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性别差异研究是个非常普遍的研究课题,许多领域都对此予以重视,语言学也不例外,而且语言学领域内对于性别与语言的研究多数都关注两性语言的差异问题。通过探讨语言存在的性别差异,指出了它在两性言语中的体现,特别从语用学角度分析了在礼貌和合作原则的应用中话语风格的差异,简要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及对女性交际产生的影响和启示。  相似文献   

2.
性别和语言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话题之一.国内外的语言学家做了大量研究证明两性在语言习得,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等方面确实存在差异,进而阐述其产生差异的原因.基于以往的研究成果,本文试图从社会语言学角度,以语言学权威学者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为依据,对两性在话语风格中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话语风格的目的在于帮助人们更好的进行有效的交流.只有了解两性在言语交流方面的差异人们才能在社会交往中避免交际失误,促进和谐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非性别因素对话语风格性别差异的影响,运用社会语言学定量研究方法,对美国电视剧《老友记》(Friends)的部分语料进行统计、分析,结合语境,对统计数据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剧中两性在话语风格上更倾向于相同,而不是相异;社会文化的变化引起语言使用的相应变化,性别与语言研究应与时俱进,结合新的社会文化语境探讨性别因素对语言变异的影响,并在引用以往研究成果时要考虑其研究背景。  相似文献   

4.
英语话语风格的性别差异及其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话语量、话语结构和话语策略方面探讨了话语风格的性别差异,并通过对三套听力教材中的跨性别对话进行分析,统计不同性别人物的话语童、平均话轮长度及其在话语结构中所承担的角色,认为在两性对话中男性话语更多,呈现更强势的姿态。这种风格的差异说明了社会文化对两性的不同期望,显示了对话双方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距离,展示出社会互动关系中的权力运作。  相似文献   

5.
词汇中的性别差异表现在男女各自的词汇选择方面。其深层原因是男女的社会地位差异、性别文化差异和性别歧视。词汇的性别差异在某些方面易于造成跨性别文化交际失误,不过性别语言差异将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而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6.
从语言交际与性别文化的视角,进行话语分析和话语基调的比较,阐述交际风格和意义解释框架上的性别差异,描述和对比话语系统社会文化的不同维度,进而揭示性别话语在社会文化语境中的不同交际规约和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7.
从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和话语风格三个方面对交际中的性别差异现象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男女两性在语音、语调、词汇、句式、身势、面部表情、话题的选择、话语量的大小及话语方式与策略上的不同,并从社会、文化、心理等角度对产生差异的原因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试图对网上一些昵称和词句做一个小调查,以便于深入到语言与性别这个研究领域里。接着主要探讨了语义学里面语言与性别两个概念。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入手,涉及了语言的社会差别,语言与性别的关联等方面,并分析了言语风格上的性别差异,礼貌与性别及电脑媒介交流中的性别风格差异等。最后得出结论认为语言与性别的研究有其自身的重要性,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语言教学与日常生活是比较有益的。  相似文献   

9.
语言运用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存在着性别差异,已成为共识。性别语言的差异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社会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研究性别与语言的关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从语音语调、用词、用语习惯等方面介绍了男女因其性别在语言上的差异,并对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了解性别语言差异,探究其背后的社会文化根源,有助于构建男女之间平等、和谐的交际语言环境。  相似文献   

10.
通过英语、日语、汉语三种语言中性别与语言形式的比较,分析了性别差异引起语域差异的原因。揭示了由于社会历史原因,语言中存在着姓别歧视。性别差异与语域差异的研究为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与文化提供了一定的线索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
认知风格的场依存性与场独立性存在年龄差异和性别差异,女性比男性更依存于场。本文将针对女子的“场依存”和“场独立”的不同认知风格来探讨如何营造二语习得环境,设计多样性的言语活动。让具有场依存型的人和场独立型的人互相渗透,并达到性格优势互补,从而更有效地促进二语习得。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人们总认为女性话语量多,然而,有许多证据证明男性比女性所说的话要多得多.调查结果显示,不同的性别谈话的兴趣也不同.在异性间的谈话中,男性总打断对方的谈话而控制整个话题,而女性最终趋于沉默,其原因是社会认为沉默是完美女性不可或缺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语言风格学是语言学研究的一个分支 ;文学风格学是文艺学研究的一门新兴学科。本文试从言语的格调、言语的语言化、风格形成的要素、语体与文体等语言风格学研究过程中的几个实际问题切入 ,认为语言风格研究对文学风格研究具有一定的穿透力  相似文献   

14.
论言语行为中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对言语行为理论作了概述,介绍了A ustin及其学生Searle对言语的行为理论的贡献;并对语言使用中的性别差异进行了分析,着重指出了在言语行为三大分类中“言内行为”中存在语音、词汇和句法等方面的性别差异。在此基础上揭示了产生这一现象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的根源,最后指出了重视性别差异现象在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功能语法中的人际功能角度出发,通过分析美剧《六人行》中人物的台词来探讨话语风格层面上的性别差异。研究发现女性比男性在表达人际功能时所用的语气更加礼貌,更倾向于使用疑问语气以及附加疑问句、情态词以及模糊限制语等手段来“软化”语言使之表达更委婉,此现象反映出女性在表达人际意义时相对于男性更加不自信,这种性别差异能够折射出社会中的两性地位差异。   相似文献   

16.
中国女性言语风格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之中蕴涵着深刻而又复杂的两性意识,在社会、历史、文化等诸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女性语言受到某些规范与限制并形成一定的言语风格,中国女性表现得尤为突出,但这种风格在当今社会条件下表现出种种相对性并呈现出“两性”变化。  相似文献   

17.
纳西东巴文本有其字假借原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有其字的假借 ,一般认为是仓促之间写了别字 ,但实际情况可能要复杂得多。东巴文本有其字的假借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别音义、避重复、求新奇、不规范、仿古。这对研究其他文字本有其字假借字的产生 ,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英汉两种语言分别属于两大不同语系,而且有各自的语言文化环境,文化差异的因素对翻译的影响不可低估,这就要求译者在英汉翻译的实践中,通过对两种文化差异的对比,掌握它们的特点,跨越文化的鸿沟,避免误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