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中国现代岩彩画是20世纪在综合了中国传统绘画、日本画和西方绘画部分技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画种。它以矿物颜料为主要绘画材料,继承传统工笔重彩的绘画思想,吸收西方绘画色彩的科学原理,利用岩彩材质表现特长,借鉴西方绘画包括日本画在抽象、构成与装饰等方面的绘画技巧,以特有的造型、色彩、肌理交织而展现视觉美感,极人的强化了绘画的本质特征,丰富了中国绘画的表现力。在中国传统绘画的历史渊源中,色彩原本就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使用矿物颜料进行绘画,在历史上曾处于主导性的地位。无论是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的舞蹈彩陶纹盆…  相似文献   

2.
在心理咨询中,以来访者创作的绘画为中介,根据绘画疗法的原理对来访者的情绪障碍、创伤体验等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和治疗.通过对同性恋个案咨询中绘画疗法的运用,来初步探讨这种投射测验在心理咨询的运用.经过心理咨询,同性恋者走出了心理困境,悦纳自我,能够主动的去完善和构建自我.故得出绘画疗法在同性恋的心理咨询中可以采用,并且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3.
绘画是可以通过静态媒介来显现动感视觉效果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本身并不会运动,但是画家们往往借助绘画中所表现的运动感来表达自己的艺术理念,印象派就是最好的例子。以印象派绘画中光和色的运用为研究视角,对印象派绘画中运动感的视觉原理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印象派绘画中的运动感与视知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我国民间年画艺术这一绘画体裁,有它自身的美学原理。从民俗学、人类学来看,它留有人类早期巫文化的部分痕迹,是部分巫文化的绘画表现,有助于我们阐释中国传统民间年画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关于绘画构图的色调与线条的审美要素林斌法则与原理就其本身来说是不会创作出一件艺术作品来的,它只能将学生头脑中所存在的那些不明确的艺术概念加以修正,并且使之完善。所以法则与原理是学生从事绘画创作的基础。学生在各自的绘画实践的探索中,是不容易得到完善的结...  相似文献   

6.
基础图案的学习应明确图案的规则和原理、表现形式和特点,分清图案和其他装饰、绘画表现形式的差异,运用形式美原理对于图案设计的重要性,重视对不同图案风格样式的形象积累.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空间意识,全然不同于西方人的空间感觉,但若以跨文化视角,尝试以西方艺术心理学图式论和中国古典绘画空间美学观念互证式的阐发,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贡布里希等人的图式论相当圆满地解释了图像艺术风格和历史演变内在心理学规则。它不仅可以说明西方艺术史,同时也可以用来阐述中国古典绘画的空间美学观念。通过对中国绘画中胸中之竹、意在笔先和成竹在胸等传统命题的图式论解释,进而透过中国古典绘画以大观小、以小观大和远三个传统命题所反映的中国绘画的空间图式,不难发现中西美学虽然各有不同的表述,但在一些核心问题上却又殊途同归。可见,借助西方图式说来解释中国的古典绘画空间观,一方面可以说明中国绘画鲜明的特征,另一方面又探究了与其他文化中绘画空间美学相近的图式原理;同时,中国绘画美学独特的空间命题和观念反过来丰富了我们对图式说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达到一种超越异同比较的美学视域融合。  相似文献   

8.
永乐宫壁画艺术中的科学理论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科学技术的角度,总结了永乐宫壁画艺术在创作过程中所运用的科学理论,分析探讨了透视法、比例法等科学技术原理在永乐宫壁画艺术中的具体运用,指出在西方出现科学的绘画理论之前,中国的画家便开始潜心研究自然界的透视现象和比例关系等自然现象,并在艺术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符合空问整一律的科学的绘画理论.  相似文献   

9.
摄影属于二维空间的造型艺术,平面设计课程中的平面构成原理与其有相通性。平面构成中的重复、特异、对比等构成原理可以指导摄影作品的创作;摄影于传统的绘画构图有相似性,又有其特点。  相似文献   

10.
儿童涂鸦,即儿童绘画,非常有特点:形体大多无细节和透视表现,喜用线条描绘,多以圆形、椭圆形等简单形状来概括形体,大小比例无区别。对儿童的视知觉原理进行分析,能够为了解儿童绘画的特点提供帮助。看似随意而为之的儿童涂鸦,实则体现了儿童发展阶段的视知觉特征。  相似文献   

11.
以理工科院校非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的美育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重大历史题材绘画的创作背景、现状及经典作品所包含的美育内涵,从艺术美、精神美、历史美、创新美的角度论述其美育意义。重大历史题材绘画是当代大学生重要的美育资源和思政教育资源,应得到更多的重视,并尝试探讨以之为资源在理工科院校进行美育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2.
依据"龟纹图"对中西方绘画透视效应进行研究,揭示了西方"透视学"的不完整性,即西方绘画透视是以裸视透视范围为界,而工程制图上轴测图则是单独系统;中国传统绘画透视效应则在意识上加大透视反向畸变,并对中国传统绘画透视从裸视透视至轴测透视之间进行科学论述。  相似文献   

13.
王维艺术学思想的最大特点是以“诗”为中介,以艺术功能为基础,以艺术构思为途径,“打通”了诗、书、画、乐等诸种门类艺术。这种具有“一般艺术学”意味的艺术思想是王维儒、释、道三家哲学思想融合的反映,也是整个盛唐时代艺术风貌的呈现。王维的艺术学思想对当下“一般艺术学”的学科建设也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诗与画的融合在唐代取得了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进展,唐代题画诗集中反映出了这种进步。它开创和奠定了题画诗的基本体例,使题画诗作为一种特殊的诗歌品类得以成立。唐代题画诗的开创之功主要表现在:它拓宽了题画诗的诗体范围,各体齐备,改变了前代仅局限于以四言和五言诗的画赞、咏画诗题咏的局面,尤其是以律诗评画,对诗与画的结合有重要的意义;在题画方式方面,出现了自画自题和画上题诗的题画方式,并基本完成了评画赏画手法上的探索;从题画诗人来看,唐代的杜甫、白居易和刘商为后人树立了三种不同意义的典范。唐代题画诗对题画诗本身的发展和中国文人画的形成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作为人类早期的艺术形式,儿童美术在人类艺术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虽然在现阶段,儿童美术还不足以与成人美术平分秋色,但它已经渗透到成人美术的创作中,并且同成人美术一起在人类美术中绽放着灿烂的光彩。儿童美术显示的完整性、系统性特征,使其成为与成人美术并列的独立审美系统。  相似文献   

16.
论明中叶吴中诗画同体的发展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文人画的发展,画上留款题诗——诗画同体,作为绘画文人化、文学化的一种表现,自然也盛行起来。明中叶吴中画家的诗画同体形式处于一种历史发展、新变的阶段,而且他们诗画的表现形态因此也受到影响,如诗画综合表现力的增强,诗画“尚意”性等。  相似文献   

17.
试论中国画与油画差异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现存人类远古时代的绘画遗迹来看,无论是洞穴壁画、岩画,彩绘、还是石刻绘画,其所使用的工具、材料、表现的内容、题材、手法及风格等均无太大的东西地域差异.而今天,中国画与油画作为绘画其中的两种形式,二者之间的风格却明显不同.当两个画种同时呈现在我们面前时,视觉感受上的差别是不言而语的.它们之间的根本差别是写意体系与写实造型之间的差别,也是画家表达主观思想情感与描绘客观世界之间的差别.  相似文献   

18.
"翻坝"是过去运河上船只越过横向拦截航道的堰埭的技术。清代乾隆年间马戛尔尼使团描绘了一些有关翻坝的图画,清末民初几位在杭州居住的外国人拍摄到了翻坝的真实场景。利用这些图像资料,结合文本资料,可以在细节上更好地了解这项已经消失了的技术;此外,文章还就图像证史在科技史研究中的运用做了几点阐发。  相似文献   

19.
时装画具有时尚性,代表流行趋势,除了辅助服装设计的基本功能外,还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时装画运用夸张的手法表达设计内容,运用抽象的设计符号阐述设计理念,这与绘画的表达手法极其类似,在很多油画、国画、漆画等艺术绘画作品中可选用时装与模特的题材。时装画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0.
王宗良 《肇庆学院学报》2009,30(1):53-54,58
传统中国画在漫长的发展演化过程中,具有独特的抽象美学性质,它并没有象西方现代主义绘画那样走向极端的抽象,而是与具象性互相溶合,共生共存,在本民族的传统人文思想、书法、文人画三个主要因素的影响下,构成了中国画“半抽象性”的美学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