的一首雅俗共赏的歌曲佳作,拟从审美的立意和表达的角度,分析其歌曲文学、音乐的创作以及演唱方法上《梅花引》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8.
歌唱中出现的怯场现象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状态,是客观存在的,不可避免的。我们要分析歌唱者怯场的原因,就要从技术和心理素质两方面着手。正确分析了怯场的原因,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克服紧张,使演唱趋于成功。  相似文献   

19.
超越是主体面对严重的心理挫折,经由理性再认,对自己的需要和动机的转换,其意义是通过对较高层次需要的满足,来补偿所曾遭受的情感挫折。超越同样是弗洛伊德意义上的升华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其学理基础则是荣格的力比多守恒原理。超越的最主要表现是成就,它是挫折心理积极转向导致的奇迹,却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期盼的奇迹。  相似文献   

20.
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领域中,视唱练耳是一门重要的音乐基础技能理论课。视唱是本课程内容中的一项重要技能训练环节。本文从节奏、音高、情感的培养等方面对如何提高学生的视唱技能进行了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