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本科学的是新闻学专业,报考研究生时出于对出版行业的热爱,跨考了中国传媒大学的出版专业。2021年夏天,我收到拟录取通知后,便想找一份与专业相关的兼职工作。促使我做出这一决定的原因有两点:一是自己想趁着假期接触与出版专业相关的工作,在实践中学习;二是自己对图书出版行业有很大的兴趣,想利用暑假增进对它的了解,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经过一个月的投递简历和面试后,我有幸成为"光的空间"新华书店的一名兼职店员。  相似文献   

2.
1989年,华岳出版社出版了赵清阁的散文随笔集<浮生若梦>,内收一篇文尾落款写于1981年12月的<〈落叶〉小析>: <落叶无限愁>是一九四七年我写的一篇短篇小说,先收在我编的<无题集——中国现代女作家小说集>里(晨光公司出版),后来又收进我的短篇小说集<落叶>里(商务印书馆出版).  相似文献   

3.
今年一月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荷兰莱顿大学包乐史博士和厦门大学南洋研究所庄国土同志合著的《〈荷使初访中国记〉研究》,此书由厦大韩振华教授作序,是莱顿大学和厦门大学两校合作研究成果之一;四月间,包乐史博士的另一本著作《中荷交往史》也出版了,该书中文版由莱顿大学汉学院高柏先生校订,庄国土同志翻译,香港“路口店”出版社出版。前一本书的出版,我曾预闻其事;后一本书出版时,适我在莱大,应作者之请读过其中一部分校样;后又应荷方出版社之邀出席了为两书出版举行的记者招待会。因此,我也算是这两本书出版的见证人。半年内有这样两本书出自一位热心中荷友好的学者之手,是很难得的。因此,我冒昧写出这篇评论,向国人推荐,并对热心中荷友好的包乐史博士的努力和成就表示敬意。  相似文献   

4.
在凝聚了发生在我课堂上、在我和孩子们之间的故事的新书《用生命润泽生命——孙明霞的生命化课堂》正式出版后,有朋友给我提出这样的问题:“你这本书写了多长时间?”“你什么时候开始计划写书的?”也有的朋友真诚地说:“你太不容易了,你是怎么坚持下来的?”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些问题。因为,我的写作从没想到要出版、要发表,只是随意地记录着我的教育生活,记录着我对教学的思考,压根不曾计划过要出版一本书;我更没有感到“不容易”,因为我并不是在“艰难”地“坚持”写作,而是一种生活常态,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怎么能说是“不容易”呢?  相似文献   

5.
张群 《华人时刊》2013,(1):62-63
记者是个中医文化爱好者,很想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做点实事。得知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历时6载,出版了江苏省政府十一五重点出版工程、总字数达1300万字煌煌12巨册的《四库全书系列伤寒类医著集成》,就很想探个究竟,也做了一些功课,对这个出版盛事有了一定的了解。我看到几个重要专家都将此工程评价为一件功德,所以记者特意采访了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分管医学出版的副总编辑杜辛先生,以及这套书的实际操作者、责任编辑周骋先生。记者:作为一个科技出版社,出版如此巨量的古籍,在外人看来太不可思议了,我想知道你们是如何看待这一出版  相似文献   

6.
一九四七年上海开明书店出版冯雪峰编的《丁玲文集》(短篇小说集)里,收入了丁玲七篇作品,其中有《莎菲女士的日记》和《我在霞村的时候》。这两篇作品是丁玲的代表作。以《我在霞村的时候》命名的短篇集,一种是胡风编的,一九四四年三月远方书店出版,另一种是丁玲自编,一九五○年八月三联书店发行,还有《丁玲选集》,一九五一年七月开明书店出版,收入《莎菲女士的日记》及《我在霞村的时候》两篇作品。一  相似文献   

7.
1988年夏,在一次出版选题会议上,当我得知余华青副教授正着手撰写一部系统批判中国古代政治权术的学术专著——《权术论》(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时,立即被这个选题所吸引,对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两年多来,我一直企盼这本书的早日面世,以便一睹为快。  相似文献   

8.
我在1980年上半年备《政治学概论》课的过程中,从上海社会科学院图书馆的图书卡片中发现了一本解放前上海印书馆出版的恽代英编的《政治学概要》,不久经有关同志的帮助,我借到此书,阅后深感这是一本难得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专著,很有参考价值。为此,我把它的全文抄录了下来,但一时疏忽,没有把出版的时间抄录下来,也没  相似文献   

9.
叶匡政 《21世纪》2010,(7):50-50
季承新书《我和父亲季羡林》出版,引来很多热议。这本书未出版前,我就看了书稿,出版方让我写一句评论印在封底。当时看到季承书中透露的一些细节,很是惊讶。没想到季羡林在儿子笔下,竟是“一个人生失败者,一个孤独、寂寞、吝啬、无情的文人”。这本书无疑颠覆了季羡林曾经完美的“大师”形象,比如季承写道:“记得父亲在摸了我的头之后,立刻去水缸里掏了一瓢水去冲手,使我感到很新奇。但他从来没有亲过我或拉过我的手。”  相似文献   

10.
洪英 《社区》2011,(5):56-56
我偶尔读到一本好书.这本书的题目是《幸福快乐每一天》,由周传林撰写,金城出版社出版。书中有八个观点我非常赞同,其一,怏乐是幸福生活的源泉;  相似文献   

11.
《老残游记》出版,在出版的七七、七八年的时候,福建中国新闻社杨毅社长要我写一篇几十年来有关《老残游记》的情况的文章,于是我写了一篇《〈老残游记〉比十五年》。因为实际时间已近八十年,新闻社把它改名为《〈老残游记〉八十年》向海外发稿,因为中国新闻社在东南亚方面有53家华文报纸都用它的稿子,有好几家登载了出来。一晃十几年,今年是《游记》出版的九十周年了。山东济南社会科学院在一九九三年九至十月间召开一次“《老残游记》出版九十周年纪念”学术讨论会(后来更名为“刘鄂与《老残游记》国际学术讨论会”。编者注),通知我出席参加,并写一篇文章。我想就在原来的基础上写此一文,因为通讯社稿字数有限制,那篇文章还是特别照顾,约2千字左右。本文除了加人写那篇以后发生的新情况外,过去的情况也尽我所知写详细一点,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少年时代,我是那种身披黑斗篷的学生诗人,同当时所有的诗人一样消瘦和缺乏营养。我刚刚出版了诗集《晚霞》,体重比一根黑羽毛还轻。  相似文献   

13.
黄震云先生的新著<经学与诗学研究>近日由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出版.当这本著作劲健而活泼地来到我的面前时,我有幸以两种身份去读它,一是陌生的读者,一是热情的学生.  相似文献   

14.
缪文远同志的《七国考订补》一书,最近巳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当我手捧着沉沉的上下两册“订补”时,不由想到订补者两年前在中华书局出版的《战国策考辨》,不由盼望着他即将出版的另一部新作《战国策新校注》早日问世。“订补”、“考辨”、“校注”,似乎是一串十分令人乏味的枯燥而又冷涩的字眼。可是,我却透过这些字眼看到了在科学研究的基础层所打下的一夯又一夯的印痕,看到了尖刃似的笔锋划破了研究者面前一块又一块遮  相似文献   

15.
林喦:王先生,这是我们第二次对话,今天的话题比较单一,但我觉得会很深刻。我们这次所讲的是您2014年出版的大作《逍遥游·庄子传》,这部书是中国作家协会组织出版的重大国家出版工程《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中的一部,由您撰写的《逍遥游·庄子传》是这项大工程  相似文献   

16.
认识蒋方舟蒋方舟:1989年10月27日出生于湖北襄樊。9岁出版《打开天窗》,两年后出版《正在发育》,2002年先后出版《青春前期》、《都往我这儿看》,2003年出版《我是动物》,并于11月起,在《新京报》和《南方都市报》  相似文献   

17.
嚼字的味道     
郝铭鉴先生赠我一册《文字的味道》。尚未品尝,就被封面上的一段文字所吸引:“您好,我是郝铭鉴。一个编龄不短、编书不多的老出版人。一  相似文献   

18.
悠悠五百年浓浓爱国情——《历辈达赖喇嘛与班禅额尔德尼年谱》出版座谈会发言选登阿沛·阿旺晋美(全国政协副主席)今天,国家民委文宣司和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在这里举办《历辈达赖喇嘛与班禅额尔德尼年谱》出版座谈会,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首先,我对这一重要著作...  相似文献   

19.
郑意长是我的博士生,在他结束博士论文答辩离开复旦不到二个月时,突然给我发来一封电子邮件,说他的博士论文已交出版社,马上要出版,希望我能为他写篇序,时间限定为“五天之内”。这让我真是又惊又喜:惊的是,他居然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联系好了出版社,且出版社愿意马上付诸出版,否则绝不会“限定”我“五天”内交稿——这可是对我这个导师下的绝对紧迫的没有商量余地的“限令”;喜的是,  相似文献   

20.
叶永烈 《社区》2009,(8):24-25
2008年国庆节前夕,有客自北京来。他送我刚刚出版的新书《趣味科学》。这是一本图文并茂、趣味盎然的科普新书,封面上印着:“未来科学家启蒙”、“青少年成长为科学家的直通车”、“看科学书,当科学家!”作者许钟麟是中国空气洁净技术与工程专家。他告诉我,这一回,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他的学术专著《洁净室及其受控环境设计》,同时也出版了他的这本科普新书,可谓“科研科普双肩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