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陶虹 《科学咨询》2010,(13):115-115
在中学音乐教学中首先应明确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的教学任务,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视唱能力,发展音乐听觉和增强音乐记忆能力,培养正确的节奏感,获得音乐表现手段的基本知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只有从注意、观念、感受、思维想象、理解、记忆等能力要求出发,使学生有理解地掌握音乐基本技能才能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2.
器乐教学是艺术实践,是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之一,是音乐教学内容有机组成部分.对学生的素质、听感、识谱以及对音乐的本质、音乐表现手段的学习、理解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学是学生学习器乐的最佳时期,器乐演奏的学习更是理想的教学内容和手段.  相似文献   

3.
音乐鉴赏是高校非专业选修的的重要课程之一,音乐鉴赏的教学和实践,可以使大学生的情感、思想、意识发生积极的变化,在获得音乐基本知识,培养兴趣和爱好的同时,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了音乐鉴赏能力,并将对其树立科学的审美观,全面提高文化艺术修养和审美素质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视唱练耳是音乐专业的一门必修课,音乐专业的学生,若想获得良好的节奏感、对音乐的感受力等基本素质,则必须依靠视唱练耳训练。除此之外,随着时代的变迁,高等师范音乐教育专业的教育教学方法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其中看谱唱词就是在视唱练耳教学中演变出的一个新兴的教学内容,从而达到对学生各种能力,特别视唱新歌、新作品,提高视唱能力的目的,从而对学生今后工作提供帮助。本文通过对谱例进行详解,深入浅出地分析了进行看谱唱词教学过程中的每一步。  相似文献   

5.
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传授知识,答疑解惑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记忆能力,以便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明、创造和联想。本文介绍了记忆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作者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记忆能力的见解和做法。  相似文献   

6.
音乐欣赏教学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感受、体验和鉴赏音乐美的能力,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绪,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音乐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帮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情感的体验,教师的教学目的就是要训练和培养学生听音乐的能力。音乐欣赏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最直接的过程,在整个音乐教材中的欣赏部分,有许多不同历史时期的优秀作品,种类之齐全,内容之丰富是审美教育的极好教材。利用教材的这种刻意安排,充分发挥欣赏课的作用,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音乐情感、音乐感知、想象思维能力、欣赏能力等角度出发,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强调歌曲教学中的听赏作用,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在充分感受音乐、理解音乐的基础上进一步来表现音乐。  相似文献   

8.
在儿童钢琴教学中应注意着重培养他们的音乐读谱能力、听觉能力、背奏能力、旋律的表现力,以及在作品风格的掌握上不断提高和完善,从而增强他们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达到对儿童音乐素质培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彭汛 《科学咨询》2005,(14):60-61
在儿童钢琴教学中应注意着重培养他们的音乐读谱能力、听觉能力、背奏能力、旋律的表现力,以及在作品风格的掌握上不断提高和完善,从而增强他们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达到对儿童音乐素质培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教师应把握服装艺术的特点,充分发挥美育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独特功能,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创建最佳的审美情境,让学生在愉悦的审美享受中,获得知识,培养创造力,成为具有感美、识美、创美能力和真正的审美理想的人,即美的"完人.  相似文献   

11.
初中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应该在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与特点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音乐教学,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增加学生的音乐知识和音乐审美能力,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能够体会到音乐的魅力。本文试就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分析,提出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一年级识字、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新课标在识字、写字方面,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提出"会认、会写"两种要求,这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都有重要意义。低年级学生在掌握字形方面是难点,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呢?笔者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一、教学生在自学中掌握汉字的构字规律过去的教学一般是老师教,学生学,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新课程充分体现了让学生自学,用多种方法思考、记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初中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应该在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与特点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音乐教学,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增加学生的音乐知识和音乐审美能力,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能够体会到音乐的魅力。本文试就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分析,提出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14.
音乐课程在小学素质教学中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其教学的方法、模式、目的和结构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思维和素质能力。在新课程标准下,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教师应当从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思维等方面进行突破。  相似文献   

15.
李松 《经营管理者》2013,(25):352-352
音乐鉴赏课教学的着力点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这种感知力的培养重点在音乐知识由感性向理性的点化;引导学生走出忠于乐者创作原意的误区;尊重学生,多利用听听、议议等教学策略;充分互动,发挥流行音乐的基础性功能,把音乐鉴赏上成培养学生德技双馨的课堂。  相似文献   

16.
健美操教学应该更新教育思想,在传授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编操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耿雪玲 《决策探索》2011,(18):51-51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可以说,音乐教学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学习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在音乐教学中牢牢地把握住情感体验的实施,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会有效地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使其享受音乐的美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情感的陶冶,应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相似文献   

18.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音乐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以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是的,音乐教育不是音乐家的教育,是对每位学生音乐能力培养和提高的教育。但作为音乐教师,我们在教学中都不难发现:在教授同样的教学内容时,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完成情况是不一样的。这是由于学生的音乐能力存在着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19.
酒金梅 《决策探索》2014,(16):75-75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美的展现,而音乐课堂教学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全民素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帮助学生体验美、感受美、表现美有着积极的作用。音乐课堂教学不仅需要科学的教学方法与合理的课堂结构安排,更需要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在教学中得到运用,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给音乐教学增添了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20.
李佳虹 《科学咨询》2008,11(5):82-82
健美操教学应该更新教育思想,在传授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编操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