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精英话语权的主导和史料缺失,战国平民社会思想状况一直隐藏于历史风云背后,但庞大的平民社会人群对于历史的影响是巨大的。史料显示,战国平民社会思想整体具有好勇斗狠、商风盛行、世俗情怀三个方面的特色,它们作为战国平民社会思想的部分特色,反映了中国古代精英文化外部面貌之一斑,更全面、更真实地展现了战国历史真相。  相似文献   

2.
《诗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从不同方面反映着西周与春秋乃至上古时代的历史,对研究殷周早期历史、西周的盛衰,研究西周民族关系和周代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3.
由于近代以来学科的分化,在面对问题时,习惯于进行单学科的分解式的研究,这虽利于对某方面的深入研究,但不利于对问题的全面把握。特别是对中国古代思想和文化的研究,单一学科基本上是行不通的。因为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包括哲学、艺术甚至科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研究必须从整体上把握。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雅博士的《周代礼乐文化研究》一书,抓住了周代礼乐文化乃至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构成的核心历史与哲学,为此从哲学与历史交融的视角,对在中国文化形成中具有奠基性质的周代礼乐文化作出了历史哲学…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之技术素以久远与精湛见长,但对于蕴涵其中的技术思想却长期处于感性认识阶段,缺乏相应的理性认识及理论上的总结。冶金技术是中国古代技术体系中的一项代表性技术。本文通过对冶金技术文献史料以及具体的冶金技术实践等方面的研究,从冶金技术史的视角对中国古代技术思想进行了分析,认为朴素的"物质世界普遍联系"的辩证思想、强调"悟"的重要性、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以及重视"和"的哲学思想等方面是其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荣孟源长期从事中国近代史史料的搜集、整理、研究和编辑工作,批判继承了中国古代和近代史料学成果,凝结而成《史料和历史科学》一书,奠定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料学的基础。荣氏史料学的主要成就,表现在初步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料学的理论体系,科学论定史料学在历史学学科体系中的地位;明确提出史料的阶级性论断,同时坚持史学研究要实事求是;从史料形式、性质、版本、内容等多重角度对史料进行分类,加深对史料性质的认识;此外,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史料考证的内容与方法,将考据、辨伪、版本、目录、校勘、辑佚等传统学术方法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屈文军 《西域研究》2005,(3):125-127
华涛老师的《西域历史研究(八至十世纪)》自2000年初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以来,经过了五年多的时间检验,据我了解,学界同仁对此书普遍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以下,我想从史料、史实和史识三个方面说一下我读这本书的感受。1.史料运用方面标志着中国西域史研究的趋势古代的西域,是几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领导思想史》,是领导科学和历史学相交叉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研究者需具扎实的史科学功底和较高的领导理论素养。邹华玉、战继发和艾景学等先生,深领“融通”之道,从领导思想、领导理论的角度把十分丰富的中国古代领导思想史料与领导科学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中国古代领导思想精华进行挖掘整理,并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初步界定了这门新兴的边缘学科的研究性质、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8.
民本思想是我国古代统治思想最精彩的命题之一,这个命题的本质属性是判定中国古代有没有民主思想的关键,直接关系到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基本特征的把握.因此,民本思想与统治思想的关系势必成为争论的焦点.张分田教授的<民本思想与中国古代统治思想>(上下卷,73万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是政治思想史领域的一部力作.该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民本思想与中国古代统治思想的关系研究"的最终成果,国内专家学者认为,"该课题是迄今在民本思想研究方面最完整和系统的重要成果,有助于更客观、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及相关的历史现象".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水、火是物质运动或存在的基本形式。水、火的关系怎样呢?对"火—气"思想有何影响呢?这些问题,前人都已做了定论。然而当我们以历史的眼光重新审视其中的联系时,也许会发现更深层次所蕴涵的思想。笔者试图通过史料,说明水、火关系的历史演变,以及火在不同学派的表述,从而论证"火"这一中国哲学的重要概念在古代也蕴涵着本原思想。  相似文献   

10.
《旧唐书》是中国古代史学名著之一.长期以来,学界多肯定其史料价值,而指斥其编纂的粗糙.实质上,《旧唐书》历三朝史馆而撰成,已脱离国史、实录的史料形态而成为第一部专门记载唐朝盛衰转变的专著.尤其是,《旧唐书》深层次解读了藩镇割据、宦官专政与唐朝兴亡的关系,多重维度反映了唐代社会生活的面貌,揭示了历史发展的新趋势,呈现了唐朝与各民族国家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这些编纂成就实已超越单纯的史料价值而具有重要的思想意义,因而有必要对《旧唐书》的史学价值与历史地位,从历史编纂学的角度重新予以估量,这对于推进中国史学史研究的深入,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