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字民族博物馆是民族博物馆信息化、数字化的产物;数字民族博物馆与实体民族博物馆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数字化民族博物馆不等于数字民族博物馆,民族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是世界博物馆发展的主流趋势;数字民族博物馆是将实体民族博物馆博的职能以数字化方式完整地呈现于网络上的博物馆,数字民族博物馆具备实体博物馆的三大功能并具有自身的特点,数字民族博物馆的基础是博物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  相似文献   

2.
贵州生态博物馆群与广西生态博物馆群是生态博物馆理念在中国的重要实践成果,两者分别被称为中国生态博物馆的"一代模式"和"二代模式"。广西生态博物馆群相对贵州的"一代模式"在具体运作上有了许多创新,模式更为成熟。两者在民族文化保护方面都起了重要作用,也面临许多诸如人才匮乏、旅游业与民族文化保护之间的矛盾等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3.
生态博物馆作为新博物馆学的重要组成,其目的是为了对当地的文化、自然遗产及风景进行"在地"的保护。与传统博物馆注重对文物的收集及展览不同,生态博物馆以自然风景、文化遗产或居民的集体记忆为收藏和诠释的对象,打破了传统博物馆的固定边界,将"地域"概念扩展到博物馆领域。随着旅游的发展,生态博物馆作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在促进生态博物馆建设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生态博物馆"在地"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本文以文化空间理论为基础,从生态博物馆的概念模型出发建构生态博物馆的文化空间,提出了生态博物馆文化空间的根本、基础和载体。在此基础上,以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群为研究对象,针对其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生态博物馆文化空间,提出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为生态博物馆建设及旅游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4.
试论中国民族类博物馆致力于社会和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舒彩前 《民族论坛》2012,(10):106-107
2010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大会在中国上海举行,其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社会和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命题的提出,就是国际博物馆界对博物馆的功能与意义研究的一次突破。那么中国的民族类博物馆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致力于社会和谐?本文试图从中国民族类博物馆致力于社会和谐的作用及方式等方面,来探讨民族博物馆致力于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5.
贺霆 《民族论坛》2012,(4):106-109
于2009年建成并已部分开放的云南省中医药暨少数民族医药博物馆,是我国西南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庇护所。而其中正在建设的中医西传分馆,更是中医药类及人类学、民族学类博物馆中的一朵奇葩。除了对针灸西传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这座有些另类的博物馆还促使我们对我国民族博物馆的视野乃至整个民族学、人类学的视野进行思考。本文从该馆的由来、功能,以及它带来的启示,讨论"民族"、"少数民族"的本意、特别是对中国人类学界的含义,以及新时期探索海外社会乃至西方社会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进入21世纪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正式进入了博物馆时代.博物馆作为传播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途径,不仅具有收藏、研究、教育三大基本功能,博物馆教育属于一项增进知识、增进技能、提升思想品德的社会性活动.相对于学校教育的狭义教育,民族地区博物馆的受众群体更为广泛,不仅担负着启迪人心、升华人类精神文明的重任,还发挥着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播、传承,增进民族团结、促进共同繁荣进步的重要作用.博物馆教育是指"通过实物排布的陈列以及其他辅助形式对群众完成的直观教育活动".本文试图以博物馆在近年来发挥社会教育作用的实践经验,简单阐述一下民族地区博物馆在发挥社会教育和民族文化文化传承方面所做的一些尝试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黄云 《中国民族》2012,(5):21-23
在博物馆的建设中,基建与陈列设计无疑是备受重视的两个方面,是体现博物馆高品质的关键所在。然而,在日益发展的社会信息化的大环境下,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同样是实现高标准博物馆建设的基本条件和重要环节,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当前,中国民族博物馆正处在立项建馆的关键时段,这也是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绝好契机。我们应该乘势而上,把数字化建设作为高标准博物馆建设的一项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8.
陈桂 《民族论坛》2012,(4):110-112
我国民族院校的博物馆事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完整系统的"民族院校博物馆"管理理论及体系还远未确立。因此,探讨我国民族院校博物馆的管理问题就成了一项现实而紧迫的工作,本文尝试在这一领域做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杨娜 《中国民族博览》2017,(14):219-220
甘南地区丰富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遗产为甘南州民族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民族地区博物馆应紧紧抓住发展民族博物馆事业的良好契机,充分发挥民族博物馆的社会功能,最大可能地收集、保管好民族文化遗产,对人类文明做出最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在特殊的国情和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中国民族生态博物馆的发展肩负着双重责任,它不仅包括着对民族文化的保护,而且对原住民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以国际上对传统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比较新颖的"前台、帷幕、后台"理论及swot分析模型,对生态博物馆的发展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文化自信已成为继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博物馆集中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历史和文化发展风貌,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性的中小型博物馆作为最贴近广大民众的公共文化服务窗口,必须坚持"挖掘本土、升腾本土"的发展理念,在突出民族性、地方性方面进行更加专业化的提升.笔者以多年来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文博工作实践以及对地方性中小型博物馆的研究经验为基础,对其未来发展趋势做出相应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2.
少数民族地区有我国传统文化中璀璨的历史文化遗产,需要现代社会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有效的传承和弘扬,民族博物馆是进行民族历史文化藏品以及民族风俗展示收藏和展示的有效途径,其藏品征集是进行文化藏品收集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民族博物馆藏品征集进行深入的探究,分析结合地区实际地域文化情况进行民族藏品征集、迎合未来文化发展趋势进行产品征集以及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收集使其得到保护和继承等措施,旨在促进民间博物馆藏品收集工作水平的提升,进而促进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作为保存馆藏古籍的场所,博物馆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馆藏古籍和文献是中国国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国在数千年历史发展中产生的重要文明成果,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强化古籍文献保护工作,有利于继承和传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博物馆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2008年第一批颁布的83家一级博物馆名录中,根据国家文物局制定的《博物馆评估暂行标准》,民族博物馆或民族地区的博物馆仅有5家。民族博物馆发展的困境,业界都有心照不宣的意味。但这一而再的事件,犹如一而再的警钟在耳边想起,不得不使人担忧民族博物馆在博物馆体系中的处境。民族博物馆作为博物馆体系中的一员,如何改变这种缺席的局面,  相似文献   

15.
生态博物馆是一种对有形遗产和无形遗产进行整体保护的新型理念,通过生态博物馆的建设来传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这在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起到了重大作用.本文以宁安富察氏满族为例,通过实地考察其满族文化资源的赋存和保护现状,分析其建设满族文化生态博物馆的可行性,并且提出以生态博物馆的建设来传承与保护满族文化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6.
民族博物馆讲解员志愿者是自愿提供服务不计报酬的群体,是民族博物馆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传播者.讲解员志愿者为民族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的发挥增添了新鲜血液,他们不仅以自身的优势为中小学生开发特色课程,而且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外活动.  相似文献   

17.
对民族博物馆文物陈列的本质以及艺术进行研究,能够对民族博物馆陈列的深刻含义进行正确认识.基于此,本文将对民族博物馆文物陈列的原则进行简单介绍,并对民族博物馆陈列的本质进行研究,其中主要包括展示民族文化、知识与感情相融合以及人文情怀的展现三方面内容.接着对民族博物馆文物陈列的艺术进行分析,主要包括艺术创作与艺术实践相结合、艺术展示多样化以及促进经济发展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8.
黄云 《中国民族》2012,(7):32-33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互联网络的日益盛行,信息数字化正深刻影响着社会的各个层面,数字资源已逐渐成为信息社会的核心资源之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形成了文化传播的发展趋势,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就是继数字图书馆之后引起世人关注的领域之一。毋庸置疑,中国民族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确保文物安全是民族博物馆的神圣职责.民族博物馆必须完善文物安全保卫机构及职责,在重要部位设置安防报警装置,照明用电必须符合安防规范.民族博物馆必须把文物保护与保真结合起来,慎防人为因素对馆藏文物的毁损.要依据国际法保护民族文物及文化遗产,捍卫民族文物应有的追索权.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对广西民族博物馆视觉导向系统设计现状进行分析,论述了广西民族博物馆视觉导向系统的构成元素及设计价值,以及对新设计、新技术、新媒体等形式在未来广西民族博物馆视觉导向系统中运用的可行性方面进行了有益补充与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