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高龄化趋势使失能老人长期照护问题成为养老的焦点和难点.社会化照护体系尚不健全,难以满足失能老人对长期照护服务的需要.物联网具有全面感知、可靠传送、智能处理等功能特点,将之用于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将物联网应用于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建设,在现有家庭、社区及机构三大供给主体的基础上增加物联网这一供给主体,探讨物联网应用于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的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对此,本研究以失能老人为关注点,并首先对失能老人护理补贴制度的政策对象作出了一个操作性定义,据此对需要护理补贴的老人作出定量分析。最终设计了一个包括指导思想、管理部门、服务体系、需要评估、政府补贴、资金来源和管理考核等七个方面的失能老人护理补贴的制度框架,希望能在探索中得到运用。  相似文献   

3.
城市失能老人长期照料问题的应对之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程度上升,失能老人规模不断扩大。失能老人长期照料面临支持网络体系不健全、长期照料保险体系欠缺以及照顾规范化、人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严重缺位的状况。建立、健全失能老人长期照料法律保险保障体系,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长期照料服务体系与管理体系;社会工作专业理念和方法的介入可以为长期照料服务发展提供专业化保证,这是解决城市失能老人长期照料问题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重,失能老人数量持续增加,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就目前我国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模式而言,均存在着若干亟需解决的问题,尚无法很好地满足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需求。因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的、可操作性强的"类家庭"长期照护模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高龄失能老人主要照顾者心理健康与长期照护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咏 《学术论坛》2012,35(9):168-173
中国日渐增长的高龄失能老人的现状已逐渐挑战家庭结构重塑和政府预算调整的重新定义。文章利用质性研究方法中深度访谈法,分别访谈10例高龄失能老人照顾者,围绕高龄失能老人的负荷、来源及影响因素作出三项主题分析:一是高龄失能老人照顾者负荷感严重;二是高龄失能老人照顾者的身心灵感受;三是长期照护服务的严重缺失。研究建议鼓励民间团体发展社区照顾机构,依需要联结居家、社区和机构服务等各项措施,为高龄失能老人建构整合性的长期照护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长春市失能人员医疗照护保险制度实施以来对失能老人带来的影响的调查分析,得知失能人员医疗照护保险对失能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和精神负担的减轻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同时改善了失能老人的晚年生活境况,有效降低了医疗保险账户资金的运行和支付压力.但在实施中仍存在养老护理机构力量严重匮乏,专业照护队伍水平参差不齐,护理分级缺乏明细标准的问题.通过对长春市失能人员医疗照护保险制度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影响其实施效果的一些内在的因素,从而可以为进一步完善失能人员医疗照护保险制度提供相应的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失能老人必然需要长期照料。照料服务的提供者可分为"传统家庭成员"和服务商两大类。一方面,得到照料的失能老人应对传统家庭成员加以补偿、对服务商支付对价;另一方面,失能老人的养老金、储蓄、住房不足以支付。依我国宪法第45条第1款、第48条第2款、第49条第1款,国家和社会应该对失能老人提供物质帮助。帮助应该采取社会保险而非社会救济这种组织方式。立法建议主要是:保险基金由缴费和源于政府税收的补贴构成;按统一标准向全体受益人提供保险待遇;失能由中立的机构加以评估;保险待遇包括家庭照料、社区照料、机构照料;保险待遇应该慷慨;设置管理人。  相似文献   

8.
陈伟 《江海学刊》2023,(3):121-129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长寿风险”与“失能风险”正形成一种叠加型的新社会风险,对我国养老服务事业构成严峻挑战。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秉持着失能困境“有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且包含智力损伤”的“大失能”理念,既非普惠制政府津贴,也非市场化商业险种,而是一种基于社会保险运作逻辑的“医养护”三位一体型独立险种。长江经济带部分城市推出“跨越年龄阶层、入口机制精准”的全人型护理制度尝试,并表现出“经办市场化+险种专项化”“护理精细化+结算精准化”的实践特征,为加快构建一条既与五大保险体系相融,又合乎“常态化与非常态化”双向交织经济形势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化道路增添了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口老龄化、失能化日趋加剧,我国失能老人的护理需求日益增大.而养老机构在失能老人护理服务中的供给不足、护理等级不统一、医养分离、护理服务人才短缺等问题亟待解决.结合机构失能老人护理问题产生的原因,首先,需要继续加强养老机构建设,通过增加床位为更多的失能老人提供护理服务;其次,要加快养老机构的分类,来分流失能老人;最后,机构要在政府和社会力量的支持下,通过统一护理等级、解决护理费筹集难、医养结合、建设护理队伍等途径,提高失能老人护理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与城市失能老人相比,农村失能老人的失能程度较低但失能的经济影响更大,物质性需求低但社会性需求高。现阶段我国农村社会中由于孝道不彰、家庭半解体化以及机构养老面临困境等原因,导致农村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料面临较严重问题。解决农村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料问题,应围绕家庭做文章,重树孝道传统,抑制家庭的空巢化趋势,完善失能老人家庭的社会支持系统,使家庭有意愿、有能力承担起照料农村失能老人的重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