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6 毫秒
1.
甘丹寺,全称卓山甘丹囊巴杰维林,位于拉萨以东四十公里处,为杰宗喀巴·洛桑扎巴于公元1409年所创建。该寺为黄教首寺。宗喀巴本名洛桑扎巴,于藏历第六绕迥火鸡年(公元1357年)在朵麦东部的宗喀地区(青海湟中)诞生,父名塔尔卡切·鲁朋格,母名星萨阿却。宗喀巴三岁时,从法主噶玛巴·瑞维多吉受居士戒,取名贡噶宁布。七岁时出家,  相似文献   

2.
格鲁派尼众僧团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格鲁派尼众僧团在藏传佛教僧团中有一定的影响力,其缘起于宗喀巴·罗桑扎巴大师,约在1385年以后,宗喀巴大师在热振寺后山的则岗修行时,受佛母授记在他的修行地建立女众道场,得名“三丹林”,意即“静虑洲”,格鲁派早期的女众道场由此诞生。1409年,宗喀巴大师以甘丹寺为根本道场创立格鲁派后,“三丹林”随之成为格鲁派最早的尼众僧团。格鲁派尼众僧团作为一个宗教载体或实体,有自己的特点和基本模式。本文依据文献资料并结合田野调研,对格鲁派尼众僧团的历史渊源、组织形式与分布状况,以及格鲁派尼众僧团的教法仪轨作了考证。  相似文献   

3.
号称雪山之乡的藏族地区有卫藏佛教之部,多朵人才之部,多梅俊马之部。宗喀巴大师于藏历第六甲子火鸡阴年(一三五七)十月十日,出生在多梅俊马之部亚尔毛滩地方的宗喀十八部落(现青海塔尔寺所在地)的一个世袭贵族人家。父名达鲁哈赤·龙本格,母名香姆沙·阿曲,共生儿女六个,其中第四个孩子就是宗喀巴大师。相传这位大师生下以后非同一般孩子,脐带包扎时的血滴到地下以后,在血迹中长出了一棵檀香树。宗喀巴三岁时,父亲将他带到当时为皇帝作帝师的噶尔玛。若白多杰主持的夏宗寺院作了居士。七岁时送到夏群寺院的曲杰东珠仁青处长期居住,正式作了出家人,穿上僧衣,法名为洛桑哲巴,广泛地学习了畏惧金刚密宗等佛学理论著作。十六岁时与安木多地区的客商和自己的二位舅舅一起去拉萨。先到哲贡寺,在尕居派  相似文献   

4.
西藏四大寺之一的札什伦布寺,于藏历第8饶迥火兔年(1447年),由第一世达赖喇嘛根顿珠巴创建。从第一任住持根顿珠巴到娘顿·拉旺洛珠已有十五任。之后,在藏历第10饶迥金牛年(1601年)迎请四世班禅洛桑确吉坚赞坐床,从此历任班禅住持札什伦布寺,不再另设赤巴职位。从根顿珠巴到娘顿·拉旺洛珠这十五位住持,都为了悉心弘扬宗喀巴洛桑扎巴大师所创立的教法,而勤于闻思修、讲辩著,除此之外,从不干  相似文献   

5.
第十三世达赖喇嘛·土丹嘉措于1933年12月17日(藏历第16胜生水鸡年10月30日)在布达拉宫圆寂。“全藏持丧49日”,但是“却以一个奇特的理由,缩短为三个星期”。所谓奇特的理由,是因为盼望达赖喇嘛早日转世,从而提前结束持丧时间。然而也应看到,又过一个星期,“藏中全体僧官代表,大会于布达拉宫,一致决  相似文献   

6.
自佛教传入藏地,“德证兼具”之圣哲先后出现,人数众多,灿若群星,留下大量著作,论述所及范围甚广。为便于开展对西藏学的研究,继承和发扬藏族文化中的优良传统,自本期起,我们将陆续择要刊出书目,以飨读者。本期先简略介绍普敦·仁钦楚之生平事迹,及其主要著作。如有不当,敬请指正。藏历第五绕迥金马年(公元1290年),普敦·仁钦楚生于后藏夏卜麦的廓姆奈寺。父名喇嘛坚赞桑布(或曰“喇嘛察顿巴”),母名索南彭。据藏文史料,大师生性平和、谦恭、聪颖。五、六岁时,其母教他读书,能过目成诵。后从本甲木僧学历算、文字,其智识超越乃师。七岁,向大菩提楚普瓦发大乘愿。九岁,向大菩提楚普瓦求取萨迦派胜钟坛城四灌顶,受持明戒。此外,还听取、修习多种密宗奥法,成为大金刚持咒师。但大师想到应出家皈依佛教,以讲闻求取经教,以修习求取悟法。在第五绕迥的火羊年(1307年),大师十八岁时,便随译师继任堪布仁钦僧格白桑布和告知善道者索南贡布出家,听取“三藏”、“五部大论”,赴各大寺巡回辩经,因而在经典、理论方面达到学新、去讹、解惑的境界。此后,又悟到若需他熟,先要自熟,若不皈依释教修成圆满的比丘,则无法达到别解脱、取得命定的仪轨。若不取得此一仪轨,则不成其为密宗祖师及灌顶大师。自此,遍阅诸精深密宗经典。第五绕迥之水鼠年(1312年),大师二十三岁,随堪布勋努查巴白受比丘戒。此后,至楚普寺宣讲《波罗密多经》、《因明学》、《初级辩理》、《大乘阿毗达摩集论》等,并到各寺院广转法轮,先后授徒成千上万。此外,还到当时著名大译师、堪布塔尔巴尊前,以四年多的时间学音韵、梵文等,其他多种语言,则触类旁通,成为颇负盛名的大译师,将若干从未译过的印度经典译为藏文。简言之,这位“德证兼具”的大师,二十八岁时,已对闻、思、修和讲、辩、著,以及显密两宗尽皆精通,被藏地诸贤一致赞誉为“普敦·仁钦楚”。宗喀巴大师亦以普敦仁布切校阅过的译文、经传为准。其徙众有来自内地、蒙古、维吾尔、嘎地、工、藏、阿里、康区和印度、尼泊尔者。其声誉如洪钟远播四方。大师与译师仁钦朗杰、夏鲁大译师曲炯桑布等传承门徒被称为“夏鲁派”或“普派”。此后,莅临夏鲁寺(十世纪末叶,为孜尊·西绕迥奈所创建)。七十五岁时(公元1364年)即第六绕迥之木龙年六月二十一日凌晨辞世。普敦大师一生勤奋好学,努力于译著,是西藏翻译、著述较多的学者之一。此处仅列举其著作中关于历史、《五部大论》、密宗等的论著二十四部的卷页目录。  相似文献   

7.
纳训的童年     
在风光如画的杞麓湖西北岸,坐落着有上千户居民的滇中著名回族聚居村纳家营。山灵钟秀,地灵人杰。秀美的山川景色,启迪人的心智,陶冶人的情操,激发人的灵感,孕育了大地的杰出儿女。湖光山色交相辉映的纳家营,自古人才不断,英杰辈出,文武竞风流。在现代,我国著名阿拉伯历史文化学大师纳忠就诞生于此。晚纳忠两年,即1911年10月6日,一代阿拉伯文学翻译家纳训又降生在这里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纳训,原名纳光正,字鉴恒,伊斯兰经名(阿拉伯文名)努尔·穆罕默德。在昆明明德中学求学时始用“纳训”一名。其曾祖父纳凤鼎,据说满腹学问,且颇有济世之志…  相似文献   

8.
在故乡的土地上1 90 6年 5月 1 8日 ,在俄属七河省比什别克县阿历克山德罗夫卡东干乡 (现属吉尔吉斯斯坦莫斯科州 ,东干人称该乡为“骚葫芦”乡 ) ,一个新的生命诞生了 ,他就是后来成为东干著名诗人的亚瑟儿·十娃子。亚瑟儿·十娃子的父亲主麻子 (Джумаза)是一位铁匠 ,母亲布姐子 (Вудеза)是一位普通的家庭妇女。亚瑟儿·十娃子六岁时 ,妈妈就去世了。由于从小失去母亲 ,亚瑟儿·十娃子对母爱无限向往。在他以后成为著名作家后 ,有关母亲的题材是他创作的重要内容 ,如《给母亲》[1 ] (P55) 。母亲去世后 ,亚瑟儿·十娃子和妹…  相似文献   

9.
大元帝师八思巴在玉树的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族是我们祖国大家庭中光荣的一员,她以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众多杰出的英雄人物为统一的多民族的祖国增添了光辉,与汉族等其他五十多个兄弟民族一道缔造了伟大的祖国。八思巴,就是藏族历史上继吐蕃王朝松赞干布、赤松德赞、赤热巴巾等“藏王三杰”之后的又一个杰出的历史人物。八思巴,本名洛追坚赞,藏历第四饶迥阴木羊年(公元1235年)三月生于后藏昂仁的鲁孔地方,出身于萨迦款氏家族,是藏传佛教萨迦派第四任教主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的侄子,他自幼就跟随萨迦班智达学习藏族文化和佛教知识,以聪慧颖悟著名,被称为“八思巴”(意为圣者)。1239  相似文献   

10.
译者的话享誉世界的波斯苏非大师贾拉尔丁·穆罕默德·穆拉维(J.M.Moulavi,称号鲁米,1207—1273年),在蒙古大军西征、克巴格达、灭阿拉伯帝国(661—1258年)的战乱年代,呕心沥血,用10余年时间,精心创作的长篇叙事诗《玛斯纳维》(Mathnavi,6卷本,共51000余行),可谓集以往数百年波斯苏非神秘诗之大成,继往开来,不愧为里程碑式的伊斯兰经典名著。这部鸿篇巨制凝聚了诗人的全部智慧和学识,被苏非派奉为稀世珍宝,称赞它是“知识的海洋”、“波斯的《古兰经》”。已有上千年发展历史的伊斯兰教,其经籍著述可谓汗牛充栋,何以唯独《玛斯纳维》享有…  相似文献   

11.
扎洛 《世界民族》2004,(3):59-66
在1 772—1 774年间第一次英国与不丹的战争(以下简称“英不战争”)中,作为清朝藩属的不丹作战失利,其南部与库赤·比哈尔(CoochBehar)接壤的三个山口被英军占领。六世班禅洛桑巴丹益希( 1 738—1 780年)为制止英国对不丹的侵略行径,致信东印度公司督办(Governor)沃伦·黑斯廷斯(WarrenHastings,又译为沃伦·哈斯汀斯,1 732—1 81 8年) ,要求他停止针对不丹的军事行动,这就是著名的“六世班禅致沃伦·黑斯廷斯信函”(以下简称“班禅信函”)。“班禅信函”本是为申明不丹属西藏管辖、反对英国侵略不丹而书,不料却被英国殖民主义者及其衣钵…  相似文献   

12.
一“%热情、雄壮5。}5一}巡丝}边边边身身身的的的席席席主主主毛毛毛在在在气的气的气的于{李呼年,成长年,成长年,成长酬土鱼三鱼j互遭」三}2一’!l青青青志志志有有有是是是口飞占日J口.J护犷介我我我}*尹口.,、尹户..、 IJ尸.,、!洲一、!,6}互5生1 32}5一}暖潇盘温自向了不方潇练命充苦革活学握2生勤紧 产曰..、、65俨,,进,摆,7先摇l我争不酬着耀强里照图浪光发里一酬仍向等 3我齐只 5一务专险 6一任又万z.z一一翻难=fwe 一 3路停细︵54一命不如︵5.6一革永志尹口..,、·l一了‘辟伐火6一开步烈7兄命如3阳奋夙,·父革心(女)产补.一价户…  相似文献   

13.
10月18日—20日,由国家民委主办,贵州省民委、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黔南州政府承办的中国少数民族成药产业发展研讨会暨中国民族成药展示会在贵州召开。第二届中国·贵州·龙里苗药博览会同期举行。国家民委副主任杨健强,贵州省副省长吴嘉甫等有关领导出席会议,来自全国17个省(区、市)的140多家藏、傣、蒙、苗等少数民族的医药企业、科研院所的150多名代表参加会议。在以“弘扬民族医药文化,整合民族医药资源,共商民族药业新发展”为主旨的研讨会上,与会代表互相交流,共同研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少数民族成药生产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  相似文献   

14.
藏传因明的发展、特点及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这个问题,我拟分做三点来作个简单的介绍: 一、西藏旧因明的形成和新因明的形成及发展早在7世纪因明随同佛教传入西藏,最早翻译的因明著作是法称大师所著的《因明七论》中的《因滴论》、《观相属论》、《成他相续论》、《诤正理论》等,是由当时的噶瓦拜则和梵德朗卡两位译师从梵文译成藏文的。在10世纪西藏佛教后弘期,班智达·苏达那热格西和译师夏玛森杰翻译了陈那大师的著作《集量论》和《集量论释》(陈那的自注)。此后西藏的著名大译师仁庆桑布的弟子玛·格瓦罗珠(1044——1089)翻译了  相似文献   

15.
周学军 《西藏研究》2000,(4):116-118
1913年 1月 11日 ,十三世达赖喇嘛的代表、俄籍布里亚特蒙古喇嘛阿旺·德尔智与外蒙古分裂集团签订了相互承认蒙古和西藏“独立”的《蒙藏条约》。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所王远大先生《近代俄国与中国西藏》一书对蒙古方面签字人职衔的译文是 :“1913年 1月 11日 (作者页注 :藏历水鼠年十二月四日 ,蒙历至尊二年十二月四日 ) ,《藏蒙协定》在库伦签字……蒙古方面在协定上签字的有副总理大臣兼外务大臣尼塔比利克图达喇嘛拉布敦、曼赖卡图尔白楚达木定苏伦。”① 据此汉译文 ,达喇嘛拉布敦的职衔是“副总理大臣兼外务大臣”。事实并非如此。 …  相似文献   

1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南朝鲜资本主义的形成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美军政统治时期(1945~1948年) 1."8·15解放"当时的经济状况 1945年8月15日,随着日本无条件投降,殖民地朝鲜获得了解放.朝鲜民众结束了近40年的奴役时代,开始走向建设自主的现代化国家的道路.这是朝鲜民众从头做起的起点.朝鲜民众在殖民地统治下,一直没有间断过民族独立运动.1919年朝鲜人民开展了"3·1"独立运动.到了30年代,在中国的东北各地开展了抗日游击战争.1942年10月作为海外各势力  相似文献   

17.
湘西毛古斯舞蹈的再创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湘西毛古斯舞蹈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10月,永顺县代表队的原生态"毛古斯舞"参加中国(南昌)傩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八国傩舞展演获得金奖。2007年9月,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成立50周年(以下简称"州庆")庆典上,毛古斯舞表演极为引人注目。2008年8月8日,《土家族毛古斯·欢庆》作为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前表演节目在"鸟巢"隆重推出。  相似文献   

18.
三、渤海的地方行政机构从前引《新唐书·渤海传》的记载可以确认:九世纪前半叶,渤海的地方行政机构有府和州。有关府的设置年代,《续日本纪》卷三四,光仁天皇宝龟八年(777)正月癸酉条记载渤海遣日使从“南海府吐号浦”出航;州的设置年代,同书卷二一,淳仁天皇宝字二年(758)九月丁亥条记载渤海遣日大使的职衔是“木底州刺史”,而“玄菟郡刺史”则见于同书卷二二,淳仁天皇宝字三年(759)十月辛亥条。这些,都应在第三代大钦茂时代(738—793)。  相似文献   

19.
<正> 一、乌浒僚的北迁及其定居于湘、黔、桂毗邻地区乌浒人的原居地在岭南的郁林郡一带。《后汉书·南蛮传》记载:“东汉建宁三年(170年),郁林太守谷永以恩信招降乌浒人十余万内属,皆置冠带,开置七县”。其活动中心在郁平县(今广西贵县至玉林县)。《旧唐书、地理志》卷41  相似文献   

20.
据《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大事纪年》的记载,一位曾以三种不同身份——赞蒙、母后、太后(即)出现的女性墀玛类(705~712在位)活跃在公元675年至712年间,她便是吐蕃历史上的一代女王墀玛类。 墀玛类是芒松芒赞(650~676)之妻。虽说在其子墀都松( 676~704)翦灭噶尔家族之前(即699年前),吐蕃王朝的军政大权,几乎操纵在噶尔家族手中,但墀玛类还是参与了一些政治活动。如675年春,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