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纪爽 《学术交流》2001,(6):103-105
从村级企业的资产结构来看企业资产总量不足,负债结构不合理.从经营能力来看,产生现金的能力较低,营业周期过长,企业缺乏偿债能力.应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缩短营业周期,处理不良资产,提高使用效率,改善债务结构,减少债权人风险,努力提高盈利能力,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后金融危机时代主权国家偿债次序及其背后的机理,本文构造了以国际主权债务市场结构性权力的强度和使用意愿为核心的理论框架,发现不同债权人的结构性权力存在异质性,理应在债务国偿债次序中处于不同位置。多边机构结构性权力的强度和使用意愿最强,私人债权人次之,双边债权人最弱。围绕基本事实的分析、基于普通最小二乘法和广义矩估计的实证检验,和对希腊、斯里兰卡主权债务违约案例的深入考察,均证实了理论分析的结论,即多边机构、私人债权人和双边债权人分别是债务国偿债次序中的优等、次优等和次级债权人。这主要源于对不同债权人违约所引发的后果不同:对多边机构违约很可能会导致违约国被国际信贷市场抛弃,违约案例屈指可数;对私人债权人违约的案例较少,这种行为会显著削弱主权外债流量,尤其是对那些政府治理能力较差的国家而言;对双边债权人违约的案例最多,违约的负面影响最弱,不少双边债权人会出于政治目的积极参与债务延期和重组,甚至为已违约的债务国提供信贷支持。  相似文献   

3.
新<企业破产法>充分考虑到了立法的经济性原则和企业破产法的适用性,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市场退出机制,加速了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它的通过在立法目的、破产申请、受理程序、金融机构破产、管理人制度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善与突破,如在法律适用上扩大了主体范围、强化了企业高管的责任、赋予了当事人较大的自治权、首次引入跨境破产制度、对破产清偿程序作出了更符合我国国情、更有利于保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规定.但是,也在破产案件的审理中留下了很多新挑战,如破产清算中清算报告是否要经过审计、破产案件审理中证据失权的适用限度、保证金问题在破产案件审理中的认定、涉外破产案件中的管辖权与法律适用、企业政策性破产中的职工权益保护以及金融机构破产时的担保权益保护等方面仍缺少具体、明确的规定,还需要在立法上进一步完善,以增强破产案件审理实践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4.
三鹿倒了     
法院指定三鹿子公司处理债务 恒天然方面表示,当地法院根据债权人的要求,已经判令三鹿进入破产程序.三鹿将由法院指定的管理人来管理,管理人将对三鹿资产进行拍卖,然后偿还给债权人.  相似文献   

5.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商品流通领域的日益活跃,以债务为内容的企业之间的纠纷愈来愈多。特别是当前“三角债”问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严重阻碍着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经营,仅靠国家政策干预和调整是不够的,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法律制度予以解决。因此,笔者认为:为了使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实际的保护,使社会主义经济秩序正常运转得以保障,迫切需要完善我国的债权制度,其中建立债权人的代位权制度就是用法律手段解决“三角债”问题的一个最佳途径。 一、债权人的代位权的概念和必要性 债权人的代位权是指享有债权的债务人对自己所欠到期债务无清偿…  相似文献   

6.
刘晓霞 《社科纵横》2007,22(12):85-86
被继承人生前所欠债务及死亡后所产生的债务,中国继承法采取了有限责任继承原则,致使债权人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护。被继承人债务的确定和清偿,法律上既有规范也有缺陷,因此须在立法、司法上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7.
企业破产财务管理问题研究○包强李萍“破产”一词源于拉丁语Falitux,是失败的意思,现在主要用来指企业资不抵债这种经济现象。破产有三种含义,一是技术性破产又称技术性的无力偿债,是指由于财务管理技术的失误造成企业不能偿还到期债务的现象。此时,企业主要...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许多人将企业资不抵债与破产联系起来,认为企业破产一定是资不抵债了,资不抵债的企业必定要破产。这是一种不十分正确的看法。 所谓资不抵债,就是企业所有的资产不足以抵偿企业所欠的债务,这里所指的企业资产,既包括企业的固定资产,也包括流动资金;既包括有形资产,也包括无形资产。企业的债务,既包括向银行的贷款,也包括向社会发行的公债,还包括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欠的其他企业的贷款和其他应付款等。在一般情况下,企业的资产应远远大于企业的负债,这样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才有保证。但这并非说,企业不能负债。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负一定…  相似文献   

9.
陈涛 《探求》2014,(4):103-106
债务重组是我国企业解决债务纠纷的重要手段,既有公司利用债务重组扭亏为盈而获得重生,也有公司利用债务重组谋取巨额利益。本文以ST金泰为例研究债务重组对企业财务业绩的影响。结果发现企业在实施债务重组后相关财务指标大部分没有改善,只有营运能力指标有所改善但也不能维持。企业应当注重提高自己的生产运营能力,靠债务重组来盈余管理并非长久之计。  相似文献   

10.
一、债权的保全概述三角债、连环债是经济运行中的一个巨大障碍,仅靠行政手段不易解决,债权保全制度可弥补行政手段的不足之处。债权人为确保债权获得清偿,原可以根据民法规定的债的担保由双方当事人约定应用两种担保制度,即人的担保和物的担保制度。前者于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代为履行;后者于债务人不履行时,债权人可以就其担保物变卖的价款优先受  相似文献   

11.
张为峰  苏智 《学术交流》2013,(1):102-106
中国船舶制造企业目前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但总体上仍处于初级阶段。尤其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国内船舶企业面临巨大的挑战。一批近年来新兴的民营船舶企业,由于生产规模小,技术力量储备不足,运转资金匮乏,抗风险能力较低,经营战略风险评估不足,直接导致企业倒闭或破产。为此,船舶企业兼并重组势在必行,在企业重组时要着重考虑兼并重组的动因、时机、对象、风险等因素,制定有效的兼并重组方案和风险评估机制。在兼并重组后,为有效实施企业发展战略和打造核心竞争力,要及时开展整合研究,在文化整合、人力资源、生产经营和资产债务方面有效运作,从而保证船舶企业兼并重组后良好运行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解决债务危机的正统办法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债务人和债权人都意识到,债务并非短期的清偿能力问题。所以,解决债务危机的机制变得更加灵活了。这样就产生了所谓不同正统的办法。这种办法有一系列金融机制,如重新确定票面价值,选择利率基数以及尽早参与选择等机制。这为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的谈判大大增加了选择余地。在发展中国家的外债二手市场上,出售者提出对债务重新安排或重新提供资金。然而,问题是购买者如何支付这个特殊商品?最常见的交易形式  相似文献   

13.
吊销营业执照是对企业法人经营权的剥夺,而非消灭企业法人资格,企业法人资格的消灭必须经过清算程序.实务上,因营业执照吊销即认为企业法人资格终止的做法混淆了法人资格取得与营业执照功能之间的关系,极大地损害了债权人利益.为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交易安全,应该建立强制清算程序,明确企业法人的清算义务主体、清算责任和清算规则,提高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的违法成本.  相似文献   

14.
丁鼎 《社科纵横》2008,23(6):77-78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司是最主要的经济主体.由于被吊销营业执照公司普遍亏损,股东通常都会逃避清算义务,这种情况下如何进行强制清算、保护债权人、债务人的合法权益;在诉讼中如何确定被告;债务如何承担等等问题摆在了人们的面前.建立一套系统的制度和程序,妥善处理被吊销营业执照公司涉及的各方面法律关系是当前实践中的紧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试论国有企业的债务问题都淑华王金平国有企业与银行之间规模巨大的债务问题,是阻碍企业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深化的重要因素。国有企业的过度负债不仅使企业的日常经营难以为继,而且在沉重的债务压力下,企业产权重组与资产结构的调整、股份制改造等各项改革也很难深入。...  相似文献   

16.
破产重整成功的关键取决于债务人与债权人的协商结果。我国企业破产法建立了债权调查、重整计划、强制批准等债权协商制度,但在实践中出现了操纵危机、债权人利益保护失灵等问题。我国应设置预重整制度,即在重整程序开始前已经接受或反对重整计划将被视为已经按照破产法的规定接受或反对该重整计划,该表决结果拘束全体利害关系人,以利于财务危机企业迅速进行重整。明确破产管理人的信息披露义务,破产管理人应在关系人会议召开之前提交重整说明书。完善重整计划草案的内容,应包括债务人经营方案,以及债权人会议与债权人委员会之间有关批准重整人交易的职权划分。  相似文献   

17.
信用扩张、消费信贷与消费需求不足的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用扩张、消费信贷所“创造”出来的消费需求,有可能阻止市场价格信号向企业传递消费需求的真实信息,使企业在消费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反而扩大消费品生产规模。一旦债务清偿发生困难,将使信用支撑下的消费需求消失,导致消费需求总量收缩和消费品生产过剩。要避免这种消费需求不足的潜在风险,需要控制信用规模的膨胀、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以及发挥中央银行对居民个人资产贬值的“安全网”作用。  相似文献   

18.
《求是学刊》2017,(2):74-81
国内外已有研究主要关注破产风险的度量方法和预测效果,较少涉及企业上市后破产风险随时间变化的一般性规律问题。基于2003年3月至2015年6月中国沪深A股市场季度、半年度和年度全样本数据,利用横截面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实证判别企业破产风险特征随上市时间变化的内生性规律,并通过实证结果给出理论猜想解释上市公司破产风险存在内生性时间效应的经济学原因。实证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破产风险的时间效应显著且稳健,随上市时间变化呈现倒U型曲线规律,拐点大约出现在6.5年左右;引入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等可能的影响因素作为控制变量,上市公司破产风险的时变规律仍然显著且稳健。因此,上市公司的破产风险存在时间效应,且时间效应具有内生性特征。理论猜想认为:上市条件的硬性约束、企业管理者的上市亢奋、债务的税盾效应以及企业价值影响效果的权衡导致企业破产风险特征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倒U型内生时变规律。  相似文献   

19.
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涉及股权变动 ,会发生企业的收购与兼并 ,是一种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重组。它应是 :优化资本结构 ,减少同业竞争与关联交易 ,确定收购日及资产重组方式 ,并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确定国有股转让方案 ,资产重组中债务转移必须经债权人同意才有效。  相似文献   

20.
广州交通运输企业进行战略重组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加入WTO新形势的需要。企业重组必须遵循市场规律,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形式,内部重组与内外部重组相结合,以达到保障重点、优化布局结构、壮大存量资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