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提高养老服务的水平,国家相继颁布了医养结合的政策,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模式也在各地得到了实践.本文就实践中出现的三种模式,即以养老机构为主的医养结合模式、以医疗机构为主的医养结合模式、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联合的机构养老模式,在利用"持续性""可及性""负责性"社会服务递送标准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大型养老机构应该整合内置医疗机构,中小型养老机构应该联合医疗服务机构,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应该及时转型到细分市场,尤其是加强老年人医疗服务供给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汤榕彬 《劳动世界》2017,(11):27-28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重、形式严峻.把养老服务与医疗服务相结合,走"医养结合"的道路,能够有效缓解我国目前养老与医疗相分离的局面,为老年人的医疗需求提供便利.但是,目前"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出现一些发展困境,需要非营利组织的参与来克服.本文通过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严峻形势背景的描述,全面分析了非营利组织参与"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优势,最后对如何完善非营利组织参与"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人口老龄化这一严峻形势下,我国积极发展社区居家养老、医养结合养老等多种养老方式,力图为老年人群创造一个健康幸福的晚年生活。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作为一种较为新型的养老服务模式,是一些需要长期护理的老年人群的较好选择。本文通过梳理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相关文献,对我国医养结合的模式、存在问题及发展路径进行总结。研究发现,我国学界普遍认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还存在管理部门独立、医保制度不健全、护理人员专业性不强等问题,需要采取加强部门合作、建立健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加强护理人员专业化建设等手段,以破除我国医养结合发展过程中的障碍,推动"健康中国""健康老龄化"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4.
我国逐步严峻的老龄化趋势和日趋庞大的老龄人群,对传统的养老模式提出了挑战,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应运而生。医养结合模式作为横跨医疗和养老两大社会职能部门的新创举,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针对医养结合模式在我国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深,银色浪潮正给社会带来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老有所养成为老龄化至为关键的问题,探索新型社会化养老模式已迫在眉睫.以分级诊疗推进失能老人医养深度结合,是推进养老、护理、康复三位一体的医养结合新模式,能够弥补居家、社区、机构等养老模式的不足,也是对失能老人养老难题的突破性探索.本文拟以分级诊疗为契机推进失能老人医养深度结合,并对其独到优势、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完善建议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老龄化的大背景下,通过对学者研究成果的分析,对医养结合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并且通过对南京、无锡、苏州、常州四个市的实地调查,阐述了当地老年群体对医养结合服务的评价和满意度,发现医养结合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对策和建议,帮助政府完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林淑周 《劳动世界》2016,(21):20-21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高龄化,解决老人日益增长的照护需求和医疗护理需求之间相脱离的矛盾,推进医养融合养老服务模式势在必行。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功能与“医养融合”养老模式相契合,我国要大力提倡基层医疗机构转型发展“医养融合”养老服务模式,以化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社会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备受关注。然而,传统的养老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与此同时,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也导致老年人缺少家庭关爱和社区支持。因此,城市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出现,成为养老服务的重要探索和实践。这种养老模式通过集成医疗、护理、康复、文娱等各种养老服务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养老服务,丰富老年人的生活内容,也有助于缓解家庭和社区的养老压力。  相似文献   

9.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高龄化,解决老人日益增长的护理需求和医疗需求之间相脱离的矛盾,推进医养融合养老服务模式势在必行.福州市作为福建省省会城市近年来也在积极推进"医养融合"养老服务发展.本文通过深入调研,分析了福州市"医养融合"养老服务取得的成效,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老龄化的加深,我国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日益严峻.在这种惰况,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脱颖而出,这种机构整合养老资源和医疗资源,省去了老年人在养老院和医院两头跑的时间和精力,提高了医院床位的周转率.但是目前这种机构的供给严重不足,为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实地考察杭甬温三地7家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按机构的三个供给主体进行分类比较,即从政府、市场、社会这三个供给主体角度出发,分析机构供给不足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裴桐 《劳动世界》2017,(15):14-15
随着河北省唐山市老龄化进程加速,养老需求迅速扩大.但公立养老机构存在着门槛高、床位少,资金有限、使用效率低,设施、服务不够完善,管理机制僵化等问题.本文在深入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基础上,通过引入"公办民营"、"公建民营"、"医养结合"和管理"去行政化"等途径,,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公立养老机构的管理与运营,推动政府简政放权,激发改革活力,推动唐山市养老服务体系的科学建设.  相似文献   

12.
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下,我国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而现有的三种养老模式中依然是以居家社区养老为主,且存在经验不足发展缓慢的状况.美国的持续照料退休社区(CCRC)和全面照护服务(PAEC)养老模式均建立了较为成熟的医养结合服务提供体系,对其经验分析比较,为我国养老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3.
社区医养结合模式是基于现阶段我国的老年人基本情况,为减缓老龄化的速度和解决城市中社区老年人的养老而设立的两方面相结合的机构。运用PEST-SWOT方法分别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四个方面与其中的内外部的优势劣势相连接,探讨社区医养结合现阶段的发展模式是否可行,从哪方面的突破口进行改进,对我国社区中的养老需求进行探索,在社会调研的基础上,对社区医养结合现状的不足和未来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姜帆 《劳动世界》2020,(5):28-28
我国各项社会保障措施无法完全确保老年人晚年生活,尤其患病、失能、半失能、失智等高龄老人对我国现有的养老模式提出挑战,"医养结合"模式的提出成为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方向。当前我国依旧处于医养结合模式的探索阶段,面临资源整合的难题。本文将分析发现该模式下资源整合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国外做法提出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有效整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江苏省南京、无锡、苏州、常州四地的调研及访谈,深度分析了苏南地区养老服务模式的状况.研究发现,各地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仍存在不完善之处,最后结合四市的现实情况为改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温州市三个医养结合示范点进行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并从三家医养结合机构的基本情况、老人的养老需求及服务满意度方面进行比较,发现机构存在着老人能力评估标准不够合理,医疗需求和精神慰藉需求难以满足;专业人才匮乏,医疗成本较高及缺乏有效的护理质量监督机制等问题.并提出建立评估机制,重视非正式照顾;加强人才培养,给予政策支持和切实履行好管理和监督职责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银发浪潮的来临使老年人养老方式的问题日渐突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应运而生。但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仍处于萌芽阶段,存在着许多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发展进行理论研究,通过机制创新,完善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以提高老年人的养老质量以及晚年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不断增长,社区养老服务日益展现出其必要性和可行性,成为近年来国内学者关注的焦点.为探索社区养老服务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书目共现分析系统(bicomb2.0)和spss21.0对相关文献进行关键词共词分析、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社区养老服务相关研究热点可分为"社区养老与社会保障制度""社区养老服务需求分析"等六大类别,且类别之间存在较强的关联性.本文在评述研究热点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未来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提出建议:指出研究方法上要注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同时在医养结合模式、社区养老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社会工作的介入等具体内容研究上可以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王呈芳 《劳动世界》2017,(15):17-18
"中国式养老"一直是热门话题之一,社会各界对当今中国老龄化现状、模式、趋势以及未来养老模式、服务、政府政策等都在翘首以盼."出门一把锁,回屋一盏灯"成为很多老人生活的真实写照.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在出国潮、毕业生找工作、民工潮的冲击下,社会竞争的加大.第一代独生子女开启了孤独时代,他们无法亲自照顾父母.精力、时间、金钱都成了问题.一对独生子女夫妇需要同时照料多位老人,其困难不言而喻.而今全面二孩政策的推行,二胎时代真正到来,但是我们的"中国式养老"会有所改变?中国的养老问题、老龄化会得到解决吗?  相似文献   

20.
日益加速的老龄化进程、日趋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与有限的养老形式、供需失衡的养老机构已远远满足不了人们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创新养老模式、促进养老、促进保险资金带动养老地产规范持久发展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