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澳大利亚的矿产勘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勘查具有高风险、高成本、周期长等特点,不可避免地与尽快实现找矿突破、为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提供支撑的迫切愿望存在矛盾。如何有效地加强矿产勘查,建立和完善合理的地质勘查新机制,尽可能降低矿产勘查的风险和投资成本,进而促进矿产勘查的重大突破?发达国家的政府在矿产勘查工作中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积累了丰富经验。下面以澳大利亚为例,介绍一下他们的矿产勘查情况。  相似文献   

2.
四、能源矿产勘查 (一)油气资源勘查 按照"深化东(中)部、发展西部、加快海域、开辟新区、拓展海外"的方针,重点加强渤海湾、松辽、塔里木等11个主要含油气盆地的地质勘查.  相似文献   

3.
11月3日,国土资源部召开新闻通气会,向社会通报《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11》,全面反映我国矿产资源储量、勘查、开发、市场和管理等综合信息,包括我国矿产资源的基本特点、主要矿产储量状况、矿产勘查开发利用、矿产品市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矿产资源管理、政策要点、地质科技创新与国际合作等内容。这是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计划在未来10年内,政府投入资金120亿元,力争拉动社会投资480亿元,加强基础地质工作和重点矿产地质勘查,力争新增煤炭资源储量25亿吨、铁矿石41亿吨、金110吨、铜25万吨、铅锌120万吨,形成一批重要矿产勘查接续基地,实现找矿工作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5.
书写历史,不只是一座钢城的诞生;38种矿产的勘查与评价,探明23种矿产储量、108处矿产地,提交各类地质勘查报告600多份…… 四川省地矿局106地质队组建于1956年,从西南地质局539地质队到四川地质局天全地质队、雅安地质队、石棉地质队、攀枝花地质队再到今天的106地质队.50年来,106队转战10多个省、市、县,对38种矿产进行了勘查与评价,探明储量的矿产23种、矿产地108处,提交了600多份各类地质勘查报告.这些成果中,与106队渊源最深的是铁矿.从打字堂硫铁矿、红格钒钛磁铁矿、白马钒钛磁铁矿到安宁村钒钛磁铁矿、中干沟钒钛磁铁矿、白草钒钛磁铁矿……一路丰碑一路歌.106队探明的数十亿吨钒钛磁铁矿,为攀钢的崛起和攀枝花市的建市及其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资源保证.依托攀枝花钒钛磁铁矿,曾经的不毛之地攀枝花市迅速成为西部钢城和世界著名的钒钛之都.钢城攀枝花铭记着106队,铭记着作为人类进步和发展的拓荒者.攀枝花市领导曾情真意切地说:"没有地质队的工作,就没有今天的攀枝花."106队因此被攀枝花市委、市政府誉为"攀西开发先锋",并两度荣获"国家功勋地质队"称号.除此之外,106队还探明了著名的石棉县石棉矿、西南最大的晶质石墨矿--攀枝花中坝晶质石墨矿等.这些矿山的开采利用,对我国工业布局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二、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全国地质勘查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坚持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导向,把提高矿产资源保障程度放在突出地位,切实加强基础地质调查、矿产勘查和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等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更加有力的基础支撑.根据上述指导思想确定以下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相似文献   

7.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减少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破坏,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8.
近日,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调局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合作开展公益性地质调查及战略性矿产勘查的部署方案通过预审.方案确定,将通过8年时间,按照重点成矿区带、找矿远景区、矿集区3个层次开展公益性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矿产勘查,为打造9大资源基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2009年至2010年,国家和新疆将共同出资11.2亿元,专项用于新疆重要矿产勘查的"358"项目,优先加强10个重要找矿远景区地质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一、我国铁矿地质勘查程度 我国铁矿资源地质勘查评价工作历经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和70年代两次铁矿勘查会战,在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初30年间,除西藏、青海、新疆等一些边远地区外,我国铁矿开展了较全面系统的勘查评价.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铁矿勘查评价投入锐减,只有西部少量地区开展铁矿勘查.近年来,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对铁矿资源的需求急剧增长,我国铁矿勘查新增的铁矿查明资源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1.
2008年3月31日,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全国地质勘查规划>的通知正式下发,这标志着我国首部<全国地质勘查规划>正式发布实施.<规划>提出了地质勘查总体发展目标,是指导地质勘查工作发展的重要文件,将作为依法管理和监督全国地质勘查活动的重要依据.编制和实施<全国地质勘查规划>,是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的重大举措,对于切实加强地质工作,不断增强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资源保障和基础支撑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刊将对<规划>全文进行连载.  相似文献   

12.
2008年3月31日,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全国地质勘查规划>的通知正式下发,标志着我国首部<全国地质勘查规划>正式发布实施.<规划>提出了地质勘查总体发展目标,是指导地质勘查工作发展的重要文件,将作为依法管理和监督全国地质勘查活动的重要依据.编制和实施<全国地质勘查规划>,是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的重大举措,对于切实加强地质工作,不断增强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资源保障和基础支撑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刊将对<规划>全文进行连载.  相似文献   

13.
(2012年3月29日)三、《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一)我省"十一五"地质找矿成果根据我省地质构造条件、成矿地质环境、矿产分布规律等,科学编制了《四川省地质勘查规划》,规划划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对能源的消耗和需求越来越大,为了缓解能源短缺带来的困惑,一方面我们需要探索新的矿产资源,另一方面需要提高资源利用率.为了寻找新的矿产,矿产地质调查就成为首当其冲的内容.其任务是通过系统的地质观察研究,大致查明区内矿产及其成矿地质体特征,发现新的矿化线索和矿(化)点,分析矿产形成的成矿地质背景与成矿地质条件,为新矿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技术指导和数据分析.  相似文献   

15.
2008年3月31日,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全国地质勘查规划》的通知正式下发,这标志着我国首部《全国地质勘查规划》正式发布实施。《规划》提出了地质勘查总体发展目标,是指导地质勘查工作发展的重要文件,将作为依法管理和监督全国地质勘查活动的重要依据。编制和实施《全国地质勘查规划》,是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的重大举措,对于切实加强地质工作,不断增强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资源保障和基础支撑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刊将对《规划》全丈进行连载。  相似文献   

16.
《资源与人居环境》2008,8(11):24-26
2008年3月31日,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全国地质勘查规划》的通知正式下发,这标志着我国首部《全国地质勘查规划》正式发布实施。《规划》提出了地质勘查总体发展目标,是指导地质勘查工作发展的重要文件,将作为依法管理和监督全国地质勘查活动的重要依据。编制和实施《全国地质勘查规划》,是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的重大举措,对于切实加强地质工作,不断增强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资源保障和基础支撑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刊将对《规划》全文进行连载。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世界上疆域辽阔、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种齐全配套、资源总量丰富的国家,是具有自己资源特色的一个矿产资源大国。一、中国主要矿产资源简况新中国成立50年来,开展了大规模矿产地质勘察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现已发现的矿产有168种,探明有一定数量的矿产有153种,其中  相似文献   

18.
地质勘查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是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先行性、基础性工作,地位十分重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打破计划经济在地质找矿中的条条框框,在引入和不断完善市场机制、矿业权概念的同时,适时引入了地质勘查准入条件(即资质)的理念,这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地质工作的快速发展。实践证明,在地质勘查发展过程中,加强和规范地勘资质管理,对于规范地质勘查活动、维护地质勘查市场秩序、保  相似文献   

19.
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生成及地壳发展演化的科学.我国工业化初期,地质工作以主要精力致力于找矿和矿产地质勘查,为我国争得世界第三矿业大国的地位,为我国建立类门齐全的工业体系,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勋.同时在社会上也造成一种错觉,似乎地质就是找矿.其实,地质学和地质工作的研究服务领域,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扩大服务领域是21世纪地质工作的发展战略.为旅游业服务是其中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2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周),中国地质调查局及部其他直属单位,部机关各司局: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 4号),切实加强地质勘查行业管理,促进地质勘查工作健康、有序、协调发展,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加强地质勘查行业管理的总体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