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A是A,B是B”句联的语义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语义平面考察“A是A,B是B”句联。把“A是A,B是B”句联分为两种类型:区别型和列举型。两种类型又各自分成几个次类,区别型分为偏别式、平别式,列举型分为“有”式、“合格”式、“鲜明”式。重点考察各类型和次类的语义特点,找出区别型和列举型在语义上存在一定的联系。考察“A是A,B是B”句联与先行句和后续句的语义联系,分为在复句中和在对话中两种情况。对于“A是A,B是B”句联歧义的消解提出解决手段。  相似文献   

2.
类型学研究表明,各语言中基本天气表达不外乎三种类型:1)过程表达天气意义,2)参与者表达天气意义,以及3)过程和参与者共同表达天气意义。天气现象不是动作(action),而是事件(eVent),它没有一般意义上的参与者,是一种无人称结构。因此,过程是天气现象最根本的实现形式,如:英语中的“Itisraining”,汉语中的“下雨了”。本文通过对比英汉天气预报语篇发现,实际使用中,基本的天气过程很少出现,天气现象多经过语法隐喻编码为参与者参与到不同类型的过程中,如关系过程、物质过程等。就参与者角色以及过程类型而言,英语语篇语法隐喻手段更丰富。另外,英语倾向于通过及物模式表达天气现象,汉语则更多使用作格模式。英语中非特指用法的you、we等代词也会参与到天气表达中,汉语更倾向于使用无人称结构。这样的共性和差异与天气现象本身的语义特征和英汉语的类型特征有关。  相似文献   

3.
“连V1带v2”这种格式的语义类型有三种:列举式“表示两个动作同时发生或进行。并通过列举这两项来概括相关集合的成员的特征”;主辅式表示“包括前后两种动作或状态,以前项为主,后项为辅”;离合式表示“程度或强调”。“连V1带V3”有三种认知模式:双核平列式、单核加合式、双核凝结式。  相似文献   

4.
英语成对词习语种类繁多,语义丰富,结构特征典型,应用广泛。因此在英语成对词习语的表层结构模式基础上,关注其深层结构的逻辑关系和语义的多种搭配形式,分清两词项之间的深层搭配关系,能够准确理解成对词习语意义,并且正确使用。  相似文献   

5.
复指词组可分为二合的与多合的、简单的与复杂的、绝对的与相对的等不同类型。绝对的复指词组和相对的复指词组的分析,依据的是构成词组的概念间的外延关系。依据成分间的语义逻辑关系,可以发现“名+名”式相对的复指词组包括概括性的和限制性的两小类,每一小类又各有可易位重构和不可易位重构的两类。可易位重构的两类之间实质上是彼此相互转换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话话中的副词除了在句中呈现不同的语义外 ,有时还具有表示前后文、上下句及情景与事件之间各种逻辑关系的功能。这种逻辑关系是相对于表层语法关系而言的 ,其功能主要是由言语者列举一连串事件式情景 ,通过使用相关副词使上下文、前后句之间建立起一种逻辑关系 ,以达到言语者的语用目的。这类副词在英语里不少 ,所表示的关系也较多样 ,为论述方便起见 ,对这些副词汇按类型分述如下 :1 .用来表示因果关系的副词( 1 )Hiscreativepowerisnolongerhar nessedtoany groupconsciousnes…  相似文献   

7.
语义场理论是关于词汇系统中词义分析的学说,是指在意义上相互关联的词组成的完整的然而又是变化的词汇系统。语义场是由一个表示共同概念的“上义词”和一系列“下义词”组成,属于同一语义场的词之间的关系是不相容的,但又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并且有时是有层次的。根据语义场内各个词位之间的关系,又分为同义语义场、分类语义场、相对意义语义场和两机语义场等子场。依据语义场理论,运用联想法、归类法、锁链法进行词汇教学,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从语义分化的角度入手,并参考韩国学习者的偏误类型,对“V上”进行了重新分类,主要是把“上”按词性分为2大类:上1(实词)和上2(虚词)。然后按语义又把“上1”分为3小类:基本义、表示接触或增添、表示达到或达成;“上2”分为2小类:提示新变化、量标记。实践证明这种分类有益于对韩汉语教学,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V上”有的放矢地进行讲解。  相似文献   

9.
从各大词典对“而且”的释义着手,发现各大词典对其的释义存在分歧。通过对“而且”的义项、表示的语义关系、语义预设、连接模式以及连接的成分类型进行分析,发现“而且”不但可以表示递进关系,还可以表示并列关系、先后关系、同时关系;不但其连接的前项可以为多项,其后项也可以为多项;不但可以连接词、短语、分句、句子,还可以连接语段。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语义特征的描述将对比项的各类义项进行了语义对比,并在此基础上阐释了这些义项与两动词表示“领属”的基本义项之间的联系。籍此得出结论:对比项表示非领属的各类义项之间不存在完整的语义对应关系,这说明操用英语和汉语的民族对领属关系的思维方式具有不同的变化取向  相似文献   

11.
定语位置上名词的句法表现及其语义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根据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的语义关系,把定语位置上的名词分为领属定语和属性定语两类.二者在句法表现和语义特征上存在着明显的对立:领属定语句法上表现为能前加名量词,能受形容词、区别词、名词等定语的修饰,语义上显现出空间义、有指义、外延义;属性定语与之相反,句法上表现为不能前加名量词,不受形容词、区别词、名词等定语的修饰,语义上显现出性质义、无指义、内涵义.文章还指出,做定语不是名词的典型句法功能,而是名词非范畴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英语搭配错误与选词原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Firth“结构—系统”组词造句规则的分析,指出英语词组的搭配组合主要受到语义系统的限制,这一限制表现为逻辑意义、词性特征及语义题材3种形式。搭配的语义限制是英语学习者的主要困难所在。深入理解搭配的语义限制,有利于教师帮助学生提高运用英语语言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及物性是一个语义系统,其作为经验功能的核心内容,为语篇分析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及物性系统将人类的经验分为六种不同的过程,即物质过程、心理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存在过程、关系过程等。运用及物性系统分析《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各小句涉及的过程类型、参与者和环境成分,从系统功能语法角度解析这首词的内容,同时总结、分析该词中六个及物性过程的不同使用频率,更深层次地感悟这首悼亡词中所蕴含的词人绵绵不尽的哀伤和对妻子深切的思念。  相似文献   

14.
为了有利于人们对时间副词“永远”进行语义理解、运用以及与相关时间副词的语义衍推,运用时态逻辑的分析方法,对时间副词“永远”进行逻辑语义分析,归纳出“永远”的4种时点集类型,从而推导出时间副词“永远”与其他时间副词在语言交际中的关系,揭示出时间副词“永远”在时态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介词的研究对于英语的学习和教学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语料库研究方法在语言学词汇研究领域的有效性也日益突显。通过检索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搜集介词over最典型的动词搭配和名词搭配,据此来分析英语母语者对介词over的实际使用情况。研究发现,over的语义可分为12项,其中非空间隐喻语义的使用比例要大于空间语义的使用。在空间语义中,“覆盖某物或遍及某地”的语义使用最为频繁;而非空间隐喻语义中,动词搭配和名词搭配的分析分别以“对某人或某物有控制权,优越感或负责”和“在……过程中”语义的使用比例最大。此项研究的分析结果可作为介词over的英语母语使用参照数据,通过对照和分析,为语言教学者及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启示。  相似文献   

16.
分析英语表示领属关系的大量动词及其相关小句,研究致使结构小句概念框架和语义结构的理论意义和互相关系,可以证明概念结构和语义结构并非一对一的关系,概念框架所表达的概念语义和语义结构表述的语法语义有必要在理论模式表述中分开。  相似文献   

17.
英语名词化结构的语义特征与翻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名词化结构是英语正式语体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名词化结构的中心词一般是由动词或形容词派生或转化来的抽象名词 ,意义往往抽象 ,但有时又指具体事物 ,并且其结构成分之间关系复杂 ,因而在理解和翻译时不易把握。本文对名词化结构的语义特征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8.
文章旨在从系统功能语法的视角探讨英语存在(小)句的句法一语义分析。研究表明.在悉尼语法的及物性分析中,存在句可能是存在过程、(属性型或识别型)关系过程或物质过程小句;而在加的夫语法的及物性分析中,存在句可能是(地点型、属性型、方向型、属有型)关系过程或动作过程小句。在主位分析上,悉尼语法把句首的表示存在意义的There当作无标记的主位;而加的夫语法把There(和be)当作“主位引发语”,把动词后的名词词组当作“存在型强势主位”(可能由“简单载体”、过程和“目的地”、过程和“受事一载体”或过程和“受事”充当)。悉尼语法和加的夫语法在存在句的人际意义和句法分析方面则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9.
范畴语法是对自然语言信息进行可计算处理的逻辑语义体系。从20世纪70年代的蒙太古语法开始基于句法范畴和语义类型的对应来尝试处理英语部分语段,到目前多模态范畴语法对组合范畴语法和范畴类型逻辑的结合,都是为了能够取范畴语法体系中具有不同结构性质的类型逻辑系统的长处,以便更好地处理自然语言的句法和语义。汉语中独有的虚化成分“的”的可计算研究正体现了范畴语法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