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要引领作用的产业。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产业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发展的重大举措。在此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安徽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在优势、劣势,以及面临的机会和威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合肥经济转变发展方式、培育长期持续发展新增长点的重大战略.为高效落实这一战略,我们必须认知并顺应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孕育趋势和现代产业的发展规律,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凝炼主攻方向、讲求集群规模.  相似文献   

3.
政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国家战略,全国各地相继出台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和政策,如何出台有效政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重要的问题。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研究了外国政府在推动新兴产业发展中的政策,阐述了中国政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海洋经济快速发展,培育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成为沿海各国提高海洋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对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海洋产业发展规律和特点出发,研究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特征,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特有的发展模式和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选择具有引领能力的若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促进进一步集聚创新资源、加快制度创新。促进高新技术发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重要的示范窗口。自主创新示范区是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核心区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为其提供了人才、土地、设施和管理等诸多创新要素。创新政策是支持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6.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必由之路。陕西要借助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国防大发展的历史机遇,具有国际视野,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本文在分析陕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特点的基础上,运用相关经济学理论,探讨其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陕西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主要发达国家纷纷采取措施加快培育和发展以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信息网络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也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作出了战略部署.曹妃句作为中国科学发展示范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区,应积极发挥其自身区位、资源、产业、制度优势,确定并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与政策.  相似文献   

8.
低碳经济下欠发达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具有战略性和可持续性的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实现低碳经济转型目标的必然选择.在后经济危机时代,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利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增强经济欠发达地区区域经济竞争力,带动经济欠发达地区整个区域经济的快速崛起.  相似文献   

9.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提高我国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措施,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主题,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期望所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风险大、技术门槛高以及创新具有系统性和公共物品性等特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扶持及其支撑体系构建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10.
战略性新兴产业来源于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其发展过程严格遵循着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的基本规律,不确定性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期最突出、最典型的本质特征。与技术追赶的工业化过程不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需要政府在企业制度、科技制度、融资制度、市场管理制度、干部考核激励机制等方面克服制度障碍并进行体制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11.
赵亮 《兰州学刊》2011,(12):201-203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新兴产业,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需要不断发挥创业板市场在推进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中的关键作用,逐步完善支持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文章首先阐述了战略性新兴技术产业的内涵及其相关的理论知识,然后研究了创业板市场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间的关系,从二者的相互作用过程及机制中得出创业板市场与新兴产业之间是良性互动的关系的结论;其次提出了我国创业板市场现状和问题经验借鉴;最后提出创业板市场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互动发展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新国九条"、"十二五"规划纲要等国家及地方文件中都指出要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及服务,大力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很强的外部性,但也因其处于初创期、研发期并且以中小企业为主而面临着市场失灵。因此,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吸引丰富的民间资本,解决其资金问题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而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创业投资结合起来解决人才引进、平台对接、运行体系等问题则是解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国未来产业发展方向,而自主创新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突破制度性障碍,切实加快体制、机制的创新;二是,突出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打造高端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三是,着眼于新兴产业发展和技术应用的方向,围绕全产业链条支持产业自主创新;四是,促进科技和金融更紧密结合,充分发挥金融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中的促进作用;五是,着力培养和引进富有创新能力的各类人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储备人才;等等。  相似文献   

14.
省领导最近提出:要着力改变产业层次低、布局散、竞争力弱状况,加快构筑现代产业发展新格局.围绕"重点发展什么、怎么发展、从哪突破、怎么引导企业、政府做什么"等问题,努力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笔者体会在"十二五"产业结构优化谋划中,应该将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重中之"重",作为紧要和长远的一项战略性任务.  相似文献   

15.
如何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科学选择,是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其首要原则就是所选择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一定不能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即要选择适合本土发展的产业.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项需要政府、市场、科技以及国际间合作的综合协同的复杂工程,是一项需要发挥政府的先导作用,市场规律的决定作用,科技创新的核心作用,市场需求的拉动作用以及国际合作的桥梁作用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6.
面对不确定的国际经济环境和多种要素制约下国内经济形势,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必然选择.本文是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就"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浙江省开展专题调研形成的调研报告,报告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存在标准不一、水平偏低、重复布局、环境欠佳等问题,阻碍了这一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存在问题,该报告提出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八项对策,对于浙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前各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存在概念不清、选择方法不可比较、缺乏实证基础等缺点,这是造成一些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同质化、重复建设等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明确界定新兴产业、战略性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基础上,发展出一种适用不同区域、具有可比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的测定方法(交集法),并利用统计和投入产出数据对山东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综合测评和选择.结果表明山东省所确定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如节能环保、新信息、高端装备制造业等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江苏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苏经济长期以来过于依赖资本、能源、原材料以及劳动力投入的发展模式所带来的问题在后危机背景下显得更为突兀,如何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势必成为下一步工作的重点.这一转变的重点在于优化经济结构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而加大支持力度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则为其提供了重要的产业支撑,因此,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也就成了实现包容性增长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9.
加快推进海洋新兴产业跨越式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洋新兴产业是浙江规划发展的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面对国内外新兴产业竞合的总体背景,浙江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必须要有高起点、大手笔、强动力,要注重统筹滨海开发与海岛(海域)利用、滨海重化工化与城市化、海洋新兴制造与新兴服务、海洋产业竞争与沿海经济合作等四大关系,构建新兴产业发展的持久动力,加快占领产业制高点.  相似文献   

20.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模式与市场驱动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方向,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我国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重大战略选择。国内外新兴产业发展经验表明:本土需求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动力;“母国市场效应”可促进现有制造业的成功转型;国内市场规模及市场潜力为新兴产业企业带来持续创新和升级的压力;产业选择范围大可以带来标准多元化优势。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应利用我国市场特殊性突破“微笑曲线”的枷锁,促进供给侧为主的产业政策转型,获取粘性信息降低新兴产业企业市场风险;适当防止对外直接投资对本国市场的侵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