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十六法》产生于公元十六世纪初的西藏噶玛政权时代。它是借鉴了在它以前的吐蕃法律和帕姆竹巴时期的《十五法》的基础上形成的,并为后来《十三法》等法律的制定提供了依据。因此,《十六法》在整个藏族封建农奴制法制史上居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民族关系法制,是指国家关于规范和调整民族关系的法律制度。民族关系问题,随从民族产生而存在。而民族关系法制,则是在阶级、国家产生以后才出现的。在不同的社会制度和不同类型的国家,有其不同性质和表现形式的民族关系法律制度。因而,研究不同历史时期民族关系的法制特点,特别是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关系的法制形式和特点,以及民族关系法律关系的特点等问题,对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完善民族关系的法制建设,都将带来极大的裨益。  相似文献   

3.
少数民族习惯法对国家法制现代化建设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否定法制现代化即用欧美国家法律制度全盘取代传统法律制度的同时,也指出了“国家法律至上”的理念绝对化的缺陷。在多民族国家应肯定少数民族习惯法对国家法制现代化的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论述了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国家法的区别,揭示了国家法相对于少数民族习惯法所存在的跨地域性、跨民族性、概括性、超前性、高成本性以及难以有针对性地及时、有效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的一些具体问题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后突厥汗国时期的“法度”更张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突厥国时期的碑铭中往往有一些“违反突厥法度”、“丧失突厥法制”等方面的文字记述,一些学者以此为据,认为后突厥国时期的法度根本不同于以往,此时应是封建社会,突厥社会的奴隶法已被消除。本文结合相关的史料对此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的剖析与论述,认为后突厥国时期的“法度”并没有得到更张,突厥社会形态仍然属于军事奴隶主贵族专政的奴隶制社会。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独特的视野来研究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作者基于“人类社会十分重视用制度来解决重要而复杂的社会问题”这样一种认识,运用古今中外的许多实例,论证了中国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来解决民族问题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必然性和合理性。文章阐述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性,并进而论述了它在中国的政治法律制度中所具有的地位,指出:这一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给中国的政治和法律制度以重要的影响。本文努力从民族区域自治与中国政治法律的内在逻辑联系中寻求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途径,提出应从完善制度和完善法制方面去坚持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制度建设方面,提出了要建立财政、税收、资源开发,人才开发、援助等一系列具体制度;在法制方面提出了从立法、守法、执法到法制监督等方面的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法制、法治、人治的含义,法制与法治的关系及法治与人治的关系,指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周莹 《回族研究》2023,(3):12-18
通过对周汉魏晋“故事”的效法进行政权构建,是十六国北魏统治者施政中的一项重要策略。中华“故事”成为其制度建设的范例、决策制定的依据、凸显政权合法性的思想资源。在十六国北魏君臣的言辞与施政中,相关制度惯例被广泛选择和普遍运用,这既是其中华民族认同的重要表现,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历史中孕育发展的体现。对十六国北魏重“故事”现象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历史经验开展研究,可有助于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8.
史学界历来认为十六国时期是人口下降的历史阶段。王育民先生在《十六国北朝人口考索》(以下简称《考索》)中则提出“黄河流域及其附近地区的人口,在十六国前期虽有所损耗,后期即处于不断上升之中”之新说。一般说来,封建社会人口增减是受社会治、乱影响的。只要社会动乱,战争频繁,导致个体小农的简单再生产无法进行,人口必然大减。  相似文献   

9.
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哈拉和卓墓地发现的十六国时期的纸质文书,不仅数量多,且内容非常丰富,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书写方式和内容与中原地区基本相同。西晋灭亡后,北方地区相继出现一系列割据地方政权,史称“十六国”。  相似文献   

10.
努尔哈赤时期是满族法制产生、发展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不仅形成了一套基本法律①,而且作为法律实现形式之一的刑罚也渐趋完备。研究该时期的种种刑罚及其刑罚特点即是本文的全部内容。  相似文献   

11.
民族地区政府扶持法律制度是我国民族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但是它在指导思想和具体制度设计上还存在较多不完善之处.在指导思想上,这项法律制度以不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在具体制度设计上,存在非具体性、非规范性、非稳定性和非协调性等缺陷.因此,在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民族地区大发展的今天,应尽快转变民族地区政府扶持法律制度的指导思想,并实现民族地区政府扶持法律制度的具体化、规范化、稳定化以及协调化.  相似文献   

12.
多元一体法文化:中华法系凝结少数民族的法律智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世界五大法系之一的中华法系,是以汉族为主体,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它凝聚着少数民族的法律智慧,吸纳了少数民族优秀的法文化成果,是各民族的法律文化与法制经验相互交流与吸收的结果。各个少数民族在中华法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而少数民族的习惯法与民间法,同样构成并丰富了中华法系的内涵。在统一多民族的古代中国,经过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推动,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法文化。  相似文献   

13.
政府层面自上而下设置并实施的村居法律顾问制度,较大程度提升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治理法治化与现代化水准,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之一。但源于该制度设置的过分一体化及运行的过度行政化,致使其可持续发展陷入困境,制度的社会功效和法律功效远未充分激发。借助少数民族地区村寨传统社会组织、村规民约等非正式制度,求得村居法律顾问制度与少数民族村寨本土法治资源相互协调、相得益彰,方可形成制度合力,方可保障村居法律顾问制度更契合少数民族地区村寨实际,进而激发该制度的全部功效,实现其设置初衷。  相似文献   

14.
关于我国少数民族选举制度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少数民族选举制度作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及选举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以及其他法律的规定 ,保障少数民族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并产生代表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一项政治制度。本文首先提出了少数民族选举制度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民族乡制度同为最具中国特色的保障少数民族政治权利的三项政治制度的命题 ,并着重论述了少数民族选举制度产生的依据、产生和发展的历程以及贯穿其中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试论民族法律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法律文化是各民族人们对法律制度、法律规范、法律机构、法律设施以及立法与执法、合法与非法等各种法律现象的认识、了解、看法、态度、价值观念、信仰、期望和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法律意识、法律思想、法律传统的综合.它在形成、发展、变迁过程中,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了不同的作用.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法律文化.当前,我们实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方针,研究各民族不同的法律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民族法制建设现代化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法制建设现代化是我国法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法制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如何推动和促进民族法制建设现代化的发展已成为我国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分析民族法制建设现代化的要素结构和主要障碍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民族法制建设现代化的途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30年我国民族法制建设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族法制建设工作。改革开放30年,是我国民族法制建设不断发展和完善的30年,民族法制建设成就举世瞩目。经过30年的实践和发展,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以《宪法》为基础,以《民族区域自治法》为主干,以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为主要内容,包括国务院及其各部门制定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以及各地方制定的民族方面的法规、行政规章的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法律法规体系和监督机制。本文在回顾30年来我国民族法制建设成就的基础上,探讨了民族法制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民族法制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由国家民委主持编制的《民族法制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明确将依法管理民族事务作为我国民族法制建设的一项主要任务,对于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政府”目标的实现,完善民族法制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形势下,健全民族事务管理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实施立法后评估制度,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建立民族纠纷和涉及民族方面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的应对机制,强化监督检查和问责制度是推进我国民族事务管理法治化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9.
吴斌 《民族研究》2002,(3):14-21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民族法律是构成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民族法律的形式并不复杂,但各国家机关制定并颁布实施的规范性民族法律文件的数量却相当庞杂,涉及内容广泛。因此,开展规范性民族法律文件的规范化和系统化的研究、整理工作非常必要。文章依据法理学原理,结合我国民族立法的实际,对目前开展规范性民族法律文件规范化和系统化工作的必要性、内容、方式和方法及其意义进行了全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论我国民族法学学科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新颁布的《民族区域自治法》是构建我国民族法学基本学科和学科体系的理论基石。本文所论述的民族法学虽然是法学与民族学相互衔接与交叉的学科 ,但该学科的内容主要是指建立在《民族区域自治法》基础之上的、关于多民族国家调整国内民族关系的法律规范的学说。其体系不同于过去从民族学、人类学的视角提出的框架结构 ,而是一门有别于“法人类学”、“法民族学”和“少数民族习惯法学”的新兴法学学科。民族法学作为法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它是在我国不断加强民族法制建设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体现了我国民族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