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借助CCL语料库与"汉语助研"软件,对以"模样"为关键词检索所得的5582条语料进行分析,同时辅以人工抽样统计,最终得出六大项类联接,并在此基础上对各项类联接进行语义韵的分析。总体来看,与"模样"组成左搭配的语料和词总数都要远远高于右搭配,"模样"的类联接具有错综复杂的语义韵特征,但更多体现出了中性的语义韵,少数类联接体现出了积极和消极的语义韵。  相似文献   

2.
以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中介语语料为主要材料,分析韩国留学生使用"V着"句型时的自由搭配和非自由搭配,非自由搭配包括半固定搭配、固定搭配和离合词,并分析其左搭配和右搭配的语义特征和语义韵特征。总的来看,左搭配的词语以动作动词为主,右搭配以普通名字为主,两者的语义韵均以中性为主。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Sinclair研究词汇的四个维度入手,利用英国国家语料库(BNC),通过对索引行的提取,探讨短语end in的搭配、语义偏好和语义韵情况。研究发现,整体看来,动词短语end in主要有两种搭配结构,在其中的"end in+名词"搭配中,由于所跟的名词大都是具有消极语义色彩的词,因而其语境呈现明显的消极语义色彩,语义韵的揭示将词汇描述及语言学习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4.
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基本认知手段之一。人们以自己熟悉的身体为参照,以经验为认知原型,进而通过隐喻创造新的概念。身体各部位器官中,"脚(foot)"部具有带领身体移动以认识世界的行动能力,这一功能是其他身体器官所没有的。本文主要探讨了"脚(foot)"的原义以及以其为基础映射到别的语义域而得到的隐喻,以"脚(foot)"为切入点有利于更加直观的认识和学习认知隐喻学。  相似文献   

5.
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环节,词汇练习是巩固词汇习得的有效手段,它关系到学生的词汇习得效果。目前国内外大多数汉语教材都偏重于对词的形式和词的意义的练习设计,而在词的使用方面的练习设计较少。将语义韵引入到初级汉语的词汇练习中来,可以为留学生提供丰富的语境和典型的搭配,帮助区分词语的搭配差异甚至语用色彩,以更精准地使用词语。  相似文献   

6.
敬嫒 《现代交际》2015,(2):28-29
东北方言中"没(méi)"的意义与普通话中的"没(méi)"相同,均表示对"有"或"存在"的否定,相当于"没有",但由于四声别义现象的影响,东北方言还存在"没(mèi)"这种特殊的语音现象,在语境中表达不同于"没(méi)"的意义。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在网上颇为流行的"东北话专业八级口语考试"视频中有关于"没"字的语段进行分析,总结"没"在不同语音下的语义特征,以进一步了解东北方言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词汇语义演变是所有语言共有的现象。同普通词汇一样,体育词汇也有其语义演变历程并一直在变化中。本文在收集《卫报》(the Guardian)体育版面的报道为语料基础,总结体育词汇尤其是体育报道标题的用词特征,探讨体育词汇语义演变的方式,并从认知学的角度展现其语义演变最为突出的结构隐喻认知机制。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汉语中,"XX门"族词被人们快速地复制、传播和使用,并广泛应用于各类新闻媒体报道的标题之中。以"XX门"族词为研究对象,从语义内涵、语义使用范围和语义特征三个方面阐述了"XX门"族词的演变,并在此基础上对"XX门"族词进行了语言认同分析,进而得出了笔者对其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汉语表达中有许多与味觉词有关的表达。除了最基本的表味觉感受,味觉词的使用还延伸到其他更广阔的领域,许多抽象概念都是通过味觉隐喻构建的。基于语料,本文将在认知隐喻视角下分析味觉词"甜"的隐喻映射特点,以帮助汉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与"甜"有关的概念。  相似文献   

10.
科技的发展使得人们更倾向于在网络上交流,网络流行语应运而生。类词缀是网络流行语的重要组成成分,随着网络流行语中的类词缀如"控""狗"等日益流行,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然而,关于汉语类词缀的认知语义研究却相对比较少。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搭建语料库,对类词缀语义特征的异同进行分析,从而探索出造成这种异同的生成机制,认为隐喻和转喻是造成类词缀存在异同的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11.
"稀罕"与"喜欢"这两个词语都可以表达喜爱的含义,但是这两个词语也有一些方面存在差异。"稀罕"与"喜欢"到底来源于哪里,还是需要对这两个词语做出进一步研究与探讨,但需要了解的是这两个词语都是可以表示"喜爱"的,语义有一定的联系。"稀罕"一词的语义含义要比"喜欢"更为丰富。  相似文献   

12.
空间形容词"高"具有[+一维][+方向][+上向][±位置]的区别性语义特征。本文借助认知语言学背景下的隐喻理论和意象图式理论,对"高"隐喻的目标域进行描写和分类,分析空间形容词"高"的语义拓展路径,最后提出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而且是我们能够认识外部世界并建构语言的认知机制。本文以概念隐喻为理论框架,考察语料库中韩国语"??(信赖感)"相关隐喻的使用情况,探讨分析了"??(信赖感)"建筑隐喻的构成及其经验基础和认知特点。  相似文献   

14.
朱丽师 《现代妇女》2014,(4):242-242
进来流行的"土豪"一词,当前的语义是"有大量钱财,头脑比较简单,而且备受他人关注的人",它是一个稍微具有贬义色彩的词语。在构词方法上,属于附加式中的前加式。追溯它的来源,最早使用在南朝。它风靡当下且具有很大发展前景,是与人们的使用心理与社会环境相关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5.
族群化词汇发展对网络流行语产生了巨大影响。在"脑"的词族网络用语中发展出了"恋爱脑""事业脑"等词语,但社会生活中没有发展出更多的类似的语言,其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探索。认知隐喻将"脑"的发展封闭在三维空间的容器图式中难以向外发展;生成词库作为发展基础,由于过去缺乏正确认识,在功能义上没有长足发展,语义搭配形成限制;语用方面,会受到基本词汇稳固性影响,以及受到社会语言发展中稳固性、可替代性等要求的制约。  相似文献   

16.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人类的基本认知方式,是人们谈论和思维抽象概念的认知工具。本文以概念隐喻理论为依据,收集韩国Trends21语料库中"?(梦想)"的植物隐喻,对这些隐喻进行详细的归类和分析,从认知角度探讨植物作为始源域向"梦想"目标域的映射过程并分析这些韩国语植物隐喻表达式的经验基础及其认知特点。  相似文献   

17.
以日本电视动画《JOJO的奇妙冒险第三部》的"恩雅婆婆"为研究素材,以"じゃ"为例,从功能角度对"角色语言(役割語)"的重要概念——角色词尾(キャラ語尾)进行语法特征的描写。探究角色判断词"じゃ"在塑造角色时不仅有角色判断词的用法,也有角色语气词以及角色句末词的用法。角色词尾的语法特征是动态变化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中日同形词"意见—意見(いけん)"为研究对象,以词典以及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开发的中日对译语料库中的实例为基础,根据施健军、洪洁(2013)提出的汉日同形词意义用法的对比方法为参考,对"意见"进行了细致的考察。本文明确了"意见"和「意見」在语义方面呈交集关系,「意見」具有"意见"不具有的动词属性,并得出词性的不同是造成共起用法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隐喻是通过一种领域内的词汇来描绘另一种领域内的现象,目的是为了理解、认知新事物。一个词语创造和产生,新意义的扩充压缩增加等,隐喻发挥着巨大的功效。随着社会的发展,隐喻化新词不断出现,即以一定的语音形式用已存在的概念去表达新事物的词语。这样的新词大量出现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尤在网络中突出。这篇文章以网络中出现的新词"X帝"结合语料,对这一新出现的语义特点和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已发掘此类词语的发展脉络和走向,并对以后的教学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剩女"已经成为一个频繁出现在大众传媒视野的词语。与英语表达剩女的词语"3s lady"相比,剩女中"剩"的消极联想意义使得学术界并未对剩女达成统一意见。本文将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浅析剩女一词,通过对比"3s lady"分析其优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