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讯快递     
《社会福利》2014,(1):59-62
正儿童福利机构可免费申领《福利机构儿童成长教育活动设计》2013年11月1 8日至23日,由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主办的"全国福利机构儿童成长教育培训班"在南京召开,来自全国15个省市18所儿童福利院的49名工作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培训会以2013年8月出版的《福利机构儿童成长教育活动设计》一书为蓝本,意在使福利院工作人员更加了解机构儿童发展的特点和需求。该书根据0~6岁福利机构儿童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和需求,从情感、认知、语言、运动、自理和社会性等儿童发展的多个能区出发,按照72个月,288个周的时间安排,进行  相似文献   

2.
为大幅提升儿童福利基层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总结交流儿童福利机构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的典型经验,部署儿童福利设施建设规划二期项目的任务要求,全面推进县级儿童福利机构建设,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4年7月31日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儿童福利设施建设规划二期"项目实施和推进工作视频会,启动了新一轮"蓝天计划",全面部署县级儿童福利机构建设任务。"儿童福利机构建设规划二期",是继"十一五"全国儿童福利机构建设"蓝天计划"之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又一个重点支持儿童福利机构建设的项目,体现了发展改革委对全国儿童福利设施建设的高度重视。实施好规划二期项目,将大幅提升儿童福利基层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切实惠及更多孤残儿童。  相似文献   

3.
昆明市儿童福利院以"帮助幼小孤儿回归家庭,重温母爱;辅助大龄儿童成人成才,立足社会"为工作目标,将儿童养育分为院合养育、家庭寄养和类家庭照料三种形式。福利院未来发展定位是在5至10年内基本建成集医疗、康复、特殊教育、心理疏导、交流培训和社区支持等多功能综合示范型儿童福利机构,建立面向全省儿童,并不断完善功能模块和服务供给的儿童福利体系,逐步实现由补缺型福利向适度普惠型福利转型。  相似文献   

4.
儿童福利机构照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构照顾又称为机构收养,院舍照顾,福利院照顾,或福利院收养,是儿童福利的一种替代性服务,是由政府、社会团体或个人出资创办的收养孤儿、弃婴和残疾儿童的福利性机构,如儿童福利院、育幼院、孤儿院、 SOS儿童村等。机构照顾是儿童福利照顾的主流,在世界各国广泛存在。   中国的儿童收养机构有儿童福利院、社会福利院中的儿童部、孤儿学校和 SOS儿童村等。诚然,自建国初期至今,儿童福利机构照顾的生命力一直在持续发挥和发展,并且不断有新的内容予以丰富,但不可否认它自身的缺陷与不足:   1.无法提供持续性的照顾,造成…  相似文献   

5.
背景资料: 2006年,民政部决定在"十一五"期问实施"儿童福利机构建设蓝天计划"(以下简称"蓝天计划"),重点解决制约儿童福利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加强儿童福利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国大中城市新建、改建和扩建一批集养护、救治、教育、康复、特教于一体的功能完善、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儿童福利机构,为孤残儿童多种养育模式提供必要的依托和载体,辐射和带动社区孤残儿童服务的开展.  相似文献   

6.
立足于我国当前的儿童福利框架,以"三大建设"突破"三无状态"是应对"河南兰考事件"的根本。中国儿童福利的"三无状态"是指:无专项的儿童福利法、无专职的儿童福利行政部门、无专业的社区儿童福利机构设施。当前的"三无状态"是造成该事件的原因,对此展开"三大建设"是从源头上解决此类问题的根本:  相似文献   

7.
《社会福利》2007,(3):10-12
为了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完善福利设施",使孤残儿童"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在祖国的同一片蓝天下健康幸福成长"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十五部委《关于加强孤儿救助工作的意见》,重点解决制约儿童福利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加强儿童福利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民政部决定在"十一五"期间实施"儿童福利机构建设蓝天计划"(以下简称"蓝天计划"),资助地方政府在大中城市新建、改建和扩建一批功能完善、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儿童福利机构.  相似文献   

8.
首先,加强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四大转变: 一是推动了民政精神卫生福利机构向资源整合方向转变.民政精神卫生福利机构包括福利系统的福利院、优抚系统的优抚医院,一直由福利、优抚部门分别管理.在基层,许多民政精神病院同时挂福利院和优抚医院两块牌子,服务对象都包括优抚对象、城乡特困人员、城乡低收人人员、流浪乞讨人员中的精神障碍患者,专业属性也相同,难分彼此.  相似文献   

9.
为大幅提升儿童福利基层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总结交流儿童福利机构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的典型经验,部署儿童福利设施建设规划二期项目的任务要求,全面推进县级儿童福利机构建设,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4年7月31日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儿童福利设施建设规划二期"项目实施和推进工作视频会,启动了新一轮"蓝天计划",全面部署县级儿童福利机构建设任务。"儿童福利机构建设规划二期",是继"十一五"全国儿童福利机构建设"蓝天计划"之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又一个重点支持儿童福利机构建设的项目,体现了发展改革委对全国儿童福利设施建设的高度重视。实施好规划二期项目,将大幅提升儿童福利基层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切实惠及更多孤残儿童。  相似文献   

10.
张华 《社会福利》2014,(3):34-36
正改革开放以来,儿童福利机构的"三个转变"、即由救济型向福利型转变、供养型向"养、治、教、康"型转变、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取得了明显成效,有效维护了孤残儿童的基本权益,但是随着新形势发展需要,需要新的发展模式来指导儿童福利机构转型。浙江省民政厅在实践过程中着力探索服务理念、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等方面进行转型和创新、一切设计遵循"四类服务"的内涵,为儿童福利机构进一步转型提供了有效参考路径。  相似文献   

11.
《社会福利》2016,(4):2+65-66
凝智聚力实现跨越发展太原市社会(儿童)福利院建院63年来,在中央、省、市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已从单纯的养育和安置性福利机构发展成为集养育、特殊教育、永久性安置、医疗保健和康复治疗于一体的综合性福利机构,并在不久的将来喜迁新址。新建的福利院占地近90亩,建筑面积近6万平米,建成后将成为全省一流、华北上游、全国领先的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  相似文献   

12.
朱静君 《社会工作》2011,(13):24-25
伴随社会发展出现的家庭结构弱化、家庭照顾弱化,西方国家通过举办大型的福利院和儿童福利院,将孤儿、贫困儿童、精神病人、老年人集中到各个福利院实施照顾,推行高福利政策。各种类型的福利院与被照顾者生活的社区是相互分离的,也就是说,被照顾者要进入福利机构接受照顾,就必须离开自己生活的社区。  相似文献   

13.
《社会福利》2009,(10):F0003-F0003
家庭福利是最好的儿童福利。家庭照顾模式,为福利院的孤残儿童创造了更宽广的生活环境,获得了更多的开发和学习生活技能的机会,受到了更多的生理和情感上的照顾,寄养家庭成员与儿童之间形成了一种良好的情感纽带关系。  相似文献   

14.
侯梅 《社会福利》2007,(10):36-37
"蓝天计划"是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福利事业创新发展的有效载体 儿童福利机构服务对象扩大,推动职能转变. 随着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随着民政工作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融合度日益提高,儿童福利机构的服务对象转变到为所有困难儿童,同时加快职能转变.  相似文献   

15.
正以满足儿童需求为出发点,为院内儿童建立情感联系,满足儿童对依恋关系的长期性需求以及与外界交往的社会性需求,在现有的基础之上,努力营造一个能够帮助儿童健康和全面发展的成长环境,是江苏省无锡市社会福利中心携手无锡市"欢乐义工"共同开展"模拟亲子教育"志愿者服务的根本宗旨。在此次志愿服务过程当中,无锡市福利中心和无锡市"欢乐义工"作为合作方,共同向福利院儿童提供服务,同时双方各自承担相应管理职能。福利中心是整个志愿服务的管理方,能够做到上下沟通协调,教师一社工一中心的层级管理清晰;"欢乐义工"作为志愿服务的输出方,有着较为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并且拥有活动的负责人和小组长,能够主动和管理方进行沟通和协调,从而使整个志愿服务  相似文献   

16.
谌凤 《社会工作》2010,(9):39-41
福利单位是性质特殊的国家机构,这里的服务对象多为社会弱势群体,如孤儿、残疾人、老年人、智障儿童等。2009年9月,我们在江西S县福利院进行了为期一月的社会工作实习。我们了解到福利院的员工参加过专业社会工作训练的很少,  相似文献   

17.
王凯 《社会福利》2007,(7):10-11
近年来,青岛市根据国家十五部委《关于加强孤儿救助工作的意见》和民政部在"十一五"期间实施"儿童福利机构建设蓝天计划"精神,立足青岛市实际,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努力完善适合儿童福利事业发展的政策环境,积极引导儿童福利事业由机构集中供养型向家庭寄养及社区康复型转变,努力把儿童福利机构建设成为青岛市孤儿、弃婴的临时庇护中心、社区支持中心、孤残儿童家庭寄养管理中心和康复资源中心,进一步推动青岛市儿童福利事业的转轨转型,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8.
茂林  帅勇 《社会福利》2008,(4):14-16
2007年11月,民政部在南京举办了一期"全国儿童福利机构院长培训班".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名院长们现场观摩了南京市儿童福利院.该院的儿童抚育康复等工作,给与会人员留下了深刻印象.民政部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副司长张世峰当即写下了"养、治、教、康完美结合,并积极向社会开放,此乃中国儿童福利机构发展之方向"的感言.  相似文献   

19.
正笔者在太原市社会(儿童)福利院的八年工作实践中,特别是负责儿童家庭寄养的六年中,经常会被十岁以上大龄孤儿纳入福利机构服务引发的一些问题所困扰。在这里,我把自己的困惑及思考和大家一起进行分享,希望引起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关注和讨论,更好地解决相关问题。困惑一:进入机构途径待商榷福利机构服务对象进入一般来说有两种途径,一是经公安机关送至机构的弃婴,二是经民政部门批  相似文献   

20.
黄婧 《社会福利》2014,(12):52-53
正新加坡福利院社工的岗位职责入院申请与收住为政府部门、转介中心、其他社会服务机构、个人及家庭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处理受到的申请及转介。绝大部分申请及转介来自转介中心和政府儿童保护、家庭福利部门,转介中心的信息则来自家人、家庭服务中心、医院、学校、其他福利院等。多数福利院提供长期和短期入住服务,后者的申请和审核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