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美国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在19世纪上半叶美国的废奴运动、女权运动、禁酒运动、公有制社会改革运动和美国内战中逆时代风潮而行,表现出超越肤色、性别、种族、国家和阶级的人道主义关怀,他在过去与现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坚守的理性主义原则,比起当时在美国社会占领军地位的超验主义思想来更能穿透时空的限制,为我们提供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美国禁酒运动是长期以来吸引妇女注意力最多、妇女参加人数最多的一场意义深远的社会改革运动,在美国历史上产生了广泛和深远的影响.妇女是禁酒运动的先驱者,是最活跃的中坚力量,是美国禁酒运动真正的生力军,美国妇女为保护美国民主的"基石"--家庭和净化美国政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世纪初,在美国兴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禁酒运动,它以1919年第十八条宪法修正案的通过,禁酒条文成为美国宪法的一部分而获得彻底胜利。但由此引起的禁酒派和反禁酒派之间的大战,至少和当时的禁酒立法运动一样声势浩大。到1933年,禁酒终于失去人心,第二十一条宪法修正案的通过,在联邦一级废除了这个禁酒法令。这种荒谬的折腾,虽成了文明世界的笑柄,但它在美国现代史上的影响之广、之深远,恐怕是独一无二  相似文献   

4.
禁酒运动是一场社会改良运动。它在美国历史上产生过广泛与深远的影响。它从萌芽到顶峰共经历了一百多年时间,成千上万的美国人满情热情地投入其中。1919年,禁酒宪法修正案生效。然而在1933年,该法案又被废除。禁酒运动从起到落的事实,促使人们不得不寻求它的历史启示。本文试图对禁酒运动兴起的原因、运动发展过程中的特点及其失败的原因等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研究美国禁酒运动,对于我们了解美国社会、了解各种改革措施的社会功能,都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社会学视角,运用二次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对女性参与网球运动的历史演进过程进行研究.女性在参与网球的过程中从羁绊到自由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羁绊、释放与绽放.羁绊阶段:男权主义与社会文化规训是阻碍女性参与网球运动的溯源.释放阶段:女权运动与性别角色重塑是开启女性参与网球运动的钥匙.绽放阶段:女性的装扮符号化与社会形象颠覆是鼓舞女性参与网球运动的催化剂.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现阶段女性在争取参与网球运动的历程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仍然存在挑战,女性只有合理地行使自己的权利,才能在参与网球运动的道路上取得惊人的成绩.  相似文献   

6.
1922年8月,北京女权运动同盟会成立,随后浙江、上海、天津、南京、山东、湖北等地相继成立,其主要活动为女权宣传、女权请愿、于民权运动中争女权,如参加取消治安警察法运动、裁兵运动、声援工人罢工、支持学生运动等,同时还致力于女工保护、争取男女教育平等、参加国民会议运动等,其斗争锋芒直指封建伦理道德和军阀统治。女权运动同盟会是中国共产党妇女运动统一战线的初步尝试,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指导和影响贯穿女权运动同盟会发起、成立、发展的全过程。女权运动同盟会在唤起妇女觉醒,影响社会舆论、引导妇女群众贯彻民主政治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 中国真正的妇女参政,开始于20世纪初的辛亥革命.此后它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即;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资产阶级领导的女权运动下的妇女参政;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民革命运动下的妇女参政;二战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妇女运动下的妇女参政.在当前学术界对妇女参政问题争论不休的热门时机,回顾与探讨一下它的历史进程,是颇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文章探讨了美国基督教女权运动兴起和发展的历史 ,分析了它的社会根源及宗教成因 ,最后 ,总结了该运动的影响及成效 ,以及它的未来发展趋势。作者认为 ,妇女在教会中的不平等地位是她们在世俗社会卑微处境的折光反映 ,这是近世各国女权运动勃兴的根本原因。由于它涉及到传统的政治、经济、社会和伦理结构等问题 ,所以 ,女权运动必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斗争  相似文献   

9.
“妇女是唯一有与黑人类似的受虐史的集团。”一个多世纪以前,美国妇女运动就已开始,一个多世纪后,在公民权利运动的带动下,产生了举世瞩目的女权运动。其规模和目标远远超过了早期女权运动,所以被称为妇女解放运动。但美国女权运动所取得的最大成就仅限于形式上赢得的选举权,至于男女的“平等权利”仍是美国妇女力争实现的目标。现把美国妇女运动200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及现状作一概要介绍。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主义的女性主义文论是与女权运动和女性主义运动及其文论联系在一起的,是女性主义文论的新发展.它是在西方后现代社会以及后现代主义哲学和美学语境下产生的文学理论.必然带上了后现代主义和女性主义的特征.其主要特征在于:1.突出女性的性别差异及其在文学文本和文本解读中的表现,即性别诗学和性别阅读.2.突出性别的符号差异的表现,主张女性话语和母性话语,把女性主义符号化和语言化.3.从女权运动和女性革命转向女性的文化批判,把女性争取政治权力平等的基础放在了女性的社会差别和话语差别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1.
朝鲜三一运动对中国五四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和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世界殖民地半殖民地斗争高潮的重要组成部分 ,朝鲜三一运动在斗争精神、斗争方式等方面深刻全面地影响、促发、推进了中国的五四运动。其突出特征是直接现实性。空前广泛性和内在一体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整风反右运动全过程的剖析,本文阐述了从发动整风运动开始,到反右斗争结束,毛泽东在领导运动的过程中,犯了一系列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的错误,从而汇合成一个带根本性的错误,造成了建国以来的第一场大悲剧,同时指出,弄清所有的错误,旨在更好地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以防重蹈历史的覆辙.  相似文献   

13.
在"大跃进"的三年时间里,中国妇女运动从最初的积极参与,到中间的调整反思,直至后期的跃进浪潮再起,经历了特殊而重要的历史阶段."大跃进"运动给妇女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它既写下了妇女思想解放史的新篇章,也表现了忽视妇女生理特点和缺乏对妇女的劳动保护、造成家务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以及妇女界在"妇女是否解放?"等理论问题上的困惑和迷茫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尼泊尔在新国家建立以后,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选择了不结盟道路。作为不结盟运动的创始国之一,尼泊尔为不结盟运动的健康发展建言献策。作为外交和防务战略的根本,不结盟运动在为尼泊尔提供安全保障的同时,也为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建设性作用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平台。  相似文献   

15.
根据地新闻整风运动与反"客里空"运动都发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传播理论的创始阶段,在我国新闻史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比较研究是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审视这两次运动,最为重要的是审视这两次运动中存在的问题和偏差以及这两次运动所带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关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期的关系问题,历来存在“抑前扬后”与“抑后扬前”两种对立观点。从方法论上看,两者都注重于前后期之间的间断性,而忽视其连续性。事实上,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期存在着明显的连续性,这集中表现为,对民主与科学的求索和宣传贯穿于新文化运动的全过程。五四后期发生的社会主义论战与科玄论战,便继续了五四前期对民主与科学的探索,拓展了它们的涵义,深化了人们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五四前后无政府主义在工人运动中流行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前后,由于种种原因,无政府主义一度确立在中国工人运动中的优势地位。但由于其自身具有不可克服的缺陷,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无政府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影响逐渐走向没落。  相似文献   

18.
目前很多学者把交心运动视为反右运动的一部分,但是事实上两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交心运动是指1958年3月至7月针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而反右运动则是指1957年6月到10月前后的反对所谓资产阶级右派的政治运动.目前学术界对反右运动的研究已相当成熟,而对交心运动的研究则尚处于起始阶段,对于交心运动的相关研究还有待于拓展和深化.  相似文献   

19.
论早期新文化运动对五四爱国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期新文化运动对五四运动的思想影响不仅表现在人权至上,人格独立等民主主义观念上,还表现在改造国民性所激起的民族主义思潮上。另外,新文化运动中的教育改革为五四运动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新文化运动也为五四运动准备了一批鼓动者和骨干。  相似文献   

20.
"亚政治"与"新社会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政治学视角的"亚政治"概念作为对"新社会运动"的解读范式.认为随着社会发展,政治主题、政治形式都发生变化;传统以法定政治体系为边界的政治受到挑战,政治体系必须打开自己的边界,吸纳社会中各种资源从而解决变动世界中的政治问题.作为亚政治的"新社会运动"的勃兴也暗示着政治在变迁中继续转型和成长,政治变迁已不仅体现在政治体系内外政治资源与政治信息交往频繁而导致政治体系边界模糊,而且也体现为政治制度、政治结构的缓慢变革和位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