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3 毫秒
1.
《嘎达梅林主题幻想曲》是马友道先生根据辛沪光的交响诗《嘎达梅林》为长号创作的一首主题幻想曲,后被改编为大号独奏曲。作品的创作元素来源于交响诗《嘎达梅林》,此曲音乐素材取自于一首同名蒙古族民歌。他根据在内蒙古草原上传唱不息的蒙古族英雄嘎达梅林,领导人民武装起义,抗击封建统治者对赖以生存的草原肆意破坏的英雄事迹的民歌《嘎达梅林》而改编。作品以悠长而富有民族风格的主题展开,不但有大漠草原的描写,也有千军万马的激战,更有对英雄的悲歌与赞颂。每个情节、每段故事都运用大号的不同演奏技巧来创造音乐形象,每个音乐形象同样也展现了大号的众多演奏技巧。  相似文献   

2.
王建中先生是我国在钢琴改编创作中具有巨大贡献的钢琴作曲家.钢琴曲《云南民歌五首》是王建中先生根据云南地区流传的五首同名民歌改编而成的一组钢琴曲,由温婉清秀的《大理姑娘》、依依不舍的《跟哥》、活泼俏皮的《猜调》、质朴悠扬的《山歌》和喜庆热闹的《龙灯调》等五首组成.该曲中他准确把握民歌的民族风格特征,再现了原民歌风貌.本文就《云南民歌五首》中的《龙灯调》进行演奏处理的简要分析,是对本人演奏此曲后所思所感的总结.  相似文献   

3.
王建中先生是我国在钢琴改编创作中具有巨大贡献的钢琴作曲家。钢琴曲《云南民歌五首》是王建中先生根据云南地区流传的五首同名民歌改编而成的一组钢琴曲,由温婉清秀的《大理姑娘》、依依不舍的《跟哥》、活泼俏皮的《猜调》、质朴悠扬的《山歌》和喜庆热闹的《龙灯调》等五首组成。该曲中他准确把握民歌的民族风格特征,再现了原民歌风貌。本文就《云南民歌五首》中的《龙灯调》进行演奏处理的简要分析,是对本人演奏此曲后所思所感的总结。  相似文献   

4.
贝多芬作为维也纳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是古典主义时期一颗璀璨的明星。他的音乐创作题材广泛,留下了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例如《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悲怆奏鸣曲》和《月光奏鸣曲》等。其中《悲怆奏鸣曲》是贝多芬早期钢琴奏鸣曲创作的巅峰。他突破了传统的曲式布局,使音乐具有非凡的气势和力量,具有革命性。本文以《悲怆奏鸣曲》作者的创作背景为起点去分析作品的曲式结构以及演奏技巧等,从而进一步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感情,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好音乐情绪来演奏这首作品。  相似文献   

5.
手风琴与四胡重奏曲《乌力格尔主题随想》是由我区著名作曲家阿拉腾奥勒作曲,由张新化老师改编的乐曲。本曲原是四胡与管弦乐队的演奏形式,改编后的乐曲通过手风琴与四胡的有机结合,既表现两件不同的乐器个性及特色,又很好地诠释了蒙古族传统音乐艺术。 介绍了乌力格尔的由来及和声色彩的民族化体现和手风琴特殊技巧演奏特点。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蒙古族是一个英雄的民族.创造了许多英雄业绩和灿烂文化. 1987年出版了一部《杜尔伯特蒙古族传统民歌集》(以下简称《民歌集》),收录的民歌虽只限于杜尔伯特一个地区,但已经可以看到英雄的蒙古、瑰丽的民歌了. 《民歌集》中有一首《英雄颂》,概括地歌颂了英雄的蒙古: 北山上呼啸的是白斑猛虎,  相似文献   

7.
舒曼的《幻想曲集》Op.12是舒曼与克拉拉分离后完成的,也是他创作顶峰时期的作品之一,对于钢琴演奏中塑造各种音乐形象有着启蒙和指导意义,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深思。  相似文献   

8.
高慧 《中国民族博览》2023,(24):145-147
古筝早在秦朝时就出现,有些古筝作品创作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民族民间音乐有了很好的发展,从而也弘扬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筝曲《木卡姆散序与舞曲》就是在发扬民族民间音乐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这首乐曲是古筝西域流派的开端,极具有研究价值。本文以《木卡姆散序与舞曲》为例,从它的创作背景、音乐特征、演奏方面来进行具体分析,从而对后来新疆音乐风格作品的创作及演奏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舒曼的《幻想曲集》Op.12是舒曼与克拉拉分离后完成的,也是他创作顶峰时期的作品之一,对于钢琴演奏中塑造各种音乐形象有着启蒙和指导意义,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深思.  相似文献   

10.
维瓦尔第的《奏鸣曲》RV53是一首具有典型巴洛克音乐风格奏鸣曲,对研究维瓦尔第管乐器音乐作品的创作具有重要地位。本文着重分析了这首作品的音乐结构特点,梳理巴洛克时期器乐作品的类别与意义,并讨论了现代双簧管演奏这首作品的演奏技法特点。  相似文献   

11.
《钟》这首作品是出自意大利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的《b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李斯特根据协奏曲的旋律进行改编成钢琴独奏乐曲《钟》(La Campanella)。这首乐曲是李斯特改编帕格尼尼中最具有炫技特技的钢琴作品,它以极快的速度、响亮的音量、辉煌的技巧、狂放的气势展现出改编作品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12.
《钟》这首作品是出自意大利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的《b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李斯特根据协奏曲的旋律进行改编成钢琴独奏乐曲《钟》(La Campanella).这首乐曲是李斯特改编帕格尼尼中最具有炫技特技的钢琴作品,它以极快的速度、响亮的音量、辉煌的技巧、狂放的气势展现出改编作品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13.
李斯特《十二首超技练习曲》是钢琴练习曲中魁首式的作品。其中在第3"风景画"与第5"鬼火"中李斯特已经进行了多调性音乐创作的尝试,这种20世纪空前流行与繁荣的现代作曲技法创作早在李斯特的音乐创作中显现。本文对两首超技巧音乐会练习曲的多调性音乐创作特点进行分析,深度解读蕴含在整套钢琴超技练习曲中的音乐内涵与价值,阐释其超技练习曲演奏中技巧性与鲜明个性艺术表现的独特魅力,以此更好地理解20世纪现代音乐作曲技法中多调性钢琴音乐的创作与演奏。  相似文献   

14.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音乐,大号乐器的爱好者不断增多。要想提高大号乐器的演奏质量,提升音乐的表现力,了解大号在不同乐曲中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强化演奏技巧是非常必要的。基于此,本文选择管弦乐队和重奏作为切入点,在强调大号的重要性之后,重点分析大号乐器在不同场景下的演奏技法,希望能够为更多大号乐器的爱好者提高演奏水平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5.
歌曲《青春舞曲》是一首新疆维吾尔族民歌,它的创作者——歌王子王洛宾通过多年搜集、整理和改编,让世界人民了解到新疆人民的情感世界是多么丰富灿烂。活泼的节奏和动感的旋律使民歌小曲转变为家喻户晓。如今,从民歌歌手到港台歌星再到"超女",对这首作品解读随着时代变迁一直进行着调式、节奏等的转型。本文就新疆民歌《青春舞曲》为例,探究当代音乐存在现象与变化趋势,运用当代文艺思潮与审美文化知识从而进行解读与评价。  相似文献   

16.
歌曲《青春舞曲》是一首新疆维吾尔族民歌,它的创作者——歌王子王洛宾通过多年搜集、整理和改编,让世界人民了解到新疆人民的情感世界是多么丰富灿烂.活泼的节奏和动感的旋律使民歌小曲转变为家喻户晓.如今,从民歌歌手到港台歌星再到"超女",对这首作品解读随着时代变迁一直进行着调式、节奏等的转型.本文就新疆民歌《青春舞曲》为例,探究当代音乐存在现象与变化趋势,运用当代文艺思潮与审美文化知识从而进行解读与评价.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歌曲的钻研,对作品描述、歌颂性歌词和嘹亮、悠扬旋律进行民族性的探讨,展现了蒙古族歌曲的独特的风格特点,并对曲式结构和创作理念进行了研究,总结出歌曲的地位和价值,使创作和演唱者对这首作品更深层次地了解。  相似文献   

18.
王磊 《中国民族博览》2016,(20):137-138
通过对《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歌曲的钻研进行对作品描述、歌颂性歌词和嘹亮、悠扬旋律民族性的探讨,展现了蒙古族歌曲的独特的风格特点,并对曲式结构和创作理念进行了研究,总结出歌曲的地位和价值,使创作和演唱者更对这首作品更深层次的了解.  相似文献   

19.
胡瑾 《中国民族博览》2023,(12):135-137
低音提琴音乐作品属于西方音乐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更是西方各种弦乐中音区最低的一类乐器。音区主要被低音提琴自身体积、音色特点、音域较宽、演奏技巧等多种因素影响。实际演奏低音提琴作品时,必须通过科学演奏技巧表达作品中的情感。但演奏家进行低音提琴作品演奏时,其实就是作品的二度创作过程及表现,但要保证作品二度创作成功完成,必须忠实一度创作,然后在作品中添加自己的理解。本文简单概述二度创作的内涵,介绍二度创作必须遵循的原则,希望能为低音提琴演奏家合理、有效、准确完成作品二度创作提供指导及借鉴。  相似文献   

20.
贝多芬是音乐长河中的杰出代表人物,一生中创作出了许多优秀而伟大的钢琴奏鸣曲与交响曲,对西方音乐史的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拥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本文以贝多芬《悲怆奏鸣曲》与《命运交响曲》两首作品为例,对作品中的经典主题进行技巧的探讨,分析节奏、强弱的律动性,并对其艺术创作风格进行研究,发掘作品中融入的哲学思想,通过分析其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