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在高校特别是民族地区高校和民族类院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建设,是推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有效举措。云南民族大学以完善的机制作保障,以教育实践活动为"主渠道",以各类基地的建设为载体,开辟了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的新途径,对高校的民族工作产生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2.
民族院校是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重要阵地.在高校如何打造"情感深厚、内容丰富、特色鲜明、与时俱进"的民族团结进步文化,三峡大学民族学院的特色探索和实践,给予了很好的阐释. 近年来,该学院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优势,以"团结包容,共荣共进"为主旨,围绕"创新包容、文明生活、健康成长"主题,以"上好五节课"为抓手,以开展"校园里的民族风" 主题文化活动为载体,以"文化引领和服务"为延伸,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与构建和谐校园有机结合,有效拓展了校园文化的育人途径,探索了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思想教育新模式,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为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全面建设恩施州农村小康社会创造经验,2002年,恩施州人民政府推出了《关于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的意见》这项重大举措,即按照党中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以“三个代表”为指针,以“十一项”标准为目标,建设一批起点高、规划科学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3年过去了,各个示范村显现出了“基础设施大改善、产业结构大调整、大户专业户和民营企业大发展、群众生活水平大提高”这四大变化。为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成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日益富裕、精神生活较为充实、生态环境优美秀丽、民族风情特色浓郁、基层组织坚强有力、民族关系和谐交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2005年,湖北省民宗委出台了《关于加快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的意见》,要求全省各民族地区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以电脑农业示范村、民族小康村和民族传统文化保护村建设为重点,以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目的,建立一批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民族特色浓郁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这项重大举措,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一脉相承。从2002年至今,恩施自治州8县市和宜昌市长阳、五峰两县相继确定了近20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经过三年多的努力,这些示范村发生了很大变化,为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索出了宝贵的经验。为了总结经验,找出差距,进一步加快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本刊从本期开始,重点推出一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系列报道,对全省近20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报道,希望广大读者能够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4.
陶涛 《中国民族》2023,(6):36-37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完整准确全面把握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积极融入“河西走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持续巩固提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成果,不断开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阿克塞县先后两次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2017年荣获“第九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称号,2022年荣获“第八批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称号。  相似文献   

5.
再接再励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立新功国家民委副主任江家福《民族团结》杂志是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关怀下创刊的。创刊四十年来,《民族团结》杂志坚持以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为宗旨,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方面,在促进各民族相互信任、...  相似文献   

6.
<正>一幅幅色彩斑斓的手抄报,绘出了民族团结新风尚;一个个精彩纷呈的活动,表达了心手相连民族情;一面面图文并茂的文化墙,展示了民族团结进步正能量……走进湖北省十堰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柯家小学,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氛围格外浓厚。柯家小学现有1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有汉、回、东乡、撒拉等民族,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民族大家庭”。近年来,该校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学校教育、学科教学、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不断探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新思路、新方法,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中,融入各种课程活动中,用特色课程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在每一位学生心中播下民族团结进步的种子。  相似文献   

7.
书坊     
《中国民族》2014,(11):80-80
《民族团结云南经验》 该书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以2011年以来云南"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的建设实践为重点和引子,深入探讨了云南长期以来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云南现象",系统总结了云南引领各民族团结进步、繁荣稳定边疆的"云南经验"。  相似文献   

8.
彝族文化有其独特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是新时代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新时代文化为视角,分析云南省漾濞彝族自治县罗里密村以特色文化保护与传承带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创建活动的个案,总结罗里密村在民生保障、经济发展、民族文化繁荣、乡村治理、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效,提炼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创建的经验与启示,对新时代弘扬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环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离不开信任这一心理基础。信任是民族平等团结的凝聚力量,民族团结进步视域下的信任关系蕴含着丰富的信任因素。无论是各民族率先整体脱贫凝聚的信任因素、各族人民自觉践行“五个认同”的信任记忆,还是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信任元素,都是反映信任在广西打造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功能呈现。巩固广西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地位需要注入信任推动经济发展的力量,汇聚信任促进政治发展的力量,发挥信任促进文化聚合的力量,进一步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的根基。  相似文献   

10.
从2002年开始,恩施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作为民族工作部门在农村建设小康社会的创造性工作和为少数民族群众服务的样板工程,打造民族工作的品牌,为人民群众感受民族政策提供一个全新的平台。经过努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已经显示出特点特色和经济社会效益,出现了“四大”局面,即示范村基础设施大改善,产业结构大调整,大户、专业户和民营企业大发展,群众生活水平大提高。示范村已经成为我州农村小康建设的带头村;发展民族经济,繁荣民族文化的样板田;各族群众享受民族政策,感受民族温暖的重要平台。民族团结…  相似文献   

11.
阿鲁科尔沁旗位于内蒙古东部赤峰市,阿鲁的意思是“山北”,科尔沁意为“弓箭手”。在这里,蒙古族与汉族同胞和睦相处,共同建设绿色家园。尤其是阿鲁科尔沁旗民族职业教育中心,始终把民族团结放在首位,挖掘民族文化、推动双语教学、开展职业培训,成绩显著。2007年,职教中心被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命名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006年,校长张勤被赤峰市委、市政府表彰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2012年,学校被国家民委评为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2.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南部,面积2.6万平方公里,人口379万,其中以布依、苗、水等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6.8%。多年来,黔南州民族工作部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全州涌现出来大批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个人。积极参与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加快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1983年成立了黔南民族行政管理学校,按照“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山区、面向少数民族”的办学方针,先后培养了5129名学生,并分配…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湖北省宜昌市以抓好民族知识和民族政策法规的宣传普及,发动基层和群众深入开展各具特色的细胞创建为重点,不断完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机制,提高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覆盖面,有力维护了全市各民族的大团结。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切实提升干部群众的责任感参与度  相似文献   

14.
指导思想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以电脑农业示范村、民族小康村和民族传统文化保护村建设为重点,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目的,建立一批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民族特色浓郁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  相似文献   

15.
<正>湖北省恩施市施州民族小学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学校,湖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示范学校,湖北省民族文化进校园十佳示范校。近年来,该校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通过党建铸魂、文化浸润、实践锻炼等措施,深入推进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和合理念源远流长,是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之一。广西各民族对和合理念的实践,为广西民族团结奠定了基础。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建设,必须进一步促进各民族和合。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民族》2015,(2):20-21
自2012年以来,甘肃省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为抓手,探索丰富创建载体,大力助推民族地区发展,切实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在抓发展、惠民生、促和谐中大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为建设"经济发展、山川秀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幸福美好新甘肃"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8.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不断促进民族团结和进步──在国务院第二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1994年9月29日)李鹏同志们:第二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表彰先进、促进全国各民族大团...  相似文献   

19.
《民族论坛》2013,(9):10-23
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政策管根本、管普遍、管长远。长期以来,党和国家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实际,制定了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为基本内容的一整套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湖南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工作,注重用民族政策和法规来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结合全省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具有本省特色的民族政策和民族法规。这些民族政策和民族法规为解决我省的民族问题,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推进全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构筑了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20.
杨永纯 《中国民族》2014,(12):79-79
内蒙古兴安盟地方税务局是一个蒙古、汉、回、满、朝鲜、达斡尔、土家等多民族的大家庭,盟局机关119名干部职工中有少数民族干部职工42名。组建20年来,兴安盟地税局始终作,将其摆在突出位置,与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始终坚持“促进民族团结,尊重民族风俗”的方针,以教育为基础、以文化为先导、以机制为保证,大力加强民族团结机制建设,保证党的民族政策在全盟地税系统开花结果。今年5月12日,兴安盟地税局与盟民族事务局联合召开全盟地税系统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