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这是自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以来,对依法治国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实现路径的深化阐述和发展提升,更是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新目标的理论扩展和实施构想,必将成为我国法治史上的里程碑。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法治中国建设目标上,三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法治既是国家治理的基本遵循,也是社会治理的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2.
“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这是自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以来,对依法治国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实现路径的深化阐述和发展提升,更是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新目标的理论扩展和实施构想,必将成为我国法治史上的里程碑。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法治中国建设目标上,三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法治既是国家治理的基本遵循,也是社会治理的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3.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门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重大战略部署,突显法治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适应依法治国的新形势,要求我们不断提升法治能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党员干部足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要自觉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  相似文献   

4.
1979年我国最早提出使人民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意识到法治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基础,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实现政治民主的重要途径。1997年中共十五大报告确立依法治国为基本治国方略。1999年又将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写入《宪法》。十八大明确提出依法治国是中共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相似文献   

5.
高尚全  陆琪 《决策探索》2014,(24):15-17
今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以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主题。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次中央全会当中,第一次将法治作为全会主题。这个消息不仅引起学界的热切回应,也使全社会都感受到党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决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法治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的基础条件,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核心议题,顺天应民、正当其时。  相似文献   

6.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对各级领导干部而言,也是一场领导方法与治理方式的深刻变革。特别是在矛盾多发的社会转型期,要解开繁难复杂的治理方程式,法治是最有效的一把钥匙。现实生活中,一些领导干部法治意识淡薄,人治思想、长官意志严重,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凡事自己说了算,脑子里没有法律这根弦,"仍然痴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表明了我国法治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法制建设应当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其中也包括渔业领域。建设法治渔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渔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全面深化渔业经营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推进渔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贯彻生态优先发展理念的最佳选择,是维护渔民合法权益建设和谐渔区的根本保障。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照"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十六字方针,同推进渔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相比,但也存在渔业立法进程滞后、渔业依法行政水平不高、渔民守法意识较为薄弱等问题,按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精神,结合法治政府建设和渔业现代化的要求,提出了加快立法、加强执法、加大普法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重大任务。工会作为党领导下的重要人民团体。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力量。工会通过坚持依法治会,建立法制化工会;开展普法教育,建设法治文化;积极参与立法,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强化维权意识,落实依法治国等四个方面工作,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咨询与决策》2014,(10):1-1
法是社会利益的平衡仪,是社会矛盾的调节器。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和政府始终把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作为孜孜以求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实现了从“无法可依”到“有法可依”的历史性转变.法治的探索是艰辛的,涓涓细流终究汇聚成河。党的十八大作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部署,强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10.
社论社评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向国内外鲜明宣示,我们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为总抓手,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建设法治中国而奋斗!2014年10月24日《实现依法治国的历史跨越》社论人民日报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最根本的保证在党。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相似文献   

11.
法治精神推进社会治理 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中国的基石,也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最重要标志。伴随着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传统的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面临挑战,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必须善于用法治精神推进社会治理、用法治思维谋划社会治理、用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切实把社会治理纳入法治化轨道,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走过2014"深改元年",在被誉为"深改关键年"的2015年,"十二五"规划即将收官,依法治国方略也将全面推进。中国社会有哪些热点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和期待?热点1依法治国:全社会各领域推进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依法治国提升到全新高度,并提出18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认为,2015年将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在立法、司法、执法等多个环节的改革措施值得期待。——立法领域。2015年年初将公布立  相似文献   

13.
国家法治的进步,更多的是城市法治文明的体现,在广大农村,农民对传统规范的依赖并不亚于国家法律,国家法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只以威慑的姿态存在,尚未融入基层治理。随着法治建设不断推进,农村法治氛围日趋浓厚,村民自治机制逐步完善,农民法律意识普遍提高,法治共识基本形成,已初步具备全面推进农村法治建设的条件。目前农村基层治理法治化面临的困境表现为基层政府主导农村法治发展力不从心、村级组织推进依法治理举步维艰、农民法律意识完成现代转型任重道远、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冲突时有发生。全面推进农村基层治理的法治化应坚持让法治成为农村治理的基本方式的定位,融合政府主导与社会推进两种路径,培育乡镇政府、村级组织、民间组织三类主体,整合农村制度、组织、人力、文化四种资源,构建农村法治化治理大格局。  相似文献   

14.
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科学立法是前提、严格执法是保障、公正司法是生命线,法治建设的成效如何则要看全民守法的情况如何。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同时强调,"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这些论述深刻阐述了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党员干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要自觉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高级干部尤其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党员干部素质能力提出的新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6.
行政法治的保守性与深化改革的创新性,行政法规的滞后性与社会治理的扩展性,行政法规的僵硬性与社会发展的多变性,执法单位的趋中性与边缘地域的离散性,行政法治的规范性与高压考核的指令性等之间的矛盾对立关系,是全面推进我国基层政府依法行政的时代困境,已严重制约了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举措,必须破除化解。推进基层政府全面依法行政必须把握行政法的宗旨与法理,要有一盘棋思想,不能断章取义,更不能机械推进,否则就难以实现预期目标,甚或被动应付、南辕北辙。  相似文献   

17.
正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中国的基石,也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最重要标志。伴随着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传统的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面临挑战,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必须善于用法治精神推进社会治理、用法治思维谋划社会治理、用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切实把社会治理纳入法治化轨道,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国法治建设主题经由"法治国家"(1997年)、"法治政府"(2003年)的经年深化后,亟须落脚于法治社会建设,以扭转法治单极治理所面临的困境,实现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协同推进。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对  相似文献   

18.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科学立法是前提、严格执法是保障、公正司法是生命线,法治建设的成效如何则要看全民守法的情况如何。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同时强调,“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这些论述深刻阐述了守法意识、法治精神在法治中国建设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请神,全面推进依法治省,既是我们落实依法治国的必然责任,又是我们把全省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项事业、各个方面全面纳入法治轨法,加快现代化河北建设步伐的迫切需要。全面推进依法治省,是发展社会主义民王政治的需要,是发展社会王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强化社会治安、保持社会稳定的需要。依法治省,健全和完善三法是前提。要以经济立法为重点,把改革、发展的重大决策同立法结合起来,并完善法案的起草和审议制度,认真调查研究,努力提高立法质量,使各项地方性法…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提出了关于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标注了我们党依法治国的新高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全会强调,"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之一,是迄今为止人类能够认识到的最佳治国理政方式。依法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