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与国际社会的互联互通促使很多外来文化渗透到国内,给我国的传统文化造成了巨大冲击,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制约着我国软实力的发展。受这种因素影响,我国的建筑从结构、设计以及建造技术上都较过去有了很大改变。本文主要从云南省地域文化入手,着重分析探讨了云南省的地域文化特点、古建筑等内容,以此来试论云南省古建筑受地域文化的影响,从而对我国传统文化内涵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这也是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历史建筑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2.
贵州在中国历史发展的浪潮中,一直扮演一个偏远的边疆地域角色,受大山阻隔和交通条件的限制,贵州保持着独特的文化特色和特征.正是由于贵州的独特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贵州保持了最原生态的传统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黔文化现象.六盘水市地处贵州西部乌蒙山东麓的喀斯特台地上,由于多种历史因素综合影响,六盘水地域传统文化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展.在全球化浪潮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大背景下,六盘水市的城镇化缺失应有的地域建筑传统文化元素,对于本地域传统建筑文化的存在不自信、失真认知甚至漠视.发掘传承本地域建筑文化,在新时期城镇化进程中重塑本民族文化自信心、归属感和自豪感,自觉应用和发扬本民族建筑文化,为缔造独特和唯一的城市文化品牌做好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3.
古建筑的装饰是记录居民的生活、经济、生产、民俗宗教的重要历史文化.潮溪村古建筑装饰是根据宗教、艺术文学和民俗风俗等各方面体现的,并且潮溪村古建筑装饰的工艺有很明显的地域特征,古建筑的结构和建筑的装饰相结合,也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潮溪村古建筑的屋顶、山墙和漏窗等是装饰的重点部分,极具文化内涵.古建筑的装饰不但表达出古代人民心理上的信念,更是体现出潮溪村古人民的思想境界,以及古建筑装饰工艺的精湛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4.
古建筑的装饰是记录居民的生活、经济、生产、民俗宗教的重要历史文化。潮溪村古建筑装饰是根据宗教、艺术文学和民俗风俗等各方面体现的,并且潮溪村古建筑装饰的工艺有很明显的地域特征,古建筑的结构和建筑的装饰相结合,也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潮溪村古建筑的屋顶、山墙和漏窗等是装饰的重点部分,极具文化内涵。古建筑的装饰不但表达出古代人民心理上的信念,更是体现出潮溪村古人民的思想境界,以及古建筑装饰工艺的精湛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5.
从建筑形式切入对陕西清真寺建筑进行了归类与粗略梳理.结合实例简述了陕西三种形式即传统古建筑形式、新老混合建筑形式、现代仿阿建筑形式清真寺的建筑风格与特点.略作了必要的分析与比较,透视其中的文化及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文化大国,具有非常丰富且流传甚广的传统文化元素,西方的油画艺术流传到我国以后,其发展和创作也受到了我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影响.文本从我国的传统文化元素、传统美学文化、传统哲学观念以及传统文化精神、传统绘画技法这五个方面对油画创作的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能够对油画创作在我国的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7.
贵州在中国历史发展的浪潮中,一直扮演一个偏远的边疆地域角色,受大山阻隔和交通条件的限制,贵州保持着独特的文化特色和特征。正是由于贵州的独特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贵州保持了最原生态的传统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黔文化现象。六盘水市地处贵州西部乌蒙山东麓的喀斯特台地上,由于多种历史因素综合影响,六盘水地域传统文化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展。在全球化浪潮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大背景下,六盘水市的城镇化缺失应有的地域建筑传统文化元素,对于本地域传统建筑文化的存在不自信、失真认知甚至漠视。发掘传承本地域建筑文化,在新时期城镇化进程中重塑本民族文化自信心、归属感和自豪感,自觉应用和发扬本民族建筑文化,为缔造独特和唯一的城市文化品牌做好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艺术门类齐全而且内涵十分丰富。就建筑艺术来讲,不仅体现着中国传统的哲学观与思想,更将中国传统的审美理念等做了淋漓尽致的表现。再者,从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当中可以发现我国先民在结构设计等方面的超高智慧。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中,人们对于古代建筑的设计研究、结构探索以及具体的文化深入体验都在不断加深,而如何促进这些工作的显著进步是相关研究人员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从目前的分析来看,在技术进步和改革不断推进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产生并应用到了生活实践中,其中一项具有代表性的技术便是数字虚拟技术。此技术在现阶段被应用到了众多领域,在古建筑研究方面的使用使得古建修复、研究以及艺术体验工作更加顺利,所以,本文就中国古建筑艺术和数字化虚拟做具体分析,旨在为实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恩施州各县市掀起特色民居建设热潮,在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美丽乡村试点中,一处处新建和改造的民族民居特色鲜明,这些凸显恩施州地域风格的建筑形式,已成为展示恩施地域建筑文化的新看点。然而,对于特色民居如何融入恩施传统建筑元素符号、传统建筑文化该不该淡去等问题的讨论也随之而来。为此,本文将从恩施州传统建筑的存在价值、文化意义及传承发展,探究特色民居运用传统建筑元素的方式及途径。  相似文献   

10.
喜林苑是一个传统文化符号在全球化时代通过一些现代文化生产的手段实现资源保护、文化传播和品牌塑造的典型范例,其实现了从传统的民居建筑向民族文化旅游空间、文化保护空间、文化交流空间等现代多功能文化空间的转变.在其转变过程中,受到了全球化、旅游跨文化交流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有自己发展特色的发展模式,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文化特点,并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地域文化的载体与符号。山西在我国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重的笔墨,该地区有许多古朴大气、装饰精美的传统建筑。当你了解这些建筑时,可以从中窥探到山西的传统风俗与文化发展。其中,明清时期的晋商会馆属于较为典型的传统建筑,尤其是建筑上的吉祥图纹,在一定程度上将晋商会馆产生的背景及发展历程展现了出来。因此,本文从明清晋商会馆中吉祥图纹的应用进行分析与探讨,能为现代建筑传统元素的运用提供相关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2.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民居的形式也会随着人类文化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完善。白族,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其传统民居的建筑形式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白族传统民居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就是其多元性的文化要素。在白族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汉族、白族之间交往紧密,白族文化深受汉文化的影响。正是在历史进程中不断的交往和融合,才成就了白族文化的多元性。  相似文献   

13.
古建筑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其室内环境蕴含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十分丰富。通过对古建筑室内环境进行还原、分析,能够切实了解建筑建造时期所处的时代文化背景,并从中发掘出有效的传统文化信息。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对古建筑室内环境进行复原和修复。鉴于此,笔者主要围绕数字化复原技术在古建筑室内环境复原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有效分析。  相似文献   

14.
达斡尔族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北方少数民族,繁衍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以民族文化传承为视角,深度剖析达斡尔族传统节日产生的历史渊源、文化表征以及助推作用,对新形势下创新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达斡尔族传统文化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上海城市文化最初是中国一种地方性的文化从上海培育、发展起来,并且主要与上海开埠有关,渐渐地作为一种现代中华文化的生产和传播方式,蔓延传承。海派文化是一种复合型的,并且是处于流变之中的文化,具有较强较广的历史包容性。它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又有西方文化的嫁接,是指一种产生于近代以后的上海城市之中,最为典型反映上海这一独特的工商业大都市文化风格的特点和个性的城市文化,在形式上既表现为历史遗址遗迹等物质文化,如历史建筑、名人故居、革命纪念馆、博物馆等,也表现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思想和制度文化,如“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海派文化”的内在容量及其发展变动的历程体现了时代变化、社会生活与制度的变迁,呈现出地域人群的人文传统、精神理念、伦理道德、价值追求等,对该地域大学生思想念、社会行为、品格塑造等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是历史源远流长的古老民族,我国传统文化深深影响着每一代人,烙印在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的骨子里,传统文化礼义兴盛不衰.然而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现代社会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十分便捷、十分舒适的生活环境,却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在慢慢淡化、慢慢流失,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口使得新一代小学生是非观念淡薄,民族意识、集体意识、国家意识淡漠,实在令人忧虑.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现存问题,并结合社会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正民族文化是各民族群众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出来的宝贵财富,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生活着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各族人民30多万人,保留了较好的民族传统文化和各具特色的古建筑。丰富的民族文化构成了宣恩独具特色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8.
传统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广泛渗透到包括伦理、礼仪、习俗,以及哲学、教育等在内的社会的各个方面,在我国现今的高职幼师教育中,也必须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民间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长期的发展,融入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展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遵循着社会的发展规律,以地域特征为基础,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容,特别是我国的乡土文化与传统民俗.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民间艺术的形式与喻意也随着改变,在时代的背景中继续蓬勃发展着.本文以传统民间手艺凤翔泥塑为中心,探讨了凤翔泥塑的文化喻意与艺术价值,并且以社会发展为背景,分析了凤翔泥塑的发展变化,以及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剖析民间艺术在当代社会的发展规律与发展特征.  相似文献   

20.
中华地域辽阔,文化博大精深,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在不同的历史背景及人文背景下,所创造出来的文化也不尽相同.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身处的地域文化会对他们的创作思维以及创作风格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本文将主要讨论文化和公共艺术的具体含义,地域文化对公共艺术家产生的主要影响,以及他们在发展契合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