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居民收入分配不公引起贫富悬殊问题是一个牵动千家万户的敏感问题,也是一个随着市场取向改革与发展推进需要密切关注、认真对待的大问题。因为贫富悬殊阻碍经济增长。贫富差距究竟有多大近十多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收入较高的职业,其中主要是个体户、私营企业主、集体企业租赁承包者、包工头、经纪人、外商投资企业中的中高级管理人员、走红的歌星和影星等。这些人的收入一般要比普通职业者的收入高得多。据统计,目前我国的百万元富翁已超过40O万人,在大城市中16%的私营企业主年收入在60万元以上,亿万富翁已有相当…  相似文献   

2.
最低生活保障线,是国家为救济社会成员中收入难以维持其基本生活需求而制定的一种社会救济标准。随着市场取向带来了效率与繁荣,贫富悬殊的现象也日益加剧,尤其是城市中的贫困人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逐渐增多,形成了一个城市贫困阶层。因此,从我  相似文献   

3.
中国已出现了高收入者群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打破了分配平均主义“大锅饭”,提倡让一别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结果,使得城乡各阶层居民的经济收入明显拉开。在居民总体的经济收入与生活水平比起改革以前已大有提高的同时,也出现了较大的贫富差距乃至贫富悬殊,社会上已产生了一批“新富”和“新贵”──即俗谓收入最高的“大哥大”阶层。这些人已经握有了巨额数量的资产和钱财,其收入的富裕程度,常常令普通劳动者为之咋舌。那末,当今中国大陆最富国有的收入群体,究竟是哪些人呢?十四类人员的经济收入最高据国家计委人力所…  相似文献   

4.
初级产品理论是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一个分支,主要是用来解释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的经济成长。那些自然资源丰富且人口不很多的国家,可以通过初级产品出口所产生的前向、后向联系和最终需求联系效应,实现经济结构的多样化,走向成熟的经济。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之前,拉丁美洲国家落入初级产品陷阱,主要是由于其不利的社会内部机制和贫富悬殊的收入分配,降低了初级产品生产的联系效应和最终需求效应。  相似文献   

5.
刘赣州 《学习与探索》2007,3(1):154-157
自建国以来,我国的分配伦理观经历了一个由“平均主义”到“效率主义”,再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变迁过程。鉴于当前我国社会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贫富悬殊的问题已经形成,必须重构分配伦理观,逐步实现分配伦理观由“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向“效率与公平并重”过渡,最后实现“公平”。  相似文献   

6.
收入分配悬殊,是指人们在同一社会制度下,在同等劳动条件下,通过近似的体力或脑力消耗所获得的报酬之间的差异。人们议论中的悬殊,通常是指差异偏大的状况。收入分配悬殊也有贫富悬殊的某种含义。收入分配悬殊与“两极分化”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首先,收入悬殊不等于两极公化。“两极分化”是属于方向、道路问题。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曾经指出,随着生产资料的积累,于是“第一种人积累财富,而第二种人最后除了自己的皮以外没有可出卖的东西。大多数人的贫穷和少数人的富有就是从这种原罪开始的”,“这种两极分化,造成了资本主…  相似文献   

7.
美国社会的贫与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美国是全世界人均财富占有量最多的国家之一,美国人平均每人每年所创造的财富比欧洲人高出60%以上,是埃塞俄比亚人的300倍。同时,美国也是世界上贫富悬殊最大的国家之一。美国《财富》杂志1998年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截止到1997年低,美国大公司总经理们的平均收入已达年300万美元以上。在最近20年里,占美国家庭总数回%的最富有家庭的税后收入翻了整整1.3翻。他们在美国总财富中所占的比例达到了1920年以来的最高点。但与此同时,美国80%以上的普通家庭的收入却呈下降趋势或停滞不前。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后,1975-liD5年间,美国SO…  相似文献   

8.
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双重分析与对策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沈伟 《学术交流》2004,(3):92-96
目前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从2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和城镇居民个人收入差距的现实,可以看出,导致差距拉大的原因既有合理因素,也有不合理因素。但不论其原因是否合理,收入差距的过分拉大都会对经济和社会产生不良影响。我们的目标是既要保持城镇居民收入合理拉开差距,又要避免收入差距过大,特别是要避免收入差距的不合理拉大。这就要求我们立足发展,整顿分配秩序,强化再分配功能,建立体现职工参与分配的工资协商机制,保障职工参与收入分配权利。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收入体系日益规范和完善,一方面我们通过税制改革构建了基本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税收体系,另一方面以分税制方式就公共收入在各级政府之间进行了较为合理的划分.但是,我国公共收入体系依然有待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其中,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规范政府非税收入行为是完善政府公共收入体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澳门采风     
澳门是一个贫富悬殊的社会。那里有很多高级的别墅,建在半山坡上。我们下塌的总统酒店是个四星级的宾馆,附近便是商业街——新马路,灯红酒绿,十分豪华。但在这方寸之地,也有穷人居住的地方。黑沙环就是当地的贫民区之一。 我们乘坐的巴士在黑沙环停下后,就见沿街都是水果摊,一看价钱,果然很便宜。一斤蛇果在上海卖到20元一斤,珠海卖15元一斤,在这里卖10元一磅。有的摊上仅卖  相似文献   

11.
现阶段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出现的收入差距拉大现象 ,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收入分配是社会再生产的一个环节 ,充分体现着人们相互之间的经济关系 ,与居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收入差距拉大现象产生既有历史的原因 ,也有当前分配制度改革和分配方式的影响 ,既包括合理的因素 ,也包括不合理的因素。对于收入差距现象给社会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要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根据江泽民总书记关于逐步解决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的基本建议 ,具体实施措施为要发展、提上去、调下来、抑制住。在不断发展进步中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相似文献   

12.
当代收入分配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认为,收入分配不平等不利于经济增长。而我国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里,一方面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国民经济持续增长。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一方面推动了消费结构升级,引起消费需求增长;另一方面又通过增加储蓄,提高了投资需求。但若使收入分配差距继续扩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会走向反面。因此可以得出结论,经济落后国家的收入分配不平等影响经济增长呈倒U曲线演进。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变化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后,北京市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分析结果表明:转移性收入差距和工资性收入差距表现明显;14个区县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规模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但是不同功能区内部结果存在差异,城市功能拓展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内的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规模正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适应,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今后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有可能继续扩大,但是城乡居民收入比的差距将逐渐缩小。特别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城市发展新区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规模可能明显扩大。  相似文献   

14.
市场化改革与收入差距扩大(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市场化过程中,中国出现了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从而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将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归结为市场化改革的错误认识。本文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收入分配格局变化的主要特点和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加以细致实证分析,对一些模糊认识加以澄清。本文认为在个人收入差距扩大的诸多因素中,传统计划体制遗留下来的一些制度和政策,在部门利益和地方利益驱使下新形成的有悖于市场体制规则的制度和政策,政府对市场缺失和市场扭曲采取的不作为态度,对资本节制和劳动保护的不足,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成为导致收入差距扩大和收入分配不公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本文按研究对象将收入差距划分为总体收入差距和组群收入差距两大类,从收入不平等、极化和组群收入差距三个层面梳理了收入差距的测度及其分解方法。其中,收入不平等侧重于对总体收入差距的刻画;极化着眼于收入分布中的“聚集”或“扎堆”现象,其衡量指标大体上可分为两极分化测度指标和多极分化测度指标。在收入差距的分解上,Shapley分解和组群收入差距的分布分解方法都是较为前沿的研究领域。文章还强调了各种收入差距衡量指标或分解方法的适用性和针对性,以便有的放矢地选用合适的相关指标和方法,更精准地探寻收入差距的成因。  相似文献   

16.
在市场化过程中,中国出现了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从而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将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归结为市场化改革的错误认识。本文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收入分配格局变化的主要特点和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加以细致实证分析, 对一些模糊认识加以澄清。本文认为在个人收入差距扩大的诸多因素中,传统计划 体制遗留下来的一些制度和政策,在部门利益和地方利益驱使下新形成的有悖于市 场体制规则的制度和政策,政府对市场缺失和市场扭曲采取的不作为态度,对资本 节制和劳动保护的不足,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成为导致收入差距扩大和收入分 配不公的最重要因素。

关键词: 收入差距?改革?城乡?中国

In the course of marketization in China, there has been a trend for the income gap to become ever wider. Some people have mistakenly attributed the gap to market reforms.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detailed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changes in income distribution patterns and the reasons for the increasing income gap to clear up such misunderstandings. We believe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in the widening of the income gap and unequal income distribution are institutions and policies inherited from traditional economic planning; newly emerging systems and policies driven by departmental and local interests that run counter to market laws; lack of government action on gaps or distortions in the market; insufficient capital regulation and labor protection; and excessive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in the economy.  相似文献   

17.
中国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功能性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即随着经济的发展,工资性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例越来越小,而现阶段中国二元经济结构下的无限劳动力供给则是其主要原因。在一个具有凯恩斯主义特征的非均衡动态模型框架下,我们的分析表明,劳动力的无限供给,不仅使工资无法对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进行反应,而且使劳动生产率和物价变化对工资的影响也不敏感。这意味着,当存在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或由经济增长所带动的物价上涨时,工资的提高不够显著,从而由经济增长或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所带来的利益大部分转化为利润而非工资。基于此,要彻底扭转中国收入分配恶化趋势,根本途径仍然是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从而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够尽快被吸收。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s.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effects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on gender inequalities in urban China. It argues that the significance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on gender inequality depends on its impact on job queues in the labor market of a country. Methods. Using both individual‐ and city‐level data, and a series of multilevel linear and logistic models, we analyze the effects of three city‐level variables on the gender gap in incom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per capita, growth rate of FDI, and opening up to overseas investment early on. We also examine gender differences in employment in high‐paying foreign‐invested firms, and in lower‐paying export‐oriented manufacturing. Results. We find no variation in gender gap in income among cities of varying levels of FDI, growth rates of FDI, or whether they were among the earliest to open up to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Women are more likely to be employed in export‐oriented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that offer lower wages and are less likely to work in high‐paying foreign firms and joint ventures. Conclusion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economic globalization profoundly influences gender inequalities by changing the nature of job queues, and men and women are sorted and matched into jobs accordingly. Economic globalization contributed to and perpetuated a gendered distribution of male and female workers in the Chinese urban labor market in the late 1990s.  相似文献   

19.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对实际经济增长的阈值效应(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本文使用泰尔指数度量和刻画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及其变化特征。同时,本文设定了非线性阈值协整模型,以揭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乡收入差距与实际经济增长的长期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长期非线性闽值关系在泰尔指数为0.100(阈值)处发生机制转移:1978—1991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对实际增长的长期效应为正;1992—1999年,收入差距对实际增长的效应由正向负平滑转换;1999年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对实际经济增长产生阻滞作用,且负效应呈逐年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