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核心提示:大连市救助管理站,立足实际,因地制宜,不断探索创新救助项目,丰富流浪儿童教育转化内容,拓展救助保护工作手段,形成了具有大连特色的流浪儿童救助保护模式和工作机制,切实保障了流浪儿童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
2005年以来,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建立以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为基础,以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司法援助等专项救助为补充,以慈善救助、礼会互助为配套的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有效地保障了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发展。但是,当时的社会救助工作大多呈现救助手段单一、救助内容单一、救助形式单一,一般都停留在向困难人群发放金钱和物质救助上,没有考虑不同救助对象之间的特殊需要。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和匈牙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考察纪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初冬时节,已感瑟瑟寒意。2007年11月1日至10日,应莫斯科市政府、匈牙利奥尔塔洛姆慈善救济会的邀请,以福建省民政厅邱玮副厅长为组长、福建省民政厅救助管理总站站长杨铁军、福建省老龄办调研处郭战平处长为组员的考察组一行3人,赴俄罗斯和匈牙利两个国家进行了为期10天的考察访问。考察组就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方面与俄罗斯、匈牙利的政府有关部门、社会组织进行友好交流,并参观了养老、救助服务机构及国家公墓等当地福利设施。  相似文献   

4.
救助管理工作成效显著救助服务体系日臻完善。两年来,各地不断加强救助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救助服务体系。北京、南京等大城市在城区设立了救助管理分站或咨询站点;郑州、成都等城市在街道、社区建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救助工作的不断深入,已逐渐形成了生活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结对救助、司法救助、住房救助等十大救助体系,解决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  相似文献   

6.
全国农村医疗救助工作现状、问题与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柳拯 《社会福利》2004,(10):34-37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民政部卫生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农村医疗救助的意见》(下称《意见》),民政部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民政部、卫生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农村医疗救助的意见>的通知》(下称《通知》),对全面启动农村医疗救助工作做出了总体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绝大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民政部要求,结合当地实际陆续开展了农村医疗救助工作。截止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正式出台了实施农村医疗救助的意见、办法和方案,943个县开展了农村医疗救助工作,已建成示范点347个;共筹集医疗救助基金8.8亿元,上半年支付医疗救助金3.7亿元,救助贫困农村居民491.6万人。  相似文献   

7.
济慈 《社会福利》2014,(1):59-60
为充分发挥慈善救助在社会救助体系中的重要补充作用,做好全市城乡困难群众今冬明春慈善救助工作,山东省济宁市、县慈善总会联动,继续开展2014年全市“情暖万家”慈善救助活动,计划投入善款938.24万元,其中市慈善总会列支255万元、县市区列支683.24万元,对3.06万户城乡困难群众实施生活救助、医疗救助。全市范围内因大病、重残、突发性天灾人祸等原因造成困难、尚未纳入低保范围的城乡困难家庭,困难独居老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均可申请救助。  相似文献   

8.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灾害救助制度、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制度已在全国颁布与实施;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法律援助等专项救助制度也在全国得到大力推进;社会救助单项制度亦在不断健全与完善,相互之间也越来越衔接与配套,这些都标志着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已步入了制度体系建设的新阶段,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9.
"十一五"期间,被称为经济发展的"减震器"和解决贫困问题的"最后一道安全网"的社会救助制度在山西省得以逐渐完善,社会救助水平不断提高,但终因社会救助缺乏统一的救助法规、现有政策法规出自不同部门、社会救助工作的具体实施多重部门操作等原因,目前社会救助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不到位的地方。本文立足于山西省社会救助现状,针对目前山西省社会救助立法、实施现状和存在问题,对建立山西省新型社会救助法律制度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0.
救助管理当前面临的难题 一、救助对象在短期内难以甄别 核实求证是体现《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简称《救助管理办法》)“该救助的一定要救助,不该救助的不应救助”基本原则的重要手段。有部分求助者抱着骗助、冒助钻政策空子的心理不肯说出真实情况;有些因务工不着,发生临时生活困顿而寻求救助的人员,他们羞于让家人知道自己的生活状况,在  相似文献   

11.
创新救助方式实施有效分类救助安置发挥社会福利机构潜能,有效救助安置无家可归人员。为解决无家可归人员生活困难,保障其合法权益,防止其再次流浪,各级民政部门充分挖掘社会福利院和农村敬老院的潜能,对无家可归人员实施救助安置。目前,全省各地民政局共出资124.2万元,利用撤并乡(镇)的契机,将  相似文献   

12.
赵长贵 《社会福利》2002,(12):28-28,29
近年来,由于受打工潮的影响,流入社会的少年儿童呈直线上升趋势。据吉林省桦甸市收容遣送站的统计,1998年救助流浪少年儿童7人,1999年增至10人,2000年救助12人,2001年救助24人,今年1至6月份已救助7人。因此,对流入社会的少年儿童搞好救助、教育、保护,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因人因地制宜 开展救助疏导工作 对需救助、保护的流浪少年儿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湖北省流浪乞讨救助管理工作得到了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目前,该省为临时困难群众提供的临时救助服务占救助总量的65%左右。主要做法是:拓宽服务领域实施主动救助健全救助网络。目前,全省共有90个救助管理机构,其中地级市17个,县级市(县)73个,2011年实现了救助机构市县全覆盖,同时,指导各地在乡镇(街道)设立救助点,在村(社区)设立咨询点,在城市主要街道设立求助点、流动救助车,在车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救助工作的不断深入,已逐渐形成了生活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结对救助、司法救助、住房救助等十大救助体系,解决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现在虽然做到了“应保尽保”,但“应退尽退”的情况却始终处于一种尴尬的状态,低保户家庭挂牌制的动机也是为了实现低保的合理流入与流出。  相似文献   

15.
《社会福利》2004,(8):27-28
构建"158"救助管理网络 构建救助管理网络是贯彻落实《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救助管理办法》)的具体体现,是做好南京市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客观需要。为此,从救助管理工作实际出发,  相似文献   

16.
正积极应对救助管理工作面临的新要求新挑战首先,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对救助管理工作提出新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对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建立临时救助制度高度重视。今年2月,国务院颁布了《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9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国务院即将印发《关于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生活困难,确保社会救助安全网网底不破。国务院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已经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对刑事被害人实施社会救助。但存在的问题是:在治疗费用、生活照顾和心理救助方面考虑不够。完善刑事被害人社会救助制度的基本思路是:在医疗保险制度中明确规定,刑事被害人也属于医疗保险的保障范围;建立刑事被害人生活照顾制度;建立刑事被害人心理救助制度。  相似文献   

18.
自2003年8月1日实施新型救助管理制度至今,哈尔滨市救助管理站始终坚持"自愿求助,无偿救助"的原则,以"真诚救助,热心帮助,有困必帮,有难必助"为宗旨,在工作中不断进行大胆尝试和探索,开辟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救助之路。  相似文献   

19.
救助集锦     
《社会福利》2004,(10):54-55
杭州市流浪乞讨救助管理 推出新举措 一是出台《杭州市救助管理工作意见》,向广大市民宣传救助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内容、方法和各部门的职责。二是开展"市民义务劝导"活动。由民政等部门面向社会招募组织热心市民,建立义务劝导队,辅助配合七支小分队,对流浪乞讨行为进行义务劝导。向流浪乞讨人员分发救助服务卡,进行面对面的告知、劝离,做到发现一个、劝导一个、救助一个。三是设置救助引导牌。安装了印有救助条件、救助管理机构地址及求助电话的救助引导  相似文献   

20.
吉林省通化市从解决困难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以最低生活保障为主体,以医疗、住房、教育、应急等专项救助和就业援助为辅助,以资金救助、政策扶持、社会帮扶为主要措施,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救助的原则,切实解决好城乡特困群众的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