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缓解因交通流向不均衡引发的路口拥堵状况,提出考虑相邻路口的可变导向车道自适应模型,主要包括:路口拥堵判别和多路口自适应控制。利用Matlab对路口转向不均衡性及拥堵状态进行分析,并使用VISSIM及其VISVAP通过案例对所提出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流向不均衡显著的晚高峰,与固定时段进行车道切换的原方案相比,采用自适应控制模型,设有可变导向车道的关键路口及其相邻路口的通行能力提高13. 59%~19. 13%、排队长度降低24. 94%~38. 72%、车均延误降低24. 61%~34. 72%,说明模型能有效提高路口在通勤高峰期的通行效益,降低溢流风险。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城市交叉口通行效率和减少交通污染,提出一种车联网环境下基于间隙优化的无信号交叉口控制方法。针对主路车车流量大导致次路车不可穿越的情况,建立次路车控制模型和主路车队控制模型,通过调整主路车流车速及车头间隙,使次路车以较高的安全车速穿越交叉口。为验证基于间隙优化的车速控制方法的有效性,以VISSIM仿真传统驾驶环境和车联网环境下的无信号交叉口,模拟并对比分析2种环境下交叉口的通行能力、污染物和燃油排放、平均行程时间。结果表明:所设计控制方法下车辆通过交叉口的平均行程时间减少8.44 s,单位时间内的燃油消耗量降低21.6%,CO排放量降低59.8%,HC排放量降低49.3%,NO_x排放量降低73.9%,车均延误降低58.49%,通行效率提升44.43%。  相似文献   

3.
城市内部的旅游景区带、大学城、商业中心带等客流集散点由于流量大容易堵塞,采取不同的渠化措施、并对该类交叉口配时进行优化可提高交叉路口的通行能力.扬州文昌阁是扬州市的府学建筑,因其所处交叉口环岛毗邻高校、历史遗迹以及商业活动区,高峰时段常发交通拥堵.为此,对汶河路-文昌路交叉口交通状况进行严谨分析,提出了渠化改进方案,利用交通仿真软件VISSIM和Synchro对方案进行对比评价得知:环岛渠化方案将交叉口的最大排队长度缩至52.51m,使路口总体平均延误从59.84s减少至29.44s,路口停车总次数减少了71.8%,大幅度的提高了道路的利用率.其研究方法和手段可以为该类问题的解决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4.
将微观交通仿真模型与MOVES排放模型结合使用,以提高微观层面排放计算精度。根据MOVES计算原理,用Labview可视化编程工具搭建机动车运行工况计算平台。利用运行工况计算平台分析交叉口机动车排放特性、交叉口组织优化措施对排放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原始交叉口车均延误为28.5 s,平均停车次数为0.72,CO排放量为7 875.29 g/h,HC排放量为1 309.78 g/h,NOx排放量为1 509.06 g/h;对交叉口进行渠化后交通延误水平减少了9.1%,平均停车次数减少了13.9%,CO排放量为5 428.99 g/h,HC排放量为1 136.89 g/h,NOx排放量为1 407.45 g/h;设置左转待转区后交叉口延误水平减少了1.4%,平均停车次数增加了2.7%,CO排放量为10 807.18 g/h,HC排放量为1 508.76 g/h,NOx排放量为1 834.74g/h,信号配时优化后CO排放量为7 489.48 g/h,HC排放量为1 089.25 g/h,NOx排放量为1 369.84 g/h,延误水平减少了8.05%,平均停车次数减少了6.64%。排放测算平台能精确地反映交叉口排放情况的变化,可以对交通减排措施进行有效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对双摄像头环境下控制延误提取的过程进行了介绍,主要对控制延误提取的误差指标进行了验证。以曹安路 绿苑路交叉口西进口道为参数提取的场景,首先介绍了控制延误参数提取的原理;然后对获取的单个车辆的行程时间值与真实的行程时间值进行对比,使用平均误差指标得到系统提取的单辆车进行比较,得到行程时间值的误差值接近0,使用塞尔指标验证了课题研究中所提取的行程时间与实际的行程时间,结果表明可以认为检测得到的值与真实值相同。之后通过相关的处理,获取按周期统计间隔得到的车均信控延误值,考虑所获取的车均延误值的大小,选用平均相对  相似文献   

6.
自动引导车(AGV)路径规划时,传统的A算法存在应对障碍物时生成路径平滑度低、累计折角多、易碰撞等问题,课题组提出一种利用Bezier曲线与A算法相结合的路径优化算法。首先利用A算法在有障碍物的栅格地图上规划出最短路径,找出路径转弯处的特征点;然后利用4阶Bezier曲线在2个特征点生成一条满足安全避障距离、具有一定曲率、路径相对更短的Bezier曲线;最后结合A算法生成的直线和Bezier曲线得到一条新的无碰撞曲线。试验结果表明在2种不同的障碍物密度下,课题组提出的新算法比传统A算法路径长度平均减少5.5%、转弯角度平均减少654%、碰撞次数平均减少100%。新算法法使AGV路径规划可减少路径长度和转弯角度,提高了AGV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7.
针对Adhoc网络的MAC层协议进行研究,分析了无线令牌环协议(WTRP)的服务规则和控制过程,在对WTRP进行改进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具有QoS保障的无竞争的分布式并行无线令牌环访问协议,即DPWTRP协议。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议的排队等待延迟和等待队列长度均比WTRP有很大降低,稳定性大大增强,更加适用于对时延要求较高的业务。  相似文献   

8.
为了减少拓扑推断中需要时钟同步和节点间合作的限制,提出了一种仅需要单个测量源并且不需要时钟同步的运输车测量方法,该方法可以测量目的地址共享链路的排队时延。设计了根据排队时延推断拓扑结构的算法。理论证明了基于运输车测量方法和排队时延推断网络拓扑的可行性和正确性,并通过NS2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运输车测量方法和排队时延能够准确的推断网络拓扑结构。  相似文献   

9.
针对宁波地铁2号线车辆压道运行工况下频繁出现IGBT器件过热报警问题,分别开展MP_2车和M_2车在压道运行工况和正线运行工况下的温升测试,并利用FLUENT软件对热管散热器和IGBT器件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受车体底部设备阻挡,地铁车辆牵引逆变器热管散热器进出风口的风速为车辆速度的15%~40%;压道运行工况下,MP_2车热管散热器的进口平均风速低于M_2车,是MP_2车频繁报IGBT器件过热的根本原因;正线运行工况下,热管散热器的进口平均风速为6 m/s,可以保证IGBT器件的可靠应用。温升测试与仿真分析方法可为地铁车辆牵引逆变器的热设计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根据某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需求,基于32位SPC5634的整车控制器硬件进行软件开发,搭建整车控制模型,并进行验证和优化。采用Build Model进行编译,自动生成相应的应用层程序和底层驱动程序。将程序下载至控制器中,通过MIL、SIL/PIL和HIL仿真验证程序的有效性,并对模型中的限速功能和驻坡功能进行实车测试。结果表明:该模型符合设计需求,与传统的手写代码开发模式相比有效缩短了开发时间,提高了开发效率,可满足当前电动汽车行业的开发需求。  相似文献   

11.
为获取城市交叉路口车流量情况,实现路口红绿灯的优化控制以提高交叉路口通行效率,探讨了一种基于视频图像的交叉路口车辆排队长度检测方法。论述了基于图像处理的车辆识别技术,讨论了车辆排队检测方法,借助灭点原理的参数标定方法获取了摄像机内外参数,基于成像原理分析了图像坐标与世界坐标中的转换关系,从而获得从像素距离到物理距离的转换关系。以典型车辆排队视频为例进行实际测量,结果表明:排队长度与计算所得结果误差均在允许范围之内,说明提出的检测方法是合理与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三峡枢纽运输系统运输组织方案论证与优化的计算机仿真模型.首先,调查确定了系统边界,分析了三峡枢纽系统的运输流程,拟订了模型输入输出参数;然后,选用 Arena 平台进行了仿真建模,研究了该模型的检验方法,并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最后,对预测的2010年运输情况进行实例仿真,根据仿真结果分析该运输系统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可行的改善方案,得出翻坝船舶比例和待闸锚地等待时间、排队长度的关系.实例表明,该仿真模型具有一定的工具性和可用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LDPC码的BP译码简化算法,结合RMP调度和Offset最小和算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LDPC译码算法。在相同的前提下,改进的译码算法在计算复杂度方面,与Offset最小和算法相比,改善了算法的收敛特性;采用优化的存储方式,降低了存储需求,适合硬件实现。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译码算法降低了平均迭代次数,减少了量化实现占用的存储单元。  相似文献   

14.
在众多的交通事故诱发因素中,道路条件与限速要求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使用SolidWorks进行汽车运动仿真,分析了弯道倾角、弯道半径、转弯速度的变化对汽车转弯侧滑及侧翻安全性的影响,为科学合理地制定斜面弯道的车辆限速值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减少平曲线路段交通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降低保护切换代价和提高故障恢复时间,提出了以光纤级P-Cycle来实现网络保护;研究了工作路由与光纤级P-Cycle放置联合优化的设计问题,给出了ILP数学模型。为降低计算的复杂度,采用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根据跳数预先选择工作路由候选集及环的有效性和长度预先选择P-Cycle候选集。仿真结果表明光纤级P-Cycle设计相比于波长级P-Cycle设计保护切换代价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6.
针对顺序仿真结构下回波生成与信号处理环节软件仿真速度慢等瓶颈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核处理器共享内存的多数据链路计算模型,通过构建多数据链路并行仿真的方法提升软件仿真效率。根据同一调度间隔内各雷达事件相互独立的特性,从数据划分、任务分配、时间同步及负载监测与度量等层面上进行阐述。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与传统的雷达串行仿真相比,数据帧处理平均时间可以降低37.5%,数据帧处理加速比曲线表现出良好的仿真加速特性,大大缩减雷达系统仿真时间。  相似文献   

17.
针对输入率可变的休假排队系统是一种重要的排队论模型。讨论在假期内到达顾客以概率p进入M/G/1多重休假排队系统的逗留时间和等待时间,利用L-S变换和母函数法,得到了任意时刻到达顾客的逗留时间和等待时间的表达式以及系统平衡时顾客的逗留时间和等待时间。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新型曲折臂阿基米德螺旋天线结构--正弦波曲折臂阿基米德螺旋天线.在阿基米德螺旋线中加入正弦波可以在螺旋线半径一定的情况下更好地延长天线臂的电长度,提高天线的小型化程度,并有助于保持传统阿基米德螺旋天线优良的辐射特性.仿真和测量结果表明:在2 GHz~10 GHz的频率范围内,与传统的阿基米德螺旋天线相比,正弦波曲折臂阿基米德螺旋天线口径面积减少了47%.  相似文献   

19.
与汽油机和柴油机相比,天然气发动机在动力性和经济性方面有较大的差距。为了改善天然气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需要对发动机的参数进行分析以及优化。建立了某型天然气发动机的仿真模型,对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进行了仿真计算。并利用发动机台架性能测试试验结果对仿真模型进行了校核,发现模型最大误差小于5%。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发动机部分参数对性能的影响;利用DOE(design of experiment)优化工具,对发动机的压缩比、进气歧管长度以及进气门最大升程凸轮角3个参数进行了联合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发动机转矩和功率最高提高了1. 3%,比油耗减少了1. 2%。  相似文献   

20.
讨论了机场终端区到达航班流的着陆调度规划问题。以航班总延误时间最小为目标函数,考虑了复杂的空中管制约束,提出了基于分组的MPS为1的隐枚举排序算法。该算法考虑了空中交通管制的多种约束条件,首先,分航路对航班进行分组;其次,根据约束条件初始化位置许可矩阵;然后建立解空间树搜索最优解。通过边界条件选取、无效分支判断、次优序列淘汰的设计提高了算法求解速度。结合真实数据,用计算机仿真实验对该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满足复杂空中交通管制条件下的各种限制约束,有效减少交通延误和提高空域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