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围绕着妈祖逝世一千周年和妈祖诞辰1030周年的纪念活动,闽台两岸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妈祖热”,关于妈祖的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也在蓬勃发展。在福建,仅在1987年10月纪念妈祖逝世一千周年学术讨论会前后就出版了《湄洲妈祖》、《妈祖研究资料汇编》、《妈祖东渡台湾》、《妈祖研究论文集》等书,以及《妈祖千年祭》和《妈祖》两本大型画册。1990年4月21日,为纪念妈祖诞辰1030周年,在福建莆田又召开了国际学术讨论会,并在会议召开前,出版了《妈祖文献资料汇编》、《妈祖信仰与湄洲祖庙》两书。  相似文献   

2.
方遥 《东南学术》2012,(4):201-214
妈祖信仰是起源于宋代福建莆田湄洲屿的一种民间信仰。妈祖的祭祀活动作为妈祖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主要的活动内容之一,受到各地妈祖信众与历代朝廷的重视。本文分为:"妈祖祭祀活动中的官祭与民祭"、"福建地区妈祖民祭活动中的民俗元素"、"其它地区妈祖民祭活动中的若干民俗特色"等三大部分,在简析妈祖信仰中官祭与民祭差异的基础上,重点探究妈祖信仰发源地及其它地区民祭活动中的民俗元素。  相似文献   

3.
妈祖文化与两岸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妈祖信仰是中国东部沿江沿海人民的民间信仰之一 ,是汉传佛教的衍生文化 ,后又与道教文化有所融合 ,主要在东南沿海及东南亚地区传播。妈祖文化现象随着妈祖信仰的形成而产生 ,随着妈祖信仰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地 ,妈祖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和平女神” ,妈祖文化也成为一种世界性文化现象。本文着重研究妈祖信仰的发展历史、地理分布与文化影响 ,意在进一步探讨新世纪如何把握这一千年文化的人文精神实质 ,发挥其益世利人的积极影响。特别是对于海峡两岸关系、统一祖国大业而言 ,妈祖文化更是一种重要而不可替代的桥梁和纽带 ,更须引起各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4月21日至24日,首届妈祖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在福建省莆田市隆重举行,在会上,近百位来自美国、日本、南朝鲜、台湾、香港及京、津、沪等地的专家、学者,就妈祖研究有关问题广泛交流了研究成果.一、关于妈祖的家世生平:与会者认为,《敕封天后志》和各种林氏族谱或其它史乘谱牒关于妈祖家世生平的记载均不可信.妈祖上六代的谱系漏洞百出,显系后人附会,依宋人的记述,妈祖生前是湄洲屿的林姓巫女,其不可能出身书香门第,甚至不是"九牧林"的后裔.她的生卒年月也无从考定.而今普遍认为妈祖生于宋建隆元年三月二十三日、卒于宋雍熙四年九月初九日,这是有着深刻的民俗原因、海况原因和宗教心理因素的.因为三月是全年气温最温和的时节,又值农作物播种时期,海上风平浪静,春讯高潮.因此把妈祖生日定在此时,可以说明妈祖一旦  相似文献   

5.
妈祖信仰,作为海峡两岸中国人的一种共同文化现象,体现了两岸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经济、文化和政治的相互联系和交流.这种共同的信仰,与其它许多文化现象一样,都是以共同的中华文化为背景的,都深深地映射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些特点.本文循着妈祖信仰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足迹,结合中国民间信仰的一般特点,探究妈祖如何由一个普通的民间女巫成为"护海之神",又由"护海之神"成为"天妃"、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价值观与信仰观发生了很大转变,非科学信仰出现了升温现象。莆田作为地处福建沿海的妈祖故里,民间的妈祖信仰氛围十分浓厚,信仰妈祖的莆田大学生人数也十分众多。文章在莆田大学生妈祖信仰调查的基础上,从现实社会的强烈催化、家庭环境的深厚影响、身心需求的激烈冲击等方面,揭示和分析大学生民间信仰的成因,从而得到启示,要客观评价和处理当前大学生的非科学信仰现象,要加强当前大学生科学的信仰观教育,要加强科学真理在大学生中的宣传和普及教育,要加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增进大学生身心和谐等教育。  相似文献   

7.
妈祖由人而神、由海壖陬而四?睬?这自有其深刻的经济、政治、文化背景。当我们试图把握妈祖信仰起源的本质原因时,我们首先无法回避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妈祖为什么被创造于宋代,二是妈祖为什么能凌驾于众多的海神之上并替代其他的航海保护神而被广泛信仰。笔者反对把妈祖信仰的起源单纯地归结为海事活动频繁的简单化做法,但并不否认海事活动的愈益频繁是妈祖信仰起源的直接动因。正是这样,早在秦汉时期,北起渤海,南至广东  相似文献   

8.
妈祖信仰发展至今已有千年历史了。然而,“妈祖”这一名称并非原来就有,而是在妈祖信仰发轫以后,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而产生的。如果说“夫人——妃——天妃——天后”是妈祖褒封称号的递变系列的话,那么“神女——灵女——娘妈——妈祖”则是这尊女神的民间称呼的递交系列。  相似文献   

9.
妈祖,姓林名默。“湄洲屿人,初以巫祝为事,能预知人祸福,既殁,众为立庙。”北宋由于统治者的爱好和提倡,故民间的道教迷信十分盛行。每个地方出一二个巫祝并不奇怪。如果巫祝具有一点“特异功能”,则更见其神异。妈祖看来就是一个这样的人。民间流传“伏机  相似文献   

10.
论妈祖文化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妈祖———世界闻名的海上女神,劳动人民信仰和崇拜的偶像。千百年来,在中原内陆文化向海洋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妈祖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融合了内陆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精华,并从国内信仰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世界性的信仰。本文拟透过妈祖文化现象,从三个方面谈谈妈祖文化精神。一、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关于妈祖的身世,一千多年来,人们赋予诸多神奇色彩。很多动人的传说,反映了人民的某种善良的愿望和奇妙的想象力。但是,妈祖确有其人是不容置疑的。我们从散见于宋、元、明、清有关她生平事迹的一些史籍中可知,她是宋…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妈祖信仰和妈祖文化研究相关文献的回顾和梳理,旨在结合妈祖文化旅游实际,总结归纳其发展特征与存在问题;同时针对妈祖文化旅游的未来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康熙初年,朝廷令部分明郑降清官兵赴今河南济源、鲁山、邓州、信阳等地屯垦。闽营人背负木雕妈祖神像来到中原,妈祖文化因而传入河南。闽营人在中原创建了长葛营坊村天妃宫、邓州天后宫等许多妈祖庙宇。由于建国后多次政治运动的洗礼,闽营人妈祖信仰出现结构性失忆。当今邓州部分闽营人高山族成分的确认,社会上认祖归宗的潮流,妈祖文化的复兴,刺激了闽营族群的集体记忆,妈祖信仰在闽营人特别是高山族人中复苏。这是其族群意识于"在地化"完成后的凸显。  相似文献   

13.
李逎涛 《理论界》2009,(12):151-152
经过千年的分灵传播,妈祖信仰影响范围愈益扩大,并随着飘洋过海的华侨、海员和外交使节等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信仰者遍布全球。经过千年的历史积淀,妈祖信仰逐渐演化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妈祖文化。妈祖文化内涵丰富,影响深远,涉及政治、经济、外交、军事、侨务、贸易、文化等诸多领域,成为中华民族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澳门是木帆船时代东西方贸易的优良海港。东西方航海者及其后代,各自在这里供奉着代表不同民族文化的航海保护神。明朝初年,妈祖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航海保护神的主神。澳门的大部分中国居民,自古以来就是热诚的妈祖信徒,而妈祖阁则是澳门妈祖信仰的发祥地。本文试图结合澳门的历史,对妈祖阁与澳门妈祖信仰作一个初步的探索。 一、弘仁阁的创建及其年代 传为妈祖阁最古老的建筑的弘仁阁,是一座“于(?)岩古石间,就石窟凿成的石殿。殿内四壁,雕刻着海魔神将,古彩斑斓,中央供奉天后。……其起源充满神话色彩。据碑志记载,相传明朝时候,福建人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妈祖信仰已成为建构新道德新价值体系的重要文化资源。虽许多专家学者把妈祖文化与当代道德教育联系起来并进行研究,但关于妈祖文化德育资源现代转化的专门研究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合理选择和继承妈祖文化的德育资源,不仅能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区域文化融合,还可为传承和发扬妈祖文化的精髓起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妈祖姓林名默,是五代闽都巡检林愿的第六女儿,生于宋太祖建隆元年(960)三月廿三日,雍熙四年(987)九月初九日于湄屿峰上羽化。传说林默死后经常在海上抢险救难,镇海护航,不断显圣保佑人民,故福建、广东渡海到台湾的船户和商民,往往捧妈祖像同行,视为航海保护神。传至台湾后,又为台湾各阶层人民所崇拜,成为有祈必应的万能女神。一、台湾妈祖来自福建妈祖在福建,台湾是天上圣母的俗称。在台湾的泉州、漳州,客家移民地区所崇拜的妈祖,因来源不同,称谓亦异。如由湄州祖庙分来的称“湄州妈”,由同安分来的为“银同妈”,而由泉州府晋江县分来的则称  相似文献   

17.
妈祖被作为航海的保护神,是宋代开始流传的我国沿海人民的民间宗教信仰之一。伴随着海商、船主的赴海外经商贸易及华侨的出国,而将妈祖信仰传播到世界各地。如今天后妈祖已被誉为国际性的航海女神及和平女神。成为世界海洋文化的组成部分。吸引着学者们的  相似文献   

18.
妈祖文化缘起中国福建沿海地区,自宋代以来不断向外传播,成为东亚地区的公共信仰。这一信仰传播至日本后,出现了或是传承中国民间的文化信仰,或是融会佛教文化的习合文化,或是被标榜为日本本土化的信仰,即带有了"文化变异体"的基本特征,日本借此来阐述自身文化的多样性与包容性。但是,参照如今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我们可以认识到与其将之把握为日本文化自身的特性,倒不如说妈祖文化本身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共生"的性格,正因如此,它可以成为我们推动"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东亚共同体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19.
按传统说法,岭南包括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和港澳地区。文艺学的发生发展,跟文艺实践血肉相联,也踉民俗文化血肉相联,因为各民族民间文艺是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了解岭南古代文艺学的总貌、特征及其在整个中国文艺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价值,很有必要将它放到富有特色的岭南民俗文化圈里来考察。一、岭南民俗文化圈的特色要了解岭南古代文艺学的特征,则需先了解岭南民俗文化圈的特色。有的学者将中国划分为七大风俗文化圈:东北风俗文化圈、游牧风俗文化圈、黄河流域风俗文化圈、长江流域风俗文化圈、青藏风俗文化圈、云贵风俗…  相似文献   

20.
妈祖与我国古代河神、海神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妈祖是海神,确切地说是航海神或河海航行保护神。自从妈祖被塑造成航海神而具有了总领四海的职能之后,我国古代旧有的河神、海神在人们的心日中都退居次要地位,甚至成为妈祖的下属。这是妈祖研究者所公认而熟知的事实。但是,后起的妈祖何以能取得航海神的地位而寝寝驾乎历史悠久的旧有河神、海神之上?迄今这方面的研究尚嫌薄弱。笔者认为,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有助于我们把握妈祖信仰的性质,也有助于加深对宗教心理学和宗教进化论的认识。本文试从比较研究入手,提出自己对上述问题的看法,期望获得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