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在全国各地全面启动,我区的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现。因此,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而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  相似文献   

2.
卢国才 《科学咨询》2004,(24):20-21
我国改革开放已有25年多了,教育改革仍方兴未艾.在教育思想正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发生根本性转变的形势下,我县又隆重推出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人事改革.如何在系统的改革中当好一位中学校长?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我曾在两所中学当过校长,共有9年校长经历,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一定要把校长工作看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抓好系统的各个要素.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一些基本方略供商榷.  相似文献   

3.
一、要把学生看作“人”教育观念的核心是学生观,如何看侍学生,如何看待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的作用,是时代发展对每个教师提出的最为重要的问题。现代社会注重人本身——人的潜能、人的发展、人的个性和人的价值,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学生观,即把学生仅仅看作是学生变为把学生看作是“人”。把学生看作“人”而不仅仅是学生,那么,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关注的就不仅仅是学生的认知活动,教师在任务就不仅  相似文献   

4.
声势浩大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贵州省赤水市已经推行了三年,这三年里,广大的教育行政管理人员、中小学教师在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教育评价、教育管理等方面都作了可贵的探索。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是在寻求“教育的理想”,实现“理想的教育”。1、“课程改革”要实现的“教育理想”是:通过教育改革实现——“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果把这个“教育理想”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否成功”的衡量标准,我们这三年的改革做得还很不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失败的”和“很不够的”,“失败的”和“很不够的”改革还…  相似文献   

5.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真正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真正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式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平等参与、展现自我的机会。并且能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作为课程改革浪潮中的一名语文教师,就应该在自己的语文课堂中  相似文献   

6.
当前,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在全国各地全面启动,我区的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现.因此,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而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新课程在课程的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管理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所以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和目标推进教学改革不仅是必然的,更应该作为课程改革的先导和前提条件.而教学改革的关键是用创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教学观念对教学活动起着指导和统率作用.如何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观念,搞好教学工作,不断深化教学研究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面对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的全球化,培养具有良好素质和竞争力的新一代,是事关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大事,也是基础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之一.随着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文件的颁布,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已成为我国教育研究中的一个聚焦点.近十年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教师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转变的前提下,出现了一些可喜的变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相似文献   

8.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评价改革已经成为了一个热点和焦点问题.如何把评价改革的研究做到实处,让评价真正为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成长,促进和提高素质教育水平服务,是我们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田径课程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主要课程之一,更是中学体育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它包含较多的项目,涉及到错综复杂的技术,学生学起来很容感到枯燥乏味。其实,田径课程的内容不光是具有教育的功效,更多的是起到健身的作用。不过田径一直以来都被大家看作是竞技运动的项目,忽略了本身具有的健身功能。所以,对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学进行深入的改革和研究,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革,会对构建合理的田径课程结构,培养高素质,具备创新能力的、有自身特点的综合性体育人才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高中教育阶段,让中学生了解人口、环境等对未来的影响,培养他们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已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进行的教育活动内容。新一轮课程改革前人口教育主要从人口学的角度编制的课程,它的特点是学科化较强、比较注重知识传授;课程的内容未与现代社  相似文献   

11.
中学教师素质滞后,是当前阻碍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突出的问题,这个问题虽然在我国长期以来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在同一时期的不同地域所存在的程度、特点也不同, 但在我国政治经济、科学文化事业高速发展的今天,就显得尤为突出,而且已经影响和制约着教育的改革发展。目前教育改革正处在关键阶段,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够得到高度重视和有效解决,必将对我国的教育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损失。  相似文献   

12.
新课改将引发一场基础教育教育深刻的革命,教育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即学校的管理者、教师和学生。要实现改革的目标,除了新课程标准的制定、新教材的编写外,更关键的是如何让施教者接受新的课程理念、理解新课程,从而把理想的课程转变为现实的课程。因此教师是变化的核心因素,是课程改革成败关键。新的课程改革中,教师将与新课程同行,教师将在新课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并将这种发展的成果用于新课程的建设。教师的角色定位和教学行为是决定新课改成败的关键。为在了适应新课改,教师  相似文献   

13.
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课程集中反映了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体现着教育的价值取向,制约着教育的活动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因此,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可以称之为一场学校领域的“革命”。课程改革也是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学校的课程改革是整个课程改革的前沿。学习、研究、探索、实验课程改革是目前学校教育改革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迄今为止,我们把对改革的态度看作是社会客观地位的从属物,隶属于一定社会集团。但在实际上,人们与改革有关的观点和行动依赖于许多个人状况。 例如受教育程度和技能水平,对社会发展进程信息掌握的程度,个人工作性质和政治经历,阅历的广度,以及对个人、集团和社会利益认识的深度都有重大关系。个人的  相似文献   

15.
陈春 《管理科学文摘》2008,(24):126-126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和学习方式在全国展开,美术课程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一员,责无旁贷。素描教学是美术课程的主要内容之一,应走在课程改革的前列。  相似文献   

16.
谭顺福 《科学咨询》2004,(12):44-45
新课改将引发一场基础教育教育深刻的革命,教育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即学校的管理者、教师和学生.要实现改革的目标,除了新课程标准的制定、新教材的编写外,更关键的是如何让施教者接受新的课程理念、理解新课程,从而把理想的课程转变为现实的课程.  相似文献   

17.
在高中教育阶段,让中学生了解人口、环境等对未来的影响,培养他们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已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进行的教育活动内容.新一轮课程改革前人口教育主要从人口学的角度编制的课程,它的特点是学科化较强、比较注重知识传授;课程的内容未与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相联系、离学生生活较远;未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出发;没有学生参与、探究、动手的课程设计理念,这些缺陷说明人口教育课程资源有待重新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18.
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课程集中反映了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体现着教育的价值取向,制约着教育的活动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因此,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可以称之为一场学校领域的"革命"。  相似文献   

19.
雷静 《科学咨询》2008,(24):69-69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把培养学生的情感列入课程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更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秦大培 《科学咨询》2005,(12):34-35
2003年,忠县进入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行列.近两年来,我们对实验学校方案的制定、教师的培训、活动课的开展、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保障制度的建立等方面进行了统筹规划、重点突破,采取"边实验、边培训、边总结、边提高"的方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由实验、推广阶段逐步过渡到普及阶段,为了使这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我想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为题,对全县前阶段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情况进行总结与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