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国际条件,特别是与亚太地区政治、经济等方面因素密切相关,主要包括: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需要;亚太地区政治与政策环境的必然选择;亚太地区经济增长对投资与融资不断扩大的需求;亚太地区相互经贸合作的促进;中国大陆的推动等几方面因素。本文主要针对这几方面进行了分析,并认为今后继续保持和发展香港与亚太地区紧密的经济合作关系,对保持和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概要地回顾了香港金融发展的历史,指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形成与发展是有多种原因的;进而指出香港和内地在商业和金融方面的关系是一种互为补充的密切关系;从而认为香港金融的发展前景光明,因为香港既有地处亚太中心的地理优势,又有健全的金融管理制度,更有'97回归后,祖国对香港的大力支持,香港的金融发展有着跨世纪的良好机遇  相似文献   

3.
香港回归后 ,经过亚洲金融危机的洗礼 ,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不但没有动摇 ,反而得到进一步的加强。香港之所以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 ,是因为其拥有诸多的金融优势和雄厚实力 ,从对香港和新加坡的比较中 ,不难看出 ,香港在新的世纪里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将以明显的优势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  相似文献   

4.
经过一个半世纪的风风雨雨和数百万勤劳智慧的香港人民的艰苦努力,香港由一个弹丸之地的转口港发展成为经济发达的“亚洲四小龙”之一,倍受世人赞赏。在香港人民创造的一系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中,香港作为世界四大国际金融中心之一的地位显得最为辉煌:世界第三大银行中心、第三大银团贷款中心、第四大黄金市场、第五大外汇交易中心、第八大股票市场。但是与此同时,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的存在又成为香港金融业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对此,我们必须正视并积极采取对策予以妥善解诀。一、问题(-)香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回给全融业发展带…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翔实和最新的资料分析和研究了香港目前的经济状况。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和旅游中心,香港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有其特殊的原因,例如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自由贸易和外汇制度、符合国际惯例的法律法规等,但其面向世界,背靠内地,长期得到祖国的大力支持,是其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香港与内地经济的互补与联动,既为香港的繁荣与发展创造了条件,也推动了内地的繁荣与发展。香港的回归,不仅对香港本身的发展、对港台和香港与内地的经贸关系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对亚太地区乃至整个世界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文章探讨了香港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原因,对香港回归祖国后能继续维持和巩固其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其形成、基本特点和未来前景展望等方面研究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现状和未来;分析了回归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面临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回归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健康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九七”临近,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巩固与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指出依托大陆,巩固和发展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是香港金融业进一步发展的基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9.
香港经济发展方向如何定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兼职教授高博研究香港发展方向定位问题,要从发挥香港的优势出发。香港是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信息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旅游中心。这些优势构成了香港的国际经济的枢纽地位,在服务、促进国际...  相似文献   

10.
97年后如何巩固和发展香港的国际地位香港中港经贸商会会长、港事顾问李秀恒香港目前是世界重要的金融、贸易、转口、资讯及交通运中心。香港的经济发展能够获得上述的国际地位,除了本身的努力及亚太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因素外,自七十年代末期开始,中国实行经济开放改...  相似文献   

11.
香港回归,国人欢腾,世界注目。作为亚太地区文化教育水平较高的地区之一,香港有其特殊的教育制度。本文简要编述了香港教育的历史、现状,展示了香港这个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著名海港城市在教育方面的历史成就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对外贸易、国际直接投资、金融业对外开放三个方面描述了内地经济国际化的进程以及香港对这一进程的参与,并实证地分析了内地经济国际化因素对香港金融业的多种国际金融业务(包括海外存贷款、国际股票债券发行和外汇交易等)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香港利用内地因素发展国际金融中心提出两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分析影响国际金融中心形成和运行因素的基础上,本着易量化、数据容易获得、简洁和与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和运行具有较高相关度的原则,构建了国际金融中心的评估指标体系,然后利用1998-2000年纽约、东京、伦敦、新加坡、香港、汉城、上海和泰国这八个地区与国家的数据,通过回归和参数检验的方法,从实证和统计的角度检验所设计的国际金融中心评估指标体系中的指标对国际金融中心评估的显著性。最后,利用得到的回归模型对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可能性进行预测和分析,发现目前上海离国际金融中心仍有一定的差距,这个距离主要体现在金融方面。上海能否在短期内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关键在于上海的金融业能否迅速发展,提高金融产业的产值占GDP的比重和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和谐亚太战略的形成有国内外多种因素;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安全和环境保护诸方面,具有全面性、重点是加强地区合作、注重运用软实力等特点。它在新世纪新阶段指导中国与亚太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有助于促进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构建和谐世界,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对外关系具有借鉴意义;它是马克思主义国际战略中国化的新成果之一,在当今世界的国际战略领域占有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本文的第一部分,从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和相关服务三方面,讨论了香港金融业对香港经济的作用,特别是详细分析了其与对外贸易、房地产建筑业、制造业关联的历史演变。第二部分,给出了中英联合声明前后,香港金融业与香港经济间定量关系的两个计量经济模型。分析模型的结果,可以看出:随着香港金融业的国际化,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日益巩固  相似文献   

16.
以世界的视野来考察,国际金融中心的出现都有其特定的条件,只有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并使用世界本位货币的发达国家城市才有可能成为区域或国际性金融中心。以这些条件来衡量,发展中国家构建国际金融中心的难度很大。中国必须在保持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以及对金融体系进行对内和对外的双重改革等前提下,选择适合的层级和区位构建国际金融中心,而上海在某种程度上具备了区域金融中心构建的条件。中国面临的是深层的体制改革问题。  相似文献   

17.
经济过度依赖房地产业、房地产业与金融业相互依赖,是香港经济体系脆弱性的根源,这次金融危机使这种脆弱性凸显。金融危机之后,香港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为:调整金融业的服务对象和业务领域,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调整服务经济体系的内部结构,降低经济对房地产业的依赖,将香港发展成为多功能贸易中心;发展高科技产业,提升香港制造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亚太区域经济合作蓬勃发展.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中心.本文主要分析了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及其原因.并论述了中国与亚太的相互依存、相互推动的辩证关系及中国在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地位、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经济背景、金融体制、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四方面对香港和伦敦国际金融中心进行全方位比较,分析香港距离伦敦的差距及不足之处,探寻香港的比较优势和劣势。文中认为香港最大的优势是强大的国家经济背景,未来的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地位可能使香港实现超越。  相似文献   

20.
亚洲金融风暴过后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受到挑战 ,为迎接知识经济与挑战 ,香港决定设立自己的第二板市场———创业板市场。创业板市场的建立 ,将成为中小高科技企业同国际资本联系的纽带 ,推进高科技发展和产业升级 ,对内地经济的发展和改革 ,也会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