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0 毫秒
1.
万安县库区的客家移民在安置点被说赣方言的当地居民分隔成若干个方言孤岛。研究发现,移民掌握赣方言的语言技能与家庭收入呈正相关态势,移民对客家话的情感认同值高于赣方言,对客家话的地位评价与功能评价却低于赣方言,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地域和经济状况等变量因子会影响移民的语言态度。语言障碍与搬迁返贫使移民出现言语焦虑,他们渴望掌握赣方言,在家庭域、社交域和经济域有不同的语言选择和语言使用,少数家庭出现语言转用现象。  相似文献   

2.
现代镇江的方言自公元4世纪开始因移民的不断植入,而从吴方言演变为北方方言;又因为地理和经济的原因,在镇江一线形成吴方言与江淮方言的过渡带。在过渡带呈现出一系列相应的语言特征,其发展趋势是江淮方言成分的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3.
汉语东北方言的形成与汉民族向东北移民密切相关。从东北方言形成的过程来看,辽金元时期的汉族移民人口来源复杂,还不能由某一种方言占主导地位,应当是东北方言形成的初级阶段;明清时期是该方言形成并不断发展的时代,在这个时期东北方言的诸种特征都已具备,并且跟北京官话产生了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4.
“春、秋、夏、热、冬、腊”分布最为广泛,是汉语古老而基本的时位语素。北京-冀鲁-兰银官话、中原-西南-江淮官话表示四季的语素各自相同,这与它们的形成历史、移民状况密切相关。“暑、寒、冷、凊”可能是古代南方汉语的区域性时位语素。在今方言格局形成之前,季节类词语中“天”对“日”的替换已经完成。今方言中“时位语素+方所成分”一类词语肇始于六朝,随着方所成分不断发展而丰富。    相似文献   

5.
据考古资料分析 ,江西的居民历史十分悠久。客赣方言的原始形式在先秦时期已经形成。汉代为古客赣语时期 ,它属于扬雄《方言》所说的“南楚方言”。南朝时的江西话被称为“语” ,既有别于当时的“正音”或“通语” ,也不同于两湖的“伧语”。唐代的赣方言已与今天相近 ,并于唐末五代开始 ,随移民向湘东、鄂东南、皖南、闽西北扩散。客家话应与赣方言同源。明末清初随移民从赣、闽、粤之交扩散到湘、桂、川、浙及港台诸省与地区  相似文献   

6.
客赣方言关系词与客赣方言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赣方言早期一体,都属于古赣语———南下至江西(赣北、赣中)的北民带来的北方话在楚语一支即亻奚语的底子上形成的古代江西方言,后来异地分居,各自发展:赣北、赣中等地的古赣语因为处在开阔的近江、近湖地带而以开放式方式发展演变(大量吸收它北方的方言的成分),形成现代赣语———赣方言;随客家先民进入赣南、闽西的古赣语由于处在闭塞的山区而以封闭式方式发展演变(保存了多得多的古赣语成分),形成客家话(后来随移民延伸至粤东、粤中),它们最终一分为二是由于方言差距的拉大。  相似文献   

7.
现代汉语方言是长期演化形成的,汉语方言的共时差异是其历时演化的结果。因此,方言的地理空间类型必然会反映其历时演化的层次,而汉语方言的类定,也应考虑方言的共时空间类型特点与历时演变的阶段层次。笔者敢告不敏,试图通过对东台方言语言特征的比较及其形成历史的探索,从而对东台方言所属层类作出新的认识。现录于下,献诸同好。一、东台方言语言特征的比较分析。东台地处江淮冲积平原东南部,东濒黄海,南傍吴语区北沿靖江县,属江淮官话泰如片。东台方言的语言特征不仅与泰如片方言同,而且在与其相邻的其他方言中亦有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8.
甘肃洮州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中的西北次方言区,属中原官话,但其中又兼具江淮方言、吴方言的特点.洮州方言是生活在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临潭、卓尼两县以及迭部、夏河、碌曲等县的部分地区汉族所使用的语言,也是各民族相互交际的主要工具.本文从江淮移民、历史行政区划、语言接触等方面对洮州方言形成的原因进行了考究分析.  相似文献   

9.
江西是赣方言的发源地和分布的主要地区 ,对江西境内的赣方言的分区合理与否 ,直接影响到我们对这一大方言的准确把握。现有的三种分区方案存在随意性和分区标准欠佳等毛病。根据江西境内赣方言内部分歧的具体情况和汉语方言分区理论 ,江西境内赣方言应该先划分为南区赣方言和北区赣方言 ,南区赣方言又可以划分为崇仁片、铅山片、泰和片和分宜片 ;北区赣方言又可以划分为都昌片、奉新片和乐平片。这种分区方案还可以与江西的自然地理、历史区划相印证。  相似文献   

10.
四川官话方言入声区与无入声区对峙,这是由历史文化原因造成的。四川官话入声区方言由中原汉语直接发展而来,无入声方言由明清时迁入四川的移民带来的明清官话发展而来。从入声区的一个代表点——合江方言的形成与发展,可以探讨保留了古入声调的四川官话的历史来源,以论证以上观点。  相似文献   

11.
周德清《中原音韵》所说的"王杨不分",在现代赣方言中有较多体现,对历史文献的分析表明,这种现象并非当时赣方言的特征,而是近代汉语南方方言的普遍特点。  相似文献   

12.
永修位于鄱阳湖西侧,与九江市、南昌市都是一县之隔。由于政治、经济、地域上的原因,永修县成为赣方言和江淮方言两大方言的缓冲地带,两大方言都能从它身上找到自己的一些影子。但从整体看,它应归属于赣方言。永修话音系的主要特色,表现在声母上是:①有舌尖前音ts、ts′、s和舌尖后音(?)、(?)、  相似文献   

13.
段玉裁的方言研究与《说文》体例有关,他有关汉语方言学的观点散见于《说文解字注》。段氏认为,地域是产生方言的原因,方言中保存有古语,地名与方言密切相关,移民是影响方言的重要因素。段玉裁关于汉语方言的这些观点是其语言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资汉语史及现代汉语方言研究借鉴。  相似文献   

14.
海南话形成的历史渊源和层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南话有很多古朴的语音特色,不但上古汉语无轻唇、舌上,日泥同类。喻三归匣,喻四归定,照三归端等公认的古音学说能一一印证,古精组字读t声母又与文献记述的秦汉楚方言读音相合。本文以语言事实和移民历史为依据,分析探讨海南话形成的历史层次,指出黎语和福建话入琼影响海南话声母。使s或ts变t之说不可信。唐宋福佬移民入琼仅仅是外来文读形式的强化介入。海南话是明代中晚期由福建闽南话播入并激烈变化后而成的观点不符合海南的人文历史。结论:海南话是保留古代移民语言多的典型例子,海南话的形成有秦汉时期汉语楚方言移民语言和唐宋福佬移民语言两个历史层次,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渐演变、发展成为现代有很强闽语特征的方言。  相似文献   

15.
段玉裁的方言研究与《说文》体例有关,他有关汉语方言学的观点散见于《说文解字注》。段氏认为,地域是产生方言的原因,方言中保存有古语,地名与方言密切相关,移民是影响方言的重要因素。段玉裁关于汉语方言的这些观点是其语言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资汉语史及现代汉语方言研究借鉴。  相似文献   

16.
辽西方言属于东北官话,主要是由清代河北方言、山东方言交融渗透了本地方言并替代原有语言发展演变而成的,它的形成与清代及清代以前的关内移民密不可分。通过将辽西方言语音特征与周边方言进行对比,可以看到河北与山东移民对辽西方音形成产生的具体影响。  相似文献   

17.
镇江方言处于北方方言与吴方言的结合部,属北方方言江淮次方言。本文据《方言调查字表》并结合方言词的特殊用字,给出同音字表,为汉语方言研究和语音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相似文献   

18.
陆志韦先生在《汉语构词法》中提到,在吴方言里动词重叠后加助词“看”组成“××看”式,便有“尝试一下”的意思,这种重叠形式在上海话、苏州话里用得很普遍,如“汰汰看”、“拎拎看”。据笔者所知在属江淮方言的九江话,以及属赣方言的上饶话里也有类似的说法。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带“看”尾的叠音动词在普通话口语中流行范围很广,出现频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三部分来论述客赣方言舌齿音声母按二三等分立的格局.一、对客赣方言舌齿音知庄章精四组作概括性描写.二、论证客赣方言舌齿音早期状态是知组三等与章组合流,知组二等与庄组合流后再与精组合流.通过对方言现状与汉语语音史资料的综合分析,勾勒出客赣方言中古以后知章组演变的过程.三、对客赣方言舌齿音格局体现出的方言史意义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0.
客方言并非完全来源于古北方汉语,客方言的形成是北方移民语言与华南土著居民语言长期“交互作用”的结果。客家方言音韵极接近唐五代至宋初时的中原地区语言,但词汇则受南方土著语言影响深刻。客家与畲族关系极其密切,其共同来源具有多元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