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赵金鹏  房晓军 《东岳论丛》2006,27(6):114-118
党的十六提出的“五种能力”,构成了加强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要求和完整体系。但每一种能力又都具有自己的特质和极为丰富的内涵,并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体系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其中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是:提高依法执政能力为提高科学判断形势能力提供了科学思维的政治基础;提高依法执政能力是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的题中要义和重要保证;提高依法执政能力是提高总揽全局能力的根本要求和法律保障;提高依法执政能力是提高应对复杂局面能力的重要政治条件。  相似文献   

2.
提高党的执政效率降低执政成本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远新 《江汉论坛》2006,3(4):36-39
党的执政效率、执政成本问题是任何执政党都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也不例外。但由于体制性、观念性和组织与干部素质等原因的影响,我们党目前的执政效率、执政成本尚不尽人意。因此,要高度重视,积极应对,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不断提高党的执政效率、降低执政成本,保持和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执政地位的认同度和公信力。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在执政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党的执政能力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关键因素;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连接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总结党执政的经验、探索执政的规律、提高执政水平。  相似文献   

4.
论执政成本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季建林 《理论界》2005,(2):10-12
“提高执政效果”,“降低行政成本”,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中的重要思想。本文论述了执政成本的构成,影响执政成本与效率的主要因素和执政成本支付的原则,这些研究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为我们党确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方向和目标;邓小平从体制创新上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这个目标拓宽了道路;江泽民提出认真探索执政规律,执政为民,依法治国等重要思想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找到了准确定位。三代领导人对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探索,是一个开拓、创新、丰富和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执政权威的塑造和强化是执政党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一定意义上,执政党执政能力的强弱和执政权威的塑造与强化成正相关变化,执政能力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权威的强化必须加强五个方面执政能力建设: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加强利益综合;建立利益保障机制;反对官僚主义和坚决惩治腐败;培养、提高国家认同意识,推动祖国统一大业。  相似文献   

7.
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提高执政水平,探索执政规律,是我党在新时期面临的重要任务。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高低,首先体现在党领导发展的能力上。也就是体现在驾驭市场经济,推进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上。《决定》提出:“坚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8.
执政成本八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季建林 《社会科学》2006,(4):124-131
执政党的执政活动必须支出成本。研究执政成本的内涵、功能、原则、效率及与相关的执政政策、执政活动关系,有利于提高执政效果,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9.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时代提出的要求,是历史赋予的伟大使命。要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落到实处,必须强调要在发展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本文在执政能力建设的新形势、执政能力建设之内涵和如何在发展中提高执政能力建设等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的重要执政理念,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精义所在,对于我们党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夯实执政基础,完成执政使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本文就公共图书馆如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