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再论美是有用事物的形式──兼与彭怀东同志商榷朱德真彭怀东同志在《美是有用事物的形式吗?》(《晋阳学刊》1994年第6期)一文中,对笔者关于“美只是有用事物的形式”的观点(《晋阳学刊》1994年第3期)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商榷意见,对笔者很有启发。为了有益...  相似文献   

2.
论美是有用事物的形式朱德真本文试图论证以下观点:美只是形式,但并非任何形式,而只是一种特定的形式,这就是有用事物的形式。有用事物在人的实用过程中以其物质内容实际地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其内容表现为善(使用价值),其形式则相应地成为美。美和善分别作为有用事...  相似文献   

3.
一九七八年《复旦学报》复刊号刊登了邱明正同志的《试论共同美》一文。这篇文章引起了艺术工作者和美学爱好者的兴趣。我在去年第一期《复旦学报》上发表了与邱明正同志商榷的文章,题为《“共同美”在哪里?》。接着,去年第四期《复旦学报》发表了胡惠林同志和姜浪萍同志的两篇文章,对我的观点提出了异议。同时,我还收到了几封读者来信,都是与我商榷的。关于“共同美”的讨论不仅  相似文献   

4.
费震建同志在《马克思主义人性论初探》一文中,提出“追求自由”是人的“根本特性”,毛钊同志在《追求自由是人性根本特征吗》一文中,对此提出了异议。我认为,自觉和自由是人性的基本特征。费文只谈了两个特征的一个,因而是不全面的。尽管费文中有些提法是值得商榷的,但他对人的“自由”这一特征的论述基本上是站得住脚的。本文的任务只是与毛钊同志的观点商榷。  相似文献   

5.
坚毅同志在《“一分为二”需要“一分为三”补充》(见《重庆社会科学》1986年第二期),《再论矛盾“一分为三”》(见《齐鲁学刊》1986年第二期),以及《从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历史的划分看“一分为三”命题》(见《广西社会科学》1987年第三期)中提出“一个矛盾是由三个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三个方面(要素)构成的”论题,叙述了矛盾是“一分为三”、“鼎立统一”的观点。笔者对此不敢苟同,拟在本文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与坚毅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6.
《江汉论坛》一九八四年第三期发表了李怀君同志的《辩证法的‘实质’问题探讨》一文,读了很受启发。李怀君同志赞同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不是同一个东西的观点,我也赞同。但李文把辩证法的“实质”只归结为关于联系的学说,值得商榷。我认为,所谓“实质”,就是本质、特点、特征。“联系”是辩证法的实质之一,但不是唯一的特征。事物的矛盾规律以及对  相似文献   

7.
《社会科学》第二期登载的孔幼贞同志的《论“度”》,读了很有教益,但也有些不同看法。为了弄清这个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的“古老的概念”,这里也谈一点肤浅的看法,并与孔幼贞同志商榷。 一个事物的“度”要从这个事物本身去找 度,是事物的质和量的统一。因此,它不存在于事物之外,而存在于事物之  相似文献   

8.
关于“规律本身是否发展”的讨论,从六十年代持续至今.秀民在《天津社会科学》1984年第1期发表《评“规律发展说”》(以下简称《评》),批评规律本身也是发展的命题,认为规律只是事物静止的内容.这两种观点,我们以为都值得商榷.我们认为,客观规律是运动发展和静止稳定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9.
《江汉论坛》1985年第3期刊登了肖作树、方善鹏二同志的《就“绝对成本控制法”与夏应琪同志商榷》(以下简称《商榷》)一文,在社会上引起不同反响。我认为,二同志从理论上探讨“绝对成本控制法”(以下倚称“绝控法”)是值得欢迎的。兹就《商榷》所提出的问题,阐明自己的观点。《商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们认为,绝控法的实质并不是物化劳动与活劳动的互相转化,而是产品的个别劳动低于社会必要劳动。”这说明肖、方二同志并没有弄明白C、V转化的原理与劳动价值理论的区别。两者讨论的是性质不同的两件事,把劳动价值理论和劳动消耗转化论扯到一起,是《商榷》把两个概念混为一谈了。  相似文献   

10.
矛盾是可以“一分为三”的——对陈祖豪同志的答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拜读陈祖豪同志的文章《矛盾“一分为三”吗?——与坚毅同志商榷》(《学术论坛》1990年第1期,以下简称陈文)之后,感到非常高兴,因为这可以通过答辩,求教于祖豪同志和学术界同仁了。(一)被商榷者的总体观点究竟是什么? 要求商榷者了解被商榷者的总体观点,是合理的必需的。在许多拙文中,我都反复重申的总体观点是:承认“一分为二”,但不把“一分为二”绝对化,因此提出“一分为三”对它进行补充,当然也不想把“一分为三”绝对化,因此还承认“一分为多”,由于“三”是“多”  相似文献   

11.
《研究唯物辩证法历史经验回顾》一文认为德波林关于事物开始只有差异、没有矛盾的观点来源于黑格尔;而黑格尔的这个看法“有它一定的道理,受到马克思、列宁的重视。”因而,认为德波林的这个观点是正确的。这个意见是值得商榷的。 我以为,德波林把事物、过程的发展分为绝对同一、差别、对立、矛盾诸阶段,并认为“差别”不是矛盾,即使在“对立”阶段上,对立面之间的关系也还是静止的,只是到了“矛盾”阶段,才呈现出对立面之间互相排斥的活动。这个观点是对黑  相似文献   

12.
一九八一年第一期《兰州学刊》发表了刘世昌同志《试论自然美》一文,读了以后,很受启发,文中从自然界事物的自然属性和社会性辨证统一去解释自然美,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在具体阐述中,有些提法如“美是客观和主观的统一”,却是值得商榷的。下面谈点自己的肤浅看法。  相似文献   

13.
《人文杂志》1983年第3期“问题讨论”栏内,刊载了黄敏兰同志和拙作《马克思论原始公有制转化为奴隶制的规律和东西方奴隶社会所有制的本质》(载《人文》1982年1期)的商榷文章,该文题为《略论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和东西方奴隶社会所有制形式——兼与佘树声同志商榷》(以下简称《商榷》),因事关对人类社会史发展的有无统一性的理解,因而,笔者认为对我过去曾经提出的观点,仍有进一步加以阐述的必要,并以此作为对《商榷》的答复,是否有当,希望能够得到读者与《商榷》作者的指教。  相似文献   

14.
《学术月刊》一九七九年第十期刊登了李运福同志《关于我国国家所有制问题》一文(以下简称《所有制》)。作者就我国现阶段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的国家所有制形式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其中如:国家所有制形式的“许多方面还不完善”,但在经济生活中仍然发挥着一定积极作用;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确实存在许多问题”,但“把全部问题的根子栽到国家所有制形式上是不切实际的”等观点,我完全赞同。可是,对其中某些观点,同作者是有分歧的。现在提出三点质疑,与李运福同志商榷,不妥之处请指正。一、全民所有制的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5.
也谈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的关系──与彭漪涟同志商榷马佩(河南大学政治系)读彭漪涟同志《简评有关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关系的某些流行观点》一文(以下简称“彭文”)①后,对于文中的一些论点持有异议,特写此文与彭漪涟同志商榷。一、彭文说:“辩证逻辑既是哲学又是逻...  相似文献   

16.
“客观真理”不能否认──与赵凤平同志商榷钟朝仁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首先提出“客观真理”的概念,并明确规定了它的含义;我国哲学界也赞同和宣传列宁的观点。对此,赵凤平同志在《关于“客观真理”的质疑》叭以下简称《疑文》)中持相反的看法,认...  相似文献   

17.
李大钊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大钊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端程明欣,原村黄景芳、曹庆萍同志在《光明日报》1993年12月13日“学术版”发表《简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文,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由毛泽东倡导并由他开始的”,这一观点值得商榷。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倡者是李大钊。...  相似文献   

18.
共有制与公有制之比较──兼与李力同志商榷王运生《社会科学》1995年第11期刊登了李力同志的《共有制在当代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地位》(以下简称“李文”),读后顿觉耳目一新。但对于李力同志关于“共有制是一种新型的公有制形式,它不同于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  相似文献   

19.
1981年第6期《社会科学辑刊》上发表的王正萍同志的《矛盾斗争的绝对性和矛盾同一的相对性原理不容否定》一文,对我在同期《社会科学辑刊》发表的对王正萍同志的《对〈如何正确理解矛盾斗争的绝对性和矛盾同一的相对性〉一文的商榷》作了回答。王正萍同志的答文用《矛盾斗争的绝对性和矛盾同一的相对性原理不容否定》为标题。这个标题说明,在王正萍同志看来,我的商榷文有否定“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和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原理”的意思。果真如此吗? 现在,着重就事物发展的动力问题与王正萍同志再商榷,以就教于王正萍同志。究竟什么是事物发展和运动的根本动力?王正萍同志在《答文》中说:“如何理解矛盾斗争的绝对性,矛盾同一的相对性呢?列宁的原话是讲得很清楚的。列宁说:‘相  相似文献   

20.
也谈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问题──与陆晓禾同志商榷唐晓东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是什么?陆晓禾同志在《关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点问题的思考》(见《社会科学》1993年第8期)一文中认为是“现实的人”。我不同意这一观点。我认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显然不是陆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