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4 毫秒
1.
现有网约车平台采用接受或拒绝的定价交易机制,即乘客和司机被动选择接受或拒绝交易平台给出的定价及加价规则。由于缺乏对平台用户个体需求的了解,当前平台产生的价格不能反映不同交易者的内在诉求,如每个乘客的用车目的、紧急程度、经济能力,司机的实际运行成本、期望收益等差异。由于每个交易者的内在诉求对每笔交易的合理定价具有很大影响,为优化资源配置,将这类信息纳入网约用车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设计了基于网约车平台的双边报价交易机制,该机制允许乘客和司机分别进行报价,网约车平台基于每次交易涉及的乘客及司机的报价自动生成交易价格并实现乘客与司机的交易匹配,该机制满足参与理性约束、预算平衡约束,保障乘客和司机获得该机制作用下的所有交易剩余,文章还对该机制下交易人的报价策略及投机策略进行了理性及仿真分析,证明该机制鼓励交易者说真话,从而优化平台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2.
O2O外卖作为"互联网+"时代下的新型餐饮模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研究的O2O外卖服务供应链由一个O2O外卖平台、一个餐饮商家和一个配送骑手构成。O2O外卖平台决策平台的服务质量努力和服务费用,餐饮商家决策产品价格,骑手决策配送服务质量努力程度,同时会受到来自平台或商家的服务质量激励。通过分析商家配送、平台配送和商家自建平台+配送三种运营模式,分别构建O2O外卖服务供应链成员的利润函数,运用博弈理论,优化得到不同模式下O2O外卖服务供应链成员的最优质量控制策略和最优利润。利用公式推导和对比分析,分别探讨了骑手激励金额上限和市场规模对服务供应链最优策略和最优利润的影响。通过数值仿真,可得结论:服务供应链各成员利润均随着市场规模的增大而增大,随着骑手激励金额上限的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少。当市场规模较小时,平台配送模式下商家最优利润最大。而当市场规模较大时,商家自建平台+配送模式下商家最优利润最大。  相似文献   

3.
双积分政策的实施迫使传统能源车企必须考虑采用何种策略调整运营决策,然而现有研究无法为其提供策略选择指导。本文在双积分政策背景下分别构建传统能源车企采用购买、关联和投产策略下的最优决策模型,通过不同模型的解析对比和数值案例分析,研究该政策对传统能源车企的影响并寻求为其提供策略选择指导。研究结果表明双积分政策的实施会减少传统能源汽车的产量并降低传统能源车企的利润;传统能源车企应关注积分价格和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若与新能源车企达成较低的积分内部协议价,则传统能源车企采用关联策略最优;若协议价较高,当积分市场价较低时采用购买策略最优,否则在关联企业积分盈余情况下采用关联策略最优;若考虑投产策略,当积分市场价格较高时可以获利更多,而当积分市场价格较低时采用购买策略更好。  相似文献   

4.
共享出行平台逐步由增加用户流量的扩张期进入提升出行多元化体验的稳定期,通过采取开放策略,平台在原有共享车基础上引入出租车来提供差异化服务。本文基于双边市场理论,构建共享出行平台定价策略模型,并利用计算实验方法,在Repast中模拟共享出行平台多智能体运行场景。研究发现:①无论平台选择封闭策略还是开放策略,平台对共享车收取的交易费应随着乘客出行需求强度增大而升高,且应随着共享车服务质量的增大而降低;平台对乘客收取的交易费应随着共享车服务质量增大而升高,且应随着乘客的出行强度的增大而降低。②平台开放程度越高,平台对共享车收取的交易费越低,对乘客收取的交易费越高。③为了利润最大化,平台应选择开放策略,并需注重提高共享车的服务质量。本文为共享出行平台优化运营策略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政府补贴与新能源汽车市场接受度是影响新能源汽车推广的关键因素。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在依托补贴等利好政策的同时,对车企的市场适应力也提出更高要求。本文运用效用模型分类消费者购车需求,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探究不同购车需求下车企最优生产决策,再通过求解Stackelberg模型得到考虑环境影响下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最优补贴。结果表明,随着消费者意愿支付的提高,市场从一家车企生产向两家车企生产过渡。消费者环保意识较高时,新能源车企先生产,反之则传统车企先进入市场。若平均意愿支付低于传统车成本,随消费者环保意识提高,传统车最终将被挤出市场;反之传统车将始终与新能源车共存。新能源车企不生产时,政府一定不补贴;新能源车企生产时,政府不一定补贴。当市场上仅有新能源车,新能源车环境影响较大时政府不补贴;当两类汽车同时生产,两类汽车环境影响差异不大且意愿支付较低时政府不补贴。当两家车企共同生产且两类汽车环境影响差异较大时,补贴实施后传统车将退出市场。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双边市场条件下交叉网络外部性强度、潜在受许方数量及潜在市场需求规模对创新者技术许可策略的影响,分析了创新者实施有数量限制与无数量限制的固定许可策略的条件以及实施技术补贴的条件,并比较了固定许可策略与变动许可策略。研究表明,在双边市场条件下,创新者在技术市场实施固定许可策略一般情况下优于变动许可策略。但是当交叉网络外部性强度与潜在受许方数量较大,而授权产品市场相对于创新者自身产品市场的潜在需求规模较小时,创新者实施负变动许可费的技术补贴策略有可能优于固定许可策略。本文的研究对于在交叉网络外部性环境下创新者或技术平台的技术许可策略决策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有限供应的现货市场与期权合约下的采购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随机现货价格与随机需求相独立的情况下,当现货市场供应量有限时,本文采用期权组合合约建立两阶段采购风险管理模型,以期最大化零售商的期望利润.文中提供了甄别有效合约的算法,得到零售商的最优采购策略,并进一步用算例分析了现货市场的供应量、现货价格和客户需求的波动性对最优采购策略的影响,发现当现货市场的供应量增加时,零售商应...  相似文献   

8.
但斌  熊俊  眭蓉华  张旭梅 《管理评论》2023,(12):160-168
针对两个为制造商和供应商提供零部件交易服务的第三方制造平台,考虑双边用户之间存在正向的交叉网络效应且各边用户群体内部存在负向的组内网络效应,通过构建Hotelling模型,研究了制造商和供应商多归属时平台最优的服务与定价策略,并考察了组内网络效应对平台最优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当两个平台为用户带来的基础效用较高时,它们应采取差异化服务策略,在此情形下,平台总是向供应商收费更多,但可能给予制造商一定的补贴;而当两平台为用户带来的基础效用较低时,它们应该采取同质化服务策略,此时平台不再实施补贴策略,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平台可能会对交叉网络效应强度更高的制造商收费更多。  相似文献   

9.
李佩 《管理科学》2018,21(9):50-75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市场环境的变化,经营模式的选择及调整对于零售商来说越来越重要。研究零售商经营模式选择条件及当市场环境改变时经营模式的转变机制,通过对比零售商在分销模式、平台模式、混合模式下的利润,给出了零售商经营模式选择条件,并分析当市场环境改变时零售商不改变经营模式和转为混合模式的利润,得到了零售商经营模式转变机制,最后结合我国网络零售业发展现状验证了本文主要研究结论。研究表明,第一,随着产品之间价格影响系数、佣金费率、固定成本的增加,最优经营模式由分销模式逐渐变为混合模式、平台模式; 随着间接网络外部性的增加,最优经营模式由平台模式逐渐变为混合模式、分销模式。第二,当市场环境变化时,最初采取分销模式(平台模式) 的零售商,若产品的潜在需求变化为正且佣金费率较高(较低),随着潜在需求变化的增加,零售商更倾向于转向混合模式; 若产品的潜在需求变化为负且佣金费率较低(较高),随着潜在需求变化的增加,零售商更倾向于不改变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零售商之间竞争加剧,自有品牌战略成为零售商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研究拥有自有品牌零售商的平台开放策略,通过对比零售商不开放平台和开放平台下的均衡利润,给出零售商平台开放策略选择条件,并分析产品之间价格影响系数、固定成本和潜在需求差异系数对零售商平台开放策略选择的影响,最后结合数值分析和京东自有品牌的发展现状验证了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研究发现:第一,随着固定成本的增加,佣金费率逐渐减少,随着潜在需求差异系数的增加,佣金费率逐渐增加;第二,当产品之间的价格影响系数较小(较大)时,平台开放(不开放)是零售商的最优选择;第三,当固定成本较小(较大)时,平台开放(不开放)是零售商的最优选择;第四,当潜在需求差异系数较小(较大)时,平台开放(不开放)是零售商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11.
Recent years have witnessed the emergence and prosperity of online ride-hailing, which empowers the traditional taxi industry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owever, the ride-hailing platform has no direct control over drivers, one of the biggest challenges for the platform is how to balance the supply and the demand. Considering the cross-regional demand and the surge demand,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pricing strategy of the ride-hailing platform, and further introduces strategies such as bonus incentive and information sharing. We find that when facing demand surging and supply shortage in one region, the platform can adopt surge pricing or bonus incentive in the adjacent region before the demand surges to balance the supply and the demand. Specially, the surge pricing strategy benefits the platform when the surge demand is high or the cross-regional demand is low, but the bonus incentive strategy has the opposite effect. The existence of cross-regional demand improve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bonus incentive strategy but reduces that of the surge pricing strategy. We further show that the platform prefers bonus incentive to surge pricing when only a small number of drivers are required to move. But bonus incentive always improves social welfare better than surge pricing. Extending to information asymmetry, information sharing can also encourage more drivers to move. However, the effect is limited such that the proportion of drivers who move will not exceed a threshold. The platform also has the incentive to share false information, which makes drivers question the credibility of the shared information. In this case, the surge pricing strategy can be used as a costly signal to verify the credibility of the information.  相似文献   

12.
针对乘车需求波动下网约车平台间存在乘车需求竞争和乘运供应竞争的最优定价问题,以平台期望收益最大化为目标,运用最优控制论方法,构建不同竞争情形下的网约车平台动态定价模型,并利用哈密尔顿函数及模型推导,求得最优动态竞争价格解以及乘运供应率与需求率的变化轨迹。结果表明:平台最优动态竞争价格随市场需求的波动而动态变化,且最优价格可以有效调控平台供应能力,促使平台供需匹配,优化平台期望收益。此外,乘车需求市场竞争越激烈,平台最优价格越低,而乘运供应市场竞争越激烈,最优价格越高。平台间竞争的加剧将降低平台的期望收益,且平台期望收益随着固定佣金报酬率的提高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13.
在崇尚“免费思维”的互联网时代,非授权分享已成为制约知识提供者持续输出优质内容的关键因素。而在“内容为王”的现实约束下,知识提供者的利益诉求位列知识付费平台的优先考虑级。本文基于知识付费参与人特性构建知识付费市场模型,通过分析知识提供者和平台的定价策略及利益分歧,探讨了非授权分享环境下知识付费平台的运营策略。本文研究发现:①当“道德消费者”和“普通消费者”共存于市场时,知识提供者可依据其产品市场信心分别采取“低价策略”和“高价策略”,而知识付费平台也将对此做出最优反应;②无论知识提供者采取何种定价策略,平台与知识提供者之间总存在一致的定价分歧(利益冲突);③知识付费平台可通过优化“补贴和发现成本”、“佣金和流量收益”等运营参数弥合定价分歧,谋求与知识提供者建立长期互惠合作关系。本文研究为方兴未艾的知识付费产业发展提供了微观层面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pap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ame theory, we study the impact of price subsidy and fairness concern on the pricing strategies and benefits of members in the take-away industry. In the single-channel supply chain, we build a Stackelberg game model between the take-away platform and the restaurant for the online take-away business. By comparing and analyzing the product pricing and revenue in the cases of no price subsidy and price subsidy, we obtain the optimal pricing strategy for both parties. In the dual-channel supply chain, we explore the benefits of supply chain members under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fairness concern and price subsidy. Under the single channel price subsidy model, we find that restaurant always raises prices, and the price increase is directly proportional to the subsidy intensity. Such a proper price increase always brings more benefits to both parties. Under the dual-channel model, consumer fairness concern may curb the price increase behavior of restaurants. Regardless of the model, in the long term, the optimal subsidy of the platform will decrease with the expansion of the online take-away market.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竞争环境下双边平台效益与竞争优势,讨论了平台企业对双边用户增值服务质量投资竞争决策问题。在考虑三种不同用户归属条件的基础上,构建了双边平台增值服务投资竞争模型。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当双边用户单归属时,无论对平台单边还是双边进行增值服务投资,投资高质量增值服务均是两平台的占优策略。当单边用户多归属时,若对消费者边进行增值服务投资,则投资低质量增值服务为平台的占优策略;若对供应商边或双边进行增值服务投资,则投资高质量增值服务为平台的占优策略。当双边用户多归属时,无论对平台单边还是双边进行增值服务投资,投资低质量增值服务均是两平台的占优策略。  相似文献   

16.
李科  党延忠 《中国管理科学》2020,28(10):220-230
出租车LED广告是出租车广告的重要形式,其广告效果与投放策略息息相关。出租车在传统运营模式下,出租车广告投放策略比较粗放,没有考虑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随着打车软件应用的普及,出租车运营模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特别是在新的运营模式下积累了大量的运行数据,为出租车广告投放策略的精细化设计和精准投放提供了必要条件。本文针对新的运营模式下的广告精准投放问题进行研究,构建了提取居民出行行为时间特征和空间特征以及出租车司机行为特征的方法,并针对居民出行行为规律和司机的行为模式和偏好,提出了出租车LED广告精准投放的三种策略,即时段定向投放策略,空间定向投放策略和时空定向投放策略。最后,利用某市实际的出租车轨迹数据进行实例分析。本文提出的出租车广告精准投放策略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对于相关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提出的精准投放策略对出租车广告投放和管理相关部门的决策也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以政府“以旧换再”补贴政策为背景,建立了原始制造商、再制造商与零售商两阶段博弈模型.基于此博弈模型,考虑政府不采取补贴政策、政府补贴给再制造商及政府通过零售商补贴购买再制造产品消费者3种情况,对比分析了政府不同补贴策略对两种产品单位批发价格、零售价格、销售量、利润、消费者剩余及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再制造产品的需求不受废旧产品回收量限制,政府补贴可以降低两种产品单位零售价格,增加再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提高消费者的剩余;当再制造产品的需求受到废旧产品回收量限制时,政府补贴可以增加两种产品的单位批发价格和两种产品制造商的利润,但是会降低零售商的销售利润.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流域氮污染问题的加剧,本文以在流域排污权交易机制下的有限理性地方政府和企业为博弈主体,运用演化博弈方法研究了在静态和动态补贴政策下地方政府的监管策略和企业的氮减排策略选择的动态演化过程,并分析了各参数对动态补贴政策下均衡点的影响,最后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静态补贴机制下,系统存在四种演化稳定策略和一种状态下的周期性波动;其中企业的减排策略选择主要根据氮减排成本与收益的比较,政府是否监管主要取决于社会舆论成本与监督成本、补贴费用等因素的比较。当地方政府实施动态补贴机制,博弈双方的演化轨迹线将收敛于唯一的混合策略均衡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