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86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试验组(43例)。住院期间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出院后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干预,试验组给予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出院6个月后的血气指标、肺功能及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的变化。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氧分压(PO_2)、二氧化碳分压(PCO_2)及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吸症状、活动受限及疾病对生活影响的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6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PO_2及MMEF、FVC、FEV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呼吸症状、活动受限及疾病对生活影响的评分及PCO_2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可以促进COPD患者肺功能的恢复,改善血气指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病管理应用于稳定期慢阻肺患者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慢阻肺患者80例出院后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40例)和试验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出院指导与电话随访,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行全面科学的慢病管理,6个月后对比两组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m MRC)、慢阻肺评估测试(CAT评分)。结果试验组肺功能指标中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血气分析指标中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m MRC评分、CAT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通过慢病管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和血气分析指标,缓解临床症状,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的应用效果,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6例,参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常规医疗服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对比两组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6分钟步行距离(6MW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症状评估量表(CAT)分级、呼吸困难量表(m MRC)分级、服药依从性及不良反应和再住院情况。结果发现:观察组干预后FEV1%pred%明显高于对照组,6MW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干预后CAT评分及m MRC分级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干预后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失眠、腹胀、恶心呕吐发生率及再住院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果表明: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可有效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服药依从性,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4.
健康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影响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循证护理角度探讨健康教育对.陧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影响。方法:检索主要医学数据库。按一定标准筛选文献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软件从遵医行为、圣·乔治呼级系统问卷(SGRQ)评分、肺功能检查、知识掌握、住院天数、住院次数、就诊次数、6分钟步行测试等8个方面进行Meta分析。结果:在遵医行为、SGRQ评分、肺功能检查(FEV1/FVC%)、住院天数方面健康教育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在肺功能检查(FEV1、FEV1%)、知识掌握、住院次数、就诊次数、6分钟步行测试方面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目前医护人员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的健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治疗效果。但在有些方面还不尽如人意.还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健康教育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功能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COPD)呼吸功能、肺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收集因COPD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0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将105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2例实施常规训练措施,康复组53例实施肺功能康复训练。训练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FEV_1/FVC%、呼吸肌表面肌电图(RMS)、呼吸困难评分(MRC)、6min步行测试(6MWT)。结果治疗后康复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FEV_1、FVC、FEV_1/FVC%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P0.05);康复组患者的表面肌电图RMS及6MWT高于对照组,MRC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功能康复训练对COPD患者肺功能康复效果显著,可提高腹部呼吸肌肌力,改善呼吸功能,提高运动耐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6分钟步行运动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 20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治疗组进行6分钟步行运动和常规药物治疗4个月,对照组实行常规药物治疗。对比两组试验前后脉搏波传导速度(ba PWV)和踝臂指数(ABI),了解试验前后有无差异,并随访两组间心脑血管事件(脑卒中、死亡)发生率有无差异。明确6分钟步行运动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预后有无改善。结果 6分钟步行运动组治疗后脉搏波传导速度(ba PWV)减慢;两组治疗后均随访1年,6分钟步行运动组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10.8%vs25.5%,P0.05)。结论 6分钟步行运动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预后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社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营养状况对生活质量评分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底前在沈阳市于洪区某街道门诊注册登记的(COPD)稳定期患者63例,入选对象接受了生活质量[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估和临床营养学指标[体重指数(BMI)、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中点围(MAC)、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蛋白(PA)和总淋巴细胞计数(TLC)]检测。结果 63例社区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平均SGRQ总分为59.30±12.44分,生活质量较好组(SGRQ总分59.30分;36例)的各项临床营养学指标(BMI、TSF、MAC、Alb、PA及TLC)均明显优于生活质量较差组(SGRQ总分≥59.30分;27例;P0.01,P0.05)。结论社区老年COPD患者营养状况对生活质量评分影响明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呼吸困难程度与体重指数的关系。方法 76例COPD稳定期患者按体重指数(BMI)分为2组,BMI<21kg/m2为低体重组,BMI23kg/m2~25kg/m2为正常体重组,每组各为38例,比较两组肺功能障碍和呼吸困难的发生率,分析BMI和肺功能及呼吸困难的相关性。结果低体重患者比正常体重患者呼吸困难发生率高,两者统计学有差异(P<0.05);两组肺功能FEV1(%)Pred,FEV1/FVC(%),MVV差异有显著性(P<0.05),正常体重组明显高于低体重组。结论 COPD患者的体重指数和肺功能及呼吸困难有一定的相关性,改善COPD患者的营养状况,有利于COPD患者改善肺功能和呼吸困难,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浆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检测在老年急性呼吸困难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70例老年急性呼吸困难患者分为心源性呼吸困难组及肺源性呼吸困难组各35例,入院后立即检测患者血浆NT-proBNP,30分钟出结果,治疗后呼吸困难缓解时再次抽血化验NT-proBNP。结果治疗前心源性呼吸困难组NT-proBNP明显高于肺源性呼吸困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随着呼吸困难缓解、心功能改善,心源性呼吸困难组治疗后NT-proBNP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源性呼吸困难组NT-proBNP下降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NT-proBNP对老年急性呼吸困难快速、准确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心力衰竭的治疗评估、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长期延续性护理改善老年卵巢癌出院患者特异性生活质量评分。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老年卵巢癌患者95例,按出院时间随机分为长期延续性护理(48例)和对照组(47例)。前一组另行长期延续护理干预,6个月后进行"卵巢癌治疗功能评估问卷(FACT-O)"评估。结果长期延续性护理组FACT-O问卷中躯体状况、功能状况、社会及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卵巢癌特异模块等维度分及术FACT-O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长期延续性护理可以显著改善老年卵巢癌出院患者特异性生活质量评分。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氨基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57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组)和57例老年AECOPD患者(AECOPD组)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NT-proBNP水平与肺功能指标,并研究老年AECOPD患者NT-proBNP水平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相比于COPD组,AECOPD组患者的NT-proBNP水平明显更高,差异显著(P0.05);AECOPD组患者的PEF、MMEF、FVC、FEV1、FEV1/FVC明显更低,差异显著(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老年AECOPD患者NT-proBNP水平与PEF、MMEF、FVC、FEV1、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呈负相关性。结论老年AECOPD患者NT-proBNP水平与肺功能指标呈负相关性,且NT-proBNP在区分COPD和AECOPD方面具有优异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老年肺心病患者高危死亡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肺心病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8例住院老年肺心病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1.死亡组平均年龄、病程、吸烟指数、体重指数(BMI)、入院时氧合指数(PaO2/Fi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l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和FEV1/用力肺活量(FEV1/FVC)与缓解出院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2.缓解出院组以单纯性酸碱失调为主,且以呼酸为多,而死亡组主要表现为混合性酸碱失调.结论测定相关指标,加强监护与治疗,对老年肺心病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强化本体感觉训练对踝关节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初次发病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包括躯体平衡、重心转移训练、关节活动范围训练、步行步态踝关节摆放位置训练等,每次训练时间为30分钟,每周治疗5次,共2个月。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增加BIODEX S4等速动静态平衡训练(姿势稳定性训练、稳定性范围训练、重心转移训练),连续治疗2个月,每周治疗5次。治疗前后分别采用6MWT对患者步行能力进行评估;运用Berg平衡量表评估患者平衡功能;利用改良Bathel指数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患者6MWT,Berg平衡,MBI测试结果均提示两种治疗方式都可以改善患者步行能力、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P0.05),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强化本体感觉训练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踝关节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患者接受糖皮质激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患者96例,随机分组,分别予以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常规组)和糖皮质激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联合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EV1,FVC,IC/TLC水平,CAT症状评分对比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有相对更高的FEV1,FVC和IC/TLC水平;且联合组的CAT评分为17.14±1.65分,较常规组低,生活质量相对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患者予以糖皮质激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效果确切,能有效促进肺功能改善和生活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训练联合舒适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择84例老年COPD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42例。对照组给予舒适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舒适护理和综合康复训练联合干预,干预时间均为4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和自我效能。结果干预后,两组FEV1、FEV1%和FEV1/FVC均升高,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CAT评分均下降,研究组低于对照组;自我效能评分均升高,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综合康复训练和舒适护理联合干预的老年COPD患者的肺功能明显改善,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临床应用推广价值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自我护理水平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特异性生活质量问卷评分影响。方法连续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96例,入选对象均接受了自我护理能力量表和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LHFQ)评估。结果 96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总分为(45. 81±10. 33)分,我们将自我护理能力总分≥45. 81分患者设定为自我护理水平高(自我护理水平高组,58例,60. 42%),另将自我护理能力总分45. 81分患者设定为自我护理水平低(自我护理水平低组,38例,39. 58%)。自我护理水平高组的身体领域、情绪领域、其他领域和MLHFQ总分均明显低于自我护理水平高组同期评估结果(P 0. 01)。结论自我护理能力高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特异性生活质量问卷评分较理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对老年慢性心衰(CFH)患者自我护理行为评分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老年CFH患者82例,根据入选时间分为健康教育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了我科CFH常规护理,健康教育组另行住院期间及出院后健康教育干预,入选后及6个月时评估"自我护理指数量表(SCHFI)"相关指标。结果首次评估两组患者SCHFI量表各维度分及总分均无明显区别(P0.05),6个月后两组患者自我护理维持、自我护理管理、自我护理信心维度分及SCHFI总分均明显高于首次评估值,健康教育组上述各维度分及SCHFI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期结果(P0.05,P0.01)。结论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老年CFH患者自我护理行为评分。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马来酸茚达特罗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间本院收治的9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依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氧疗及抗感染、祛痰、镇咳等基础治疗,并给予噻托溴铵粉雾剂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马来酸茚达特罗吸入粉雾剂吸入治疗。两组患者基础治疗疗程根据病情决定,吸入药物均应用2月。(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2)采用6分钟步行试验(6MWT)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运动耐力水平;(3)采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FEV_1、FEV_1/FVC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两项肺功能指标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6MWT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6MWT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CAT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AT评分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使用马来酸茚达特罗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老年GOPD患者进行全身呼吸操训练方法对改善患者肺部的通气功能,提高呼吸的效率(换气运动和改善呼吸方式)的护理效果。方法通过评估患者病情,取得合作,先指导患者练习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再结合全身呼吸操训练,根据患者需求设定每天练习的时间和次数,并做好就诊记录。测定患者呼吸操前后的肺功能的变化、日常生活能力,随时监测血氧饱和度的情况。结果肺活量(FVC)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与肺活量(FVC)之比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训练后血氧饱和度仍然在90%以上;呼吸困难程度在2级以上;日常生活能力较前提高。结论通过正确指导患者进行全身呼吸操的训练,患者的肺功能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也提高了运动耐力,减少了残气量,改善了气体交换,改善了肺通气功能并延缓了病情进展,提高日常生活质量和(或)延长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水平影响,为临床患者治疗提供借鉴。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CAP患者12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4例,患者均进行基础治疗,包含保持电解质、酸碱平衡、止咳平喘、化痰和营养支持等,对照组行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行莫西沙星治疗,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状况;收集治疗前后患者早晨空腹静脉血5ml,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可溶性髓系细胞表达触发蛋白-1(s TREM-1)、C-反应蛋白(CRP)、骨膜蛋白及降钙素原(PCT)含量;观察患者肺功能改变状况,肺功能仪检测治疗前后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容积(FEV1)及FEV1/FVC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 19%,高于对照组的75. 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s TREM-1,CRP,骨膜蛋白及PCT含量较治疗前、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EV1,FVC及FEV1/FVC较对照组、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疗期间观察组有4例患者出现恶心,3例患者出现腹泻,总发生率为10. 94%;对照组有2例发生皮疹,2例出现腹泻,4例出现恶心,总发生率为12. 50%,两组不良反应状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莫西沙星较左氧氟沙星对老年CAP患者疗效显著,可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含量,改善肺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