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国农民乡土主义取向的社会变迁——以昆山周庄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案的选择及研究方法本论文是由“传统与变迁:中国农民的社会心理”课题的一个子课题“中国农民的传统性与现代性——江苏昆山周庄镇调查”成果的一部分写成的。“传统与变迁:中国农民的社会心理”课题组之所以择定昆山周庄镇和北京“浙江村”为研究对象,是因为这...  相似文献   

2.
徐亚妮 《兰州学刊》2009,(8):158-161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誉称。“礼”是中国传统道德建设和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贯穿了整个中国伦理学的发展。在现代社会中,重视和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以礼仪教育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切入口,崇“礼”尚“礼”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学校综合教育素质的提高,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3.
袁洪亮 《云梦学刊》2003,24(3):46-48,89
郭嵩焘在办理洋务、出使西洋的过程中,初步分析、引介了“开放”、“求实”、“重商求利”等对西方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心理和行为方式,并以此为参照标准,批判了“闭目塞听、妄自尊大”、“粉饰作伪”、“虚文”、“浮躁”等中国传统的落后社会心理,为中国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潮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对于近代先进知识分子思想的研究,人们在谈论其产生的历史条件和历史原因时,往往多涉及相关的经济状况和政治形势,很少分析这个特殊群体的社会心理,这也是近代先进知识分子思想研究不能深入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试图对中国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作些探讨,以求有助于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深化。急躁心理中国近代先进知识分子,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出于富国强兵的良好愿望,而产生了强烈的超越意识。超越就是超过西方。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并未用“超越”这个词,但类似的词语如“制夷”、“驭夷”、“驾乎其上”、“制胜”、“并立”、“争…  相似文献   

5.
微信红包具有政治心理学、政治社会学、社会治理学意义。红包产生即时性“领袖”与群众心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心理、政治犬儒心理、群体无意识心理和政治感恩心理。红包是产生社会边缘性权力的重要原因,是社会边缘性权力的粘合剂。红包对社会治理学产生重要影响,是微信共同体自治的重要动力。红包政治心理影响和决定社会边缘权力、影响社会自治。红包政治社会学对中国政治社会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基础性、微观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秩序情结”是我国民族传统的一种深层的心理状态。如果说中国传统社会的社会秩序是以伦理道德特别是家庭伦理道德为基础,现代社会的社会秩序的建立与维系则是以法治为基础。当代中国并不是一个传统社会,而是一个从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急剧变迁的转型社会。“秩序情结”对我国的社会转型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我们要使“道德秩序情结”和“法律秩序情结”良性互动,使其促进社会转型的平稳进行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避免其对社会转型速度的阻滞和引起社会动荡。  相似文献   

7.
“人格”不仅是个心理学问题,更是非常重要的社会学问题。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与整个社会的真实状况之间,往往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由于以往的理论家主要是在心理学框架内和“个人定向”(Individualistic Orientation)的方法论指导下来探讨“健康人格”的基本特征,致使已有的理论认识对宏观的人格问题尚缺乏足够的解释力和影响力。随着学科交叉与综合趋势的加强及其优势的日益显现,尤其是随着服务于人类健康的医学科学在理论法则上从“纯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尚礼文化,推崇价值理性与内省精神,注重以“礼”为规范的社会、伦理秩序。这种超稳定的文化结构同时也具有很大的历史惰性。而现代文化在本质上则是一种尚力文化,崇尚工具理性与扩张精神,信奉以“力”为裁判的竞争法则。后者在推动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导致了人文精神流失、社会价值混乱等一系列副现象。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如何继承尚礼文化的优良成分、克服尚力文化的固有弊端,在尚力与尚礼之间建立一种有机制衡关系,这是为一个健全的现代社会提供必要的动力机制和规范机制的必由之路,也是事关中…  相似文献   

9.
权力腐败行为的社会心理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力腐败”是一种出于私利而对公共权力的非公共运用。它是世界各国政治机体中普遍存在的毒瘤,直接威胁着全球的政治秩序和社会稳定。社会心理因素是导致权力腐败的直接内在原因,从心理的层面上透视腐败行为产生的原因,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治理各种权力腐败现象。中国社会中存在的腐败行为可分为集体腐败、群体腐败和个人腐败。权力腐败行为的社会心理,在最终作出腐败行为以及在整个社会上导致腐败现象严重恶化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催化作用。它通过心理互动、心理沟通,使各种消极的社会心态和腐朽思想不断滋生蔓延,从而形成一种共同的心理尺度和社会心理环境。因此,要把反腐败斗争落到实处,必须注意消除种种导致腐败行为最终发生的“腐败心理”。  相似文献   

10.
“自我”是中西方文化比较的热点之一,也是文化撞击给中国文化提出的严峻挑战,更是中国文化现代化的重要课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对中西方文化“自我”设计的原理有一个清晰、客观的认知与把握。本文的努力就是通过东西方文化“自我”形态的比较,探索建立现代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自我观。人情主义与中国文化的“自我”设计中国文化在关系中确立自我,认为自我是各种关系的复合体。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自我确立的心理机制是什么呢?抽象的“生物我”如何变成具体的社会我呢?为此,传统文化设立了这种个体心理与社会互动的机制:面子与耻。面子与耻是中国文化十分突出的文化现象,凡是留心观察中国人行为的人,几乎都认为支配中国人社会生活的一个核心原则是面子观念。林语堂在《中国人》中认为,统治中国的三女神是“面子、命运和恩典”。而三女神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文化英雄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文化的一种中介性存在,“中国文化英雄”在中国文化的价值形成和社会政治运作方面,始终起着导向性、支配性作用。但由于它缺乏一种明确的独立的社会存在形式,所以,不论在学术研究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中,它的重要性都长期被人忽略。本文的基本目标之一,是把中国文化英雄作为核心概念,指出文化英雄是一种象征性的存在,是一种文化的价值承载者;论述了作为文化概念的英雄形象与文化价值、文化结构的关系问题,为学术界、思想界提供一种理解中国人、中国文化的新思路和新角度。  相似文献   

12.
从"中国传统特色"到"中国当代特色"的发展,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中国传统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当代特色社会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是中国传统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当代特色社会主义.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发展,必定还要产生新的"中国当代特色"具体理论形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同时也不断扩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外延.  相似文献   

13.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即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同实际相结合的切入点之一 ,只有把马克思主义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才能成为实践的指南 ,达到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制定民法典的指导思想及其体系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国内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外成功的立法例 ,为我国制定民法典创造了条件 ,特别是我国法律文化、科技发展及民法自身发展变化趋势 ,奠定了我国民法典制定的指导思想。其表现为从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的国情出发 ;从我国法律传统和法律文化出发 ;反映科技发展对民法的要求 ;符合当代民法发展的总趋势。由此决定我国未来民法典的体系可采用七分法 ,即分为七编 ,分别为总则、人格法、亲属法、物权法、合同法、继承法、侵权法。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哲学属于全人类的精神财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传统哲学博大精深、内容极为丰富 ,它有中国特有的思维方式、理论形态、价值取向、精神意境和语言风格。我们哲学思维的个性 ,也就是我们哲学理论的价值。我们的哲学并不仅仅是我们的 ,它也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在对待中国哲学的问题上 ,总有许多人为的框框限制我们的思想。我们研究中国哲学就应该从中国的历史情况和特有的文化形态出发 ,按照中国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中国的哲学传统 ,这样才能真正把握中国的哲学精神 ,理解中国哲学的特有价值。中国哲学的价值 ,主要就在于思维的独特风格和理论的特有意境。发扬中国哲学的传统 ,认识这一点是最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加强人民调解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人民调解制度是一项富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是我国司法制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法律法规赋予其明确的法律地位,社会实践使它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强人民调解工作。本文从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的重要意义入手,从夯实基础、创新方法、建立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可资借鉴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秦磊 《学术探索》2011,(4):39-42
随着中国对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国家直接投资的增加,了解中资对东道国经济的影响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本文选择了越南、柬埔寨和老挝三个国家中主要的中资投资行业,分析了投资对东道国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并得出结论:中国投资对次区域三国具有积极的直接影响,但间接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冯今源  胡安 《河北学刊》2002,22(5):18-22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国宗教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舞台上扮演何种角色,占据怎样的社会地位,发挥怎样的社会作用?我们应该如何全面正确地理解和贯彻执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作者希望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能有利于我国宗教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有利于我国宗教界再有一个更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19.
董淮平 《北方论丛》2007,(5):99-103
在孙中山先生庞大而复杂的思想体系中,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大体可通过三个层面得以展示:一是对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定位;二是对于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的首肯;三是对于中华传统道义价值的体认。孙中山对中华传统文化之认同,不仅仅出于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明热爱的情感,更是回应民族生存危机的策略表达。他将传统的"宗族"组织架构、"忠"之准则、"王道"观念等等,通过切合时局的新内涵的灌注,转换成有助于推动现代国家建设的积极因素。孙中山思考问题时的"西方"与"中国"双重知识谱系的作用,使之有能力去完成将现代化理念楔入中华传统符码的转换。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十分关注群众文化问题,形成了内涵丰富的群众文化观。中国共产党的群众文化观经历了长期的历史演进,其历史演进的过程,深刻地反映了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动,体现了中国先进文化的主旋律。中国共产党的群众文化观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具有卓越的价值。它为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提供了价值坐标,为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思想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