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山东省潍坊市国土资源局、市发改委、市财务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统计局联合下发《潍坊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考核办法(试行)》,建立科学考评体系,每年对各县市区节约集约用地情况进行考核。考核采用量化办法,设置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状态评价(土地利用强度)、动态评价(增长耗地)和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三方面内容。评价结果分别赋予权重值,最后计算总分值。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状态评价由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介绍广东韶关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技术与方法,通过对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为开发区土地利用动态监控及有关政策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通过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测算,明确开发区用地潜力规模和分布,为开发区扩区升级提供考核标准,促进开发区土地的科学合理、节约集约利用.  相似文献   

3.
节约集约用地,已成为缓解我国土地供需矛盾的必然选择,是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节约集约用地的内涵,指出了我国城市和农村土地利用中存在的粗放低效利用问题,重点研究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具体途径以及我国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障碍因素。研究内容将有利于加深对我国目前的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面对土地资源日趋紧张的现状,如何化解有限土地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困难?广元市国土资源局党委书记、局长赵俊普给出了明确的回答:"近年来,我们坚持以集中推进集约,以集约聚促进节约,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创新机制,通过清理盘活闲置土地、增加发展空间,建设工业园区、提高工业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效率等有效举措,实现了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低效向节约集约利用的全新转变。"盘活闲置土地保障重点项目用地在经济发展提速,用地需求持续增长,用地指标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为尽量满足经济建设日益增长的用地  相似文献   

5.
面对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紧张、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实际情况,浙江省余姚市积极探索节约集约用地新模式,大力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为经济增长积蓄发展后劲.2006年以来,该市通过挖潜、集聚、盘活、监管等有效举措,共节约土地5000余亩,盘活存量土地2100亩.  相似文献   

6.
武胜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管住总量、严控增量、盘活存量、节约集约"的原则,积极盘活利用闲置土地,使土地、资本、劳动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实现优化组合,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促进土地利用方式转变,新增亿元GDP消耗建设用地面积下降。一是加强用地预审和监管,提高建设项目用地准入门槛。优先发展高科技及单位用地产出率高的产业,对投资强度、建筑容积率、非生产用地比例达不到要求的,相应核减用地面积。截至目前,该县已对龙海印务环  相似文献   

7.
《厦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项目成果日前通过国土资源部组织的专家组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成果符合目标要求,同时对"金包银"工程在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方面所发挥的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技术方案》(2006年度)(试行)具体实施过程中与城镇规划的协调衔接给予了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8.
宜宾市是川南重镇,地处三江纵横交汇处,可用土地资源相对有限,全市耕地面积731万亩,人均耕地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近年来,面对耕地保护难和用地保障难的"两难"局面,宜宾市高度重视节约集约用地,通过积极探索和实践,形成了"致力挖潜、良性循环"的节约集约用地模式.目前,全市已有9个区县通过了土地主导型国土资源集约节约模范县创建工作验收,化"两难"为"双赢"的格局在宜宾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9.
完善内部导向机制构建共同责任机制 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潘文灿 以节约集约用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和提升产业结构,关键问题在于建立长效机制,让用地单位,设计单位和个人能够自觉地或者不得不节约集约用地,让各级土地管理部门能够以此为责任,保护好和利用好土地.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土地资源短缺的宏观背景下,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对土地特别是非衣建设用地的需求也随之加大,致使人地矛盾尖锐。本文从促进城市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的原因分析入手,提出了一些严格控制城市建设用地、促进城市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和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民众多方通力合作,需要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文化伦理建设等多种途径共同促进.如何准确、科学、客观地评价工业企业用地效益,是实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基础和前提,对促进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乃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都有着十分重大的作用.文章分析了天科煤化工业园建设用地主要指标控制情况、节约集约用地模式及取得的效果,提出了规范工业企业节约集约用地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土地资源不可再生.而土地资源匮乏又是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因此,如何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当是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近年来,隆昌县积极盘活存量土地,从挖潜、整合、节约集约利用上找出路,在没有取得一宗新增建设用地的情况下,不仅为招商引资、工业项目提供了用地保障还盘活了各类存量土地1004.16亩.这样的奇迹,是如何创造的呢?  相似文献   

13.
为认真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促进建设用地的集约节约利用和优化配置,提高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的管理水平,国土资源部2004年出台《工业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并于2008年进行修订。控制指标是对工业项目及其配套工程在土地利用上进行控制的标准。指标下发实施几年来,在合理供应建设用地,切实提高工业项目用地集约利用水平、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人均耕地全国最少省份之一的福建着手构建保障发展用地、耕地保护、和谐征拆、节约集约用地和土地执法监管五大共同责任机制,推动土地利用方式根本转变,确保"十二五"实现单位GDP耗地降低30%和耕地占补平衡目标.  相似文献   

15.
如何盘活利用好有限的用地空间?浙江省绍兴县在原有的"亩产论英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节约集约用地机制,针对部分工业企业存在闲置土地的实际,采用"市场调节、源头管理、跟踪督促、综合验收"这"四法",倒逼工业企业节地挖潜。去年,全县盘活闲置土地面积4052亩,今年上半年又盘活闲置土地1200亩,全年预计可盘活3012亩。  相似文献   

16.
《厦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项目成果日前通过国土资源部组织的专家组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成果符合目标要求,同时对"金包银"工程在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方面所发挥的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技术方案》(2006年度)(试行)具体实施过程中与城镇  相似文献   

17.
“节约集约用地要在机制上取得突破”是“双保工程”2010年行动的五大重点任务之一。节约集约用地已成为社会共识,各地也探索出了一系列有效的做法与经验,但在实际中仍然存在土地利用粗放和浪费现象,需要我们从机制设计上有所突破和创新。  相似文献   

18.
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稀缺,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是我国目前的客观国情。这个时期的突出特点就是用地量大,保护与保障矛盾突出。客观需求强劲的同时,土地浪费现象也很严重,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加剧了土地供需矛盾。切实保护耕地,大力促进节约集约用地,走出一条建设占地少、利用效率高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土地利用新路子,是关系民族生存根基和国家长远利益的大计,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我国节约集约用地的潜力很大,从土地资源和利用的现状分析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一是重大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规划之间统筹不够,而且与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衔接不够,节约用地的潜力很大;二是不少建设规划用地规模、用地标准过宽,节约用地的空间很大;三是大中小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增长不协调,现有建设用地没有充分利用,综合承载力尚需大大提高;四是工业用地比重大,单位面积GDP水平低,提高利用效率的空间很大;五是未利用地和废弃地资源潜力大,可以充分开发利用;六是农村空闲住宅、闲置宅基地多,建设用地合理开发利用的潜力很大。因此,国家非常重视节约集约用地,并以国务院的名义发出《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让节约集约用地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相似文献   

19.
为优化土地配置,切实提高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剑阁县国土资源局坚持立足山区实际,建立完善的节约集约用地机制,走出了一条建设占地少、利用效率高的工业用地新路子。一是建立激励机制,切实转变土地利用方式。该县出台工业企业节约集约用地奖励政策,县域内凡达到亩均税收、就业人数两大指标之一的工  相似文献   

20.
沈阳自贸区是沈阳新建的自贸试验区,自贸区发展势必要避免以前土地存在的问题,避免土地浪费现象的发生。为防止自贸区土地资源出现粗放浪费的现象,更好地满足国际投资和贸带动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快速发展,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过程中应注意几个问题。避免土地二次开发带来的浪费和污染,避免产业分散造成土地不合理利用,建议能够合理建立节约集约用地规划,从而提高综合效益,集约规划用地,发挥产业集聚效应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