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代行政伦理思想与现代行政伦理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行政过程中,依法行政与提升行政者的伦理道德具有同等的重要的意义,二者是紧密联系又相辅相成的。那种一味强调依法行政而忽视伦理道德作用的观点是偏颇的。在道德观念多元的时代,道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中国目前出现“道德滑坡”现象,其原因之一就是国家和政府长时间不够重视道德教育,而且多次的政治运动使原有的伦理道德基础遭到破坏。现在人们议论最多是国家干部队伍中的腐败问题,这个问题说到底是行政伦理道德问题。要遏制腐败、提升国家公务人员的道德素质水平,学校课堂上的伦理学教育是其中重要环节。中国社会是伦理型社会,中国古代的政治是伦理政治。几千年来,中国古代哲人提出了丰富多彩的行政伦理思想,这些语言简洁、思想深刻明快的行政伦理观念和行政伦理原则,在今天仍有其不可忽视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仁爱管理思想,是孔子在弘扬中国古代礼乐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发展起来的一种管理哲学。孔子以仁爱为核心所建构起来的管理思想,不仅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长期持续的繁荣产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日本以及东亚地区经济的崛起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仁爱管理思想中所蕴含的超越时空的管理价值,对弥补现代西方管理文化的缺陷,挽救现代人的精神和道德失落、调整情感孤独、自我封闭等心理失衡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仁爱管理思想在融合现代西方管理文化的基础上必然会形成一种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型管理文化。  相似文献   

3.
古代德治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注重道德在政治中的主导作用构成了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对中国道德伦理建设具有积极的规范和导向作用。党中央适时提出“以德治国”的方针,这既是对古代德治思想的继承,更对其扬弃。“以德治国”的思想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4.
春秋战国时代,学术思想空前活跃,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而这百家之中,《管子》就是很重要的一家,虽非管仲所著,却保存了管仲的政治、经济、国事、教育、哲学、管理等方面的思想,并形成了系列理论。在管理思想中,管仲的行政管理思想极为突出,并且付之以实践,取得了良好的管理效果,在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国家行政组织管理思想国家行政组织是一种特殊的行政组织。它是国家按一定目的、任务和系统建立起来的集体,它将若干部门系统地组织起来,对国家事务进行组织和管理。行政组织是国家行政部门为达到预期的…  相似文献   

5.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重要思想,它不仅在中国古代环境法律法规中有所体现,而且升华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观,对当代环境法制建设产生着重要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观,是对“天人合一”思想的充实与升华;当代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的建立,是对中国古代资源可持续利用思想的延伸与发展;“天人合一”思想所包涵的优良环境道德文化,延续至今逐步形成了环境道德的法律化,并促成了环境权的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荀子是中国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在其思想体系中蕴藏着丰富的行政组织思想。他的行政组织思想包括“礼”“法”结合的行政组织控制思想、“贵贱有等”的行政组织等级思想、“尚贤使能”行政组织用人思想、“道德之威成乎安强”的行政组织用权思想。荀子的这些行政组织思想对当今的行政组织管理仍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行政腐败日趋蔓延。因为"权力"与"市场"存在利益交换的空间而法制又不完善,同时又放松了对掌权者的思想道德教育。要防止行政腐败,单纯依靠法律是不充分的。道德是法律产生的基础和价值评价坐标,在道德天平失衡的情况下,法律将形同虚设。因此,"依法行政"绝不能取代"以德行政"。建设现代中国的行政伦理,有必要借鉴我国古代丰富的"伦理政治"思想以及西方国家的行政伦理建设思想与经验。  相似文献   

8.
论行政道德建设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道德问题是行政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建设良好的行政道德,要从制度和机制入手,建设良好的行政道德的约束机制、效益机制和社会环境机制,确定行政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淮南子》对国家治理中的行政管理问题极为重视,秉持黄老道家的立场和理念,形成了深刻、丰富的思想内涵,总体上体现出无为而治的黄老道治理念及精神,其行政管理思想以道家为主,融合法家和儒家的“法度”、“仁义”思想,突显出兼用百家、一体多元的汉代黄老特色,代表了中国古代黄老道家认识的历史高峰,对现代国家治理的良好发展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民惟邦本"是古代民本思想的标志性命题,也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各级行政领导,只有从古代民本思想当中科学地汲取精华,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把亲民、爱民、安民、富民作为自己的职责,才能担负起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